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连艳  武毅  杨德琴  李澶 《天津护理》2007,15(3):174-175
在孕产妇的死因调查中妊娠合并心脏病是第2位死因,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在剖宫产手术同时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风险大,操作程序复杂,需要多方面配合、协作才能完成。我院于2006年2月21日成功为1例妊娠合并先心病患者实施剖宫产同时行心内直视手术,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居围术期死因首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心脏病日趋年轻化,伴发心脏病接受心脏及非心脏手术的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术中及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及患者预后与麻醉处理是否合理密切相关,且每一类心脏病围术期处理原则不尽相同,麻醉方式及药物对不同心脏病影响各异。对于合并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围麻醉期管理,目前尚无全面系统的全国性专家共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非心脏手术麻醉分会根据国内合并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例数较多的多家大型医院临床管理经验,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形成《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麻醉期中国专家临床管理共识(2020)》。本共识不作为医学责任认定和判断的依据,不具强制性,仅供麻醉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截至2010年,全世界仅报道了250余例,国内仅有10余例报道。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漏诊误诊,产前漏诊或误诊的嗜铬细胞瘤患者,母婴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即使是产前已经明确诊断的嗜铬细胞瘤,围产期的麻醉管理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患者围产期麻醉管理需要引起麻醉医生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4.
孕妇心脏结构、功能等随孕周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正常孕妇心脏泵血功能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舒张功能及结构也发生改变。当出现孕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心脏疾病或双胎妊娠时,孕妇心脏功能发生不同变化。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不同,孕妇心血管系统改变不同。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时,孕妇心脏表现为心输出量增高,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子痫前期临床症状出现前,表现为心输出量增高,全身血管阻力与正常孕妇未见明显差异;子痫前期临床症状出现后,孕妇心输出量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围产结局不良。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孕妇心脏功能亦表现不同。妊娠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时,孕妇心血管系统呈低排高阻循环状态,表现为心输出量低而全身血管阻力高。妊娠合并心脏疾病时,不同种类疾病心功能受损程度不同,围产结局不同。妊娠早期合并不同疾病孕妇心脏功能已发生相应改变。双胎妊娠孕妇心脏功能不同变化与妊娠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妊娠合并心脏疾病的孕产妇死亡率非常高,是非直接产科的主要死因。2001年1月-2005年9月,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32例,合并早期心力衰竭7例,严重心力衰竭2例。由于观察严密,及时诊断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产妇与新生儿均已健康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严重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方法回顾性总结29例施行非心脏手术的严重心脏患者的风险评估及麻醉处理。结果除1例67岁女性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因术野出血致失血性休克、心肺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度过手术麻醉期。结论术前全面地分析评估手术麻醉的危险性,尽可能使用药物改善心功能,采用合适的全身麻醉药物和技术,施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积极维护心脏功能,合理地术后镇痛治疗等,都是保证手术麻醉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8057-8058
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妊娠分娩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肥城市人民医院21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妊娠期实施妊娠一体化管理,监测心功能变化,做好孕期指导;分娩期、围手术期准确落实支持性治疗,改善病情,控制心力衰竭。结果 21例孕产妇均顺利度过围生期,无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针对性的专业性护理能提高妊娠合并心脏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妊娠分娩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15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孕妇,妊娠期实施妊娠一体化管理,监测心功能变化,做好孕期指导.分娩期、围手术期准确落实支持性治疗,改善病情,控制心力衰竭.结果 15例孕产妇均顺利度过围生期,无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能改善妊娠合并心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HELLP综合征是Weinstein[1]于1982年首先报道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该综合征的患者在麻醉处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对36例行剖宫产手术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成功实施了麻醉,无一例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衰是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1], 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妊娠期间心脏负担增加,但正常心脏具有代偿功能,因而多数可以顺利渡过妊娠期.孕产妇如原有心脏疾病或出现妊娠并发症损害到心脏功能则容易出现心衰.虽然剖宫产可以减少因长时间宫缩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减轻心脏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心衰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的重要手段[2], 但几乎所有的心衰产妇都会对手术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诱发心衰.因而,妊娠合并心衰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问题已成为护理学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1个重要课题.舒适护理是1种整体的、个性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几方面达到最佳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3].本院将妊娠合并心衰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与整体护理相结合的模式,运用于妊娠合并心衰患者的剖宫产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正确诊断治疗和选择终止妊娠时间.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14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9例患者症状减轻或缓解,5例缺氧明显.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纠正心力衰竭(心衰)并终止妊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心衰是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妊娠期间心脏负担增加,但正常心脏具有代偿功能,因而多数可以顺利渡过妊娠期。孕产妇如原有心脏疾病或出现妊娠并发症损害到心脏功能则容易出现心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心脏外疾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分析,确定同期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的先后顺序.结果11例心脏及心脏外疾病经同期手术治愈.结论如果条件允许,对合并需手术治疗的心脏外的其它疾病,尽可能同期处理.  相似文献   

14.
总结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行联合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护理配合要点:参与联合手术方案和应急方案制定及实施,加强患者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做好护理人员配置和物品管理,加强三方核查与体位的安置,合理摆放各仪器设备,根据手术进程做好温度调节,重视心脏二次手术出血管理。4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患者术后8 d检查心脏瓣膜功能正常,但需继续抗感染治疗遂转至当地医院就诊;5例新生儿均存活。  相似文献   

15.
<正>围产期心力衰竭是指孕产妇在妊娠第28周至产后1周发生的心力衰竭。由于围产期特有的生理病理及解剖变化,孕前存在基础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即使孕前健康的心脏,如果合并围产期心肌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羊水栓塞、贫血处理不当等情况,也易发生心力衰竭。总体而言,约2%妇女妊娠时合并心脏病,而心力衰竭占妊娠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率35%。心力衰竭的孕妇因其胎盘供血不足,心排出量减少,易造成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精神创伤。因此应提高对本疾病的认识,防患未然,必要时终止妊娠,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治疗合并心脏疾病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合并不同程度心脏疾病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实施表阿霉素化疗,在化疗前后给予合理规范的护理,评价化疗后患者心脏疾病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中6例在表阿霉素化疗后出现心脏疾病加重,但经过积极护理后,5例在2周内恢复正常,1例出现明显改善。结论:合并心脏疾病的乳腺癌患者在表阿霉素化疗后可出现心脏疾病病情加重,给予正确及时的护理能显著减少心力衰竭及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申娟  迟玉梅  贾银明 《临床荟萃》2004,19(19):1110-1111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冠状动脉病变常为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远端血管病变以及左主干受累等多种特点,临床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然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是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高危人群却少有人报道,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因此,总结我院近10年379例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施行大中型非心脏手术的资料,对比分析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本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收治15例心脏病术后妊娠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2005年5月~2008年5月本院共收治心脏手术后妊娠患者15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9例,后天性心脏病6例。妊娠年龄21~35岁,平均28.6岁。妊娠距离心脏手术时间为2~21年,平均5.4年。手术类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2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3例,动脉导管封堵术3例,  相似文献   

19.
张妙冉 《护理与康复》2015,14(11):1091-1093
<正>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围生期严重的妊娠合并疾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为1%~4%,国内发病率为1.06%[1]。妊娠、分娩、产褥期内心脏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使心脏负担明显增加而发生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母体生命安全。妊娠合并心脏病在我国孕产妇死因顺位中高居第二位,为非直接产科死亡原因的首位[1];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和英国,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2-3]。国外文献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肾脏疾病合并妊娠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临床症状积分量表评估28例肾脏疾病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症状,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测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给予孕期监测、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对症护理等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评分。结果28例肾脏疾病合并妊娠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肾脏疾病合并妊娠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