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TGF-β1)、Vi mentin在鼻咽癌的表达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36例鼻咽原发癌和30例鼻咽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E-cadherin、TGF-β1、Vi 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cadherin在鼻咽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7%,显著低于鼻咽原发癌80.6%(P〈0.05)和鼻咽黏膜慢性炎症90%(P〈0.05),TGF-β1、Vi mentin在鼻咽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症(P〈0.05),但与鼻咽原发癌无明显差异;在鼻咽原发癌、鼻咽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中E-cadherin与TGF-β1、Vi ment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表达下调在鼻咽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鼻咽癌中E-cadherin表达下调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增多可引发上皮—间叶细胞转化(EMT),EMT可能与鼻咽癌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AI1/CD82基因在人鼻咽癌细胞株及鼻咽部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应用PCR法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28例鼻咽癌和15例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KAI1/CD8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均扩增出KAI1/CD82 mRNA,随细胞转移习性增高,KAI1/CD82 mRNA表达水平降低;KAI1/CD82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9%,低于非肿瘤性鼻咽组织的7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I1/CD82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等无相关性。随N分期进展,KAI1/CD82 mRNA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无淋巴结转移组(N0)85.7%比有淋巴结转移组(N1-N3)28.6%表达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KAI1/CD82基因在低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低表达。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低表达,在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中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组织的低表达与鼻咽部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该基因在抑制鼻咽癌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佳  韦敏怡 《广西医学》2010,32(3):267-270
目的探讨鼻咽部非角化性癌中TGF-β1表达情况和CD1a标记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数量及它们与病理、临床资料的联系。方法鼻咽癌组织62例、癌旁组织16例及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法检测TGF-β1和CD1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例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GF-β1阳性率分别为67.7%(42/62)、93.8%(15/16),均高于对照组的50%(5/10);鼻咽癌组CD1a阳性率为41.9%(26/62),癌旁组组织阳性率为12.5%(2/16),对照组为阴性;TGF-β1表达与CD1a呈负相关(r=-0.304,P=0.016);TGF-β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P〈0.05);CD1a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之间有关(P=0.011)。结论TGF-β1可抑制imDC的增生,两者在鼻咽部非角化癌演进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08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肺癌组)、150例癌旁组织(癌旁组织组)以及17例良性肺疾病(良性肺组织组)肺组织中的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及良性肺组织组(P〈0.01);Bcl-2蛋白表达与NSCLC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Bcl-2蛋白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NSCLC的早期诊断;Bcl-2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FHIT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及64例癌旁正常组织进行FHIT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HI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28.1%(18/64),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7.5%(56/6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46.3,P〈0.01),FHIT基因表达下降与患者P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及病史长短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FHIT基因的表达下降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与临床病理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9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织(CINⅠ级6例,CINⅡ级9例,CINⅢ级10例)、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0岁20例,≥40岁41例;临床分期:Ⅰ期32例,Ⅱ期29例;组织学分级:Ⅰ~Ⅱ级48例,Ⅲ级13例;有淋巴结转移25例,无淋巴结转移36例)中EMMPRIN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及CIN组织中EMMPRIN、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均〈0.05)。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MMPRIN、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均〉0.05)。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MMPRIN与MMP-2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EMM-PRIN、MMP-2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展恶化、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鼻咽癌组织中P53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主要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4例鼻咽癌组织,13例鼻咽部慢性炎性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5.9%,明显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的7.7%。不同性别P53表达无显著差别。但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组P53表达阳性率(90.0%)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58.3%)。结论鼻咽癌组织中存在P53蛋白异常表达,P53阳性的鼻咽癌患者较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组织RASSF1A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32例鼻咽癌组织和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检测RASSF1A基因的表达,并分析鼻咽癌组织在3p21.3 D3S4604微卫星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状况。结果RASSF1A基因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中低表达,32例鼻咽癌组织的RASSF1A基因表达显著低于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P=0.001);43.75%(14/32)的鼻咽癌组织在3p21.3 D3S4604位点发生了杂合性丢失。鼻咽癌RASSF1A基因表达与性别、年龄、颈部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D3S4604位点杂合性丢失和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无显著相关性,但伴远处转移的鼻咽癌组织的RASSF1A表达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P=0.014)。结论RASSF1A基因的表达下调可能是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晚期事件,3p21区域可能还存在与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抑瘤基因。  相似文献   

9.
张松  杨菊红  蔡鹏程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4):3131-3134
目的 探讨转酮酶样基因TKTL1在人类鼻咽癌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对65例鼻咽癌和9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转酮酶活性进行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鼻咽癌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转酮酶基因家族(TKT、TKTL1和TKTL2)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分析TKTL1的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转酮酶活性较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明显增强(t=4.12,P=0.00);实时定量PCR结果 示鼻咽癌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TKT和TKTL2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1.62,P=0.32、0.26).然而,鼻咽癌组织中TKTL1的表达水平比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明显上调(t=6.23,P=0.00),且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组织中TKTL1的表达水平较尤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0).结论 转酮酶样基因TKTL1在人类鼻咽癌的发生和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TKTL1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P16蛋白在鼻咽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敏  易少波  刘济 《重庆医学》2004,33(9):1397-1398
目的探讨P16蛋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采用S-P放射免疫法检测36例鼻咽癌组织,17例鼻咽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组织,1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的阳性率为30.55%,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及鼻咽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10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1);在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46.66%,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19.0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 P16蛋白的缺失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鼻咽癌组织中埃兹蛋白(Ezrin)及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rin及E-cadherin蛋白在42例鼻咽癌组织和10例鼻咽炎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织中Ezrin 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鼻咽炎性组织(P<0.05),而鼻咽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鼻咽炎性组织(P<0.05)。Ezrin和E-cadherin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鼻咽癌的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Ezrin与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450,P<0.05);生存分析显示Ezrin阳性表达、肿瘤TNM分期、E-cadherin表达下调及有淋巴结转移者与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Ezrin和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Ezrin和E-cadherin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有可能作为鼻咽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可能为鼻咽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从中筛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4例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和6例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标本进行差异表达基因检测,并用Real-time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通过基因库检索、PUBMED文献检索和基因本体分析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结果: 从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及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中筛选出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329个,通过Real-time 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可靠。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44个。结论: 通过基因芯片筛查,初步建立了宫颈鳞癌转移相关差异基因表达谱,说明宫颈鳞癌的转移过程受多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13.
Twist、E-cadherin、N-cadher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及相关黏附分子E-cadherin、N-cadherin在人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宫颈鳞癌标本、22例CIN Ⅰ级标本、44例CINⅡ-Ⅲ级标本及22例正常宫颈标本中Twist、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0)与CIN Ⅰ级组织(40.90%)、CINⅡ~Ⅲ级组织(68.18%)、宫颈鳞癌组织(70.4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0.91%)明显高于CINⅡ~Ⅲ级组织(54.55%)和宫颈鳞癌组织(14.75%)(均P <0.05);宫颈鳞癌组织N-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0.16%)明显高于正常富颈组织(27.27%)、CIN Ⅰ级组织(50.00%)、CINⅡ~Ⅲ级组织(68.18%)(均P<0.05).在6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Twist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39,P<0.01),而Twist蛋白与N-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90,P<0.01).在6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组织间Twist、E-cadherin、N-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组织间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在高分化或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0.47%)明显低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组织(94.44%) (P <0.05);Twist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2.22%)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93.75%)(P<0.05).结论 Twist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Twist、E-cadherin和N-cadherin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14.
刘艳  曾今诚  梁小泉 《海南医学》2014,(18):2670-2672
目的 检测EBI3、p35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EBI3和p35在NP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例NPC患者、30例癌旁黏膜和2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EBI3和p35表达,并分析其与NPC患者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NPC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为62.0%,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中的36.7%(χ2=4.83,P〈0.05)和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的36.0%(χ2=4.53,P〈0.05)。T3~T4期NPC患者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期患者(χ2=17.24,P〈0.01);非角化型鳞癌NPC患者癌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角化型鳞癌患者(χ2=8.78,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NPC患者癌组织中EBI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χ2=14.49,P〈0.01)。p35高表达率为60.0%,显著高于癌旁黏膜组织中的33.3%(χ2=5.33,P〈0.05)和鼻咽黏膜慢性炎患者炎症组织中的36.0%(χ2=3.85,P〈0.05)。T3~T4期NPC患者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期患者(χ2=19.28,P〈0.01);非角化型鳞癌NPC患者癌组织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角化型鳞癌患者(χ2=7.24,P〈0.01);有颈部淋巴结转移NPC患者癌组织中p3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χ2=5.56,P〈0.05)。NPC组织中EBI3和p35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328,P〈0.05)。结论 NPC组织中EBI3和p35高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相关,有望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中逆转录富含半胱氨酸蛋白(REC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及7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RECK和MMP-9的表达。结果:RECK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子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5.00%和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转移组的阳性率较无淋巴转移组明显降低(P<0.01)。MMP-9在正常宫颈组织、子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5.00%和80.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表达在宫颈鳞癌有淋巴转移组的阳性率较无淋巴转移组明显升高(P<0.01)。RECK及MMP-9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RECK在宫颈鳞癌中表达减少或缺失可能是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从而促进宫颈鳞癌的侵袭与转移,RECK和MMP-9与宫颈鳞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喉鳞状细胞癌中PUMA、P53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UMA、P53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探讨PUMA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作用及与P53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喉癌组织以及16例癌旁组织中的PUMA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PUMA在喉癌中的表达阳性率(62.5%)低于癌旁组织(87.5%),P<0.05,PUMA的表达与喉鳞癌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53在喉癌中的表达阳性率(65.0%)高于癌旁组织(0%),P<0.01,P53的表达与喉鳞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UMA与P53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PUMA可能是喉鳞癌的一个重要的预后标记物。P5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细胞增殖标记ki67及上皮型黏附分子(E-cadherin)的表达差异,探讨两者在细胞增殖及迁移特性的差异.方法 60例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及E-cadherin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Tiam1和MMP-14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正常宫颈中的表达,了解其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某院病理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手术切除宫颈鳞癌标本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0例,正常宫颈10例。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者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iam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高于CIN和正常宫颈(P<0.01);Tiam1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深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MP-14在宫颈鳞癌的表达高于CIN和正常组织,且在CIN的表达亦高于正常组织(P<0.05);MMP-14的表达与深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结论 Tiam1与MMP-14可能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恶性发展过程,且与宫颈癌的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蛋白可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表达阳性的癌细胞可能具有更强的浸润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P21、CDK6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0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21及CDK6的表达情况,分析他们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的P21及CDK6表达率均明显高于CIN组及正常组;P21的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P<0.05)有关,与肿瘤分化程度(P>0.05)无关;CDK6的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P<0.05)均有关.结论 P21及CDK6表达异常可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二者对判断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16/18与下咽鳞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 ISH)技术检测20例下咽癌组织及其颈部淋巴结组织中HPV16/18 D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下咽组织中检出HPV16/18 DNA阳性2例占10.0%,12例转移性颈部淋巴结标本中检出 HPV16/18 DNA 阳性1例占8.3%,颈部正常淋巴结中均未检出 HPV16/18 DNA。3例HPV16/18阳性病例均为临床Ⅳ期下咽鳞癌病例。结论 HPV16/18在下咽鳞癌及其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的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