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景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3):442-451,357,518
本文从时移地震薄互层油藏监测的本质出发,首先提出并试验了地震尺度下基于边界理论的弹性参数计算方法;其次利用模型资料,定量分析了时移地震常规属性(如最大振幅、最大阻抗等)和累积属性响应地震尺度测量结果与精确测量结果的差异,以及薄层厚度、薄层组合结构、饱和度变化对属性的影响;然后利用实际气田时移地震纵波阻抗反演数据计算累积差异阻抗与累积差异阻抗的平均值,得到气藏压力变化质量因子与气藏压力变化数量因子;最后采用气藏压力变化质量因子与数量因子的交会分析和乘积分析方法实现了对实际薄互层气藏压力变化动态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以胜利油区继承性数据和开发阶段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为实例,探讨了时移地震的可行性实践,研究了多次采集的地震数据在开发中的应用。分析了引起采集地震数据不一致的因素,并进行叠前的一致性及叠后的互均化处理,消除由于采集、处理不一致对地震数据在能量、频率、相位等方面的影响,突出油藏变化带来的地震属性差异;与生产动态数据相结合,分析油藏的连通性以及剩余油分布,指导注采方案调整,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胜利油区的探索实践表明,时移地震可以有条件地开展实际试验研究与应用,如何利用重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并综合油藏工程等技术解决更多的开发难题是一个策略问题。在油田开发实际应用中应当协同考虑时移和多次采集地震数据2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层状介质时移时差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时移地震时差是时移地震研究的关系问题之一。它包含了储层的层速度差异信息,而层速度差异反映了储层流场的变化。由于地震勘探频率低,用地震资料确定时移地震的时差非常困难,目前,时移时差的研究基本上使用叠后资料,用叠前资料研究时移时差的报道还未见过,对于单层介质,用叠前远偏移距的时差(可测量)可以计算出垂直时差;对于层状介质,油藏变化前后的地震波传播路经比较复杂,其激发点和接受点发生了变化,要想用叠前远偏移距数据直接计算垂直时差比较困难,以双层介质为例,对层状介质的时差进行了推导和研究,得出了十分有价值的结论,对四维地震的研究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在渤海SZ36-1油田的不断注水开采过程中,有的区域含水饱和度增加非常大,有的区域则压力下降太多而导致脱气。为了监测流体的变化,对该区域实施了时移地震应用。但在常规的时移地震属性差异体上,很难同时监测注水异常区域和脱气异常区域。利用该地区的储层物性建立了楔状砂体地质模型,正演模拟其时移地震响应差异,利用傅里叶变换分析地震反射波在不同厚度下注水和脱气引起的不同频谱响应特征。对时移地震数据运用谱分解技术,获得了一系列频率的调谐振幅数据体,通过在低频段分析注水引起的负异常和在高频段分析脱气引起的正异常,从而有效地划分了流体异常区域。这对于更好地利用谱分解技术进行储层流体识别,以及时移地震资料的差异分析解释提供了有效地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开发地震中,井间地震时移属性是由油田开发工程(如注水等)前后井间地震资料所提取的差异属性,它主要包括了波场振幅差异、频率差异、吸收衰减差异以及速度差异等波场运动学和动力学差异信息。分析认为,水驱过程中储层的物性及含流体性质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并将影响到地震波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因此,分析研究水驱前后地震波场差异属性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可为分析预测水驱前缘提供一种较有效的方法。文章结合实际资料,通过井间地震时移属性分析,包括振幅、频率和层析反演速度等时移属性,探讨了时移属性异常与水驱前缘的相对关系,进一步验证了方法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时移地震中两次地震资料采集时间不同,记录的潮汐量不同,导致两次资料中出现一定时差,并且采集资料时基准面不统一,所以时移地震资料处理中潮汐校正成为必要环节。本文介绍一种时移地震中基于潮位值预测的潮汐校正方法,并采用水深数据快速检验该方法计算潮汐量的合理性,也引入非一致性值作为质控两次资料潮汐校正效果的定量化参数。此外,也通过对比校正前后地震剖面,验证了该潮汐校正方法的可靠性,说明该方法实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两期海上拖缆地震数据采集时海况等因素的不同,会导致时移地震数据中激发点、接收点和拖缆羽角的差异。特别是在拖缆地震方位角较窄和海上钻井平台位置变化时,这些差异会严重影响时移地震的可重复性。在实施南海M油田时移地震项目过程中,对于前期较差地震观测数据(缆数少、激发航线复杂、拖缆羽角大),二期时移地震采集应采用更多的缆数、较密和较直的激发航线、较小拖缆羽角进行观测; 时移地震数据处理中,在满足激发点误差与接收点误差之和不超过100m的条件下,通过时移地震数据重构、相对保持拼接处理和适当的互均衡处理可获得高于99%可重复的时移地震数据,能满足储层沉积解释和剩余油气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地震波形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震波形反演是非线性问题,其目标函数阳多极值的函数,若用线性化的反演方法求解,常会遇到迭代收敛于目标函数局部最优等困难。本文研究能求得目标函数全局最优解的遗传算法训练人工神经网络的地震波形反演方法。考虑到遗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地震波形反演的未知能数量大,而通常的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占用计算机内存量大,不能在较小内存的计算机上实现,故以可节省内存的0-1编码遗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提出了加速网络收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噪声与注水时移地震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庆油田储层的地质特性,通过正演模拟,本文着重分析了噪声对注水地震监测可行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注水地震异常一定时,注水地震监测能否实施主要取决于注水前,后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原则上信噪比越高对注水监测越有利。对于占原始地城剖面反射振幅约6.7%的注水地震异常而言,只有当注水前、后剖面的信噪比大于或等于15时,在差异地震剖面中才可能看到微弱的注水地震异常显示,要想获得理想的监测效果,注水前、后剖面的信噪比必须高于20。  相似文献   

11.
时延地震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延地震是油气藏动态监测与管理的一种新方法。它利用重复多次地震测量来监测油气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首先对注水地震监测的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地震频率和信噪比等因素对薄互层油气藏注水地震监测的影响。其次对时延地震资料归一化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大庆地区实际二维时延地震资料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后的资料表明,油气藏部分的剩余能量与油气藏的流体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从第 6 5届EAGE年会上有关四维地震的论文看 ,四维地震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三维叠前地震模拟、提高重复性处理以及油藏参数反演等方面。三维叠前地震模拟解决了计算速度慢的问题。在提高重复性处理方面 ,强调了保持方位角的重要性 ,提出用共数据体的概念来解决不同条件下采集的时延数据分析问题。在油藏参数反演方面 ,提出了多种方法来反演储层压力、孔隙度和饱和度变化等。从应用情况看 ,四维地震在Draugen油田的实际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油藏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时移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基本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阶段中的地震资料解释越来越依赖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但2个阶段的地震属性分析又存在许多的异同点。在现有时移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渤海SZ361油田时移地震油藏监测过程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时移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系列,并进一步明确了油藏监测中时移地震属性分析的重点研究内容是时移地震的敏感属性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时移地震差异的属性综合解释。这对于油藏监测中进一步开展时移地震工作,挖掘和发挥时移地震的作用和潜力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数据匹配的精度,更好地消除两期数据非油气藏区域的地震响应差异,文中提出采用伪多道匹配法代替最小二乘匹配法进行时移地震互均化处理。采用伪多道匹配算法同时对时间、振幅、频率和相位进行约束,将模型道表示为关于时间、振幅、频率和相位的表达式,通过公式推导化简为用四道数据精确表示的模型道表达式。该方法相比传统的最小二乘匹配算法具有更高的匹配精度,可以更好地消除非油气藏的静态差异,反映地下油气藏的动态变化。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第76届SEG年会反映的时移地震技术的进展,主要内容有:时移地震的可重复性,讨论了激发、接收环境对可重复性的影响,海上拖缆长度、定位精度及排列稳定性对可重复性的影响,以及通过数据处理技术提高数据的重复性;时移地震技术的新领域,讨论了管波时移地震监测、谱分解技术和时移VSP监测等;简要分析了时移地震技术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通过时移地震在某个油田的实际应用,讨论了时移地震技术与其他地球物理手段的综合应用;最后分析了时移地震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时移地震属性分析系统是由863计划支持下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它由工程浏览、测井解释、地震层位解释、地震属性提取分析、时移地震属性分析、地震属性优化分析、地震属性可视化等8个子系统及相应的数据库系统组成。该系统为复杂构造解释、岩性识别、油气检测与预测以及各种储层物性参数的定量计算提供依据,满足了渤海大油田时移地震监测中有关时移地震属性分析应用的要求,是勘探开发人员进行地质分析、储层预测、油藏开发的有效工具。它完成了时移地震属性应用技术的程序化、自动化、科学化、可视化和标准化,为石油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综合信息挖掘、分析决策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7.
李景叶  陈小宏 《石油物探》2012,51(2):125-132,103
时移地震油藏监测可行性分析评价研究能确定对目标油藏进行动态监测的可行性、结果的可靠性,并针对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技术难题与重点提前设计解决方案。基于实际油田可行性分析评价研究,并结合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油藏地质条件、储层条件和地震条件3方面出发,利用油藏实际测量数据和模型数据资料,综合分析油藏时移地震监测可行性的系统评价方法,通过岩石物理模型与叠前地震正演的结合进行油藏参数变化定量解释可行性分析评价。可行性研究为时移地震油藏监测研究从叠后地震资料推进到叠前地震资料、提高不同油藏参数解释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迅速发展的油田强化开采时移地震监测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于稠油热采监测中,但油田注水时移地震监测,特别是陆相薄互层油藏注水监测的研究却刚刚起步,时移地震能否用于监测注水动态,可行性分析是关键,利用Lumley等人(1997)给出的时移地震监测技术风险定量评价方法,对大庆T30井区葡一组油层注水时移地震监测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在大庆油田开展注水时移地震监测工作是比较困难的,至少对T30井区葡一组油层而言,这一结论基本上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9.
薄互层储层预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陈守田  孟宪禄 《石油物探》2004,43(1):33-36,79
针对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三角洲沉积薄互层储层的特点.研究不同微相的砂岩与测井特征、地震属性的关系.探讨利用沉积微相、波形特征定性预测砂岩储层发育带的技术。利用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定量预测储层厚度结果表明,本区整个油层砂岩总厚度与地震属性有很高的相关度.厚砂层的颅测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