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2A12铝合金表面镍磷合金镀层的性能及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硬度、耐磨性、磨损速率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得到应用于化学复合镀技术的金刚石粒子良好处理工艺,对粒子进行了各种前处理的探索。试验选取铜基体材料,在其表面进行复合镀层制备,对获得的镀层,利用磨损试验机等仪器设备进行耐磨性等性能的表征,并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OP-10、硝酸处理的粒子镀层表面镍磷球均匀细小,形态一致;盐酸处理过的粒子镀层摩擦性能最佳。综合来看,对金刚石微粒进行合理的前期处理能有效提高镀层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n-Al2O3/Ni-P复合电刷镀层的组织及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镍磷基纳米Al2O3复合电刷镀层(n—Al2O3/Ni-P)的组织特征及摩擦磨损特性,并与镍磷合金刷镀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l2O3/Ni—P复合刷镀层表面粗糙度更小,组织有明显的细化倾向;当镀液中n—Al2O3含量为20g/L时,复合刷镀层的硬度最高,达561HV,是Ni-P镀层硬度的1.3倍,此时复合镀层的耐磨性也最好,磨损失重相比于Ni—P镀层,减少60%以上。  相似文献   

4.
姜慈华  叶弘 《铸锻热》1995,(2):31-33
本文研究了快速镍磷合金镀层、镍镀层和球铁电刷镀镍磷镀层的性能,结果表明电刷镀镍磷镀层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快速镍磷合金镀层、镍镀层和球铁甲剧镀镍磷镀层的性能,结果表明电刷镀镍磷镀层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6.
纳米氧化铝粒子对化学镀镍-磷合金晶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增强镍-磷合金复合镀层,并对所得表面纳米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镜显微分析(TEM)、扫描电镜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能谱成分分析(EADX)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含量较高且分布均匀;所得镀层是中磷非晶态.纳米粒子使得复合镀层晶化温度降低,显微硬度值比镍-磷合金镀层明显提高.在一定条件下热处理,复合镀层晶化,硬度值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钢基镍磷合金PTFE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及耐蚀作用机理.方法 在钢基材料表面制备镍磷合金镀层,采用电化学蚀刻技术在镀层表面形成纳米多孔结构,并经PTFE复合改性处理,制备了耐磨耐蚀的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钢基镍磷合金PTFE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球盘式磨损、电化学试验评价了复合涂层的耐磨损、耐蚀性能,并通过白光干涉仪对复合涂层的磨痕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 复合改性涂层未改变镍磷合金镀层硬度性质.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中,随摩擦时间的延长,镍磷合金镀层的摩擦系数从0.12持续升至0.40;复合改性涂层的摩擦系数从0.08升至0.20左右,并保持稳定,与镀层相比,其摩擦系数有效降低,耐磨性能提高.由极化曲线可得,复合改性涂层的腐蚀电流最低,为1.53μA,且出现一个钝化区间.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图与等效电路拟合结果可知,镍磷合金镀层0.01 Hz的整体阻抗模值为1.44×104?·cm2,经复合改性后,镀层在0.01 Hz时的整体阻抗增加为2.75×104?·cm2.结论 电化学蚀刻+PTFE复合改性处理能有效提高镍磷合金镀层的耐蚀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8.
镍磷合金镀层表面强化性能的获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镍磷合金化学镀是一项很有应用前途的表面强化技术,其镀层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研究了镍磷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镀层的性能和磷含量有关,还受到热处理的影响,且硬度和耐磨性变化并不一致,实际应用需选择恰当的工艺参数,以获得最佳的表面强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稀土对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在酸性镀液中制得的镍磷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探讨了稀土离子(La^3 、Y^3 )和稀土氧化物(CeO2、Y2O3)对化学镀镍磷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通过正交试验取得了稀土复合镀镍磷合金的最佳配方。同时,研究了在镀液中加入稀土元素后镀层的热处理工艺及强化机制。结果表明,酸性镀液中所得镀层为非晶态结构的胞状组织,稀土与镍共沉积在镀层中可提高镀层硬度、耐磨性,加入复合稀土元素的镀层耐磨性优于单一稀土镀层。稀土元素增强了热处理强化的效果,并使镀层与基体间产生新相FeNi3,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纳米颗粒对镍刷镀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制备了纳米氧化铝/镍复合镀层,采用透射电镜、XPS等现代分析技术和性能评价手段研究了纳米颗粒对镍刷镀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在复合刷镀层中弥散分布、粒度均匀,与基质镍金属以化学键结合;纳米颗粒增加了基质金属的成核率,细化了镀层组织,显著提高了刷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与镍金属刷镀层相比,复合刷镀层硬度和耐磨性分别提高0.5倍和1.5倍以上.复合刷镀层的组织特征合理地解释了纳米颗粒对其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Ni-P金刚石化学复合镀层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粒径微米金刚石对Ni-P金刚石化学复合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出一组优良的Ni-P化学镀工艺参数,在镀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粒径的金刚石微粒,制备含不同粒径微米级金刚石颗粒的化学复合镀层。用SEM和XRD,观察并分析了不同粒径金刚石对热处理前后Ni-P金刚石化学复合镀层微观形貌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通过硬度和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金刚石颗粒对复合镀层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复合镀层厚度为30μm左右,金刚石质量分数达到21%~25%,且金刚石均匀分散在Ni-P镀层中。热处理前镀层为非晶结构,经过400℃×2 h的热处理后,镀层晶化为硬度更高的Ni3P。金刚石能提高镀层硬度,其中粒径为9μm的复合镀层硬度最高,达到1261HV。Ni-P金刚石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为0.4~0.52,随着金刚石粒径的增大,摩擦系数不断减小。金刚石使镀层的磨损机制发生了变化,随着金刚石粒径的增大,硬质合金球的磨损加剧。结论随着金刚石粒径的增大,镀层硬度增加,摩擦系数减小,耐磨性增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锡酸盐转化膜中间层避免化学镀镍镀层与金属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其产生原电池腐蚀的趋势,提高镁合金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锡酸盐化学转化膜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锡酸盐转化膜层,然后通过直接化学镀镍技术在该膜层上沉积Ni-P镀层。利用SEM、EDS、浸泡析氢、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复合镀层的显微结构、相组成、耐蚀性。结果锡酸盐转化膜由细小均匀的球形颗粒堆积而成,颗粒之间存在空隙,为直接化学镀镍时镍磷的初始沉积提供了可能。化学转化膜表面沉积的化学镀镍层均匀致密,形成典型的胞状结构。基体-化学转化膜-化学镀Ni-P合金层三者之间的结合良好,保证了复合镀层优良的耐蚀性能。结论化学镀Ni-P层能够在不经过钯活化处理的条件下直接在锡酸盐转化膜上沉积,锡酸盐转化膜中间层避免了Ni-P阴极性镀层与阳极性镁基体的直接接触,降低了Ni-P镀层局部缺陷对整体防护效果的影响,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及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铝及其合金在含有复合添加剂m_1和m_2的酸性镀液中进行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高耐蚀性能;探讨影响高耐蚀性化学镀Ni-P合金层的因素,并通过AES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仪测定化学镀Ni-P合金层的组成元素和高耐蚀性能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力学和耐蚀性能方面,综述了Ni-P二元化学镀层、三元化学镀层和化学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对于不同基材上的二元镀层,表面钝化剂、络合剂和热处理影响碳钢二元镀层的力学与耐蚀性能;表面阳极化、激光表面合金化和热处理影响铝合金二元镀层的附着力、耐蚀性与硬度;表面阳极活化和热处理影响不锈钢二元镀层的结合力与硬度。对于三元镀层,热处理和激光晶化影响Ni-W-P三元镀层的耐磨性与耐蚀性;含Mo元素的Ni-Mo-P三元镀层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后,均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稀土金属氧化物可改变三元化学镀层的镀速、表面质量、晶体结构与耐蚀性能。对于复合镀层,由于添加了Si C,Si O_2,WC和PTFE等不溶性粒子,因此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和自润滑性得到提高。三元化学镀层与化学复合镀层的力学和耐蚀性能明显优于二元化学镀层,是Ni-P化学镀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张振华  孟锦宏  曹晓晖 《表面技术》2006,35(5):10-11,53
用化学镀方法将空心玻璃微珠表面改性,使其表面沉积纳米金属粒子,可使镀后微珠同时呈现电磁性能好、质轻且化学性能稳定的优点,进而可显著拓宽空心玻璃微珠的应用.采用AgNO3活化的方法对空心玻璃微珠表面进行化学镀镍,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能谱分析(EDX)技术对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镀后的形貌及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镍磷合金较均匀地附着在微珠表面.用波导法对所得材料进行磁导率和介电常数测量,表明镀后的空心玻璃微珠是一种介电损耗材料,具有电磁损耗性能.  相似文献   

16.
The constitution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sites containing silicon carbide and Ni-P alloy matrix produced by electroless co-deposi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articl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C particles with high hardness obviously strengthen the Ni-P alloy matrix,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both the hardness and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composites in comparison with pure Ni-P alloy. The hardness of the composites reaches the maximum value when heat treated at 673 K for 1 h. During the friction and wear process, the wear resistance of SiC composite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i-P alloy and hard chromium plating, although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omposite is comparatively high,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worn-resistant hard phase.  相似文献   

17.
硅烷膜在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上的封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微孔,由于以碳钢为基体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大多数腐蚀介质中都属阴极性镀层,微孔的存在将会导致基体的孔蚀.采用表面硅烷化方法对镍磷合金镀层进行了封闭处理,结果表明:镍磷合金镀层表面硅烷化后可以大幅提高镍磷合金镀层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8.
镍磷化学镀镀层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花香 《表面技术》1990,19(4):32-36
从镍磷化学镀镀层微观结构分析入手,深入研究镀层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可焊性、结合力等,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和事实,说明镍磷化学镀镀层以优良的性能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运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Ni-P合金镀液中添加PTFE及SiO2粒子进行试验,获得了Ni-P-PTFE-SiO2复合镀层.对复合镀的工艺及复合粒子PTFE和SiO2的添加量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金相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结合强度和镀层孔隙率等测试对Ni-P-PTFE-SiO2化学复合镀层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PTFE粒...  相似文献   

20.
前处理工艺对镁合金化学镀Ni-P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和性能检测的方法,分析了表调、活化和浸锌等前处理工艺对镁合金化学镀Ni-P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调可使晶界凸出于α-Mg基体,降低镁合金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化学镀层的结合强度.活化及浸锌后,促进了化学镀的进行.按表调、活化、一次浸锌、退镀、二次浸锌的工艺进行前处理后实施化学镀,得到的Ni-P镀层致密、平整,与基体结合力强,有效提高了镁合金表面耐蚀性及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