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又称放疗诱发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RTOM),主要发生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由放射线电离辐射引起的急慢性口腔黏膜损伤,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白膜、溃疡,伴疼痛和进食困难,发生率高达85%~1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rem护理模式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预防放疗诱发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RTOM)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Orem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RTOM发生情况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放疗中、末期RTOM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的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应用Orem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RTOM发生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黏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颈部是肿瘤的好发部位,所发生的各种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20%。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的不同时期大多数需接受放疗。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占与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放射治疗亦可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尤以口腔粘膜反应为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5年1月--2009年6月本科共收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120例,作者改进了护理方法,同时注重对患者口腔黏膜的保护和修复,从而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放疗反应,较满意地完成了放疗计划。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中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而言,手术联合术后放疗能够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率。由于腮腺等器官紧贴头颈部癌的放射靶区,常规放射治疗会造成持续性口干症、其他口腔并发症和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调强放射治疗是一种高度适形的技术,能在肿瘤接受高剂量放射的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头颈部调强放疗改善了肿瘤的局部控制、减少了口干症等放疗副作用,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术后调强放疗的治疗适应证、手术与放疗的间隔时间、临床和计划靶区定义、患者的固定、CT定位扫描、靶区勾画、逆向放疗计划、耙区和危险器官容积剂量评价(DVH)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李少兰等报道鼻咽癌放疗中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40%~100%。其不仅会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睡眠及营养的摄入,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患者局部正常组织对放射线照射的耐受性,限制了临黏膜床放射治疗剂量的应用,从而影响了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12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漱口进行防治口腔反应;观察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使用超声雾化吸入进行防治口腔反应。两组患者放疗结束后,将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将超声雾化吸入方法应用于防治头颈部肿瘤口腔放疗反应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治疗费用低廉,且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是最常见的放疗不良反应,也是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1]。口腔黏膜损伤影响患者的吞咽、咀嚼能力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变化及其对于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84例行放疗的成年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身高、体重、营养分级、放疗不良反应、营养摄入量测定,并在放疗期间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在放疗2周后普遍存在,4周后程度最重,并持续到放疗结束;88.1%的患者出现体重下降,体重平均下降2.68kg,体重丢失≥5%的患者占50%;中重度营养不良者从35.8%增加到结束时90%;体重下降与放疗毒副反应呈正相关(r=0.369~0.209,P〈0.05);放疗期间患者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均低于机体需要量。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比例增高,能量、蛋白摄入不足,提示给予营养干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指颅底到锁骨上、颈椎前的所有恶性肿瘤,一般不包括颅内、颈椎及眼内恶性肿瘤。其在我国较为多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9%~30.2%,以鼻咽癌和口腔癌居多[1]。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放射治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有60%~70%的患者以放射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或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但头颈部放疗对口腔颌面部不良反应明显,会不同程度地损伤涎腺、黏膜、肌肉、牙齿等组织,导致口干症、顽固性口腔溃疡,张口受限、牙齿龋坏等,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放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对于预防和减轻放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将其研究现状及展望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4 年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 30 例为对照组; 2015 年 24 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进行口腔功能锻炼指导。 结果 实验组口腔功能锻炼的准确性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结论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宣教方法,提高了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口腔功能锻炼的准确性,减少了头颈部肿瘤放疗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头颈部肿瘤(HNC)放疗患者2级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7月31日就诊的50例HNC放疗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8年10月1日~2019年5月31日就诊的50例HNC放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QCC活动。比较两组2级以上RTOM发生率、疼痛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级以上RTOM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度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QCC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降低HNC放疗患者2级以上RTOM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最大程度减少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特别是不可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8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予头颈部放疗护理指导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指导。结果对照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76例,不依从14例;观察组患者依从87例,不依从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P<0.01)。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溃疡、颈活动度与张口困难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颈部放疗护理指导卡可有效提高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含生理盐水冰块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放疗前后口含生理盐水冰块6 min;比较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发生率、发生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放射性RTOM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射治疗第3~8周RTOM发生程度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放疗前后口含生理盐水冰块,能够有效预防鼻咽癌患者发生放射性RTOM,减轻RTOM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皮肤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晓燕 《上海护理》2009,9(3):80-82
恶性肿瘤患者中约有60%在其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放疗)^[1];而其中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放射性皮肤损伤,约有87%的放疗患者会出现皮肤反应^[2];尤其在头颈部肿瘤中常见。轻者出现轻微的皮肤红斑,有烧灼感、刺痛、瘙痒等不适,重者可能会出现湿性脱皮、溃疡等,需要中断放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的综合护理措施在改善头颈部放疗患者放疗期间口腔健康行为方面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收集证据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制订综合护理方案并实施。选择于2016年3—8月在我科行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综合护理措施实施前(2016年3—4月)及实施后(2016年6—8月)各50例患者的口腔健康行为执行情况和两个阶段的临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行为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综合护理措施在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口腔健康行为执行率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且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放射治疗(放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尤其是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放疗在控制肿瘤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就是鼻咽癌放疗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在头颈肿瘤的放疗过程中,患者几乎全部都可发生或轻或重的口腔黏膜损伤[1]。放射性口腔黏膜  相似文献   

17.
金因肽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作用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是最常见的放疗不良反应。也是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口腔黏膜损伤影响患者的吞咽、咀嚼能力及对治疗的耐受心.对此月前尚无公认的治疗和护理方法、金因肽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可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创面的愈合。本研究于2006年2-12月探讨急性放射性门腔黏膜炎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严重程度及金因肽在口腔黏膜炎护理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制压舌器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头颈部放疗患者25例分别应用自制压舌器和玻璃瓶进行放疗前准备,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率和放疗计划剂量学差异。结果应用自制压舌器法25例患者有效率为100.0%,应用玻璃瓶法有效率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P〈O.05);自制压舌器法剂量学差异为(2.9±0.5)%,低于玻璃瓶法的(4.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6,P〈0.05),说明玻璃瓶对放疗计划有影响,而自制压舌器组影响在临床剂量学要求范围内。结论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应用自制压舌器方法优于含玻璃瓶方法,能有效起到减轻口腔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反应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颈部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9%-30.2%,放射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所导致的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放疗疗效,为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1996年9月-2005年9月,我科住院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116例,经护理,全部完成了全程放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林丽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19-7219
放射治疗是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作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头颈部肿瘤治疗首选放疗。在放疗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疗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严重反应可使患者中断治疗。为使放疗顺利进行,应当做好各方面的临床护理工作,现将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