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成都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与人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目的了解成都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1月~2005年6月的献血者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及其血液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①45270名献血者血液检测阳检率(3.11%)随着年龄增长、文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与献血者的职业相关;②献血者中为18~30岁的年轻人占76.7%,随着年龄增加,参与献血的女性明显少于男性;③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献血者占81.6%,其阳检率远低于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献血者;④献血者中农民阳检率最高(6.63%),其次为工人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医生和学生;⑤献血者中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不明(记录不完整)的“未知”组血液阳检率远高于资料完整的献血者。结论献血者选择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招募安全血源策略中的重要环节;年轻人、高文化程度者和学生是较安全的献血者,应针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献血者和农民开展无偿献血、献血者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3.
影响献血者无偿志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和研究影响献血者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心理和环境等因素。方法 设计了《单采血小板无偿供者问卷调查表》 ,对单采血小板的无偿供者进行随机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单采血小板捐献的整个过程中 ,献血者在不同程度上受各种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在无偿志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各个阶段 ,要重视相关的心理、环境和专业因素对供者的影响 ,以便通过提供优异的服务 ,保留和发展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4.
献血者ALT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关于夏季献血者 ALT不合格率升高的现象已有报道 [1 ,2 ] ,为探讨影响 ALT的因素 ,笔者对 2 0 0 3年 5~ 1 2月ALT检测结果 >2 5 U的 1 2 3名献血者进行调查 ,并对 2 0 0 0~2 0 0 3年献血者 ALT检测结果作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张家界市有偿献血标本 1 3 0 40份 ,其中男性8 1 64份 ,占 62 .6% ;无偿献血标本 83 62份 ,其中男性 5 43 6份 ,占 65 .0 % ,共计 2 1 40 2份。年龄 1 8~ 5 5周岁。2 主要试剂  ALT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公司、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HBs Ag、抗 -HCV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献血者忠诚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培育和发展忠诚献血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13名献血者进行调查。结果(1)对无偿献血事业总体看法很好的男、女性比率分别为55.8%、47.6%。(2)认为花费时间和精力献血很值得的18~29岁、30~39岁40-60岁年龄的比率分别是67.6%、58.2%、44.4%。(3)认为采供血机构诚信服务完全可信任的献血1.2次、3~4次、5-6次、7次以上献血者比率分别是73.0%、64.4%、40.9%、39.5%。结论不同性别、年龄及献血经历献血者对无偿献血公益事业总体看法、花费时间和精力献血的认同以及对采供血机构诚信服务的信任度有差异。应综合考虑不同献血者感知价值、服务质量、关系信任、成本转换等因素,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自愿无偿献血者速率法ALT升高的非病理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非病理因素与ALT之间的关系,为降低因ALT升高引起的血液报废率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地区自愿无偿献血者的非病理影响因素资料及6 305人份速率法ALT检测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LT结果的非病理因素。结果 6 305人份标本中检测出595份标本ALT升高,占献血者总数的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病理因素中性别、年龄、BMI、饮酒、睡眠、献血情况、药物及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等因素与ALT升高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饮酒、睡眠情况、剧烈运动及重体力运动是ALT升高的危险因素,而献血行为是ALT升高的保护因素。结论本研究的结果为血站体检医生了解献血者ALT升高的影响因素,为排除因ALT升高的献血者提供参考,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及血站的成本,避免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7.
锡林郭勒盟无偿献血者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如何建立最佳血液库存,从而更好的降低血液过期报废率。方法选择锡盟血站2008~2010年每月悬浮红细胞供应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方法,制定出适合自身的最佳血液库存。结果各民族献血人数比较χ2=70.35,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分别为χ2=11.31χ,2=56.53,χ2=12.56均为P<0.05,血液过期报废率逐年下降。结论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科学的血液库存,同时也能有效的降低过期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中山市中心血站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参加归队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措施以促进符合归队条件的献血者参加归队检测.方法 电话通知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血站献血后,检测结果符合《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指南(2019版)》中参加归队检测要求的献血者参加归队检测,采用卡方...  相似文献   

9.
<正>自愿无偿献血是保证血液安全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本市从2006年起开展取消计划献血,外调血,全部实行自愿无偿献血模式。为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保证血液安全,我们对近5年  相似文献   

10.
无偿献血者献血心态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在街头长期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使个人志愿无偿献血者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提高宣传效果,增进公民参与献血的意识,笔者对1500名志愿无偿献血者就献血心态进行了调查,现归纳如下.1 奉献心理 630人,占42%.这部分人参加献血的目的就是献爱心、讲奉献.也有一少部分人曾是受血者,对爱的血液互助活动有亲身感受,并付诸实施.2 体检心理 330人,占22%.想通过献血前体检及相关指标筛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3 储蓄心理 231人,占15.4%.希望在身体健康时献血,以备将来家人或自己输用.献血的初衷是保障将来免费用血.4 防病心理 204人,占13.6%.这部分人年龄在45岁左右.对献血与健康的知识了解较多,想通过献血促进新陈代谢,预防一些疾病.5 隐匿心理 30人,占2%.年龄多在18~22岁,只想默默献血,悄然离去,甚至连自己的姓名、住址都不愿透露.6 尝试心理 75人,占5%.多为年青人,对任何新鲜事都想尝试一番,寻求感受.从上述分类中不难看出,以奉献心理为主的献血是无偿献血队伍的主力军,以体检心理、防病心理献血的人在无偿献血队伍中比例不小.随着<献血法>、<献血条例>、<献血办法>的全面实施,无偿献血,免费用血、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献血与用血相结合法规的落实,加之公费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储畜心理献血的人数会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的献血心态,采取有的放矢宣传措施,对于满足献血者的愿望,发展、壮大献血队伍,让更多的人参加到无偿献血的行例,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为本市采供血机构招募街头无偿献血者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街头采血车无偿献血的9 408例街头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街头无偿献血者填写的《无偿献血登记表》中的性别、年龄、无偿献血时间资料,以及血液初筛结果中的血型结果,采用Excel软件分别对不同性别、年龄段、ABO血型,以及献血月份的无偿献血者人数进行统计.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013-2015年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年龄及ABO血型构成比.结果 ①2013-2015年9 408例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中,男性献血者为6 327例(67.3%),女性为3 081例(32.7%),男、女性献血者比例为2.1∶1;2013-2015年无偿献血者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0,P=0.316).②本组无偿献血者中,以年龄为18~40岁青、壮年无偿献血者为主,所占比例为77.3%(7 271/9 408),年龄为>50~59岁的老年无偿献血者构成比呈逐年增加趋势.2013-2015年,各年龄段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45,P<0.001).③本组无偿献血者中,O型、B型、A型、AB型无偿献血者所占比例依次下降,分别为31.1%(2 928/9 408)、32.7%(3 073/9 408)、25.9(2 433/9 408)、10.3%(974/9 408).2013-2015年,各ABO血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73,P=0.347).④2013-2015年,每年3至5月为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的高峰期,而每年1至2月为街头无偿献血的低谷期,6至9月街头无偿献血人数相对稳定.结论 北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以青、壮年献血者为主,街头无偿献血呈“季节性”变化规律.建立适应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特点的招募方法,在无偿献血高峰季积极组织各种献血活动,有利于推动街头采血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无偿献血者血小板相关参数分布情况,为综合选择血小板相关参数、招募合适血小板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对无偿献血者抗凝血液标本在24h内测定血小板相关参数(PLT、MPV、PDW、PCT、LPCR)。结果成都地区献血者以18~29岁为主,占71.6%,5项参数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于男性;30~39岁占20.6%,PLT、PDW、LPCR有性别差异(P〈0.05),女性高于男性;40~55岁占7.8%,PLT、PDW、LPCR有性别差异(P〈0.05),女性高于男性。对男性献血者5项参数中PLT、PDW、LPCR有明显影响的因素是脂质与素食饮食(P=0.038)和肥胖(BMI≥24kg/m^2)与消瘦(BMI%18.5kg/m^2)(P=0.036);体力与脑力劳动对女性5项参数中(PLT)有显著影响(P=0.017),其他因素,如ABO血型、居住等,对献血者血小板相关参数无明显影响。结论成都地区献血者不同年龄段血小板相关参数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选择血小板相关参数对招募提供合格优质的血小板献血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采血量不足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成都市血液中心219 140名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血是否足量分为采血足量组(n=218 674)和采血量不足组(n=466)。收集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资料并进行分类,单因素分析后记录采血量不足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献血量、献血次数、献血环境、献血季节、献血方式、年龄、体重、职业类别是无偿献血者采血量不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采血量不足与献血量、献血次数、献血环境、献血季节、献血方式、年龄、体重、职业类别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应予以重视并采取适当措施以减少采血量不足的发生,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Infection with the protozoan parasite Toxoplasma gondii is prevalent in animals and humans worldwide.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antibodies to T. gondii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among blood donors in Portugal. Serum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the presence of anti-T. gondii immunoglobulin (Ig) G by a modified agglutination test (MAT). A written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sociodemographic and behavioural data from the blood donors. Out of 520 participants (median age: 39.5 years; interquartile range: 29.0–47.0), who attended blood collection sessions promoted by the Portuguese Institute for Blood and Transplantation (IPST), 198 (38.1%) were positive for anti-T. gondii IgG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33.9–42.4%).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ges of 46–55 years (odds ratio [OR] = 6.72; 95% CI = 3.40–13.28), and of 56−65 years (OR = 4.34; 95% CI = 1.73–10.86), having a lower education level (OR = 2.55; 95% CI = 1.45–4.49), living in the North (OR = 2.14; 95% CI = 1.25–3.65) and in the Centre regions (OR = 2.54; 95% CI = 1.36–4.76) of Portugal, and drinking water from untreated sources (OR = 2.46; 95% CI = 1.12–5.39) were risk factors for seropositivity to T. gondii.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data on the seroprevalence of T. gondii in blood donors in Portugal, as well insights to sociodemographic and behavioural risk factors as the basis for future preven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无必要在街头无偿献血过程中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快速检测。方法在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前采用快速法检测ALT及对比分析街头用ALT快速检测法与实验室速率法的检测准确性。结果2010年4月、5月未采用ALT快速检测法检测ALT,采集全血后ALT阳性率分剐为1.86%、1.83%,使用快速法检测ALT,采集全血后ALT阳性率为0.35%。快速检测法与实验室速率法无显著,巨差异(P〉0.05)。结论快速法检测准确性另人满意,献血前进行ALT快速检测可有效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血液成本。  相似文献   

16.
包头市献血员检测项目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各项目不合格人数占不合格总人数中的构成比走势,确定献血员筛查策略.方法 统计2000~2005年的检测资料,绘制折线图直观显示各项目不合格构成比变化趋势.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梅毒(TP)阳性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甚至超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结论 在献血员快检时,应将重点放在ALT、TP、HBsAg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日照无偿献血者2009—2011年梅毒感染情况,通过加强对献血者献血前问询和评估,控制梅毒经血液传播,降低梅毒输血感染风险。方法用ELLSA两步法不同厂家试剂检测同一标本,两次检验都有反应性的经TPPA确认判为阳性,利用监测数据对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日照市无偿献血者共69872例,经TPPA确认.2009、2010、2011年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8%、0.33%、0.26%,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梅毒抗体阳性率在日照市无偿献血者申呈逐年下降趋势,经统计分析在年龄、职业、学历和献血次数分布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Call back as a procedure to report post donation symptoms or illness by donors has been established since 2009 in Iranian Blood Transfusion Organization (IBTO). During the first phase of COVID-19 outbreak, all blood donors were requested to report any respiratory infection symptoms after donation.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allback data of COVID-19 in Tehran Blood Center 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of the outbreak in Ir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frequency of post donation COVID-19 related call back reports and determine its implications for blood donors and patients.A telephone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with donors who had reported COVID-19 symptoms. Some questions were asked to evaluate donor′s health at the time of blood donation. The donors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 laboratory-confirmed, suspected, and COVID-19 irrelevant based on their answers. In cases that the blood component obtained from a laboratory-confirmed donor had been released, the hospital was notified and asked to follow up the recipient for COVID-19.The results showed 30 donors (0.08 %) had callback related to COVID-19 and 76.63 % of the obtained component was disposed.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only one donor had a laboratory-confirmed result with the RBC unit processed from her whole blood released for transfusion. The RBC unit recipient did not show any signs or symptoms of infection during a 46-day follow-up.Concluded that callback system was effective to remove most of the components obtained from the donors who reported to be COVID-19 suspected or confirmed. Moreover, the result did not support virus transmission through blood transfusion.  相似文献   

19.
影响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的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目的了解影响公民无偿献血的各种因素以及公民决定献血的重点因素,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募策略。方法依照知、信、行(KAP)理论设计调查表,对成都市2385名献血与未献血的公民做现场问卷调查,通过对其无偿献血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研究来做相关分析。结果①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成都地区公民对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的知晓率较高(87.5%),但对无偿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方式总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9.4%、32.5%),其中献血者(1349名)对无偿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方式总的知晓率(分别为33.4%、38.1%)均高于未献血者(1036名)(分别为24.2%、25.1%)(P<0.05);文化程度越低,对献血常识和危险行为的知晓率越低,职业分布以医生的知晓率最高,农民的最低。②了解渠道:献血者通过人际传播的渠道了解的比例高于未献血者(P<0.05)。③献血动机:未献血者、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愿意献血的主要原因是“献爱心”,但献血动机比较多样,街头献血的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人道主义”、“同伴招募”和“健康检查”是促使公民初次献血的因素,而影响初次献血的重点因素是“便利和勇气”;再次献血的公民主要是“献爱心、没什么特别原因和享受用血优惠”。④关注信息:未献血者如果打算献血,最希望了解的依次为“献血后是否影响身体”、“是否会感染疾病”、“血液相关知识”、“相关疾病知识”、“献血后优惠”、“献血时间地点”和“其他“。⑤对待献血的态度和行为:认为献血不影响身体的公民占73.5%,献血者(76.3%)的比例高于未献血者(70%)(P<0.05);献血者愿意继续献血的占93.3%,重复献血者(97.1%)高于初次献血者(91.1%)(P<0.05);77.3%的献血者表示“如有危险行为时选择放弃献血”。结论动机、认知、态度、个性及职业与文化程度等自身因素,献血法律法规、献血宣传方式、献血服务过程等环境因素亦都会影响公民献血。献血者招募的策略,首先应研究不同人群对献血不同的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公民献血;其次,应为献血者提供安全、舒适和方便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输血前焦虑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选择血液病需输血患者99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焦虑原因调查问卷,在血液病患者输血前进行调查;将调查后有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宣教组和未宣教组,宣教组给予输血相应的健康宣教,未宣教组不进行相关内容宣教,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输血与宣教后再次输血前SAS评分。结果99例患者中有31例出现输血前焦虑情绪,不同家庭月经济收入及是否为初次输血的患者输血前焦虑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70,3.73;P〈0.01);首次输血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输血前宣教组患者SAS评分为(37.7±6.1)分,明显低于未宣教组的(53.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P〈0.01)。结论血液病输血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为家庭经济收入、是否为首次输血及健康教育,对焦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