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30~59岁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便制订相应防治策略。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研究对象,宫颈癌筛查前发放宣传手册,筛查现场采取一对一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0名妇女宫颈癌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宫颈癌防病知识中,知晓率最高的是"保持性生活卫生能预防宫颈癌",最低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必要病因",分别为75.5%和15.8%;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有否5年内筛查史、家庭年人均收入是影响妇女知晓率的主要因素,且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等级越高,知晓率越高。2000名妇女5年内宫颈癌筛检率为36%,知识匮乏或错误认知以及由此导致的身心恐惧是妇女不愿参加宫颈癌普查的主要原因。结论被调查的妇女宫颈癌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需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尤其对农村地区、低文化水平、低收入群体等妇女应采用多样且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手段,以提高其知晓率和宫颈癌筛检率,有利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宫颈癌免费筛查前后对大兴区农村地区30~59岁妇女的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探索其影响因素,以便制订相应防治策略。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及按固定样本量分配样本数量选取研究对象,分别在北京市宫颈癌免费筛查启动的前一年(2008年)和启动年(2009年)对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进行横断面一对一方式的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北京市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启动后,大兴区妇女宫颈癌总体知晓率显著提高,被调查的农村妇女宫颈癌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有显著提高,答对5题以上的妇女比例从启动前的37.3%提高到51.0%(χ^2=62.06,P〈0.001);在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分析结果亦显示宫颈癌筛查有利于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提高(OR=1.853,95%CI:1.590~2.159)。此外,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有否5年内筛查史是影响妇女知晓率的主要因素,且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等级越高,知晓率越高(DR值分别为1.766和2.580及OR值分别为1.350和1.676)。结论通过北京市免费筛查宫颈癌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确实能够提高广大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水平,尤其是对于以往没有参加过筛查的群体,可以提高她们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滨州市女职工对宫颈癌病变认知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16-2017年在滨州市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2 98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宫颈癌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计算每份问卷得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宫颈癌认知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2 980例研究对象得分为(23. 47±6. 38)分,认知度水平为低1 741例(占58. 42%)、中836例(占28. 05%)、高403例(占13. 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是宫颈癌认知度的危险因素,户口类型(城市户口)、学历(本科及以上)、人均年收入(≥6万)、宫颈癌筛查史(有)及职业(领导、干部)是宫颈癌认知度的保护因素。结论滨州市女职工对宫颈癌病变的认知度水平较低,应针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农村户口及未参加过宫颈癌筛查的妇女开展健康教育和宫颈癌防治工作,提高妇女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加主动筛查积极性,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海南省万宁市初诊宫颈癌妇女宫颈癌认知及筛查现状及可能影响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初次确诊为宫颈癌患者40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宫颈癌知识问卷对其认知水平和筛查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程度低者占21.0%,一般占57.0%,程度高占22.0%。从未进行过宫颈癌筛查占70.8%,1~3年进行过筛查的占26.0%,筛查已3年占3.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1~45岁)、婚姻(已婚)、学历(高中/大专)、居住地(农村)是影响妇女认知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初诊宫颈癌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程度和筛查情况整体较低,特别居住在农村,学历为高中或大专,31~45岁的已婚妇女,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其认识水平和筛查力度,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6个城市和农村地区妇女的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防治态度及筛查行为现状的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各选取3个省份,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99名妇女,开展宫颈癌防治知识、态度和筛查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城市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16.4%,高于农村妇女(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妇女宫颈癌防治态度积极率(72.5%)高于农村妇女(70.1%),城市妇女宫颈癌筛查参与率(62.8%)低于农村妇女(67.4%),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城市妇女参加宫颈癌筛查的因素为学历、省份和态度,而农村为民族、职业、省份和态度。结论被调查城市和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水平都较低,但防治态度较为积极,参与筛查的行为仍需提高。城乡妇女宫颈癌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在今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议应根据城乡差异制定不同的策略,让城市和农村妇女都能及时获取信息、树立积极的防治态度,更多地参与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南省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和检查行为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及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10800名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普遍对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了解不足,49.3%的调查对象主动做过临床宫颈癌检查,53.4%的妇女参加过国家宫颈癌筛查服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OR=0.818)、收入越高(OR=0.694)、未患慢性病(OR=2.053)、参加过宫颈癌筛查项目(OR=2.054)、职业为个体户(OR=0.714)和教师(OR=0.872)的调查对象防治知识得分较高;年龄越大(OR=0.817)、少数民族(OR=0.577)、已婚(OR=0.452)、文化程度越高(OR=0.913)、职业为教师(OR=0.602)、收入越高(OR=0.744)、具备宫颈癌防治知识(OR=0.1.951)的调查对象越会主动进行宫颈癌检查。结论海南省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方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提高宫颈癌防治知识水平,促使农村妇女主动进行宫颈癌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南省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和检查行为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及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海南省18个市县的10800名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普遍对宫颈癌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了解不足,49.3%的调查对象主动做过临床宫颈癌检查,53.4%的妇女参加过国家宫颈癌筛查服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OR=0.818)、收入越高(OR=0.694)、未患慢性病(OR=2.053)、参加过宫颈癌筛查项目(OR=2.054)、职业为个体户(OR=0.714)和教师(OR=0.872)的调查对象防治知识得分较高;年龄越大(OR=0.817)、少数民族(OR=0.577)、已婚(OR=0.452)、文化程度越高(OR=0.913)、职业为教师(OR=0.602)、收入越高(OR=0.744)、具备宫颈癌防治知识(OR=0.1.951)的调查对象越会主动进行宫颈癌检查。结论海南省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方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提高宫颈癌防治知识水平,促使农村妇女主动进行宫颈癌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农村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及最终参与检查的情况。方法在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别选取4个省7个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县(区),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58名35~64岁的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2%的妇女未听说过宫颈癌,30. 1%不了解宫颈癌可能出现性交后阴道出血,有14. 0%的调查对象表示不知道宫颈癌发病危险因素,35. 5%不了解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原因。认为宫颈癌是不可预防的占7. 8%,仅有16.1%的妇女了解首次性行为前注射HPV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调查对象知识获取途径≤3种、4~6种、≥7种的分别为47.2%、32.1%及20. 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职业(OR=1.519, 95%CI:1.083~2. 129)、文化程度(OR=1.407, 95%CI:1.011~1.957)、获取知识的途径(OR=2.056, 95%CI:1.453~2.909)和得到专业人士讲解(OR=1.967, 95%CI:1.136~3.405)。有91.1%的调查对象曾经接受过宫颈癌筛查,8. 9%未进行。主动寻求筛查的妇女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得分高于被动筛查的妇女(P 0.001)。结论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缺乏,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水平与最终筛查行为密切相关,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对农村妇女及社会公众进行更广泛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已婚妇女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其健康行为状况,以便为宫颈癌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已婚妇女610人及在本区域登记的新婚妻326例共计936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宫颈癌、HPV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宫颈癌防治相关健康行为。结果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已婚妇女对宫颈癌相关知识平均总知晓率为27.28%,"是否听说过宫颈癌"知晓率最高达71.79%,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最低仅7.26%;HPV相关知识平均总知晓率仅5.07%,其中"HPV的分型"仅6人(0.64%)知晓;宫颈癌健康行为调查中,第一次性生活年龄≥20岁者占62.07%,性生活前洗外阴者占61.43%,避孕措施中使用避孕套者仅占9.83%。不同年龄、学历、职业妇女其认知水平与健康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妇女宫颈癌防治意识薄弱,应针对不同层次人群制定适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其认知率并采用健康的行为方式,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5年安徽省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3 000名15-49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等情况。结果共调查2 994人,其中婚前医学检查对象1 000人(占33.4%)、孕妇996人(占33.3%)、一般居民998人(占33.3%)。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9.7%,其中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3.0%,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62.2%,"精神卫生纪念日"知识知晓率为24.7%。高年龄、较高文化程度、在职、城区居住是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高的促进因素。结论安徽省妇女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基本达标,但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和"精神卫生纪念日"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来宾市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依托来宾市妇女宫颈癌及乳腺癌免费检查项目,于2018—2021年选取来宾市18岁以上女性进行基本资料的搜集,通过问卷方式对宫颈癌防治知识调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共计2 539人,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 219份,调查对象年龄范围18~76岁,平均年龄(39.54±10.65)岁。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人数共有1 081人,占48.72%。防治知识知晓人数占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χ2趋势=163.959,P<0.001),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χ2趋势=550.439,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文化程度高、城市居民是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年龄偏大(>40岁)是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的阻碍因素。 结论 来宾市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程度低、农村居民、年龄较大的重点人群的宫颈癌防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成都市部分社区妇女对于宫颈癌知识的认知、态度、行为(KAP)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成都市社区妇女宫颈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成都市6个社区妇女共计654例,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有效问卷608例,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处理。结果 608例调查对象中仅有27.3%知晓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87.3%认为宫颈癌可以预防;85.2%认为有性生活的妇女应该每年做妇科检查;66.6%曾主动了解过宫颈癌相关知识;22.2%参加过宫颈癌筛查。调查对象宫颈癌知识得分偏低,为(13.82±3.401)(-8~1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单位体检是否包括宫颈癌筛查以及是否参加过宫颈癌筛查等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对得分影响最大的变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单位体检中是否包括妇科检查、务农、经济状况、是否参加过宫颈癌筛查、文化程度、企事业单位员工及年龄。结论调查对象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偏低,特别是对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HPV与宫颈癌的关系了解不全面;有预防宫颈癌的意识,但缺乏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影响社区妇女参与宫颈癌筛查的主要相关因素,为有效的干预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和自行设计的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上海市虹口区502例离退休及低保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根据社会认知理论模型设计。结果:83.9%的调查对象曾经参与宫颈癌筛查,其中46.5%(所有调查对象中的39.0%)在3年内参加过宫颈癌筛查,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妇女曾经参与宫颈癌筛查的因素有:单位组织筛查、婚姻状况、医生推荐、周围人影响,且均为正向影响因素;而影响妇女3年内参与宫颈癌筛查的因素有:文化程度、社区组织筛查、离退休年数、医生推荐、宫颈癌及筛查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这些影响除离退休年数为负向,其他均为正向相关因素。结论:上海市虹口区妇女3年内参与宫颈癌筛查率较低,应采取健康教育、提高妇女自我效能、提高医生对宫颈癌筛查的认识、提供免费筛查服务等多方面措施。在健康教育时应特别关注绝经后妇女,鼓励妇女家人同时参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湖北医药学院948名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晓情况,分析影响知晓率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8-08/09抽取湖北医药学院2014-2018级大学生960名,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统一进行现场调查,比较不同类别人群对肺结核的预防意识及态度现状,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知晓情况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本次共参与调查960人,发放调查问卷960份,有效问卷调查表948份,有效回收率98.75%。948名调查对象肺结核预防控制相关知识、预防控制态度、预防控制健康行为知晓率分别为60.97%、45.15%和53.90%,大学生肺结核防治总知晓率53.34%。非医学专业、母亲和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未参加过肺结核防治知识讲座为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晓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对结核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与非医学专业、家庭文化程度较低、从未参加过肺结核防治知识讲座、未接触过患病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知信行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地区2 000例农村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宫颈癌防治知识、防治态度、筛查行为,分析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此次调查2 000例农村妇女中,仅271例了解宫颈癌防治知识,占13.55%;1 735例对宫颈癌防治持积极态度,占86.75%,但仅有89例有过宫颈癌筛查行为,占4.45%;不同年龄农村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防治态度、筛查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62、105.808、9.130,P均0.05);不同学历农村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防治态度、筛查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82、119.158、6.039,P0.05);不同职业农村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知识、防治态度、筛查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942、108.280、10.847,P均0.05);经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职业、学历是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知信行的重要影响因素(OR=6.067、3.795、5.391,P0.05)。结论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防治的态度良好,但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较差,且宫颈癌筛查行为不佳,年龄、学历、职业均为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知信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农村中老年妇女乳腺癌与宫颈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知晓情况,为制定可行的宣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3县共抽取600名35~60岁妇女进行乳腺癌与宫颈癌知晓情况入户面访调查。结果 600名研究对象两癌筛查知晓率为67.7%(406/600),其中莒南、梁山和平阴县分别为74.0%(154/208)、69.5%(137/197)和59.0%(115/195)(P=0.004),校正其他因素影响后,研究对象知晓率莒南、梁山明显高于平阴(莒南:OR=1.839,95%CI=1.181~2.874,P=0.007;梁山:OR=1.546,95%CI=0.959~2.480,P=0.074);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癌筛查知晓率除受地区影响之外,还受使用节育环(OR=1.548,95%CI=1.070~2.240)及绝经(OR=0.545,95%CI=0.377~0.789)等因素影响;研究对象两癌筛查政策主要知晓途径为村委会通知,占85.4%(345/406)。结论国家设立免费两癌筛查试点有助于提高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知晓率,并且在筛查政策落实中村委会起到良好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在湖北省黄石市某医院的女性患者及黄石市各大高校有婚前性行为的未婚女性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及重视宫颈癌的预防与筛查,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通过对在湖北省黄石市某医院就诊的女性患者及黄石市各大高校女性进行问卷调查所得知的有婚前性行为的5 800名未婚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干预组(n=2 900)和对照组(n=2 900),对干预组研究对象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评估其效果。结果干预组研究对象对宫颈癌防治知识(是否知晓宫颈癌;是否知晓宫颈癌筛查可早期发现该病;是否知晓过早性行为致宫颈癌发病率增高;是否知晓多个性伴侣致宫颈癌发病率增高;是否知晓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有关;是否知晓要定期行宫颈检查)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研究对象宫颈癌筛查主动参与率为7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289.315,P0.05)。结论对有婚前性行为的未婚女性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宫颈癌筛查主动参与率,对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率,进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韦芳琴  张燕  李燕  李静  朱亚屏  李慰  谢薇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061-3065
目的:了解云南农村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乙肝)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云南省艾滋病高、中流行区各选择两个县,问卷调查农村孕28周至产后6个月671名妇女。结果:农村孕产妇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9%、66.1%和63.3%,各知识点知晓率均为艾滋病高于梅毒和乙肝(P<0.05),且3个病均以三大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高,而预防母婴传播措施的知晓率较低;免费咨询检测知晓中艾滋病高于梅毒和乙肝(P<0.05)。研究对象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综合知识得分分别为13.00±4.00、12.00±4.00和12.00±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产妇及其丈夫文化程度低、家距离县城远和未参加过乡村级宣传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孕产妇文化程度低和未参加过乡村级宣传活动是梅毒知识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乙肝知识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孕产妇及其丈夫文化程度低。结论:孕产妇对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梅毒和乙肝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居住偏远的农村妇女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知识的宣教,提高她们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多地区城市和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参与宫颈癌检查项目意愿及行为,获得知信行现状、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分别选取3个省6个地区,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99名妇女,问卷调查了解妇女对宫颈癌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分析影响知信行的因素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我国6个地区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12.2%,文化程度(中等教育OR=5.608、大专及以上OR=22.256),地域(东部OR=2.431、西部OR=2.219)是影响因素;71.3%的妇女对待宫颈癌防治持积极态度,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中等教育OR=2.371、大专及以上OR=3.940)、民族(OR=1.763)、职业(经商OR=2.208)和地区(OR=0.575);65.6%的妇女做过宫颈癌筛查,地域、家族史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国家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的参与率为35.9%。宫颈癌防治的知识与态度、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知识与行为无相关性。结论中国妇女宫颈癌防治知识较为匮乏,妇女宫颈癌防治态度整体比较积极,但参与筛查的行为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分析石家庄市饮食行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乙肝)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4100名饮食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乙肝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对其中4065名HBsAg阴性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分析和乙肝表面抗体的检测。结果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对乙肝是一种传染病知晓率较高(94.74%),对乙肝不通过饮食传播知晓率较低(23.57%),对乙肝传播途径全部答对的仅占8.51%;乙肝知识知晓率在不同性别、民族之间无差异,不同年龄组及文化程度之间有显著差别。知识来源多为广播电视,网络很少。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44.01%。结论石家庄市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对乙肝知识知晓程度不一,应加强从业人员乙肝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