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武明  付洪帆  张学钰  程吕欢 《江西医药》2007,42(12):1116-1118
目的 总结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117例胸壁结核患者实施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术后规则抗结核治疗12个月.结果 切口1期愈合113例,4例切口延期愈合,复发5例,治愈率95.7%.结论 彻底清除胸壁结核病灶并辅以规则抗结核治疗是胸壁结核的理想治疗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
胸壁结核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万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86-1486
目的:探讨提高胸壁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的胸壁结核26例。结果:术前诊断23例,术中诊断3例,均行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切口一期愈合,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充分术前准备,彻底的病灶清除和止血冲洗,肌瓣残腔填充引流,合理加压包扎是治疗成功所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在胸壁结核清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采用弹力绷带加普通胸带加压包扎,对照组(76例)采用普通胸带加压包扎,包扎时间均为3~4周,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正规抗痨治疗6-9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7.50%和81.58%。皮下积液发生率分别为3.75%和18.42%,复发率分别为2.50%和18.42%。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30±1.63)d和(13.50±l:77)d,平均住院费用为(10437.1±1016-4)元和(12034.0±1514.4)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普通胸带加弹力绷带应用于胸壁结核清除术后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本院186例胸壁结核患者术前抗痨治疗2周行彻底病灶清除术,术后正规抗痨治疗.结果:186例患者切口均1期愈合,术后随诊3年,6例复发行2次手术,1例复发行3次手术.结论:规范的综合治疗,有利于胸壁结核的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采用病灶清除术、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经验。方法前路病灶清除术或加植骨、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0例患者结核病灶全部治愈,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愈合。结论病灶清除术或加植骨、钢板内固定术以及术后有效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胸壁结核原有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胸壁结核患者,于规范抗痨2-4周后,手术清除结核病灶,留置负压封闭(VSD),术中、术后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创面愈合出院后继续抗痨6~9个月。结果67例患者均已疗程结束停药,一次性治愈,随访2-5年无复发。结论在胸壁结核的治疗措施中加用负压封闭引流方式,可有效减少和避免术后病灶复发。  相似文献   

7.
腰椎结核前方病灶清除—期椎间植骨(127例长期随访)061001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波,李滋源,孙锡江,韩吉业传统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因不能完全在直视下清除病灶,清除不彻底.有时遇到难于处理的大出血。我们於1971年开始采用经腹、腹膜外前方病灶清除术...  相似文献   

8.
陈云坤  秦凯  孙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3,(20):3070-3071
目的 探讨膝关节病灶清除术对膝关节结核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结核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骨科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8例确诊为膝关节结核患者,对膝关节病灶清除术联合滑膜切除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行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联合滑膜切除术后,该组患者结核症状消失,基本达到治愈标准.结论 膝关节结核要早发现、早治疗,围术期抗结核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手术治疗是治愈膝关节结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新时期胸壁结核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63例胸壁结核病例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正规抗结核治疗2周以后.再进行病灶清除术切口Ⅰ期愈合153例.延期愈合10例.无复发病例。结论胸壁结核手术治疗前必须经过2周以上的正规抗结核治疗,手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并采用带蒂肌瓣填充残腔.手术后适当加压包扎并继续正规抗结核治疗9个月以上是避免或减少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术后加压包扎与持续负压吸引时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某院住院行胸壁结核清除术,术后均给予加压包扎及持续负压吸引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分法分为对照组35例患者和观察组3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干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护理效果等情况。结果:护理后SAS、SDS量表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行胸壁结核术后加压包扎与持续负压吸引时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所以术后护理干预在胸壁结核术后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  相似文献   

11.
胸壁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胸壁软组织、肋骨和胸骨的结核性感染性疾病,是一种继发疾病.其原发结核病部位多数位于肺、胸膜、骨或纵膈.多需在全身性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自1988~2000年的12年间,我院共收治术后复发胸壁结51例,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胸壁结核术后复发5l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壁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胸壁软组织、肋骨和胸骨的结核性感染性疾病,是一种继发疾病.其原发结核病部位多数位于肺、胸膜、骨或纵膈.多需在全身性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自1988~2000年的12年间,我院共收治术后复发胸壁结51例,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善 《河北医药》1993,15(5):319-319
自1957年报道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及减压术治疗脊柱结核合并截瘫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截瘫恢复率有了显著提高。我院自1980年以来,对14例胸惟结核合并截瘫患者施行了病灶清除术,疗效满意,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4例均为男性。年龄29~51岁,平均41岁。受累椎体14例共28个,其中最少1个,最多5个,平均2个。截瘫时间:最短7天,最长180天,以15~60天最多,计8例,占57.1%。手术方式:经胸入路病灶清除椎管前外侧方减压术8例,  相似文献   

14.
胸壁结核是较常见的肺外结核病,多发生于中青年胸壁骨骼及软组织,年老体弱者也可发生。因结核菌感染而形成脓肿或慢性窦道。主要继发于肺或胸膜结核。我院胸外科1998年1月~2006年1月行手术治疗胸壁结核23例,一次性成功22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而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18例胸壁结核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高频超声在胸壁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8例胸壁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8例胸壁结核患者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囊性结节型4例(22.2%),实性结节型8例(44.4%),混合回声结节型6例(33.3%)。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胸壁结核病灶的结构特征,其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灶病理改变有较好的对应性,对胸壁结核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颈淋巴结结核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单纯颈淋巴结摘除术或病灶清除术共治疗颈淋巴结结核317例,单纯颈淋巴结摘除术196例,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121例。应用3HRS/6HRE方案化疗,随访1~6年。结果 317例颈淋巴结核均治愈,无并发证和复发。结论应用淋巴结摘除术或病灶清除术治疗颈淋巴结结核,配合规律、合理、足量、全程抗结核化疗,即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又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胸壁结核患者行病灶切除手术围术期内展开整体化护理的效果探析。方法抽选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进入本院需施行切除手术的59例胸壁结核患者,以整体化医疗护理模式对其展开围术期内的医护工作,经探究医护服务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而评估整体化医护模式运用成效。结果 59例患者都顺利结束切除手术,57例创口在术后1期内得以愈合,占96.61%;2例创口的愈合速度较慢,接受强化处理后并未影响总体康复进度。随访2个月并没出现病情反复病例。结论在实施切除术的胸壁结核患者护理工作中践行整体化医护模式,能缩短创口恢复时间,降低病情反复率,值得推荐及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18.
结核病是我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我院收治5例胸椎椎体结核伴冷脓肿形成病例,经胸病灶清除,有3例病灶清除的同时取自身肋骨进行椎体前路植骨术,取得了良好效果。胸椎椎体结核经胸病灶清除术(附5例报告)@李茂吉$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外科!850000@达娃$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外科!850000@斯曲$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外科!850000@宋卫东$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外科!850000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我院近两年成功开展经胸入路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术5例手术资料,针对在低氧环境下开胸手术对结核患者心肺功能的严重干扰情况,着重从手术配合、确保术中安全方面,就如何观察判断患者术前心肺功能、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以及术中器械配合和意外情况的处置进行了讨论。经胸入路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手术的配合@徐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室!850000  相似文献   

20.
陈灵斌 《江西医药》2005,40(9):538-539
目的探讨结核的发生及结局,加强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常观病理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淋巴结结核71例,肠管结核10例,阴囊7例,卵巢、盆腔5例,皮肤3例,关节3例,胸壁、腮腺各2例,其余7例.结论结核病可发生全身各个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