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既有加勒比海的浪漫色彩.又有美国南部的炽热情怀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现代城市新奥尔良于2005年8月遭受了卡特里娜飓风的毁灭性破坏。100年前.一场大地震也同样残酷地毁灭了旧金山,然而凭借旧金山人的不懈努力,她很快又成为一座伟大的城市。这两大灾难均被列为美国历史上十大自然灾难。和任何灾难过后一样,人们除了反思外,更关注的是城市重建,尤其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建,新奥尔良市正在为全面恢复三条街道电车线路的运营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将城市形态分为:放射形.卫星城、线形城市、棋盘形城市、其他格状模式、巴洛克轴线系统式样、花边式城市、“内敛式”城市、巢状城市等多种类型。一般说来,在从城市边缘到市中心去的旅行时间就是居民单程出行可能承受的最大旅行时间.城市的半径往往等于居民在一小时内所能到达的距离。例如在古罗马.步行为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其城市半径仅为4公里:在19世纪的伦敦.出行靠公共马车和有轨马车.  相似文献   

3.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新型的城市交通方式,与高速磁悬浮列车相比.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投资少.技术相对较为成熟,且接近于商业运行的经济性、实用性的目标,因此更适合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交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城市需要根据自己城市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城市交通方式。对于地形复杂.运量中等的山区城市的而言,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从国内外对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来看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已成为城市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耍因素,我们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时间较西方发达国家短对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展开.必须加课对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认识.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开发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它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推进城市发展方面的作用。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派生的一种特定资源.利用它对优化和改善城市结构.  相似文献   

5.
地铁作为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其运量大.速度快.干扰小、污染少等优点促使世界各国从20世纪以来纷纷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运输方式。中国的地铁发展也在不断的摸索中稳步前行.最近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人1:3在300万以上、GDP值在1000亿以上、年财政收入在100亿以上的城市可以建地铁.实际上达到或接近这个标准的城市已有十五六个之多.地铁和轨道交通规划总长度已超过3000公里。  相似文献   

6.
同庆 《科技交流》2005,35(1):81-84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城市的交通运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了城市既有交通运输系统的不可持续性与轨道交通系统在环保、快捷、安全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后,认为在大中城市建设过程中发展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也就是落实能源.环保.土地和城镇化政策的需要。据统计,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比,如果采用小汽车出行的人有1%的秉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大气温度0.1度的升温,节能减排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发展轨道交通提高城市交通出行的分担率,能够有效的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总量,减轻城市环境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利用国铁富余运能开行重庆城市客运列车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直辖市市域面积8.24万km,2002年人口3113.83万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工农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是西部经济最大的“生长极”.重庆位于中国经济发展主轴线长江流域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结合部。是加强中国东西部联系,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利用国铁开行城市铁路客运列车。可大大节省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投资,提高城市客运列车速度和舒适度.有效吸引客流,提高市场竞争力,而环环相套.环线结合的国铁线和城轨线网结构,又为城市轨道交通利用国铁富余运能开行城市客运列车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是城市规划中需研究论证的重要内容.是轨道交通在城市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它与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划.地下管线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密切相关.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互支持和交融,并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投资和线路运营维护。在对中国近期建成运营和在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调研中发现.在线路敷设方式选择和决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是一座以修建铁路而开埠的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中,会不经意地显现出厚重的历史痕迹。美丽的松花江南岸,有一座现代化的爱建滨江国际社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雅。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设施,具有单位能耗低、节约土地资源等特点。介绍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措施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实现绿色城市轨道交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于优化城市结构,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加剧导致城市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新型轨道公共交通是被公认的“绿色”大众交通,提出轨道交通装备的国产化是我国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所在,并阐述了我国应多层次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广州轨道交通厦滘车辆段 上盖建筑设计理念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坚 《都市快轨交通》2010,23(3):37--40
在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厦滘车辆段设计中,基于现代城市设计理念,首创城市公共空间由绿化斜坡过渡到车辆段上盖"交通主题公园"的设计构思,整合了功能分区,打破了车辆段传统沉闷的工业厂房形象,具有鲜明的现代建筑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对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的内容、结构形式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出上盖开发的内容主要有公共建筑、住宅、公园及绿地等三类;上盖开发的结构形式有转换层大平台方式、核心筒落地方式、夹心落地等三方式。对由于上盖开发引起的行车安全隐患,盖下作业环境恶化,占地面积增加,建设费用增加,对消防交通及环境、振动和噪声、总图布置和检修工艺的不利影响等,提出应对措施。建议车辆段上盖开发应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结合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在城市中心地带,应做上盖开发;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应在经济技术比较的基础上,确定是否进行上盖开发;在城市郊区不建议进行上盖开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作为其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和谐铁路建设和提升运输服务质量都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铁路建设过程中,由于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所受重视程度不够、建设标准低下、绿化手法相对单一等原因,导致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水平比较滞后。为了确保高速铁路绿色通道的更好实施,分析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对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归纳和总结了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模式,倡导多样化绿色景观,旨在为今后的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绿色城市的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创新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重庆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建设的实践,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创新、设计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树立创新设计理念和编制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的思路,以实现"科学合理、以人为本、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各城市的兴建,地下车站排风亭产生的异味逐步成为城市新的环境投诉点。本文从地铁车站排风亭异味产生原因、实际监测数据分析和现场调查人手,探讨地下车站排风亭异味的影响范围和减缓措施,使“轨道交通”真正成为“绿色交通工程”。  相似文献   

18.
崔异  施路 《都市快轨交通》2014,(2):126--131
收集和整理大量法国多层级典型城市开行有轨电车系统城市的线网布局现状及规划,研究和总结多层级典型城市的规模、特点和人口出行需求,分析有轨电车系统的线网布局特点。研究表明:对于特大型城市(以巴黎为例)和大型城市(以里昂为例),有轨电车线网布局常表现出非连续的环状与放射状,可作为城市地铁系统与常规公交的有效衔接与重要补充;对于中型与小型城市(以蒙彼利埃为例),有轨电车线网布局常呈现无环放射状或有环放射状,可代替地铁作为综合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骨干运输方式;对于特色型城市(以波尔多为例),有轨电车可作为具有短距离特色的公共交通服务线路,与城市特色相呼应。总结出有轨电车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功能地位与常见的线网布局方案,可供国内各类型城市有轨电车规划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9.
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车辆段双层总平面布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久勇 《铁道工程学报》2011,(8):112-115,125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的土地利用资源越来越少,地铁车辆段双层布置可大量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本文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双层车辆段总平面的布置情况,对地铁车辆段双层布置后总平面的相应调整设计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论:车辆段双层布置后,虽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对总平面布置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提出在车辆段双层布置后,应增加一定的设施和运营管理措施,以提高出入段能力和洗车能力,满足运营的需要;可为以后车辆段双层布置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地铁列车振动对上方古建筑的影响规律,基于西安地铁4号线下穿和平门区段,建立不同行车速度组合工况有限元振动分析模型,用来分析和平门古建筑群的振动响应规律。并进行中国古建筑结构允许振动速度评价标准的比选、推导和确定,由结果可知:地铁单向或对向通过城墙时,不同车速对峰值位移几乎没有影响。城墙的峰值速度、加速度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在车速为80 km/h时达到最大。桥体在两种运行模式下的峰值位移、速度、加速度变化趋势与城墙相同,但最终值较大。综合比较,列车80 km/h对向行驶为最不利情况,此时城墙和桥体的速度、加速度分别为0.160,0.667 mm/s和0.679,2.998 mm/s~2。护城河桥的振动以竖直方向为主,而城墙在列车运营时主要呈水平方向振动。桥体的水平振动速度略大于城墙,且两者均小于容许水平振动速度,因此该地铁运营过程中可保证古建筑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