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设计DNA的耀州窑陶瓷纹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子建  梁晋锋 《包装工程》2016,37(4):116-119,138
目的为了使耀州窑陶瓷得到更好的发展,针对耀州瓷的特征,构建其纹饰DNA知识体系,为耀州窑古陶瓷风格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坐标。方法利用产品DNA理论对其进行研究,运用设计形态分析法(DFA)和语意差异法(SD)对耀州窑陶瓷纹饰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进行提取。结论通过对耀州窑陶瓷纹饰的研究,证明了设计形态分析法和语意差异法在提取纹饰DNA上的合理可靠性,并且需要相关的数理统计知识和专业统计软件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机械设计师们在设计时将机械工程中固有的关键性要点与人类基因特性整合为了一体。最新的理论也谈及了有机体DNA融合适应说与机电一体化设计结合对提高生产效率、灵活性及制造业生存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言,某些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改变造成的耐药性,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转基因大豆是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由于导入了抗草甘膦基因EPSPS基因(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可以编码磷酸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合成酶,能够耐受除草剂草甘膦的伤害,方便大豆农业生产和管理。但是,随着转基因作物在世界范围的广泛种植,其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广大消费者和各国政府的重视。转基因作物在实验室内产生,是大跨度、跳跃式的转移基因,不同于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相近物种的杂交,其  相似文献   

5.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成膜机理、成膜方法及其所具有的营养性、机械性、水蒸气渗透性、阻油性等特性,综述了通过热、碱处理,改变溶剂组成,加入增塑剂、还原剂、交联剂、乳化剂,与其他材料复合,超声辐射,高压处理等改善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方法,展望了复合型可食性和可降解食品包装膜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线性Poisson-Boltzmann (NLPB)方程和液晶薄膜弯电理论,利用Fogolari修正公式,建立了单链DNA (ssDNA)分子结构特征、溶液离子浓度等因素与生物膜电势、芯片宏观变形之间的非线性多尺度关系.结合现有的实验数据,拟合了单链DNA生物薄膜的弯电系数,并将生物膜电势分布及芯片变形的线性预测...  相似文献   

7.
香兰素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抗菌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香兰素和香兰素添加到大豆分离蛋白膜后的抑茵效果进行研究.实验表明:香兰素有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香兰素对受试茵的半数最低抑菌浓度(MIC50)分别是1500、2100mg/L.在押茵率和抑菌圈实验中,香兰素-大豆分离蛋白膜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MIC50分别是2500、3000mg/L,其略低于游离状态香兰素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大豆复合蛋白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基料,分别加入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糊精2种多糖来制备可食性复合包装膜.比较加入不同比例的复合膜的各种性能,包括机械强度,屏蔽水蒸气的能力,以及白度和透光率, 从中找出综合性能最优异的复合膜.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丙三醇对丝素蛋白膜的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二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丙三醇(PEGG),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表征。用流延法制备了丝素蛋白/PEGG共混膜,用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对共混膜的结构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EGG含量的增加,丝素蛋白(SF)的结晶度有所下降,PEGG与丝素蛋白之间有氢键结合,因此可能抑制了s ilkⅠ结晶。测试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弹性随着PEGG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共混膜的断裂强度均高于24M Pa,而杨氏模量都小于80 M Pa。SF/PEGG共混膜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膜对鸡蛋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常温下贮藏,经大豆分离蛋白膜处理的鸡蛋保鲜期至少延长2周,其中4.0%大豆分离蛋白,2.0%甘油,0.05%Na2SO3,0.1%TG酶配置的膜液处理组效果最好,比对照组保鲜期延长5周.  相似文献   

11.
作为模式识别蛋白的脂多糖葡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and beta-1,3-glucan binding protein,LGBP)在无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鳗弧菌作为病原感染栉孔扇贝,构建全个体cDNA的质粒文库,用T3引物对文库进行随机测序得到一个667bp的cDNA片段(编号:c1305ct320cn336),它与普通蚯蚓的体腔裂解因子前体基因、海胆的β-1,3-葡聚糖酶、非洲疟蚊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结合蛋白等有同源性。用T7引物对该克隆测序得到其3’末端。通过SMART-RACE技术克隆得到该克隆的全长cDNA序列。栉孔扇贝LGBP基因由1850个核苷酸组成,它有一个poly A尾巴,编码一条440个氨基酸的多肽。该多肽的分子量估计为47159.076Da,等电点为5.095。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蓝虾、斑节对虾、海胆、非洲疟蚊、淡水螫虾、普通蚯蚓及普通红蚯蚓等无脊椎动物模式识别蛋白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经用Garnier法预测,栉孔扇贝LGBL的二级结构包含螺旋构象10%,折叠片构象17%,转角构象21%,无规则卷曲53%,各种构象所占比例与普通红蚯蚓的体腔裂解因子前体相近。  相似文献   

12.
13.
14.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such as the change of entropy, internal energy, and enthalpy were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relative skeletal muscle strai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 proposed thermodynamic model. A value for the Young’s modulus for the skeletal muscle was also estimated. The obtained theoretical values a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frog skeletal muscle contraction.  相似文献   

15.
16.
17.
The protein binding characteristic of 2′-Benzoyloxycinnamaldehyde (BCA) was investigated, which has demonstrated a potent antitumor effect against several human solid tumor cell lines and in human tumor xenograft nude mice. Protein binding of BCA in human serum was 86 ± 0.91% and the predominant binding protein of BCA was fatty-acid-free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81 ± 0.91%). The binding of BCA to HSA was outlined by one class, and Ka and n of BCA were 1.65 × 105 M? 1 and 0.374, respectively. Displacement studies with fluorescence probes suggested that BCA mainly binds to site I on HSA, and BCA-induced enhancement in site II binding. The limited drug–drug interaction experiments suggested that BCA influences both site I and site II drug–HSA bindings via different mechanisms; a competitive displacement and a probable allosteric conformational change in HSA,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电子吸收光谱、粘度测定和电化学等方法研究了氨基黑10B(AB)与鲱鱼精DNA在B-R缓冲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电子吸收光谱实验表明,DNA的加入能引起AB在618 nm处的最大吸收峰出现增色效应,说明二者的结合不属于典型的静电或嵌插结合模式,而可能通过沟槽方式结合,且伴随有氢键作用。粘度法实验证实了这一结果。电化学实验进一步表明DNA的加入能引起AB分子的扩散速率降低,从而导致AB的氧化峰电流出现减小。同时考察了AB与DNA结合前后的电子转移速率,结果表明AB与DNA之间形成了一种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复合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