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太阳能。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干燥农副产品。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多联机冷凝器余热利用的常见方式。在多联空调热水机系统上,从能量利用角度,分析了其冷凝余热利用方式。研究了多联空调热水机冷凝余热利用控制策略,并探讨了多联机冷凝余热利用能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硅铁生产过程中不同载体存在的余热为例,介绍了硅铁产品的余热利用,烟气及辐射热的利用,电炉循环水的余热利用等余热利用方式,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度挖掘锅炉尾部烟气的余热利用潜力,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降低供电煤耗,低温省煤器技术的常规余热利用系统仅限于加热较低温度凝结水的问题,根据能量梯级利用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气预热器分级串联设计的电站锅炉深度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将空气预热器分3级串联布置,每2级空气预热器之间设置烟水换热器。结合某超超临界1 000 MW燃煤机组,通过对这种新型余热利用系统与常规余热利用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火用分析和经济性分析,对比了2种系统的热经济性。结果表明,对于该机组,采用新型余热利用系统可节约供电标准煤耗为1.94g/(kW·h),约为常规余热利用系统的1.7倍,且新型余热利用系统的年增加净收益为常规余热利用系统的1.4倍,节能效果与经济效益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多联机冷凝器余热利用的常见方式。在多联空调热水机系统上,从能量利用角度,分析了其冷凝余热利用方式。研究了多联空调热水机冷凝余热利用控制策略,并探讨了多联机冷凝余热利用能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量的持续增长,动力电池退役后的梯次利用市场规模和应用场景的种类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梯次回收利用体系需要完善.针对退役动力电池在梯次回收利用的使用现状,首先梳理了国内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国家和地方政策以及标准,解析了政策和标准的意义,接着调研了国内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的典型示范企业、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试...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电力技术》2009,27(5):37-37
太阳能发电原理:指太阳能的直接转化和利用,有2种方式,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再利用热能进行发电的称为太阳能热发电,也属于这一技术领域;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光电转换装置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的,因此又称太阳能光伏技术。  相似文献   

8.
流域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利用潜力的评估方法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协调流域洪水资源利用与防洪安全、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综合考虑流域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和洪水期河道内必要需水量两方面的约束因素,提出了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的定义,构建了两者的评估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为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评价提供了两个基本指标.同时,根据所提出的评估方法,计算了海河水系北三河流域1980-2000年的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利用潜力,分析了该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北三河流域1980-2000年平均洪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0.29亿m3,利用潜力为1.32亿m3.该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总体不大,流域洪水资源实际利用量频繁超过了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较不合理,特别是洪水期河道内必要需水量经常受到挤占.今后,北三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增强流域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另一方面更需要有效保障平水枯水年份河道内必要生态环境需水量.  相似文献   

9.
21世纪西安市将面临城市快速发展与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突出矛盾,而国内外相关实践证明,雨水的合理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介绍国内外雨水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水资源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阐述了西安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与国外雨水利用现状相比,对西安市雨水利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此项工作对于推动西安市的雨水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100 kW·h梯次利用储能电池系统的安全电池管理系统。首先,针对梯次利用的100 kW·h储能用动力电池的特性进行初步分析,包括储能系统中梯次利用电池的容量分布分析、不同容量电池在某特定工况下电池模组的SOC-OCV特性分析、系统充放电容量测试、电池容量不一致性分析等,明确了针对梯次利用电池管理的主要关键参数。其次,为了保证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梯次利用电池的特性进行了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采用了系统级的故障诊断方法和多级故障报警策略。最后,用开发的电池管理系统样机进行系统容量测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电池管理系统满足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从宁夏全社会用电实际情况出发,对目前优化社会用电模式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社会用电模式的方法,有效引导用电企业改变落后的用电方式,降低生产用电成本,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节能减排,达到发电、供电、用电企业共赢。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钢材利用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影响钢材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和提高钢材利用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Grid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plays a key role in power grid operation. Although the proportion of population and the area in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SG) and National Grid Plc of UK (NG) are nearly, grid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CSG is lower than that of NG. In this paper, the util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quipment resources of CSG and NG have been reviewed.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re is a large gap between these two compan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tilization in CSG is about 20% to 50% of that in NG. And it is estimated that if the equipment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CSG increases to the level of NG in 2012, the coal consumption and thus CO2 emissions would be reduced by 17 million tons and 21 million tons, respectively. As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Britain is a mature developed country, it is to some extent reasonable that grid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CSG is lower than that of NG. The benefits of improving equipment resources utilization are illustrated in detail, which provided the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the grid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电力电子系统性能评估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其中器件利用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鲜有系统化的评价方法。在电力电子系统设计过程中,对于半导体开关器件的选型主要由工程经验确定,没有定量方法的指导。以电能路由器为例,提出一种计算和评估电力电子系统中器件利用率的方法,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组合电路中,通过对电路及器件参数的分析与计算,得到器件利用率的结果。器件利用率的数值越高,说明器件利用程度越高。对不同方案的器件利用率进行计算与比较,得出不同方案中器件利用程度的定量对比结果,以此作为器件选型的定量依据。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器件利用率的应用场景,验证了器件利用率计算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力发展提质增效模式的推进,规模迅猛增长的配电系统的利用效率评估至关重要。配电系统利用效率评估研究正处于由浅入深的探索阶段,现有研究基础不深且未来研究方向不明确。为此,本文针对配电系统利用效率评估总结了研究进展并展望了适应性评估思路。首先,考虑目前利用效率尚无统一界定,定义了配电系统利用效率的3类内涵;然后,按照设备层面和系统层面总结研究进展,梳理两类研究层面之间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配电系统利用效率评估的研究方向,重点针对未来适应性评估方法,探讨了基于3大维度的配电系统利用效率评估指标体系、设备个体与系统整体互动的评估模式等相关思路,并指出利用效率评估的未来拓展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长期面临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结构性的缺电现象,而有序用电工作可促进电力供需平衡,保障居民生活和重要用户的用电。但目前编制有序用电方案时,参与有序用电的用户选择主观性强,缺乏科学依据,有失合理与公正。本文提出了有序用电用户可中断负荷分析方法,通过对用户的历史负荷进行聚类,得到用户的几类典型日负荷曲线,并对典型负荷曲线按采样点进行聚类,综合分析得到用户的用电规律和用电时段等负荷信息,进一步可计算出用户的避峰、错时、轮休、检修价值,在此基础上制定用户参与有序用电的准则和策略,并可向社会公开,使得编制方案和有序用电的执行有标准可依,更加有序。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配电网设备能源利用率,提出一种计及负荷分类及其需求响应的配电网设备能源利用率提高方法。采用LSTM自编码器对典型日负荷进行特征提取,再用改进Kmeans负荷聚类算法对特征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基于负荷分类结果建立计及分类负荷分时需求响应的配电网设备能源利用率优化模型,该模型以设备能源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最大为目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各类负荷需求响应潜力,通过分类负荷分时需求响应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有效提高配电网能源利用率;通过合理设置能源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目标权重,实现系统能源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用电监察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不足,提出并研制了能即时通信、基于移动网络终端并综合运用用户用电档案对违章、窃电等进行管理的数字化用电监察平台,介绍了其功能结构、组织架构和主要特性.本系统可以满足用电检查人员的现场工作需要,用电检查人员不会再因为现场检查资料不足而烦恼,同时大大提高检查人员的工作效率.测试试验表明了本...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技术在给档案管理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对档案科技图书利用提出了严峻挑战,通过对企业档案科技图书利用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提高企业档案科技图书利用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有序用电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有序用电工作的全过程管理中,并从技术和管理2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实现有序用电工作的精细化管理。阐述了有序用电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给出从技术角度如何应用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实现有序用电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建立了有序用电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以期从管理角度实现有序用电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