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此,各国纷纷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其中,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的国家,采取了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及公共养老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加而带来的挑战。中国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延迟退休政策在中国尚处于争议当中。本文通过对英国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的背景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提出英国延迟退休政策对中国的4点启示:1.结合本国国情,渐进式地延迟退休年龄;2.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分群体、分职业、分地区逐步延长退休年龄;3.逐步延长女性退休年龄,最终实现男女退休年龄一致;4.对延迟退休者予以适当地激励。  相似文献   

2.
易定红 《世界知识》2010,(23):40-41
<正>退休制度改革的背后是包括政府、雇主和员工各方利益的纷争。老龄化的"银色浪潮"席卷全球。与这一浪潮相伴的退休制度改革于上世纪90年代逐步在西方国家蔓延开来。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国纷纷拿退休年龄开刀,对退休制度进行大手术。2010年6月法国政府宣布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计划,即退休年龄从60岁延  相似文献   

3.
李星辉 《科技信息》2007,(27):356-357
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使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为了缓解社会养老压力,是否延长退休年龄成为当前讨论的一个热点。本文认为,目前全面延长退休年龄不合时宜,但可作局部调整,推行弹性退休制和统一女性退休年龄,与未来全面延长退休年龄接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50年代初制定的现行退休制度已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行的退休制度呈现许多弊端,造成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为防止多年后社会养老基金储备不足及劳动力供不应求,延长我国的退休年龄应提到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对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提出了挑战。退休年龄的划定是退休政策中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就是否调整退休年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影响退休年龄调整的因素入手,介绍国外退休年龄政策的调整经验,对我国退休年龄调整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人均寿命延长、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以及养老金支付的压力,使原有的退休年龄显得不合时宜。本文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分析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希望通过弹性退休、分步实施等方式稳步实现推迟退休年龄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林 《当代地方科技》2011,(18):133-133
退休是职工因年老而离开工作岗位,按月领取基本生活待遇的一项养老保险制度。对此国家在退休年龄等方面有具体的条件规定。那么现如今,提前退休现状的出现对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针对提前退休过猛的现状又应该采取何种对策,都将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我国于20世纪末进入老年型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提高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这一议题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在我国退休年龄偏低、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以及养老基金缺口加大的背景之下,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但是考虑到延迟退休年龄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综合考虑,实行弹性退休、分步退休、加强与群众沟通等多种政策。  相似文献   

9.
女性性权是女性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也是一项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人权。现行有关保护女性性权的法律规定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基于我国女性性权法律保护的现状,我们应从完善有关女性性权保护的实体法律制度和法律救济制度这两个方面来加强我国女性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男女两性是人类这一整体的两面,既有统一性,也有矛盾性,单纯从女性的角度来谈女性的发展是不完全的。历史上对女性的种种文化限制是不公正的,但客观目的是男女的极化,过度强调了两性完成自己的性别职能,同时也使生理差异异化为社会等级差异。西南地区各民族虽然广受儒家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但其男女有别也有自己的特点。生殖干预技术的出现及人均寿命在20世纪后半期的快速增长,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念,但近年来发达国家和我国北京、上海等地的人口形势其实已经在暗示着,我们必须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协调男女两性的角色。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社会对人们生育意愿的前瞻性保护。  相似文献   

11.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0,(23):10-10
<正>法国退休制度改革法案生效法国总统萨科齐11月9日签署并颁布了极有争议的退休制度改革法案,法案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到62岁。该法案从签署之日起生效。但社会党和共产党认为,这一改革打上了"不公正的烙印",是执政党强行通过的法案。社会党总书记奥贝里曾宣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方面,由于缺少政策鼓励、社会服务和家庭支持,老年人就业中没有劳动合同保障、最低工资保证和劳动福利保护,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尽快制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法规,呼吁社会重视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适时推行灵活退休制度,把老年人才开发纳入人才资源开发的整体战略之中。  相似文献   

13.
正泰国政府日前公布实施延长退休年龄计划,规定未来六年内逐步将政府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0岁延长至63岁。据报道,这是泰国政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而采取的一项改革举措。由于改革将导致公职人员人事制度出现一系列重大调整,涉及人事法规和薪酬制度等方面事务,因此设置了六年的过渡期。根据改革计划,从今年起的六年内,泰国公职人员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即2019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过去没有统一的高级科研人员(包括教授)的退休制度,大学教授和科学家实际上不退休。1982年国务院规定科技人员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后来又规定,高级科技人员因工作需要退休年龄可适当延长。近年来虽然许多科技界人士通过政协等渠道多次反映,规定中有不妥之处,但仍坚持执行至今。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人对于退休及退休生活有认知误区,比如说,很多美国雇员希望能够推迟退休的年龄,事实上,他们绝大多数人部不得不因为各种原因提前退休。延迟退休问题近两年来一直是社会热点,2014年丽会期间,延迟退休问题又成为讨论的焦点。目前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性60岁,女工是50岁,女干部是55岁。某些政府部门和学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给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来调整养老保险收支的平衡,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以江苏省为例,在考虑江苏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变化趋势和职工工资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的精算平衡模型探讨了两种延迟退休方案对养老保险基金账户收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发挥自身特长,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也显著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抚养比;越早延迟退休年龄,缓解未来养老金支付压力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4—2014年的统计数据,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其次将我国就业人口分为青年、中年、老年3组,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验证老年人对中年、青年劳动力就业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结果显示:延迟退休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带动就业岗位增加,但在劳动供给有一定弹性的条件下,延迟退休年龄会对部分潜在的劳动者产生挤出效应;短期内,延迟退休对青年组就业存在某种程度的挤出效应,但影响效果并不明显,延迟退休对中年组就业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总体来看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养老金存在严重收不抵支的情况。对此,学术界普遍认为应适当延长退休年龄。而在具体实践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群体对延迟退休年龄的承受能力,兼顾各方利益,以渐进方式推进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史学对于女性优伶的想象和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社会性别制度中,女性被定位为远离公共领域,公共领域似乎成了男性的专权。中国女性优伶却是一个例外,由于特殊职业性质,女性优伶必须进入公共领域,也使中国史学产生一种二律背反。其实,正是由于进入公共领域的女性优伶演艺活动,使女性优伶更加具有女性的特质,或者说更加符合公众男性的性想象以及想象的满足,由此,也就成为男性化的中国史家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关注目标,演艺也就成了女性优伶在史籍中的生动印象。中国史学中的女性优伶演艺描述,大多具有良好女性形象气质,而且,史籍中之女性优伶,不但有“色”,且多“色艺俱佳”、“色艺超绝”,是“声与色”兼有,甚至掩盖了在“色”乃至生理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女性优伶在史籍中的演艺印象,加剧了男女两性在社会性别制度中的主体和客体的原则关系。  相似文献   

20.
婚姻是法律所认可并保护男女两性结合的一种社会形式,但这种法律上的承认和保护的前提是婚姻的成立符合法律所规定的要求。我国《婚姻法》在2001年新修改的时候增设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于保护合法婚姻,处理违法婚姻,维护婚姻家庭制度的严肃性和一致性,保证结婚制度的贯彻执行,加强国家对婚姻的监督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