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沈阳市妇幼机构运营状况,为机构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和相关调查表,对沈阳市16个妇幼保健机构运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市级和县级为独立机构,区级分别有9.10%机构隶属CDC,18.20%隶属医院;调查的56.25%的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5.00%为全额/差额拨款,18.72%为差额拨款;6.25%有住院服务,93.75%无住院服务。②人力资源情况:按照1986年卫生部颁布的《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中规定的编制标准,市级编制平均缺乏65人,区县级平均缺少30.73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学历和职称偏低;平均每个妇幼保健机构在职职工总数49.44人,市级127人,区县级44.27人;每个机构平均卫生技术人员39.75人,市级96人,区县级36人;按照1995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沈阳市市级75.59%不达标,区县级81.32%达标;市级机构本科以上学历占卫生技术人员的57.29%,区县级占22.22%;副高以上职称市级机构占卫生技术人员的34.38%;区县级机构占5.92%;市级机构保健人员与群体保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1.97%和7.09%,区县级机构占职工总数的43.82%和18.07%;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费用占机构业务年收入的6.92%,继续医学教育达标率99.19%。③资产情况:沈阳市级机构建房屋面积2 070 m2,区县级1199.18 m2。④运营情况: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平均总收入615.91万元,市级业务收入(含医疗和药品收入之和)2 100.45万元,区县级160.01万元。妇幼保健机构总收入构成显示,财政补助收入市级399.08万元,区县级316.64万元。沈阳市级每年门诊量60 490人次,区县级平均11 511.2人次。结论:①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以独立形式和全额拨款为主;②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不足;③市区县及购建房屋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④财政投入经费总额市区县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门诊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芜湖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信息数据,掌握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各级机构自身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导信息,也为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方法从计算机网络直报系统中导出数据文件并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芜湖市有市级妇幼保健机构1所、县级4所、区级4所;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数仅达到标准编制数的一半,市级实际职工数与现有编制相比尚缺10人;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1.1%,县级仅为12.1%。结论政府应加大对妇幼卫生事业的投入和妇幼保健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全国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服务开展及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情况,掌握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状况对其服务开展的影响,为政府决策部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制定卫生人力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根据《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抽取了432所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调查.调查妇幼保健机构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服务开展情况、未开展的原因以及人员配置.结果 省级、市级、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岗职工总数分别超过原核定编制数的66.3%、45.1%和28.2%.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和妇女保健未开展服务项目的比例均超过25%,其中43.6%是由于人员数量不足,13.4%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未开展的比例为45.7%,其中35.2%的原因是由于人员数量不足造成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服务中未开展服务项目的比例均高于省、市两级机构,人员不足和技术水平受限分别占38.4%和29.2%.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未开展项目的比例为11% ~ 13%;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名医生日均门诊量分别为28.5人次、18.9人次和13.6人次,每医生日均负担住院床日分别为3.2、2.9、1.7床日.结论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均存在明显的人员编制不足、人员数量和能力不足的情况,工作负担高于综合性医院,影响了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的开展和服务的提供,建议增加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配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变目前人力严重不足的现状,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工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工作现状,为机构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依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和相关调查表,对沈阳市16个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工作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55.3%,其中群体保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5.9%。②沈阳市妇女保健工作区级机构开展比例为90.9%,县级机构为87.8%;儿童保健工作区级机构开展比例为97.7%,县级机构为96.1%。③孕产妇评审不可避免死亡3例,占60.0%,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占40.0%;5岁以下儿童死亡市级不可避免死亡5例,占100.0%,县(市、区)级84例,占70.6%;县(市、区)级可避免死亡35例,占29.4%。④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举办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280次,制作宣传品136种,发放宣传册204055册,夫妻学校进行宣教5666人次,孕妇学校进行宣教17596人次,儿童家长学校进行宣教6735人次,在公众媒体进行宣传396次。⑤沈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140期,培训11849人次,470.38人次,接待基层进修人员12人,群体保健人员下基层业务指导739个机构,指导工作8814天。⑥沈阳市保健人员经费支出占人员经费支出的37.5%,群体保健人员经费支出占人员经费支出的20.8%;群体保健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8.0%;群体保健信息工作的经费占日常公用经费支出3.4%,行政部门拨款占群体信息工作经费的28.7%。结论:①沈阳市群体妇幼保健人力资源不足。②沈阳市开展的群体保健服务与《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要求的一致。③群体保健工作经费不足。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政府在妇幼卫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制定一系列妇幼保健机构内部服务和管理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和"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服务的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2014-2015年县级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整合前后不同隶属关系下资源配置和服务运营情况,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科学发展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设计的全国统一的"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表",结合实地考察的方法,对贵州省88家县级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全面调查。结果 2015年贵州全省88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全部(2014年为59家)隶属于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2014年基础上,县级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225人,增长率35.23%;固定资产为61 222.37万元,增加19.5%;县级均以10万元以下设备为主;年门(急)诊总人次数为1 847 450万人次,增加7.8%;县级上级补助收入为4887万元,增加了3倍;科研经费为124.2万元,为2014年近10倍。结论通过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职工总数、编制数、卫生技术人员、固定资产、设备、总收入、年门(急)诊量、科研经费等呈逐年增加趋势,院内提供妇女和儿童保健服务、住院医疗服务及辖区群体保健服务能力、科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005-2013年河北省全部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不同管理模式的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人力资源变化趋势,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全省175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现状,运用Epi Data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后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职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和职称方面呈逐年增长趋势,且有住院服务的机构无论是现状还是增长趋势都明显好于无住院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但是从整体的卫技人员学历与职称构成情况来看并不乐观。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占的比例较大,占78.8%;高级职称比例仅占3.8%。结论开展住院临床服务有利于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发展,但是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严重缺编,且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结构不合理,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安徽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临床学科体系建设现状,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安徽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临床学科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程度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20年安徽省16个地市77所妇幼保健机构临床学科设置现状进行调查,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对省、市、县级市、县及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临床学科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省级、市级、县级市、县级及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相对接近度分别为1.000、0.309、0.036、0.097、0.095,其临床学科建设综合评价结果排名依次为省级、市级、县级、区级及县级市。结论:安徽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学科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朱颖贤  梁志江  蔡敏  王雄虎 《现代医院》2023,(4):497-500+504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区域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现状和差异,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2019年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运营表和妇幼卫生年报资料获取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按照行政区划,将广东省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4个区域,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4个区域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广东省目前共有120家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其中珠三角48家、粤东19家、粤西18家、粤北35家。在硬件资源配置方面,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每千人口床位数为0.21,比粤东和粤西地区高,而且每机构的业务用房面积、固定资产和万元以上设备台数均比其他三个地区高。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最高,为0.38,且每机构的正副高人员数和硕博士人员数也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在服务能力方面,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和年活产数分别占全省的74.1%、57.51%和50.38%,珠三角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医学遗传与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心理卫生、儿童五官保健、高危儿管理和乳腺保健的服务项目开展比...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2.2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提供情况 2.2.1年门急诊服务量 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年门急诊总人次的平均数为44.5万人次,地市级平均为8万人次,县区级平均为2.1万人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门急诊人次数及各类别人次数构成比见表19。由表19可见,妇产科门诊是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门急诊服务中比例最高的,其次为儿科门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四川省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为卫生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基于四川省妇幼保健监测直报系统,对机构的基本情况、人力资源、资源配置状况与服务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全省缺编6102人;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7%,未能达到标准;人员素质偏低;服务运营能力有限。[结论]有关部门应根据现实情况,重新修订人员编制、吸收人才,同时应加强妇幼保健人员的素质培养,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政府应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改善设备条件,保证妇幼保健机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庆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产科资源及其服务状况,为制定缓解产科供需矛盾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2015年重庆市各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与产科床位及分娩情况的关系。结果全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岗职工6 149人,医师占29.65%,医护比为1∶1.26;产科医师410人,占全部医师的22.49%;助产士187人,占注册护士的8.17%。产科医师助产服务效率为161.13,助产士助产服务效率为353.27;每千活产拥有产科床位数为19.75张,每千活产拥有助产士2.83人。结论重庆市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产科医师及助产士配备不足且比例失衡,产科工作量超负荷,需进一步合理规划产科资源配备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3.4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提供情况3.4.1年门急诊服务量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年门急诊总人次的平均数为51-3万人次,地市级平均为10.3万人次,县区级平均为2.3万人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门急诊人次数及各类别人次数构成比见表20。可见,妇产科门诊是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门急诊服务中比例最高的,其次为儿科门诊。  相似文献   

13.
全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为今后妇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抽取11个省级、30个地/市级、76个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采用信函调查方法,调查辖区人口经济状况、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保健服务量.结果 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妇幼保健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均较低;专职妇幼保健人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比较大,市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高级职称者的比例都小于11%;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标准》相比,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而绝大多数妇幼保健机构2000年保健服务实际投入人力远远超出拥有的妇幼保健人力.结论 我国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存在保健人员专业素质低、专职保健人力配备不足、不能满足实际妇幼保健工作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0-2014年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和运营情况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管理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2010-2014年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监测数据,从资源、服务及运营等方面对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及东、中、西部地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发展状况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人力资源、资产、服务提供及机构运营等方面指标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就机构固定资产、设备及门急诊人次指标而言,西部地区发展较快,水平逐渐高于中部地区。结论整体来看全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数量与质量、财政补助收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继续实施西部地区倾斜政策,同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自身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持续推进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黑龙江省疾控信息化人才队伍进行现况调查,并做分析评价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利用流行病学动态数据采集平台在线调查系统,对全省各级疾控中心从事公共卫生信息化的领导和职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在各级疾控机构中,大专及以下人员所占比例以县级最大,占49.22%;区级其次,占42.65%;计算机或通信工程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其中地市级占7.69%,区级占2.94%,县级占7.03%。所学专业主要为医学、公共卫生、生物医学等医学类专业占77.89%;年龄构成主要集中在40~49岁之间,占46.53%,县级达50.78%;县级疾控中心工作满意度高于地市级,领导高于职工,高职称人员高于低职称人员,文化程度高的员工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员工。结论公共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市级疾控中心优于区县级。疾控中心信息化人员对现有工作满意度总体不高,严重缺乏公共卫生专业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大学学位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资源短缺,缺乏人才发展通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借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获取湖南省137家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和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湖南省有1所省级、14所地市级、122所县区级妇幼机构,湖南省总共有8所(5.8%)三级妇幼机构,53所(38.7%)二级妇幼机构。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平均分别缺少编制数为21、202和52个,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均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3.0%以上。省级机构本科学历占到56.09%,硕士学历占到24.81%;地市级本科学历占到60.66%,大专及以下占到34.77%;县区级机构大专及以下占到70.51%,本科占到29.11%,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湖南省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机构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分别为1∶1.1∶3.3,1∶1.9∶4.2和1∶5.4∶12.5,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湖南省妇幼保健三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城乡分布不平衡,编制缺乏严重,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7.
周红  张燕  万英  庄永彪  郑佳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03-4507
目的:分析2006~2011年云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发展现状,为新医改进程中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年度监测网络直报系统,连续6年收集云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相关数据信息,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1年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在职职工总数、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年门(急)诊人次及出院人次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8.8%、97.1%、168.7%、60.8%、72.1%。2011年全省平均每所妇幼保健机构以上指标分别为34.5人、450.1万元、262.8万元、29 338人次、624人次。结论:6年来,云南省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不断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使妇幼保健机构在物力、财力及服务能力方面均有较大提高,但妇幼保健机构缺乏人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自身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妇幼保健特点不突出等问题仍然是阻碍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罗荣  金曦  杨琦  吴海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4):4818-4819
目的:对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通过网络直报的形式,开展对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的年度监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2004~2006年度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和发展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年门诊人次、年出院人次,资产、业务收入逐年增加,大部分指标增长率也逐年提高。结论:总体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和发展能力逐年增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和发展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妇幼保健机构功能定位,了解北京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现状和规模,结合国家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提出适合北京市妇幼健康需求的建设标准及相关建议。方法利用课题组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情况进行普查,并召开专家咨询会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北京市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面积平均占16. 23%,儿童保健部占12. 75%,妇女保健部占10. 85%,计划生育部占2. 38%;妇幼保健院应有建筑面积与现有建筑面积平均差值33 603 m~2,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和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差值均在50 000 m~2以上;综合各种因素后平均差值为37 802 m~2,各区妇幼保健机构应有建筑面积与现有建筑面积均差别较大。结论北京市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应以"中心化建设"理念为核心,调整四大保健面积与建设标准不符的情况;在加大业务用房面积建设的同时,增加大型设备面积、科研面积、教学面积及停车面积,促使建筑面积合理分配;现有建筑面积与应有建筑面积存在较大差距,急需扩大建筑面积,以满足妇幼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算湖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投入现状,建立成本资源数据库,并分析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项目成本投入-产出相对有效率,为政府制定合理的财政经费补偿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湖南省9个不同级别的妇幼保健机构财务报表和工作量表等数据进行成本测算分析,计算人均成本和工时成本等指标,最后通过数据包络分析评价各机构项目成本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率。结果妇幼保健机构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平均年总成本为396.18万元,呈现省、市、县逐步下降趋势,市级机构财政补助缺口较大。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各服务项目直接成本所占比例为74.9%~93.3%、市级为34.9%~82.1%、县级为71.3%~90.3%。省、市、县三级机构项目年人均成本分别为0.12元/人、3.3元/人和0.77元/人,市级机构人均成本最大。数据包络分析发现各机构中均存在部分服务项目的相对有效率1,需针对性加强项目管理。结论政府财政在妇幼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投入不足,市级开展妇幼公共卫生成本与市级财政对妇幼保健的总投入差距较大,西部、中部地区财政补助缺口较大。根据功能定位明确不同级别服务项目划分和确定投入标准,成本测算分析需进一步细化;数据包络分析结果可为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调查和保健服务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