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黏度是评价再生沥青流变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再生沥青的黏度复合特性,选择2种新沥青和2种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试验,测试不同温度条件下再生沥青的黏度,讨论再生沥青的黏度与老化沥青和再生剂(新沥青)黏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结合2种再生沥青的再生机理差异,对再生剂与老化沥青复合模型的黏度偏离指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 Arrhenius黏度复合模型仅适用于黏度较小的老化沥青与新沥青的复合体系:对于黏度差异较大的老化沥青与再生剂复合体系,修正的复合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为再生沥青的组成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木焦油基再生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采用室内试验,比较分析了基质沥青、木焦油基再生沥青和RA?102再生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及其作用机理;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了沥青各性能指标与其低温抗裂性能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再生剂的加入可有效恢复老化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及应力松弛能力,较大程度地抵抗低温对老化沥青产生的不利影响,但难以完全恢复至原样沥青水平;木焦油基再生剂可显著降低老化沥青的脆性和结晶度,且可在低温下抑制沥青结晶并提高分子链的柔韧性,进而改善应力松弛效应,提高延度;木焦油基再生剂可调和老化沥青组分并调节其胶体结构,有效改善沥青相对分子质量的集中程度,减弱分子间的作用力,降低大分子物质的相对含量.再生沥青各性能参数与其低温性能间的关联度差异较大,未来需建立再生剂类型与性能、再生沥青配比与再生沥青低温性能恢复间的多参数综合评价体系及指标,以实现对不同再生沥青低温抗裂性能的定向调控.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根据老化沥青体系溶解度参数变化规律,研究了再生剂组分对老化沥青相容性的影响;通过体系的相互作用能分析,探讨了再生剂组分对老化沥青再生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芳香分有助于改善老化沥青的相容性,且芳香分掺量越大改善效果越好;饱和分则刚好相反,这与实验结论相一致。芳香分与老化沥青相互作用能随掺量增大而急剧增大,意味着两者相互吸引作用显著增强,其原因在于静电相互作用能占据主导地位,范德华相互作用能相对较小;然而饱和分与老化沥青的相互作用能随掺量变化不大,其中静电相互作用能和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几乎各占一半贡献。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能是影响老化沥青再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型防水材料波形沥青防水板采用波形构造,将传统的平面防水改变为立体防水,达到了屋面排水"以排为主、以防为辅"的效果。结合北京大学肖家河教工住宅项目工程,为其坡屋面施工引进了波形沥青防水板体系,解决了传统屋面施工的较多弊端。通过对波形沥青防水板的材料性能、施工原理尤其是大城度屋面的施工方法做详细介绍,为波形沥青防水板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工业厂房屋面采用橡胶防水油膏灌缝,板面涂刷再生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组合防水层,完全可代替二毡三油的传统故法,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本篇详细地介绍了该防水层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某机场航站楼采用不锈钢屋面结构,设置了防水垫层来增强金属屋面的防水性能。通过对几种不同的防水垫层材料进行综合性能测试来考察其适用性,重点分析了防水垫层的拉伸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综合性能符合JC/T1068—2008《坡屋面用防水材料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垫层》要求且耐热性较好的自粘聚合物沥青PET膜面防水垫层适用于该项目。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GB/T 35468-2017)将于2018年11月1日实施。标准中耐根穿刺性能试验方法等同采用了EN 13948:2007《柔性防水卷材-沥青、塑料和橡胶屋面防水卷材-耐根穿刺性能的测定》,是国际上第一个此类产品的国家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 水性沥青再生橡胶屋面防水涂料是以沥青为基料,掺入再生乳化橡胶成为一种改性防水涂料。它无毒.无味、无污染,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10℃~80℃)、抗裂性及耐久性,亦能提高屋面的防水抗渗能力,延缓混凝土表面的碳化及风化过程。其特点与传统的二毡三油或三毡四油防水层相比,具有  相似文献   

9.
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进行“疲劳-愈合-疲劳”试验,分析原样沥青、老化沥青及再生沥青在不同间歇时间下的自愈合性能,并结合红外光谱分析沥青老化、再生过程中官能团与自愈合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中沥青发生了氧化反应,羰基和亚砜基官能团指数增大,极性氧化物含量增加,最终导致自愈合性能降低;添加5%Y型再生剂后沥青自愈合性能明显恢复,经旋转薄膜烘箱老化85、170、340 min的70#基质沥青再生后平均愈合指数恢复至70#基质沥青的100.9%、96.4%、63.2%,愈合速率分别恢复至基质沥青的89.7%、94.7%、40.7%,3种再生剂中Y型再生剂效果最好;沥青自愈合参数与亚砜基、羰基官能团指数线性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屋面再生剂是美国屈姆科(TREMCO)公司为改进屋面砂砾沥青防水层的老化性能而研制的一种渗透涂料,通过五十多年来的应用表明,使用这种再生剂对延长沥青砂砾防水层的寿命有效果。屈姆科公司屋面工艺董事罗伯特先生认为再生剂不单单是保护性涂层,它能以扩散的方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试验分析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 ,在国内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经过多次反复试验 ,成功开发出了新型再生剂。以旧路改造工程为依托 ,对高等级沥青路面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大量的试验证明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与旧料的掺配率和再生剂的用量有很大关系。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 ,为控制设计出的混合料的品质而增加了一些验证性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再生沥青的再生效果,文中采用RA-F0110型再生剂作为A型再生剂和OP-900型再生剂作为B型再生剂对旧沥青进行再生;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570对纳米SiO2进行有机化表面改性;对比不同速率、不同搅拌时间、不同静置时间下纳米再生沥青的PG高温分级温度,确定纳米再生沥青的制备方法;对比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掺量再生剂后再生沥青的PG连续分级确定再生剂的种类和掺量;对比不同纳米SiO2掺量下纳米再生沥青的PG连续分级确定纳米材料的掺量。试验表明:纳米SiO2在表面改性后团聚现象减少。纳米粒子被包覆,所以纳米粒子尺寸增大导致单个粒子的比表面积明显减小,纳米SiO2在沥青中更加稳定,采用KH-550表面改性剂的效果优于KH-570。选用A型再生剂的再生沥青的再生效果优于选用B型再生剂的再生沥青。在相同再生剂掺量下,添加一定比例的纳米SiO2,纳米再生沥青PG连续分级的高低温服务范围更宽广。当纳米材料的掺量为5%,A型再生剂掺量为15%时,纳米再生沥青胶结料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沥青混合料的多次再生过程,探讨了多次再生沥青的物理性质变化特征和组分迁移规律;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多次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利用单轴贯入强度试验、半圆弯拉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其使用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仪(AMPT)分析了其相位角在温度和加载频率同步耦合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沥青经历多次再生后流变性能变差,高温性能提升,低温性能衰减显著;再生剂在旧沥青中的增溶作用随着其掺量的提高而增强,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呈指数规律衰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随再生次数增加呈对数规律增长,水稳定性对再生次数的敏感度较低,3次再生后其马歇尔体积指标均可满足规范要求;1次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动态黏弹特性与全新料较为接近,2次再生后,其弹性效应增强,低温抗裂性能劣化加速.综上所述,沥青混合料经多次再生后,应重点关注其低温性能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4.
发泡剂对沥青发泡和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掺发泡剂泡沫沥青的微观结构模型,分析了发泡剂在沥青发泡过程中的作用原理.从改善沥青发泡与提高冷再生泡沫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角度出发,选择了3种发泡剂(A,B,C),并分别进行了沥青发泡试验和混合料劈裂强度试验.结果表明:A发泡剂(Redicote C-450)对泡沫沥青膨胀率的影响较小,对泡沫沥青半衰期基本无影响;B发泡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泡沫沥青膨胀率和半衰期影响都较大;C发泡剂(仕博阳离子中裂型乳化剂)对泡沫沥青膨胀率基本无影响,但使泡沫沥青半衰期提高了1倍;A,B,C发泡剂均可大大增强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使用先进冷再生设备时,发泡剂的选择应着重考虑其抗剥落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阻燃剂和协同剂复配技术,设计了复配阻燃沥青.通过氧指数试验,研究协同剂对复配阻燃沥青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协同阻燃效率SE及阻燃性价比EV指标,比较阻燃剂和协同剂组成的复配阻燃体系的协同阻燃效果;采用沥青常规性能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复配阻燃体系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复配阻燃体系在适当的复配比例下,可以有效地提高沥青的阻燃性能和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16.
老化沥青热再生有效再生率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对流传质理论分析了沥青路面热再生过程中老化沥青与新沥青、再生剂的混溶机理,认为老化沥青预热温度、再生剂扩散能力以及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是影响老化沥青有效再生率的重要因素.设计提出了能够良好模拟实际热再生工艺条件的老化沥青有效再生率检测方法,试验分析了老化沥青预热温度、再生剂添加与否、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对老化沥...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甘肃省公路养护现状,在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针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关键技术指标开展研究,分析了其在甘肃省的适用性。通过室内沥青发泡实验,研究了发泡原理及其发泡评价指标;对于泡沫沥青混合料,着重分析了水泥掺量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现有成型方式、养生温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针对现有规范设计评价指标单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振动成型的三轴试验残余粘聚力指标评价抗水损害能力;同时,现场试验段的铺筑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甘肃省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表面能理论和黏附剥落模型,采用Wilhelmy吊片法和躺滴法分别测试沥青与集料的表面能参数,计算沥青与集料的黏附功、剥落功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指标ER,对在不同条件下、掺加不同抗剥落剂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黏附剥落模型的评价指标ER与反映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宏观指标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ER值越大,沥青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越好;抗剥落剂能够有效提高沥青的表面能,提升沥青自身的黏聚功以及沥青与集料的黏附功,降低水对沥青与集料的剥落功,从而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经历热老化、浸水、冰冻和冻融条件后,抗剥落剂仍能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起到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汪敏丽 《山西建筑》2014,(17):160-161
以临长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工程为依托,简述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流程,阐述了原沥青路面混合料试验、沥青掺加再生剂试验要点,并通过再生混合料施工配合比设计,总结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