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297-298
目的探讨电脑射频微波治疗鼻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总结我院五官科2002年至2010年130例鼻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术后护理体会。结果 130例鼻出血患者经我科采用电脑射频微波治疗仪(WFL-EIIIB型)治疗后,止血快,效果好,一次治愈,治愈率达100%。结论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蒋珠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4,(23):3671-367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行鼻内镜下探查止血的顽固性鼻出血患者以整体护理为核心,全方位开展心理、体位、感染、疼痛和饮食护理等工作。结果58例患者行鼻内镜下止血,其中56例一次止血成功;2例在痂皮脱落时出血,再次行鼻内镜下止血;其中17例鼻中隔偏曲矫正后止血成功;治愈率为100%。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及出院时的健康教育,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顽固性鼻出血的不同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1月~2004年12月16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不同出血原因,不同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分别采用医用止血胶喷雾剂、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及DSA。结果医用止血胶喷雾剂28/40,治愈率70%,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91/98,治愈率92.8%,DSA30/30,治愈率100%。结论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具有止血迅速、痛苦小、疗效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微波联合活性银离子治疗慢性鼻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门诊治疗鼻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应用微波联合治疗,对照组61例单纯应用微波治疗鼻出血,观察两组疗效并总结了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4%,对照组有效率95.8%,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用微波治疗鼻出血疗效确切,微波联合活性银离子治疗鼻出血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丹 《中国医药科学》2012,(18):146-147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个性化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鼻出血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8~71岁,平均(42.51±16.26)岁。鼻出血情况包括:高血压鼻出血7例,外伤性鼻出血5例,顽固性鼻出血3例。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不同鼻出血情况的护理要点。结果 15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且均表示对护士的工作十分满意。住院时间为4~6d之间,平均(4.66±0.48)d。结论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出血量估计、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此外,护士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个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穿孔30年来的治疗状况。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70.1~1999.12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穿孔共209例 ,按70~ ,80~ ,及90~等三个不同年代进行排列分析 ;再将其分为60、70、80岁等三组 ,了解其发病率、病死率及治愈率等情况 ;并与同期的非老年人组相比较 ,从中了解各自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溃疡穿孔占98.1% ,胃癌穿孔占1.4 %。老年人发病在三个不同的年代分别为49例、71例和89例。60岁组发病占58.9 % ,80岁组占7.7% ,二者治愈率分别为90.2 %及75 %。与非老年组相比 ,其合并症、并发症、病死率及治愈率的比例分别为21.5 %/5.9%、16.3 %/4.0 %、12.9 %/2.9 %及87.1 %/97.1 % ,二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近20年来 ,老年人胃十二指肠穿孔不断上升 ;球部溃疡下降 ,胃溃疡增加 ;年龄愈大病死率愈高 ;与非老年人组相比 ,其合并症、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明显增加 ;在治疗上 ,老年人穿孔应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oley(双腔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在严重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Foley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治疗的36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5例治愈,1例有效,治愈率97.2%。结论采用Foley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是治疗鼻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病因及护理心得。方法给予75例鼻出血患者进行止血、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结果75例鼻出血患者除2例转入血液科均治愈,所有患者在院期间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根据鼻出血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止血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配合有效的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促进鼻出血患者的康复和极大减少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难治性隐匿性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微创治疗.方法 106例经常规鼻腔填塞未能控制的原发性鼻出血,通过鼻内镜下微创止血.结果 出血部位依次为;嗅裂前上部58例(54.7%),下鼻道穹隆部36例(34.0%),中鼻道7例(6.6%),部位不明者5例(4.7%).1次治愈92例(86.8%),2次治愈9例(8.5%),3次治愈5例(4.7%).随访1~3个月无复发.结论 难治性隐匿件鼻出血出血部位多为嗅裂前上部和下鼻道穹隆部,鼻内镜下灵活选择不同的微创止血方法可提高鼻出血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方法顽固性鼻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填塞止血法,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3.8%;高于对照组的59.4%和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效果好,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明确鼻出血的部位后,排除患者治疗禁忌证后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参与研究患者鼻出血部位分别为:嗅裂鼻中隔部位57例(57%),下鼻道后穹隆部位16例(16%),下鼻道外侧壁部位10例(10%),上鼻道中后段部位8例(8%),中鼻道前段部位6例(6%)出血部位不明确3例(3%)。治愈率比较:行一次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即治愈的95例,治愈率为95%,行二次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即治愈的5例,治愈率为5%。结论鼻内镜可明确一些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同时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等离子热凝治疗隐蔽性鼻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3例隐蔽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对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3例患者中,194例均一次等离子热凝治疗成功,治愈率为95.6%;其余9例术后7d后又发现少量出血,经二次等离子热凝治疗后未再出血。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创面基本愈合,未出现并发症。随访6个月,202例患者均不鼻出血复发;1例患者手术后5个月有过一次少量鼻出血。结论经鼻内窥镜下等离子热凝治疗隐蔽性鼻出血,能准确定位出血部位,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因此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儿童和鼻腔填塞不适应者;具有操作简易、时间短、创伤小,视野宽广、图象清晰,出血部位定位准确,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结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例鼻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不同鼻出血情况采取的不同护理方式进行结果比较。结果本次鼻出血患者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之后,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4.35±0.28)d,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1±1.28)分,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23±1.46)分,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鼻出血惠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鼻出血的病因及选择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鼻出血患者120例,分析记录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电凝组、微波组和填塞组,观察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电凝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治愈率显著提高,无效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塞组与其他两组比较,不良反应百分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出血病因复杂,出血部位不一,临床在明确病因和出血量和部位的基础上,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顽固性鼻出血1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道林  朱锦洲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F0003-F0003
目的:分析顽固性鼻出血的特点、出血部位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09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顽固性鼻出血的特点是老年人患者居多,老年人总共76例(79.7%);另一个特点是顽固性鼻出血为间断性反复性出血,出血部位隐蔽,出血点主要位于鼻腔外侧壁,占全部病例的74%。临床治疗仍然以局部止血为主。兼顾病因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结论:充分了解顽固性鼻出血的特点、出血部位及临床治疗要点后,就能显著提高此类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老年人常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而出现鼻出血,一旦出血,出血多而凶猛,且反复,老年人多数患有高血压,还有部分老年人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更使鼻出血的患病率增加。我科对收治的鼻出血老年患者结合患者个人实际情况给予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吴蔚 《中国医药科学》2014,(9):178-179,185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1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治疗,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采用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的121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个月内再出血率、总出血量、术后恢复通气时间以及术后鼻黏膜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7.5%、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3.5%、总有效率为89.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个月内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通气时间及术后鼻黏膜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及急性鼻出血.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联合微波对鼻腔病变部位热凝烧灼,治疗患者102例,其中慢性肥厚性鼻炎70例,急性鼻出血32例。结果70例肥厚性鼻炎患者一次性治疗58例,2次性治疗12例,总有效率达95.2%。32例鼻出血患者,一次性治愈28例,治愈率达93.7%。结论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及急性鼻出血,微创,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正>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60岁以上老年人鼻出血更凶险。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鼻出血的发病数量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常伴有老年疾病,特别是血管硬化,使老年人鼻出血量大不易自止,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出现心脑血管的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本文对2001—2007年收治的210例老年人鼻出血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鼻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实验组将60例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率100%,住院病程6.2d;对照组治愈率92.5%,无效2例,复发1例,住院病程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应用于高血压鼻出血患者护理中疗效好,且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