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秸秆还田的条件下,农民习惯耕作方式措施的基本苗、出苗率、越冬期群体数、拔节期群体数、成熟期群体数较少,同时土壤水分、抗寒能力、产量也较其它处理差;翻耕和耙实镇压可以明显提高基本苗、出苗率、越冬期群体数、拔节期群体数、成熟期群体数,减轻小麦冻害,并能提高小麦产量,其中翻耕+耙实镇压效果较为明显,且与其它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翻耕和耙实镇压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和抗霜冻能力,其大小依次均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1。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不同整地播种方式对小麦苗情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整地播种方式,选用大田小麦品种郑麦7698分别在4种不同整地播种方式的地块上开展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碎后还田、拖拉机翻耕(耕深30cm)、耙实后播种的处理区,小麦植株的单株分蘖数、次生根数及长粗度、亩越冬群体及最高群体、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明显优于或高于其他不同整地播种方式,因此,该整地播种方式应在河南省夏邑县小麦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新郑市常规品种百农207为试验材料,设置旋耕、深耕、耙压、镇压等6种整地方式,研究分析不同整地方式对百农207播种质量、群体性状、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当地的小麦整地方式。 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前提下,采取旋耕或深耕并配套耙压、镇压等技术措施,可以明显著提高小麦出苗率,增加小麦群体数,提高分蘖数和次生根数,从而增加亩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提高产量。 以深耕后配套耙压、镇压等措施促进作用最明显,出亩率较旋耕(CK)提高22.3%,越冬期和拔节期小群体数、单株分蘖数、次生根数分别较旋耕(CK)平均提高23.73%、58.33%、38.00%,15.60%、43.90%、23.14%,产量较旋耕(CK)提高24.27%。  相似文献   

4.
不同耕作施肥方式对旱地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旱地小麦施肥提供依据,以旱地小麦品种青麦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种肥同施(施肥深度约为10cm)、撒施+旋耕(通过旋耕机械混施于20cm土层中)、撒施+翻耕(通过翻耕将肥料翻至25cm左右土层中)和撒施+深耕(用深耕机深耕1次,肥料随土壤翻动落致35cm左右土层中)等4个施肥试验,按纯氮180kg/hm~2、纯磷120kg/hm~2和纯钾105kg/hm~2标准施肥,肥料随播种或不同耕作处理方式一次性施入土壤中,研究其对冬小麦的根系活力、干物质转移、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施肥方式对旱地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较大,其中以撒施+深耕的效果最好,有利于小麦根系下扎,中后期根系活力更强,产量更多来自于花后干物质积累转移,千粒重和穗粒数增加,产量高达7 945.18kg/hm~2,分别比种肥同施、撒施+旋耕和撒施+翻耕处理高8.44%、3.95%和2.53%。  相似文献   

5.
滴灌带不同配置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刚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81-81,100
采用滴灌带2种不同配置方式,调查小麦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提出了产量高、田间群体发育均匀的合理的滴灌带配置方式,用于指导今后的大田生产,为滴灌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在兵团小麦生产中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和示范样板。试验结果表明:1机4管,1管6行、1机5管、1管5行,对滴灌春小麦的生育期均无影响;1机5管、1管5行滴灌小麦生长较1机4管,1管6行生长均匀,产量增加33.6kg/667m2,多用滴灌带186m,总体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
冷害是由于气温骤降和土壤干旱寒旱交加所致、士旱是基础,低温是诱因。冷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是使根系变短,吸收机能减退;基部春生叶片黄枯,叶面积减小,光合作用减弱,有机物质积累少,茎节间伸长受阻,株高降低;小麦生育进程延缓;分蘖消长规律改为前慢后快,分蘖成重申率降低,亩穗数减少,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玉米5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玉米的产量、果穗性状、植株性状,根系分布范围和数量、叶面积大小和保绿期等不同。玉米实行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移植,保证了玉米沿着最佳的生物学轨道生长发育,比其它几种移栽方式和直播增产显著,产量达620.9kg/667m^2。比玉米单行大窝直播(对照)增产59.3%。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播前用BN-1,BN-2和北农Ⅱ号生长调节剂浸种,有显著的促叶,促根,增粒和增重作用,增产375-750kg/hm62,以NB-1和北农号效果最佳,适宜浸种浓度BN-1为4mg/kg,北农Ⅱ号为每公斤顷种量用75ml。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不同灌水(灌水期,灌水量和水质)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淡轮灌与灌淡水比,早期干物质积累慢,LAI低,但同期积累养分能顺利转移到穗部,灌浆速度较快,也能获得高产,冬后关键期灌水,咸淡轮灌比灌淡水处理LAI较低,但茎叶干物质积累较多的转移到籽粒中,灌浆速度快,二者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关键期灌水处理的籽粒产量略低于充足灌水处理,但水分利用率较高,在充足灌水的基础上,施肥处理的LAI,灌浆速度和籽粒产量显著大于不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0.
施用沼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常规施肥相比,基施沼渣、返青期和抽穗期叶面喷施沼液(1∶1),灌浆期冲施沼液(3 kg/m2),可以促进麦苗生长,提高单株分蘖数、次生根数;提高小麦株高、穗长、单位穗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对小麦4种主要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小麦增产达10.7%。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培土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费乌瑞它’和‘克新1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培土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克山地区的培土方法。结果表明:在试验中,费乌瑞它和克新18号均以苗前闷耕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32 631.9kg/hm~2、37 689kg/hm~2,比对照3次培土增产27.32%(费乌瑞它)、44.03%(克新18号);在其他费用相同的前提下,成本可降低1 050元/h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同期播种条件下,前期地膜覆盖直播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明显地早于育苗移栽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累积直播玉米在前期高于育苗移栽玉米,后期以方式1和方式2育苗移栽的玉米赶上、甚至超过直播玉米,而以方式3育苗移栽的玉米则仍低于直播玉米;从根系来看,育苗移栽玉米的次生根系的发育明显优于直播玉米。籽粒产量以方式1、方式2育苗移栽的玉米为最高,其次是前期覆膜的直播玉米,而以方式3育苗移栽种植的玉米显著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玉米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开展了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桦甸地区土壤状况下,种植玉米先玉335,确保实际收获密度为5.64万株/hm~2,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80、70、80 kg/hm~2,玉米生产能够达到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育苗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几种不同的育苗方式开展棉花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水浮育、基质育、穴盘育3种育苗方式培育出来的棉苗较小,素质均差于营养钵苗,移栽后缓苗期分别比营养钵棉苗延长3 d、6 d、2 d,成活率分别降低5.3%、7.6%、3.1%,生育进程前期较慢,中期较快,后期长势较强,生育期分别推迟6、8、5 d,皮棉产量分别提高6....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胜  伍琦  曾小林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37-38,43
分析不同栽培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棉花的生育进程有较大的影响,地膜覆盖植棉易早熟早发,有效地延长开花结铃期;而棉花的总铃数、子棉产量、株高、果枝数、果节数均为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覆盖直播>基质育苗裸根移栽>板地直播,地膜植棉长势旺,结铃多。其中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单铃重、衣分、子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5.12 g、42.8%、5211.6 kg/hm2,是获得棉花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适合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溉方式对单季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垄式、湿润和漫灌三种灌溉方式对单季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垄灌分蘖较湿灌和串灌早2天,分蘖发生速度垄式最快;串灌最慢;垄灌和湿灌比串灌灌浆时间长4-1天,成穗率、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分别高16.05~11.76%、9.79~6.93%和14.5~5.57%,并能增加根的长度和新老根的数量以及增强抗稻飞虱的能力;产量以串漫灌最低,湿灌和垄灌分别高12.2%和18.3%。  相似文献   

17.
钾素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4年采取田间试验和池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钾素的增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条件下增施钾肥,能够增加植株基部一、二节间粗度、厚度,提高植株抗倒能力,能够提高叶面积系数,增加旗叶Chl含量,减少O2^-产生,降低MDA含量,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干物质积累与运转,增粒增重,从而显著增加小麦产量。但施钾量超过150kg/hm^2以后其效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控释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控释肥在小麦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小麦大田试验,以优化施肥和仅施磷钾肥为对照,选用2种包膜材料不同的控释氮肥A和B,研究控释肥料类型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磷钾水平相同条件下,等氮量控释氮肥A、减施20%控释氮肥A和控释氮肥B,均能够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优化产量构成因素,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小麦子粒产量。[结论]在小麦生产上可以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实现节肥、省工、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控释氮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控释肥在小麦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小麦大田试验,以优化施肥和仅施磷钾肥为对照,选用2种包膜材料不同的控释氮肥A和B,研究控释肥料类型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磷钾水平相同条件下,等氮量控释氮肥A、减施20%控释氮肥A和控释氮肥B,均能够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优化产量构成因素,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小麦子粒产量.[结论]在小麦生产上可以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实现节肥、省工、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20.
嫁接方式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野生番茄Achilles-M为砧木又日本番茄品种Momotaro为接鳎,进行了0真叶法(砧木不留真中)、1真叶法(砧木留1片真叶)和2真叶法(砧木留2片真叶)3种不同部位嫁接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真叶法嫁接的番茄的株高、叶数、花序数等生长动态指标均显高于其它两种方式,前期产量和总产量比0真叶法分别提高54.4%和2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