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IEC61970标准的颁布,为电力系统的各种资源定义了公共信息模型(CIM:Common lnformation Model),提供 了一种用对象类和属性及彼此关联关系来表示电力系统资源的标准方法。采用统一命名规范和标准编码机制,在对CIM模型合并、扩展的基础上实现各类线损对象的自动建立和数据源的自动关联,建立输电网电量数据整合平台,以现有数据源系统为基本的采集子系统,实现各数据源系统的接口,实现电量系统相关业务流程,最后实现线损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ower builder6.5为开发平台,研制了一套利用均方根电流法进行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引入“等效容量”的概念处理配电网中的小电源(小水电和水火电),使含小电源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简便可行;定义了完整的结构数组表示节点的信息,使计算结果中包含所有节点和支路的理论线损信息;并提出一种基于队列的算法进行线损计算用以提高计算效率。系统基于Windows系统,可以提供配电网理论线损管理中所需报表。  相似文献   

3.
以Power builder 6.5为开发平台,研制了一套利用均方根电流法进行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引入"等效容量"的概念处理配电网中的小电源(小水电和小火电),使含小电源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简便可行;定义了完整的结构数组表示节点的信息,使计算结果中包含所有节点和支路的理论线损信息;并提出一种基于队列的算法进行线损计算用以提高计算效率.系统基于Windows系统,可以提供配电网理论线损管理中所需报表.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Powerbuilder6.5为开发平台,利用均方根电流法实现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与管理.引入“等效容量”的概念处理配电网中的小电源(小水电和小火电),使含小电源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简便可行,定义了完整的结构数组来表示节点的信息使计算结果中包含所有节点和支路的理论线损信息,提出基于队列的算法进行线损计算以提高效率.系统基于Windows环境,可以提供配电网理论线损管理所需报表.  相似文献   

5.
配电网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市县级供电企业为研究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市县级一体化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线损技术,提出了通过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来对低压配电网用户理论线损进行计算的方案,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违章窃电诊断识别模型,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操作简便、人机界面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实时量测数据的10kV配电网线损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系统层次设计,组织结构,各模块功能及数据来源与接口设计,并就其中的线损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该系统在业务模型驱动模式的业务架构平台上将配电网线损的理论和统计计算、报表和分析集成于一体,利用科学的线损计算、比较、分析手段,为实际生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科学的线损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线损计算所需的数据要求,梳理了相关的模型,主要包括设备的连接关系、量测数据、线路和变压器数据等。其次,在此基础上,根据配电系统的功能模块,明确了这些数据的不同来源,并规定了不同类型数据在系统间信息交互的方式,实现了基于CIM跨平台的数据交互。最后,根据线损计算的数学模型对CIM模型进行扩展,建立配电网线损类及相关类,实现了线损的准确计算和高效管理,并为其它基于CIM的高级应用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实时量测数据的10kV配电网线损自动化管理系统,包括系统层次设计,组织结构,各模块功能及数据来源与接口设计,并就其中的线损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该系统在业务模型驱动模式的业务架构平台上将配电网线损的理论和统计计算、报表和分析集成于一体,利用科学的线损计算、比较、分析手段,为实际生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科学的线损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9.
根据标准化、集成化、平台化的发展方向,结合配电网各应用系统的建设现状和应用需求,提出了配电网综合采集应用平台的建设思想。重点对该平台建设的3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即基于CIM建设标准的配电网底层模型,基于规约库和统一任务调度实现数据的集中采集及处理,基于权限实现配变监控、线损分析、电压统计等配电网数据的综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能量管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配电GIS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城市电网线损管理分析综合数据平台,提出输、配电网损耗一体化智能管理分析的解决方案,将电网CIM模型信息信息、实时拓扑信息与电量采集数据建立关联,克服了电量系统中各个计量点相互孤立、线损统计不够直观方便的缺点,并基于SVG技术实现电网损耗的动态展示.  相似文献   

11.
郭国方 《电力设备》2007,8(6):65-66
文章从用电营销管理的角度介绍了降低线损的方法,并针对用电营业管理的具体流程环节,即业扩报装、营业抄核收、电能计量管理和用电检查,提出了多项具体降损措施,比如实行线损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等,这些措施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力网网损管理及理论计算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吉林省线损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把线损管理、理论计算和台区考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设计方案。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设计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图形和数据共享的线损管理及理论计算分析系统。文章还对系统中图形的实现、图形拓扑分析、图形环路检查、理论计算采用的方法、台区考核计算模块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系统于2005年投运后,运行稳定,经济效益显著,每年可节约经费2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3.
电网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采用现有电网调度自动化、负荷管理等系统的有(无)功功率、电压、电流等实时信息,经过数据及图模自动转换、拓扑分析、潮流计算、统计分析等步骤,完成中压及以上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实时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该系统主要功能为:实时计算电网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计算并保存电网每天任一时段的理论损耗及线损率;查询与分析电网各电压等级、各元件任意时段的实时(或离线)的理论线损率及构成;自动进行各类分析汇总;计算各类降损措施的经济效益。投运后的效果证明,该系统能帮助运行人员获取准确的实时信息,指导电网的经济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14.
浅析线损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损率作为供电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体现了供电企业在电网规划设计、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水平,通过对线损管理工作现状的调查及分析,明确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具体的对策和改进措施,为使线损率指标稳步合理降低,进一步提升线损管理水平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电网线损实时监测分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网线损实时监测分析管理系统利用变电站电量远方抄表系统、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中的实时电量数据资源,通过二次开发,可自动计算电网统计线损率。该系统主要功能有:计算各级电网分压、分区、分线线损率;实时监测母线电量不平衡率等指标;对电网的各类电量与线损率统计数据进行查询及分析;动态生成电网线损拓扑图形,直观的显示出电网线损分布情况。该系统采用灵活的统计关系设定方法,可适用于不同的电网结构和管理模式。该系统投运后效果明显,可实现全陕西电网电力发、输、供、配、用各环节中电量与线损率的全过程自动统计与监测,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电网的电能损耗率即线损率是综合反映电力公司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电力设施水平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也是电力公司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以2007年天津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结果为基础,分析了电网的线损分布及构成,提出了天津线损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降损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配电网线损计算系统实时性和准确性低,并且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公共信息模型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系统。该系统能够读取SCADA,GIS和DMIS等信息系统的数据,并通过XML和SVG语言实现数据交互。线损计算模块采用前推回代潮流算法充分利用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计算,提高了计算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实例分析表明了系统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10kV配电网降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英 《电力设备》2008,9(3):24-26
对10kV配电网损耗电量分高压电网、低压线路和接户线3部分进行了分析。文章从10kV配电网经济运行.适当提高运行电压,提高功率因数,提高负荷率,采用节能新设备,加强理论线损计算和管理,强化用电检查,加强电费抄、核、收管理8个方面提出了降损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