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析弓形虫抗体阳性与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的差异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比较120例弓形虫抗体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20例弓形虫抗体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的差异性。结果弓形虫抗体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总分和SAPS总分分别为116.98±12.49和68.12±12.18,弓形虫抗体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为110.52±11.43和61.60±11.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弓形虫抗体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SANS总分为60.42±13.83,弓形虫抗体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SANS总分为64.37±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弓形虫抗体阳性与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存在较大差异,治疗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诊疗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血清弓形虫IgG抗体水平分为弓形虫感染首发精神分裂症50例(观察组)和未感染弓形虫首发精神分裂症50例(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和精神症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障碍,采用persnal相关性分析分析病人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BPRS、SAPS、SANS、MoCA总分分别为98.94±5.13、104.19±46.37、90.16±4.25和22.05±0.22,对照组分别为94.95±4.67、93.84±5.25、83.12±3.18、24.52±0.3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12、8.86、9.36,9.38,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BPRS、SAPS、SANS得分均与MoCA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49、-0.628和-0.711,均P0.01)。结论弓形虫感染能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病情和精神症状是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柯萨奇B3病毒对HL-1心肌细胞影响。方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柯萨奇B3病毒感染的HL-1心肌细胞Bcl-2及Bax的表达:Annexin V-PE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感染的HL-1心肌细胞发生凋亡的比率,并与未感染心肌细胞进行对比。结果感染后4h组(0.199±0.005vs0.104±0.014,P=0.0008)及24h组(0.154±0.005vs0.1044-0.014.P=0.0176)的Bel-2/Bax表达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后4h组的Bel-2/Bax表达高于感染后24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99±0.005孤0.154±0.005,P=0.0009)。感染后4h组(9.160%±0.161%vs.0.908%±0.015%,P〈0.0001)、12h组(6.305%±0.231%vs.0.908%±0.015%.P〈0.0001)、24h组(3.260%±0.162%vs0.908%±0.015%,P〈0.0001)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后4h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高于感染后12h组(9.160%±0.161%vs.6.305%±0.231%.P〈0.0001)和24h组(9.160%±0.161%vs.3.260%±0.162%,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柯萨奇B3病毒导致HL-1心肌细胞的凋亡,在感染4h后增加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行为障碍及临床表现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弓形虫感染精神分裂症患者37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无弓形虫感染精神分裂症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心理行为障碍。观察弓形虫感染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比较两组患者SCL-90量表和NOSIE量表评分。结果 37例弓形虫感染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兴奋32例,占86.49%;幻觉行为28例,占75.68%;概念紊乱24例,占64.86%;妄想29例,占78.38%;冲动23例,占62.16%;敌对20例,占54.05%;神经系统损害11例,占29.73%。研究组中恐怖、偏执、敌对和躯体化评分高于对照组,而人际关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精神病性、焦虑、抑郁和强迫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精神病表现、激惹和退缩评分高于对照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和个人整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弓形虫双重感染者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及感染弓形虫与NO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44例HIV阳性者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于9个月后再次取血.前后两次取得的血清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其NO的水平:对HIV阳性者血清进行CD4+细胞计数.根据CDg细胞计数水平将患者分为免疫功能正常组、免疫功能受损组和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组.检测三组患者的NO水平。用SPSS16.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IV与弓形虫双重者感染者的血清NO值为(82.77±5.82)μmol/L。HIV阳性无弓形虫感染者的NO值为(44.56±5.38)μmol/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和第二次检测的HIV与弓形虫双重感染者NO水平分别为(81.37±8.22)μmol/L和(84.18±8.28)μmo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和第二次检测的HIV单一感染者NO值分别为(48.35±9.16)μmol/L和(40.78±5.67)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正常组NO水平与免疫功能受损组、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组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功能受损组NO水平高于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与弓形虫双重感染者血清NO水平比HIV阳性单一阳性者高.随着HIV阳性者CD4+细胞计数的下降.机体产生NO的能力也在减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胆囊排空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以单纯胃排空功能障碍的FD患者为A组(23例,男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8.6岁±5.4岁),以单纯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的FD患者为B组(22例男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9.6岁±5.8岁).两组病例均进行针刺疗法(穴位: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太冲。采用平补平泻法,1次/d,每次留针20min~30min,每10次为一疗程,间隙5d后重复一疗程,两疗程共30d)并于开始治疗前和治疗后30d用B超测定胃、胆囊排空功能,临床症状以积分评定结果AB两组FD患者症状评估针刺疗法后明显改善(P<0.01)A组针刺治疗前后胃排空T1/2分别是57.4±13.8和25.69±4.48.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胆囊排空率治疗前后分别为48.2%±6.6%和69.4%±7.6%,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胃及胆囊排空功能,并认为是治疗FD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不同危险分层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SAP组)、UAP患者55例(UAP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的血清H-FABP水平,并根据危险分层将UAP组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三个亚组。结果对照组血清H-FABP水平为(4.24±1.40)ng/ml,SAP组为(4.46±1.30)ng/ml,UAP组为(6.05±1.57)ng/ml;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分别为(4.82±1.18)、(5.96±1.01)、(7.51±1.11)ng/ml。UAP低危组、SAP组、对照组血清H-FABP水平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UAP组与对照组、SAP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H-FABP水平随UAP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可根据H-FABP水平对UAP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心理干预。12周为1疗程。于人组时、12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和生命质量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SAS、B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试验组与对照组SAS、BDI评分比较显著降低[分别为(32.51±8.74)分比(41.84±8.03)分;(13.5±7.24)分比(21.5±5.2)分](P〈0.01);12周末试验组SAS和BDI评分比人组时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2.51±8.74)分比(47.43±8.16)分;(13.5±7.24)分比(28.75±5.32)分](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各分量表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表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扩张联合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单纯内镜下扩张治疗(A组)、内镜下扩张联合单次注射注射曲安奈德治疗(B组)和内镜下扩张联合多频次注射注射曲安奈德治疗(C组)。比较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愈率、持续症状缓解时间、再次行内镜下扩张治疗的间隔时间、内镜治疗结束后Stooler分级评分。结果术后部分患者出现胸痛及反流症状,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未出现严重出血、感染、穿孔及局部组织萎缩坏死等并发症。内镜治疗结束后3组Stooler分级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52周,A组平均持续症状缓解时间及再次行内镜下扩张治疗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4.4±3.2)周和(18.2±3.7)周,B组分别为(19.3±3.9)周和(24.6±4.2)周,C组分别为(20.2±4.2)周和(26.1±4.5)周,B组和C组均明显长于A组(P〈0.05),B、C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为29.2%(7/24),B组为27.3%(6/22),C组为43.5%(10/23),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良性狭窄采取内镜下扩张联合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是安全的,多频次注射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脑脊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IL-1β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急性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50例,其中化脓性脑膜炎20例(化脑组)、病毒性脑炎30例(病脑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3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及脑脊液MMP-9、IL-1β,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SAlb),免疫比浊法检测脑脊液白蛋白(CAlb),计算白蛋白指数(AQ)。结果化脑组、病脑组、对照组血清MMP-9水平分别为(489.98±159.09)、(267.85±91.89)、(133.03±31.64)μg/L,血清IL-1β水平分别为(21.35±4.91)、(19.57±5.70)、(14.07±3.94) ng/L,脑脊液MMP-9水平分别为(116.8±41.78)、(37.19±17.87)、(10.25±5.33)μg/L,脑脊液IL-1β水平分别为(106.28±12.83)、(66.95±10.63)、(49.97±12.57)ng/L,化脑组、病脑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化脑组与病脑组比较,P均<0.01(除血清IL-1β水平外)。化脑组、病脑组、对照组SAlb水平分别为(38.75±2.73)、(39.57±3.95)、(39.37±4.14) g/L,三组比较,P>0.01;CAlb水平分别为(1.04±0.28)、(0.54±0.14)、(0.18±0.08)g/L,AQ分别为26.97±7.29、13.76±3.45、4.61±2.05,化脑组、病脑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化脑组与病脑组比较,P均<0.01。化脑组、病脑组血清MMP-9、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304,P均<0.05),脑脊液MMP-9、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834,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脑脊液MMP-9、IL-1β、CAlb水平升高,AQ增加,MMP-9、IL-1β可能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脑脊液屏障功能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鉴定分离自江苏省先天性畸胎的弓形虫虫株(KS株)和HIV-弓形虫共感染患者刚地弓形虫的基因型。方法抽提江苏省先天性畸胎弓形虫分离株(KS株)速殖子和1例HIV-弓形虫共感染患者的全血DNA,选择11个基因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自江苏省先天性畸胎分离的弓形虫虫株和1例HIV-弓形虫共感染患者的全血DNA样本中均获得完整分型条带,经鉴定均为弓形虫基因型Ⅰ型。结论Ⅰ型刚地弓形虫可能是江苏地区引起妊娠异常结局妇女和HIV-弓形虫共感染患者的优势基因型虫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两种丝裂原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抑制剂PD98059及U0126对刚地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对弓形虫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不同阻断效应。方法丝裂原蛋白激酶抑制剂PD98059或U0126分别在不同时间及不同剂量作用于速殖子-宿主细胞培养系统,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宿主细胞感染速殖子的差异。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入U0126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的细胞培养孔的细胞感染弓形虫速殖子的量分别比对照组平均降低了26.10%(P<0.01),66.42%(P<0.01)和70.39%(P<0.01)。而加入PD98059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的分别比对照组平均降低了25.45%(P<0.01),53.01%(P<0.01)和64.70%(P<0.01)。实验中发现100μmol/L U0126作用培养细胞9h的时候,可导致HL-60细胞出现部分聚集成团、漂浮的中毒现象。结论U0126和PD98059均可明显抑制弓形虫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但其差异无显著性,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情感障碍患者、正常对照组及躯体疾病对照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析弓形虫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情感障碍患者(各600例)、健康人和躯体疾病患者(各200名)血清弓形虫抗体水平,以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G(总IgG)的含量。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IgG抗体阳性率(13.7%),高于健康人(3.0%)、躯体疾病患者(4.5%)和情感障碍患者(6.7%),弓形虫IgG抗体阳性与精神分裂症的联系强度为中等(OR=2.22~5.13);而精神分裂症患者IgM抗体阳性率与其它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情感障碍患者IgG和IgM抗体阳性率与健康人和躯体疾病患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精神分裂症组和情感障碍组、躯体疾病对照组之间血清总IgG含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弓形虫血清IgG抗体阳性率高于情感障碍和躯体疾病患者及健康人,弓形虫隐性感染可能与部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猪弓形虫病人工发病条件。方法将8头30日龄断奶仔猪分为A1组:腹腔注射1000万个弓形虫速殖子;A2组:腹腔注射5000万个弓形虫速殖子;A3组:腹腔注射1亿个弓形虫速殖子;A4组:空白对照。将8头5月龄育肥猪分为B1组:腹腔注射1000万个弓形虫速殖子;B2组:腹腔注射5000万个弓形虫速殖子;B3组:腹腔注射1亿个弓形虫速殖子;B4组:空白对照。以猪源刚地弓形虫强毒虫株南京汤山株(NT株)F275代攻毒观察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结果A组实验猪3~7d后三种感染方式均出现典型的弓形虫病症状:持续高温、精神倦怠、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A2、A3组感染猪弓形虫病症状明显且出现实验猪死亡,肺脏、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出血,并从血液和淋巴结中分离到了弓形虫。B组实验猪则没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结论30日龄断奶仔猪腹腔注射5000万个~1亿个弓形虫速殖子可出现典型的猪弓形虫病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弓形虫慢性感染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弓形虫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弓形虫感染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纯化弓形虫速殖子2×107/ml悬液2ml;正常对照组大鼠每只腹腔注射2ml灭菌生理盐水。感染10周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检测其线粒体膜电位;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spase-3和Cytc蛋白表达。结果弓形虫感染10周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为(49.3±13.6)%,与正常对照组(40.1±11.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0/G1期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出现G0/G1期阻滞,S期细胞减少(P0.05);感染组线粒体膜电位为(22.1±6.8)%,比对照组的(25.4±9.4)%低(P0.05);caspase-3和Cytc蛋白表达则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弓形虫慢性感染可能导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进而引起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输卵管妊娠弓形虫感染者的输卵管黏膜上皮中的表达。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1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和47例行附件切除术、无输卵管妊娠史的卵巢囊肿患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组织标本中弓形虫DNA。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NF-α与MMP-9在其输卵管黏膜上皮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输卵管妊娠组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黏膜上皮组织中弓形虫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80%(21/118)、14.41%(17/118),对照组则分别为4.26%(2/47)和2.13%(1/4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输卵管妊娠组输卵管黏膜上皮TNF-α与MMP-9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弓形虫感染阳性和弓形虫感染阴性的输卵管妊娠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弓形虫感染阳性和弓形虫感染阴性的输卵管妊娠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弓形虫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关系密切,输卵管妊娠组弓形虫感染可致输卵管黏膜上皮TNF-α与MMP-9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 观察刚地弓形虫感染对BALB/c小鼠ct26细胞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建立刚地弓形虫感染的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弓形虫感染对小鼠的生存延长率、对肿瘤的质量抑制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弓形虫感染对肿瘤组织MVD、VEGF、TSP-1表达的影响。结果 弓形虫感染的小鼠生存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生存延长率为57.45%,肿瘤质量抑制率为47.23%;弓形虫感染的小鼠肿瘤组织中MVD及VEGF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5,P=0.03),TSP-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弓形虫感染能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微血管生成;下调VEGF及上调TSP-1与弓形虫感染抗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常州市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行为,为制定有效的弓形虫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常州市孕妇、肿瘤病人及畜禽养殖或产品加工人员等3类特殊人群为调查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弓形虫IgG、IgM抗体,并进行弓形虫病防治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2015年3月—5月,共调查检测300人,弓形虫感染率16.3%(49/300);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17.3%(52/300)。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组常接触猫/狗者占25.0%(13/52),低于不知晓组的50.8%(12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P0.05);知晓组生熟砧板分开者占61.5%(32/52),高于不知晓组的9.3%(23/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3,P0.001)。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感染率之间呈负相关,知晓组弓形虫感染率5.8%(3/52),低于不知晓组的18.5%(46/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5)。结论常州市特殊人群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其卫生防护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