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隐匿性肋骨、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97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高度怀疑肋骨骨折而X线检查未发现明确骨折病例的影像资料,行64排螺旋CT平扫,采用原始薄层轴位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重建图像,结合轴位图像作出对骨折的诊断。结果:97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及重建后,X线未能显示的骨折MSCT及重建图像全部显示,其中肋软骨骨折6例,前肋近肋软骨部骨折18例,肋弓部及后肋区肋骨不全性骨折及线形骨折73例。结论:多排螺旋CT薄层图像联合后处理重建图像是胸部外伤性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肋骨骨折的数目、形态、累及范围等详细信息,基本能满足临床早期治疗和及时的司法鉴定需要,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胸部外伤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后,再行16层螺旋CT平扫,将16层螺旋CT所得原始数据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重建图像结合轴位图像作出对骨折的诊断。对可疑骨折线进行曲面重建(CRP),再次作出诊断,并评价创伤后胸腔内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T(MSCT)重建后,X线显示的骨折MSCT及重建图像全部显示,29例患者显示出X线未能明确的肋骨骨折36处,并同时发现X线未发现的胸骨骨折1处、锁骨骨折3处,少量胸腔积液3例,肺挫裂伤2例,肝脏挫裂伤1例,扫及层面发现腰椎横突骨折2处。2例患者因呼吸运动伪影较大,重建图像出现明显的假骨折线。结论 MSCT薄层图像联合后处理重建图像是胸部外伤性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基本能满足临床对于外伤所致的骨折及软组织损伤、血气胸、肺挫伤等胸外伤所致损伤的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16层螺旋CT机按照常规扫描条件对45例胸部外伤伴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病例扫描和薄层重建.于EBW工作站上采用VR、SSD、MIP和MPR(包括曲面重建)技术进行肋骨及肋软骨重建,并与X线胸片(CR/DR)和常规轴位CT图像对照.结果 在16层螺旋CT重建后发现的82处肋骨及15处肋软骨骨折中,X线平片仅发现肋骨骨折57/82处(69.5%),肋软骨骨折0处;常规轴位CT发现肋骨骨折67/82处(81.7%),肋软骨骨折4/15处(26.7%).结论 16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胸片及常规胸部轴位CT扫描,尤其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将是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准确做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20例,采用X线检查未显示骨折,应用40排螺旋CT进行扫描后,经过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表面遮盖法成像,显示隐匿性肋骨骨折。结果:本组20例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经过多平面重建及表面遮盖法成像后,均获得良好的肋骨图像,显示15例患者为不完全性肋骨骨折,5例为完全性骨骨折。结论:根据螺旋CT检查结果,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做出准确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分析螺旋CT用于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为准确做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来就诊的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20例,采用X线检查未显示骨折,应用16排的螺旋CT进行扫描后经过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表面遮盖法成像,显示为隐匿性肋骨骨折.结果 20例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经过多平面重建及表面遮盖法成像后均获得良好的肋骨图像,显示15例患者为不完全性肋骨骨折,5例为完全性肋骨骨折.结论 根据螺旋CT检查结果,可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做出准确的诊断,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立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325-132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39例胸部外伤患者的肋骨三维重组CT图象,并与X线平片比较分析。结果:39例中,CT检查发现肋骨骨折27例59处,肋软骨骨折1例。27例肋骨骨折中,X线检查共发现明确骨折22例51处,可疑骨折3例5处,肋软骨骨折0处,其余未见明显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更加准确细致的观察到骨折线的位置、数量及骨折断端移位情况,对肋骨骨折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7.
武建民 《河北医学》2013,19(7):1026-1029
目的:探讨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37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37例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确诊52处骨折,其中,6处(11.54%)位于第l、2肋,33处(63.46%)位于肋骨角,5处(9.62%)位于前肋,8处(15.38%)位于后肋。排除4处,其中3处位于第1、2肋,l处位于肋骨弓部,新增3处,2处位于肋骨角,1处位于后肋。共确诊骨折52处,4处(7.69%)为完全线性骨折,48处(92.31%)为不完全线性骨折。结论:对可疑肋骨骨折患者给予MPR为主,VR定位,CPR重点观察的CT检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隐匿性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性。螺旋CT检查方法图像显示清晰,能满足对隐匿性骨折定位、定性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扫描对肋骨微细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临床怀疑肋骨骨折,常规X线平片显示阴性的病例,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采用薄层重建,常规采用骨算法重建、层厚1mm的横断面图像,然后调入3D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DR X线摄影均未见明显肋骨骨折,多层螺旋CT检出81处骨折,其中,多发骨折40例,单发骨折8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显示肋骨微细骨折优于数字化X线摄影,可作为肋骨微细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的扫描技术和后处理功能在无错位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外伤怀疑肋骨骨折或X线平片诊断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所有图像均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曲面重组技术(CPR)及轴位图像结合分析.结果 829例患者中肋骨骨折数为1 820根,其中无错位性肋骨骨折601根,占骨折总数的33.0%.601根中,前肋141根,腋中线处238根,后肋185根,多发骨折37根.发生于肋软骨交界处89根,胸肋关节处103根.结论 无错位性肋骨骨折X线平片准确诊断困难,应用MPR、VR、CPR及轴位图像结合分析更能准确诊断无错位性肋骨骨折,可清晰、直观、完整地显示肋骨结构、骨折位置、形态及程度.  相似文献   

10.
谭运浩 《求医问药》2014,(15):60-62
目的:探讨用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了胸部X线平片检查、胸部轴位CT检查及肋骨水平位CT检查,对比分析这三种方法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率及检出率。结果:经过检查,这50例患者共有86处肋骨骨折。其中,位于隔上的肋骨骨折明确诊断有44处。经胸部X线平片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35处(35/44),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79.5%,未确诊的肋骨骨折有5处(5/44),错误诊断的有4处(4/44),误诊率为20.5%;经胸部轴位CT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42处(42/44),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95.4%,未确诊的骨折肋骨有2处(2/44),误诊率为4.5%;经肋骨水平位CT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44处(44/44),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100%。位于隔下的肋骨骨折明确诊断的有42处(42/86)。经胸部X线平片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28处(28/42),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66.7%,未确诊的肋骨骨折有8处(8/42),错误诊断的有6处(6/42),误诊率为33.3%。经胸部轴位CT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40处(40/42),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95.2%,错误诊断的有2处(2/42),误诊率为4.76%。经肋骨水平位CT检查确诊的骨折有42处(42/42),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100%。结论:与用胸部X线平片检查和胸部轴位CT检查相比,肋骨水平位CT检查可以克服投射角度的问题,有效地提高患者骨折的检出率,且其诊断的准确性优于其他两种检查,为骨折患者最理想的检测手段。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重建诊断肋骨骨折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1ices Piral CT,MSCT)各种重建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X线平片怀疑肋骨骨折病例和5例X线平片及常规CT扫描未见明显肋骨骨折病例,用MSCT容积扫描后行多种后处理功能图像上显示肋骨骨折。结果45例中,X线片显示40处肋骨骨折,行MSCT检查后显示198处肋骨骨折。10例X线平片阴性,在MSCT图像上显示14处肋骨骨折。11例常规X线平片怀疑有18处骨折,MSCT检查后证实8处骨折,排除10处,5例x线平片及常规CT检查未见确切肋骨骨折,MSCT检查后证实4处肋折骨折,同时MSCT检查还发现合饼血气胸10例、肺挫伤17例、纵隔气肿2例、胸骨骨折3例、胸椎骨折3处、肩胛骨骨折2处。结论MSCT检查肋骨骨折,其较常规CT和x线平片提供更加丰富准确的影像信息。其多种后处理功能各有优势,将横断面图像与SSD、MPR、VR、CPR的一种或多种重建技术相结合,能完整显示肋骨骨折位置、形态、数量及合并症,为,晦床选择治疗方案和法医学鉴定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2.
徐新 《当代医学》2013,(8):109-110
目的探讨DR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宁波市鄞州区集仕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收治的72例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DR检查正、斜位片,评价DR在肋骨骨折中的显示情况及确诊率。结果本组72例患者经常规X线片检查考虑可疑骨折45例(78处),确诊27例(53处)。完全线性骨折2例,不完全线性骨折51例。45例(78处)可疑骨折经DR小角度前后斜位片确诊29例(46处)。1根肋骨骨折18例,2根肋骨骨折7例,3根肋骨骨折2例。后肋骨折9根,肋骨转变处骨折32根,肋骨折5根;经DR反向大角度后前斜位片确诊12例(27处),其中双侧2例,单侧10例。另有2例于14d后复查出现骨折端骨质吸收发现骨折线确诊,2例结合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结论在综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础上,灵活应用多种影像检查方法,DR诊断可降低隐匿性肋骨骨折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SCT薄层扫描和重建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常规X线平片检查阴性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结果 40例患者MSCT扫描及处理后,共发现81处骨折,其中单发肋骨骨折14例(35.00%),多发26例(65.00%).结论 MSCT薄层扫描和图像后重建技术可以明确诊断肋骨骨折并准确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就诊的疑似肋骨骨折75例胸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平片、多层螺旋CT轴位、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检查,比较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检出情况。结果临床、影像学检查及复查确诊肋骨骨折165处,CT轴位、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例数检出率分别为96.00%、98.67%,较X线平片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数量检出率为99.39%,较X线平片、CT轴位的71.52%、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情况:X线平片漏诊41处,其中以肋软骨附近漏诊最多,占58.54%;CT轴位漏诊24处,其中肋软骨附近、腋段肋骨漏诊各5处;CT后处理技术未漏诊,可疑骨折数1处。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检出率高,漏诊率低,能有效弥补X线平片、CT轴位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探讨DR胸部正斜位摄片与MSCT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急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6月经急诊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59例,患者入院均经急诊进行了DR及MSCT检查,对比DR及MS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结果 59例患者共94处肋骨骨折,第1~3肋13处(13.82%),第4~5肋10处(10.63%),第6~7肋26处(27.65%),第8~9肋16处(17.02%),第10~12肋29处占比最高,为30.85%。DR对肋骨骨折诊断检出率、漏诊分别为71.27%、28.72%,MSCT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检出率、漏诊率分别为98.93%、1.06%,MSCT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漏诊率均高于DR检查(χ2=28.268,P0.001);21例患者DR胸部正位片、斜位图像肋骨重叠无法判断是否发生骨折;CT平扫可见肋骨多发骨折,部分肋骨断端错位明显,重建图像中清晰可见患者肋骨多发肋骨骨折部位、数量、形态和移位方向。结论 MSCT重建技术能有效检出肋骨骨折数目,立体显示骨折位置、移位、形态及移位状态等,可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策略。方法选取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62例,具有完整X线片及CT轴位扫描图像与三维重建图像资料,比较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62例患者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共159处肋骨骨折,大多发生于4-10肋(88.7%)及腋段(53.5%),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确诊率(100%)明显高于X线片(64.5%,P0.01)。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明显高于X线片,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提高诊断率,有效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田贵森  周兆德  陈然 《当代医学》2010,16(12):151-15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的曲面重建(CPR)图像在肋骨骨折中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胸外伤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并结合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对CT图像进行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容积重建(VRT)技术及曲面重建(CPR),并对CPR已经确诊肋骨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肋骨CR片诊断肋骨骨折28例30处,可疑骨折4例9处,SSD诊断肋骨骨折30例32处,可疑骨折2例3处,VRT诊断肋骨骨折31例34处,可疑骨折2例2处,确诊率为86.7%、91.5%、97.1%,CPR诊断肋骨骨折34例35处,确诊率为100%。结论CPR技术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最为准确可靠,可作为诊断肋骨骨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8.
熊春  徐先  曾博 《当代医学》2016,(32):81-82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6例通过X线片检查阴性或可疑的胸部外伤患者,在受伤以后2周时间内通过64排螺旋CT扫描,图像拆薄重建,然后将其传输至随机工作站进行处理,获得相应的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曲面重建(curved plannar reconstruction,CPR)图像。然后通过2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一起阅片,判断是否为骨折。结果96例患者中92例显示存在骨折,总计有156处,阳性率为95.8%,包括肋软骨骨折10例(共计有16处),肋骨骨折82例(共计有140处),VR诊断肋骨骨折133处,确诊率85.2%,CPR诊断肋骨骨折156处,确诊率100.0%。结论64排螺旋CT曲面重建对肋骨隐匿性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对所有8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采用肋骨正、斜位摄片,同时进行CT检查,并采用VR、MPR等重建。结果:80例胸部外伤且怀疑肋骨骨折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共有136处骨折,其中DR检查有118处肋骨骨折,CT检查有133处肋骨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肋骨三维重建能够多角度的、立体的、直观的显示肋骨骨折,大大降低了肋骨骨折的误漏诊,并且临床应用价值优于DR平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对所有8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采用肋骨正、斜位摄片,同时进行CT检查,并采用VR、MPR等重建。结果:80例胸部外伤且怀疑肋骨骨折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共有136处骨折,其中DR检查有118处肋骨骨折,CT检查有133处肋骨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肋骨三维重建能够多角度的、立体的、直观的显示肋骨骨折,大大降低了肋骨骨折的误漏诊,并且临床应用价值优于DR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