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院1995年3月~2003年10月共收治脑猪囊尾蚴病376例,其中脑室型48例,对44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男18例,女26例;年龄12~67岁,平均32.6岁.27例以慢性颅内压增高及脑积水症状就诊,2例第三脑室型、6例第三、四脑室型病人以Bruns综合征就诊,9例以癫癎就诊.8例为混合型脑猪囊尾蚴病.  相似文献   

2.
脑猪囊尾蚴病(脑囊虫病)患者多数直接服药若干疗程即可治愈,而有部分患者为了服药过程的安全或保证服药顺利进行,需首先或其间外科手术的干预,我们通过对33例手术干预的脑猪囊尾病蚴患者进行总结,以探讨外科干预的适应证、方法以及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囊尾蚴病(即脑囊虫病)癫痫型治疗的转归。探讨不良转归的干预对策。方法 根据临床和3年随访资料对124例脑囊虫病癫痫型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痊愈56例,坚持服用抗癫痫药控制发作36例,仍然发作癫痫27例,驱虫治疗后并发颅内高压2例。其中并发脑疝死亡1例。驱虫药致肝功能受损19例,复查头频CT病灶消失61例。病灶数减少或范围缩小17例。无明显变化37例。发现脑内新增钙化点6例。新生肉芽肿2例。并发脑积水1例。结论 单纯的驱虫治疗不一定能彻底控制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综合治疗方案应包括驱虫,降颅压,正规抗癫痫和防治重复感染。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摘要 女,24岁,剧团演员,因腰背、双下肢疼痛无力4个月伴排尿困难1个月入院。既往无生食猪肉史。体格检查:T12-L1棘突压痛,凯尔尼格征阳性。MRI示T12-S1多发囊性占位(图1,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成人线粒体脑肌病(ME)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ME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5例患者均行MRI检查、脑电图、肌肉活检及病理检查,其中2例行脑活检。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以抽搐为主要特征的癫痫样发作、运动不耐受及发作性头痛和呕吐、视听障碍等。脑电图为广泛中、重度异常。血乳酸水平升高。肌肉活检可见不整红边纤维。脑活检可见大量神经细胞空泡变性、减少和脱失。MRI检查示广泛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长T1、长T2异常信号,呈灶状、囊状改变伴有脑萎缩,或者灰质核团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病变均未见强化。结论根据ME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合肌肉活检可对该病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特点,以及容易与其混淆的几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总结我院近年收治的10例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首发症状多为抽搐、间断性头痛和呕吐,或肌无力、运动不耐受,伴有轻度肌肉萎缩或卒中样发作、轻偏瘫、偏盲、失语等,症状反复发作,逐渐出现...  相似文献   

7.
病例报告 例1,女, 34岁.因头胀痛、恶心呕吐3日,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多发点状钙化灶.于1997年2月26日入院.病人三年前有食用米猪肉史.体格检查:体温 36.7℃,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表情痛苦,神清语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引起的癞痫与CT、MRI特征及囊尾蚴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1985年8月~1996年1月经寄生虫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48例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脑囊虫病患者临床、CT、MRI及组织病理学资料,观察其癫痫发作类型、次数及程度与CT、MRI表现及囊虫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组以部分性发展至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多,占82.5%,单纯部分性发作占17.5%。发作类型与病灶所在部位及周围组织水肿程度有关,而发作频率及程度只与CT、MRI所示病灶周围、水肿范围有关。同时发现水肿程度又与囊尾坳在脑组织内的生存状态有关。结论囊尾蚴在脑组织内的不同时期,在影像学上均有其对应特征,癫痫发作及与否及程度与囊虫生存状态密切相关。这对正确全面诊断,特别是制订恰当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 对象与方法 2000年6月~2005年5月.我们收治46例脑囊尾蚴病病人,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6.59岁。平均29.6岁。病程15d~12年.平均1.2年。有牧区生活史5例,接触“米猪肉”者2例。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表现最多见,共32例:其中单纯部分性发作7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14例,混合型发作8例。头痛25例,恶心、呕吐9例.肢体麻木12例,肢体运动障碍10例.皮下结节8例.失语3例.视乳头水肿9例。CT示脑实质型32例(其中单发小囊型19例,多发小囊型11例.大囊型2例),脑室型4例,脑膜型2例.混合型8例。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25例.其中阳性18例。  相似文献   

10.
脑囊虫病临床分析及丙硫咪唑治疗观察:(附30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1年9月住院治疗脑囊虫病30例,均经CT及囊虫免疫试验证实,用丙硫咪唑治疗,收到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男19例(66.33%),女11例,农村17例,城市13例。发病年龄为20~65岁,以20~50岁多见(80%)。病程数月至数年,长者可达15年。两年内占83.33%。癫痫发作21例(70%)。大多数为癫痫大发作,部分患者为局限性发作,小发作,其它类型的癫痫发作比较少见。颅内压增高19例(63.33%),主要表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脑损害症状14例(46.67%)。表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智力减退、颅神经损害和肢体运动障  相似文献   

11.
脑裂头蚴病—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人脑孟氏迭宫裂头蚴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本室1982~1997年确诊的8例脑裂头蚴病的病理资料,复习其病史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病的病理特点为:1蚴虫虫体为实体,无体腔,具特征性体壁;2蚴虫虫体内散在分布的同心圆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石灰小体及单个肌纤维;3脑内有新旧不一的多发性小脓肿。CT及MRI所见类似胶质瘤和炎症灶。7例有密切接触池塘、河水史。结论本病临床诊断较困难,但有其特征性的病理表现可据以确诊,主张CT立体定向术用于诊断和治疗,饮用生水可能是近年的主要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epithelioid glioblastoma,E-GBM)的影像和病理学特征,提高E-GBM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4例E-GBM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例的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特点。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罕见胶质母细胞瘤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E-GBM中青年多见,4例患者MRI均为不规则囊实性占位,增强后呈不规则斑片或明显环状强化。病理组织学均表现为上皮样或横纹肌样肿瘤细胞,呈片状分布,瘤细胞缺乏粘附性,胞浆嗜酸性,核分裂多见,并见大片地图样坏死。免疫组化显示4例肿瘤细胞Vimentin和S-100不同程度阳性,但GFAP仅1例灶性阳性。BRAF(VE1)阳性率可高达75%,IDH-1阴性、INI-1无缺失,且均无1 p/19 q染色体臂共缺失。术后随访2~6个月,1例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1例术后3个月复发,2例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 E-GBM预后较差,且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关系较为密切,其特殊的发病人群、影像学特征和分子遗传学表型是该肿瘤鉴别的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囊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确诊的5例大囊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 大囊型脑囊虫病颅内压增高不明显;MRI平扫及增强大囊泡寄生部位散在脑实质及小脑,囊泡呈圆形或类圆形,个别有分叶,囊壁薄而规则,大囊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3例表现为囊壁呈环状轻度强化、2例无强化;2例外科手术治疗,2例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1例吡喹酮治疗无效加用阿苯达唑明显见效.结论 大囊型脑囊虫病临床及影像学有特征性改变;药物治疗是根本;阿苯达唑对于大囊型脑囊虫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临床、影像学特点、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SDAVF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12例男性,平均年龄52.3岁。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均集中在双下肢、二便和性功能。表现为下肢运动障碍、浅感觉障碍、深感觉异常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3例患者在腰椎穿刺后症状体征曾有加重。以胸腰段脊髓受累为主,可见到脊髓轻度增粗和髓内异常信号灶,脊髓前后有迂曲状、"虫蚀样"的血管流空影;全部患者均经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11例接受了介入栓塞或手术治疗,10例在治疗后即刻改善,1例复发。4例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恶化。结论 SDAVF以中老年男性多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减退、大小便功能障碍。脑脊液检查无特异性。本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脊髓MRI可对其进行初步诊断,是避免误诊的关键,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及早规范的血管栓塞或手术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f the number of neurocysticercosis cases among patients with late-onset epilepsy has decrease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Design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431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seizures starting after the age of 20 years evaluated at our Institution from 1990 to 2009.

Methods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year in which they were first seen. Group I included 129 patients evaluated between 1990 and 1994, Group II included 108 patients evaluated between 1995 and 1999, Group III included 106 patients evaluated between 2000 and 2004, and Group IV included 88 patients evaluated between 2005 and 2009. We correlated the percentage of persons with cryptogenic and symptomatic epilepsy between the groups to determine if there was any change in the causes of late-onset epilepsy.

Results

One hundred seventy-one patients had cryptogenic and 260 had symptomatic epilepsy. Common causes of symptomatic epilepsy were neurocysticercosis in 120 cases,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68, and brain tumors in 40. We found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epilepsy (p = 0.0007) as well as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neurocysticercosis cases (p = 0.0004) over the study years. There was a reduction in the weight of neurocysticercosis as an etiological factor for symptomatic late-onset epilepsy related to a drop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this condition evaluated between 2005 and 2009 (p = 0.0045).

Conclusion

The number of neurocysticercosis cases among patients with late-onset epilepsy has changed over the years. This parasitic disease is no longer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symptomatic late-onset epilepsy in our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7.
脑型血吸虫病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介绍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选择87例脑型血吸虫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47例行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40例行手术治疗。28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 头颅CT检查对脑型血吸虫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脑型血吸虫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对有明显的颅内高压表现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则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 ,提高对脑转移瘤的再认识。方法 回顾我院 1996~ 2 0 0 2年间 66例确诊的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5 1例 ( 77 3 % )脑转移瘤来自肺癌 ,病理类型主要是腺癌。瘤体位于幕上 ,以多发灶为主 ,瘤周指状水肿显著 ,且常明显强化。综合治疗组的平均生存期为 8 5月。结论 CT增强扫描和MRI检查是诊断脑转移瘤的有效手段 ,手术治疗联合放疗及化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囊性脑膜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13例囊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7例,Ⅱ级切除6例。术后病理显示均为脑膜瘤,其中上皮细胞型6例,过渡型3例,纤维型2例,血管型2例。术后随访0.5~11年,平均5.3年;1例复发;1例中残;其余11例均预后良好。结论 对于囊性脑膜瘤,在手术安全前提下,尽量全切肿瘤及囊壁,并根据术后病理,决定是否放疗,多数病人可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20.
对生前经过痴呆调查与临床诊断的9例老人院住院老人死亡后进行尸解神经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9例尸检脑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与锥全细胞减少,脂褐素沉积,胶质细胞增生,淀粉样小体存在。其中3例尚在皮层与海在量老年斑(SPs)与神经原纤维缠结(NTFs),病理确诊为Alaheimer病(AD);其余6例明确为非Alzheimer病老年脑(NAD)。该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全部痊愈,提示NINCDS-ADRDA之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