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光合细菌处理有机污水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光合细菌对3种不同来源的有机污水进行了生物处理研究,对处理过程中的CODCr、BOD5、pH及光合菌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经光合细菌处理一定时间后,3种有机污水宾馆生活污水、居民区生活污水及豆制品污水,其CODCr去除率分别为70.3%、69.1%、82.2%,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87.2%、91.1%、92.9%出水pH分别为8.0、7.6、7.4处理液中含光合细菌总数分别达到5.9×108、4.2×108和3.0×109个/mL.光合菌处理有机污水具有不带来二次污染和经济、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A/O工艺,在进水COD为500-600 mg/L,NH3-N为80-90 mg/L,pH7.0-8.0,溶解氧为2-3 mg/L,温度为18-25℃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不同海水盐度(10%,30%,50%,70%海水比例)对有机物及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对系统短程硝化的影响,以及对活性污泥结构与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盐度在30%范围内,经驯化稳定后,系统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左右,NH3-N去除率受盐度影响程度相对更小;控制海水盐度在30%以上,系统可实现短程硝化;海水盐度为50%时,亚硝化率可达到97%,且较为稳定;随海水盐度的增加,污泥絮凝体由开放、疏松变得封闭、紧密,SVI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3.
光合细菌(Z08)啤酒废水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优化光合细菌处理啤酒废水的工艺条件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一株新的光合细菌(Z08)处理啤酒废水并回收菌体,探讨在光照厌氧、黑暗好氧、自然光微氧3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废水处理效果以及菌体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厌氧条件下COD去除率(88%)大于自然光微氧条件下COD去除率(74%),大于黑暗好氧条件下COD去除率(62%);光照厌氧条件下菌体总量增长率(38%)大于自然光微氧条件下菌体总量增长率(-35%),大于黑暗好氧条件下菌体总量增长率(-43%);光照厌氧条件所需水力停留时间(240h)大于自然光微氧条件所需水力停留时间(60h),大于黑暗好氧条件所需水力停留时间(36h).光合细菌可以实现啤酒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推荐的工艺条件为:白天厌氧,夜晚好氧,光线不足时补充光源.在此条件下既可以快速降解污染物,又能获得较高的光合细菌增长量,此条件时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单细胞蛋白的转化率达到26%,有效地实现了污水资源化.  相似文献   

4.
以海水比例为50%的模拟水产品加工废水为研究对象,从A/O工艺培养驯化出的耐盐活性污泥中分离出4株优势耐盐菌,并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nyj1和nyj3同为Bacillus,nyj2为Arthrobacter,nyj4为Alcaligenes.在温度为30℃,pH为7.5的试验条件下,4株细菌在海水比例为30%和50%时的比生长速率和世代时间差距很小,在70%海水比例下生长相对缓慢,比生长速率最小,世代时间最长.这一结论对指导高盐度废水处理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高盐菌株的驯化及其对高盐含氮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物处理法处理高盐废水时普遍存在微生物易失活甚至死亡的问题,在上流式固定床反应器中,通过小幅度提高进水盐度来驯化抗高盐厌氧氨氧化菌株。实验结果表明,盐度从0增加至30g/L,系统对氨氮、亚硝氮、总氮的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72.56%、92.54%、73.83%,氨氮、亚硝氮、总氮的容积负荷去除分别为0.81、1.03、1.74kg/(m3·d);盐度高于30g/L时,细菌活性受到抑制,系统脱氮能力显著下降;减小盐度,细菌活性恢复。此外,系统能较快适应负荷的变化,具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布里渊激光雷达测量较深海域的温度精度,建立了以布里渊频移、盐度和压强为独立变量的海水温度的经验方程,定量分析了温度随盐度、压强、布里渊频移的变化关系,讨论了盐度、压强以及布里渊频移对海水温度测量精度的影响,并计算了该方法测量温度的精度.研究表明利用布里渊散射测量温度受海水盐度和压强分布的影响较大,其测量精度亦受到限制,约为0.4℃.因此实际测量时应同时获得被测处的盐度及压强值,这样布里渊雷达测量海洋温度的精度将会提高到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SBR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盐度、不同有机负荷驯化下的活性污泥的生物相、污泥的沉降性能、COD去除率和出水浊度,结果表明,SBR工艺处理含盐有机废水有机负荷在0.15 kgCODCr/kg MLSS.d,盐度在25 g/L NaCl下运行,CODCr的去除率达到86%,而在高负荷和高盐度环境下容易诱发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短程硝化及反硝化脱氮中亚硝酸盐的积累以控制硝化反应的类型,以试验的方式,采用SBR工艺研究了pH值对不含海水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含30%海水的城市生活污水短程硝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含海水的城市生活污水,单纯提高pH值来提高游离氨浓度并不一定能够实现短程硝化;对于含30%海水的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实现短程硝化;海水盐度是实现短程硝化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一株光合细菌的鉴定及其处理大豆加工废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晰从土壤中提取的一株光合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并实现利用其处理污水、达到资源化的目标,对此株光合细菌进行了菌种、形态以及生理生化鉴定,并考察了其在不同条件下降解人工配制的大豆加工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此株菌为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haeroides,命名为Z08).在初始COD质...  相似文献   

10.
NaCl盐度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实际含盐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不同盐度对生物脱氮性能和主导菌群的影响.采用3个平行的序批式生物处理工艺(SBR)在进水(0.17 h)/好氧(7 h)/缺氧(3 h)/沉淀(1.5 h)/排水时间(0.33 h)的运行方式下,在5,7.5,10g/L的盐度下稳定运行50 d左右.结果表明,NaCl盐度对硝化菌的抑制作用远大于反硝化菌,盐度对亚硝酸盐氧化菌群(nitrite oxidation bacteria,简称为NOB)比对氨氧化菌群(ammonia oxidation bacteria,简称为AOB)有更强的抑制作用;7.5和10 g/L系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亚硝酸盐积累率均维持在95%以上.随着盐度的升高,3个系统稳定后的比氨氧化速率逐渐下降;5和7.5 g/L盐度的SBR系统稳定后有较高的氨氮去除率.7.5 g/L盐度可作为普通活性污泥系统实现短程硝化的理想盐度.  相似文献   

11.
从炼焦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分离出了光合细菌(PSB菌),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静态处理,并对炼焦废水进行了动态处理,同时对PSB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SB菌在pH为7和有氧的条件下对大部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有机物去除效率在90%以上,脱酚效率达96%以上,氰化物去除率高达92%,氨氮去除效果在68%以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投加酵母菌群、光合细菌群和混合菌群等多功能微生物菌群促进炼厂的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效果。通过多次污泥减量试验,观察到在好氧消化基础上投加功能菌群能显著促进炼厂剩余污泥减量化。结果表明,与仅好氧曝气条件下相比,投加酵母菌群、光合细菌群、混合菌群的MLSS去除率明显提高了13.81%、30.58%、37.94%;投加功能菌群作用后的污泥沉降性能均优于投加前;pH值均逐渐降低。功能微生物降解效应使石油组分发生明显的变化,强化了对低中碳正构烷烃的降解程度,有利于将高碳链烃降解为低碳链烃。  相似文献   

13.
光合细菌分布广泛,本身无毒,富含蛋白质、类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得到广泛应用。光合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开展了40多年,在固碳和蛋白质表达系统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阐述了光合细菌cbb操纵子固碳的分子机制和光合细菌作为新型蛋白质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为光合细菌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光合细菌在我国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光合细菌在我国食品工业废水(柠檬酸废水、味精废水、酒精废水、淀粉废水、豆制品废水及乳品废水等)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利用光合细菌处理食品废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厌氧氨氧化菌代谢有机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菌)为基础开发的工艺被认为是最为简捷的生物脱氮过程.由于绝大多数废水中含有有机物,有必要研究有机物对ANAMMOX菌产生的影响.在ANAMMOX反应器内,大量有机物的引入会抑制ANAMMOX菌的活性,但是这种抑制作用往往是可逆的.此外在所有已被发现的5个ANA-MMOX菌属中,有4个属能不同程度地代谢小分子有机物(如甲酸、乙酸、丙酸等).综述了国内外在有机物对ANAMMOX菌及其工艺的影响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分析近5年对ANAMMOX菌代谢有机物的研究,从而为高氮低碳废水处理新途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尾水有机污染物的进一步降解效果,以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曝气池污泥为菌种分离源,用渗滤液生化尾水和琼脂调配培养基,采用生物强化技术驯化和筛选出3种功能菌,经16S rDNA鉴定为海杆菌属(Marin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埃希式菌属(Escherichia)。将功能菌扩大培养,用物理循环吸附法投放于生物活性炭(BAC)反应器中。通过对照实验发现,自然挂膜的BAC仅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尾水中分子量M为10-5 kDa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而投加了功能菌的BAC对分子量M为100-30 kDa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为76.1%,对M〉100 kDa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为80.9%。投加功能菌的BAC可以提高垃圾渗滤液的生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含硫酸盐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底物的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含硫酸盐有机工业废水的厌氧处理过程中,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以及产乙酸菌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和产甲烷菌或产乙酸菌构成一个有效的降解丙酸和丁酸的共生生物群.从增长动力学上看,硫酸盐还原菌在底物的竞争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有些因素诸如:温度,pH,以及游离态硫化氢的浓度也影响到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有几种硫酸盐还原菌还可以像发酵菌和产乙酸菌那样进行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18.
Iron and manganese enrichment is a primary traitof water quality of groundwater in North China,. There-fore there is inner erosion taking place in the waterpipes during the distribution of groundwater. It not onlymakes the water quality index (turbidity, color, spe-cies of bacterial, iron, manganese and poisonous heavymetal concentration) deteriorative, but also reduces thewater distribution capacity owing to the existence of“growth circle”in the water pipes. So the main prob-lem is how to …  相似文献   

19.
超滤膜直接过滤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分子量为十万的国产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了自来水终端处理和浊度水直接过滤试验,结果表明,超滤膜具有良好的除浊功能和良好的灭菌作用,同时,对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滤后水浊度小于0.05NTU;细菌总数的去除率大于99%;TOC和UV254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1%和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