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应用双胃镜及透明帽取食管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2岁,因误服未除去外包装铝塑片的胶囊嵌顿于食管2d,前来就诊。术中见异物嵌入距门齿18cm处,呈近似正方形,宽度大于2cm,四角锐利,上缘嵌入食管黏膜里,嵌顿处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可见少量渗血(图1)。尝试鳄嘴钳取出未果,后改用双胃镜及透明帽取异物。胃镜经充分润滑,先插入前端带透明帽的胃镜,到达异物上缘,并应用异物钳夹住异物,再缓慢插入第2条胃镜。2条胃镜同时并列退出,异物被顺利取出,再次进镜观察食管嵌顿处仍有少量出血,遂行镜下止血。术后抗炎治疗,2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经内镜治疗食管鱼骨嵌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4岁。因吞食鱼骨后胸骨后疼痛1周入院。胃镜检查;距门齿30cm处可见一约2.5cm×0.3cm细长鱼骨两端刺入食管壁而嵌顿,鱼骨嵌顿处黏膜充血水肿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3岁。因上腹部持续性疼痛3d来我院诊治。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见一黄色细长条形的尖锐异物嵌顿,两头尖端分别刺入球部的前后壁,异物质地坚硬,嵌顿牢固。追问病史,初步确定为一牙签。根据常用牙签长度约6cm及后壁端正好是牙签最粗处,可以估计前壁刺入深度约0.6~0.8cm,后壁刺入深度约2.8~3.2cm。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2岁,因"自行吞服金属栅栏状窗帘挂钩1枚2h"入院.胸部X线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巨大不规则金属异物.因患者不配合内镜下治疗,故拟行静脉麻醉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日本Olympus H260内镜行常规胃镜检查,在距门齿37 cm处发现一栅栏状金属异物嵌顿于食管下段(图1),用鳄鱼钳钳住金属异物头端,尝试向口侧牵拉异物无法拖动(图2),考虑异物在食管腔内嵌顿,直接取出困难,也无法观察异物全貌,故将异物缓慢推送入胃内(图3).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8岁。因吞服玻璃异物一块3×2cm,自诉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而入院。胃镜检查见玻璃异物嵌顿于距门齿24cm处,相当于食道第二狭窄部,食管壁靠近主动脉弓见有明显搏动,但只见粘膜轻度  相似文献   

6.
高作良  梁翠珍 《山东医药》2007,47(30):48-48
患者男,60岁。因右侧腹股沟斜疝1a,嵌顿6h于2004年8月20日入院,急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嵌顿疝复位加疝修补术。术中见约6cm肠管疝出并嵌顿于疝内口处,疝囊内有少许渗液,将嵌顿肠袢拉出检查,见肠管壁已水肿,肠管色泽暗淡,其中近系膜缘处有-3cm×3cm肠管壁缺血尤为明显,热敷10min后见系膜血管有搏动,肠管颜色改善,将其还纳腹腔,行疝修补术(Bassini法)。  相似文献   

7.
胃镜下巧取食管超长尖锐异物嵌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0岁,因"进食鸡肉后哽噎、胸骨后疼痛"曾在当地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确诊食管异物(鸡骨头),但未成功取出,次日来我院就诊.考虑该患者食管异物时间较长,取出有困难,除透视外,请胸外科医师在场,胃镜插入,距门齿25 cm处见一长条状异物斜行嵌顿于食管大弯、小弯侧,表面光滑,小弯侧端刺入黏膜下,局部黏膜剥落、渗血,其远心端可见条状溃疡形成,异物两端尖锐,长约5 cm(图1).  相似文献   

8.
<正>上消化道异物按异物滞留的部位可分为食管内异物、胃内异物及十二指肠异物,其中食管内的异物,特别是嵌顿异物系消化科急症,因可引起消化道梗阻、黏膜损伤、出血、穿孔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纵膈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1]),因此,一经确诊,需尽快取出。据统计,位于上消化道的异物多数可经内镜取出,但嵌顿较重、内镜难于取出的病例需经外科手术治疗,但外科手术造成的创伤大,且费用高,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及设备器械的不断发展,电子胃镜在  相似文献   

9.
急诊内镜治疗食管异物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报告60例食管异物内镜治疗的经验.方法本组食管异物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岁~79岁嵌顿在食管内的异物有:硬质食物块、肉类团块、骨块、金属异物等.均按急诊,应用上消化道纤维内镜治疗,术前用1%的卡因粘膜表面麻醉,精神紧张者肌注安定10g,取左侧卧床,在直视下插入内镜,边仔细观察边缓慢进镜见到异物后,适当注水冲去异物表面的食物残渣或钡剂,使异物充分暴露,看清异物的种类、大小、形态,嵌顿的部位,以及与周围的关系,从而选择清除异物的最好方案取出异物.结果全部异物均及时清除,其中5例在取异物时发现并经病理确诊为食管贲门癌.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内镜取食管异物,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并能发现食管肿瘤.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3岁。因好奇致钢套嵌顿左上臂12小时,曾去几家医院未能取下,而来本院就诊。检查:见轴承外套嵌于左上臂中上1/ 3处,左手、前臂及上臂中下1/3肿胀,皮温低,指端呈缺血状,尚可扪及微弱的尺桡动脉搏动,指端感觉迟钝,钢套嵌顿处可见皮下出血斑,经手取无效。因钢套系由高强度钢材制成,用钢锯无法切割,最后采用软质石棉板护皮隔热加局部冷敷,用电焊机分别切断钢套前后两侧后面取下。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异物可见于任何年龄。儿童吞入的异物大多是小的和无毒的。小的异物通常可自然地通过胃肠道排出。成年人易于吞入特殊的异物或致异物嵌顿。这些吞服者多见于食管狭窄或食管其它疾患、精神病、酗酒、狱中犯人及弱智者。 10例有食管嵌顿病人中 ,80 %有食管狭窄 (肿瘤、术后、吻合口炎 )及食管疾患。因此活动异物易滞留在食管狭窄部、胃贲门幽门部、回盲部及直肠。以上消化道为多见。1 临床资料我院近年来收治上消化道异物 17例 ,男 16例 ,女1例 ,年龄 2 2~ 67岁 ,食管异物 10例 ,胃内异物 7例。食管异物 :肉团块 2例 ,蛋黄 1例 ,鱼刺 …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嵌顿性上消化道异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62例嵌顿性食管异物患者的病史资料,统计异物的种类、数量、嵌顿部位、滞留时间,内镜治疗方法、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影响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上段最易发生嵌顿(45.2%,28/62);异物滞留时间及是否穿孔与并发症发生及内镜治疗时间相关(P0.05)。结论内镜治疗嵌顿性上消化道异物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上消化道异物嵌顿特点及分析多例患者异物取出情况,探讨根据患者及误食异物特点选择合适的内镜下异物取出方法,以提高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362例因疑似误食异物而接受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患者,对患者一般资料、异物特点、嵌顿部位、异物取出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 362例患者的年龄为出生6 h~75岁,儿童患者(14岁以下)占43.9%(159/362)。其中35例已通过十二指肠降部以下(内镜下未见),内镜发现率90.3%(327/362),3例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内镜成功率99.1%(324/327)。儿童异物嵌顿部位以食管为主,位于食管占54.8%(80/146),成人异物嵌顿部位以胃底为主,位于胃底占69.61%(126/181)。异物取出术中应选择合适的辅助器械,疑难异物取出需特殊辅助器械,透明帽使用率52.2%(169/324),改良的船型半透明塑料袋使用率5.6%(18/324),成功率100%。结论上消化道异物通过内镜取出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应选择合适的辅助器械,疑难异物取出要善于利用特殊辅助器械及改良现有器械,在儿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中根据其生理特点设计合适的取出方法,均可以大大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食管异物嵌顿后易发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行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的150例患儿纳入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指标(患儿性别、年龄,异物嵌顿部位、嵌顿时间、大小、尖锐程度、性质,并发症严重程度等)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患儿年龄与食管异物并发症的发生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187,P=0.022),异物嵌顿时间(r=0.456,P<0.001)、尖锐程度(r=0.384,P<0.001)及性质(r=0.234,P=0.004)与并发症的发生呈明显正相关。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嵌顿时间≥8 h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是<8 h的9.507倍(95%CI:2.982~30.309),有钝角/尖锐异物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是光滑的142.751倍(95%CI:13.736~1 483.562)。结论 小儿食管异物并发症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患儿的年龄、异物嵌顿时间、异物尖锐程度密切相关。对于年龄小于1岁的儿童,异物嵌顿时间大于8 h或有钝角/尖锐的更应受到重视,尽早诊断及积极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食管异物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诊,多数可经内镜取出,嵌顿性食管异物取出时常较困难,尤其是两端刺入食管壁的嵌顿性异物,取出更加棘手,少数病例最终需要手术治疗。我院1997年6月至2006年3月接诊食管异物192例,其中两端刺入食管壁的嵌顿性异物35例,采用常规方法仅取出3例,余32例采用自行设计的穿线钳取法均成功取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国内上消化道嵌顿异物内镜取出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用循证医学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有关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文献并获取全文,根据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从1975年至2010年10月共纳入215项研究(共904例取出失败),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然后对入选文献进行数据提取、汇总及归纳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内镜下取金属类异物的失败率较高(23.0%,78/371);异物吞入24h之后内镜取出失败的比例(97.5%,79/81)明显高于24h内取出失败的比例(2.5%,2/81);内镜下取嵌顿于食管的异物的失败率(49.8%,213/428)较胃(29.0%,124/428)、十二指肠(17.0%,73/428)、会厌部(4.2%,18/428)的失败率高;特殊人群(被管制人员、精神心理异常患者)较一般患者失败率高[(8.4%,29/346)比(4.2%,875/21071),P=0.0001).术前行胸腹部X线检查和CT检查病例的失败率(3.7%,22/591)低于只行胸腹部X线检查(4.3%,788/18450)或钡餐检查(5.1%,50/980)的失败率.失败患者中有9例死亡病例,均为锐利骨类异物的嵌顿,8例嵌顿于食管中上段,6例嵌顿时间超过24h.结论 异物类型、大小、嵌顿时间、所处消化道位置以及患者的人群特点与内镜下取异物失败率的高低有关.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改善饮食习惯,及时就诊是控制失败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快速切割法治疗阴茎异物嵌顿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循亮  孙博泉  曹静 《山东医药》2004,44(15):69-69
阴茎金属异物嵌顿造成的阴茎绞窄属外科急症,临床处理较棘手。1997年3月至2004年1月,我们共收治阴茎异物嵌顿患者10例,均采用快速切割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管军 《山东医药》2005,45(18):52-52
患儿男,5岁,因发热在当地卫生所静滴青霉素(皮试阴性)。用药后约15分钟,患儿哭闹,家长与医生均认为是其不听话,即给口香糖含服。患儿哭闹停止,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即停输液,肌注地塞米松5mg仍不见好转.疑诊喉异物转入本院。入院时患儿面色潮红,Ⅱ度呼吸困难.急行直达喉镜检查。术中见喉黏膜急性充血、水肿,声门狭窄,未见异物嵌顿于喉部。因喉头水肿明显,即行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直肠异物长期嵌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8岁。20余天前因与家人发生矛盾,吞下一木条,2天后出现左下腹阵发性疼痛,排便时加重,曾先后在数家医院就诊,纤维大肠镜检查示“木条嵌顿于直肠”,但均未能取出。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镜检查示:直乙结肠交界处见一长条形异物,长约10余cm,斜横于肠腔内,至肠腔局部扩张,异物两端均刺入肠壁粘膜中,刺入粘膜呈充血坏死,周围隆起,伴少量渗血,用活检钳不能将异物推动,后用肠镜头贴于肠壁,缓慢靠近,并推顶异物近侧端(距肛门远侧端)向里轻轻推顶,使其从嵌…  相似文献   

20.
食管嵌顿性异物内镜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内镜治疗嵌顿性食管异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78例嵌顿性食管异物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食管异物的种类、数量、嵌顿部位、滞留时间,相关食管病变,内镜治疗方法、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影响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时间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食管上段最易发生嵌顿(80.8%,63/78)和穿孔(66.7%,8/12);11例异物滞留时间超过24 h,其余67例不足24 h;所有患者经内镜成功取出异物(只有2例穿孔患者取出异物后转耳鼻喉科或胸外科接受进一步治疗),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死亡,主要并发症为出血(13例,16.7%),其次为黏膜撕裂伤(7例,9.0%)和穿孔(1例,1.3%),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1/78);异物形状、滞留时间及是否穿孔是影响内镜治疗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内镜治疗嵌顿性食管异物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已造成食管穿孔的异物,滞留时间不超过24h且CT提示食管管腔外无脓肿形成者,可首选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