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抗变态反应等作用.本文综述其在多种难治性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抗炎与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淋巴细胞数量与功能、抑制IgE抗体形成、抗炎症介质及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活性.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异甘草素、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光甘草定、甘草醇等)、甘草多糖和甘草酸是其抗炎、抗变应性炎症的活性成分.其中对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和甘草酸的抗炎...  相似文献   

3.
甘草酸防治肝损伤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近年来国内外对甘草酸肝损伤的研究证实了甘草酸具有抗病毒、抗感染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glycyrrhizic acid,GL)防治抗氧化应激抑制肝细胞凋亡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笔者综述了近年来甘草酸在体内外实验动物模型中,抗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抗肝纤维化与其他类型的急性肝损伤防治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是一种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和类固醇样作用的新型药物.我科2008年1~9月对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6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是一种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和类固醇样作用的新型药物.我科2008年1~9月对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6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沈巧凤 《海峡药学》2012,24(7):101-103
目的通过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对比,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异甘草酸镁组(A组)、复方甘草酸苷组(B组),甘草酸二铵组(C组),均静脉滴注给药,疗程1月。观察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血清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TBIL降低,血清转氨酶(ALT)降低,A组明显优于B组、C组,A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也较B组、C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0.05)。结论 3种药物均有明显的抗炎、保肝、降酶作用,异甘草酸镁具有更好的抗炎、保肝、降酶作用及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于泽 《中国药房》2005,16(23):1830-1832
中药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药用历史已有2 000余年.其具有解毒、补益及调和药物等作用,有效活性成分主要是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酸苷(Glycyrrhizin,GL).近10余年来,其因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及抗氧化等作用而广泛应用于肝炎、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良效.1948年,日本米诺发源(Minophagen)制药株式会社在全球首先成功提取GL,并与甘氨酸和半胱氨酸(蛋氨酸)共同组成复方制剂--复方甘草酸苷(美能,SNMC).经多年的研究显示,其在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较好疗效.随着GL在肿瘤领域研究的深入,复方甘草酸苷因具有减毒增效、保护正常细胞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已在肿瘤放化疗保护及预防、治疗等方面展现出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8.
甘草酸治疗肝病的临床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草酸对多种类型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明和阐述,具有相当的抗肝炎病毒作用。在临床上,甘草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病,其中包括治疗重症和急、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化学性(如乙醇性和药物性)肝病及防治肝纤维化。甘草酸能显著增强其他抗病毒药(如阿糖腺苷、拉米夫定或氧化苦参碱等)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甘草中的活性物质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为主要成分并以0.2%甘草酸苷,0.1%L-半胱氨酸和2%甘氨酸而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而变态反应(包括Ⅰ,Ⅱ,Ⅲ型)常是许多皮肤病如:银屑病、儿童水痘、过敏性紫癜、带状疱疹、湿疹、慢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玫瑰糠疹、掌跖脓疱病、白癜风等的重要的发病机制,本文综述了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的近况.  相似文献   

10.
强力宁(Potenline)为甘草酸(甘草甜素)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单胺、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具有退黄、解毒、抗炎、抗过敏、保护肝细胞、阻止肝纤维化、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促进胆红素代谢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用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单纯疱疹、水痘等疾病的治疗.随着强力宁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也日渐增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炎保肝作用.方法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商品名天晴甘美)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速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方面速度快,优于甘利欣.  相似文献   

12.
强力宁(Potenline)为甘草酸(甘草甜素)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单胺、L-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具有退黄、解毒、抗炎、抗过敏、保护肝细胞、阻止肝纤维化、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促进胆红素代谢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用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单纯疱疹、水痘等疾病的治疗.随着强力宁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也日渐增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侯长利 《中国药房》2005,16(1):53-54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将154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 )、复方甘草酸苷组、丹参组 ,比较其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下降 ,与治疗前及复方甘草酸苷组、丹参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有明显改善慢性肝炎肝功能和抗纤维化效果 ,且作用互补。  相似文献   

14.
甘草酸及其脂质配位体的理化性质与抗肝损害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增加甘草酸的保肝作用。方法 :在隋性溶剂中将甘草酸与磷脂酰胆碱形成配位体口服。结果 :甘草酸形成脂质配位体后从水溶性变为脂溶性 ,理化性质 (红外、紫外光谱、高效液相等 )无明显改变 ,抗肝损作用明显增加。结论 :口服甘草酸脂质配位体的抗肝损作用明显优于甘草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增加甘草酸的保肝作用。方法:在隋性溶剂中将甘草酸与磷脂酰胆碱形成配位体口服。结果:甘草酸形成脂质配位体后从水溶性变为脂溶性,理化性质(红外、紫外光谱、高效液相等)无明显改变,抗肝损作用明显增加。结论:口服甘草酸脂质配位体的抗肝损作用明显优于甘草酸。  相似文献   

16.
甘草酸铵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为了探讨甘草酸铵 2种制剂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细胞外基质 (ECM )的影响。方法 :70例病人随机分为甘草酸二铵组 4 1例 (年龄4 7a±s 13a)和甘草酸单铵组 2 9例 (年龄 4 8a± 12a) ,分别静脉滴注甘草酸二铵和甘草酸单铵每日 1次 ,30d后采用放免法检测病人血清ECM。结果 :甘草酸二铵组和甘草酸单铵组治疗后各项ECM值明显下降 (P <0 .0 1) ,而治疗后 2组ECM下降值间除板层素 (LN)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其他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甘草酸铵 2种制剂均可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清ECM ,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尤以甘草酸二铵的作用更甚。  相似文献   

17.
李扬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1):1060-106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54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复方甘草酸苷组、丹参组,比较其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下降,与治疗前及复方甘草酸苷组、丹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有明显改善慢性肝炎肝功能和抗纤维化效果,且作用互补。  相似文献   

18.
吕小华  吴铁  覃冬云 《中国药房》2008,19(31):2412-2414
目的:观察甘草酸对哮喘小鼠肺组织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影响,探讨甘草酸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小鼠分为(哮喘)模型组、激素(强的松)组、甘草酸组和正常对照组,建立卵蛋白哮喘模型后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处死小鼠,计数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及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肺组织中Eotaxin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甘草酸能显著降低嗜酸粒细胞计数(P<0.01)及抑制肺组织Eotaxin的表达(P<0.05)。结论:甘草酸可能通过下调Eotaxin的表达而发挥抗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艳  胡汉昆 《中国药师》2012,15(5):604-606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与甘草酸二铵在抗炎护肝作用中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思路.方法:建立大鼠皮下肉芽肿性炎症与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比较甘草次酸与甘草酸二铵的药理活性差异.结果:甘草次酸、甘草酸二铵2、10 mg·kg-1组在抗炎护肝作用中均显示出较好活性.在本研究所设定的剂量范围内,甘草次酸的抗炎作用优于甘草酸二铵,甘草次酸2、10 mg·kg-1组肉芽肿分别为甘草酸二铵组的91.5%、56.0%(P<0.05).结论:与甘草酸二铵相比,甘草次酸的抗炎剂量范围更广.本研究为临床新抗炎药物的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甘草酸是甘草的有效成分,其选择性诱导成熟的T淋巴细胞凋亡,调节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其机制为抑制抗体(IgG、IgE)生成,多靶点地抑制补体系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生成,以及对抗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甘草酸及其衍生物抗炎、抗变态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