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万春  郭德文 《上海医学》1994,17(8):435-437
本文报道准分子激光冠脉成形术8例,均为男性,年龄平均61岁。心梗4例(2例有梗塞后心绞痛),4例仅表现为心绞痛。冠脉造影显示LAD狭窄6支,LCX狭窄4支,RCA狭窄4支,按ACC/AHA分型B型5例,C型3例。均用ELCA+PTCA。根据血管直径选用1.3mm(能量密度14.5mJ)和1.6mm(能量密度21.0mJ)激光导管,频率20Hz。1例导引钢丝未能通过狭窄,ELCA失败,另1例二次心梗  相似文献   

2.
阎柏刚  黄跃生 《重庆医学》1998,27(4):225-227
目的:探讨烧伤后早期一次性切痂对烧伤后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30%TBAⅢ°烧伤后立即一次性切痂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未烧伤组(C组,n=10),未切痂组(NE组,n=50)和切痂组(E组,n=50),干伤后1,3,6,12和24小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变化。结果:NE及E组伤后6小时CKMB即显著升高,12小时达峰值,24小时仍显著高于C组,NE和E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准分子激光冠脉成形术(ELCA)8例,均为男性,年龄平均61岁。心梗4例(2例有梗塞后心绞痛),4例仅表现为心绞痛。冠脉造影显示LAD狭窄6支,LCX狭窄4支,RCA狭窄4支。按ACC/AHA分型B型5例,C型3例。均用ELCA+PTCA。根据血管直径选用1.3mm(能量密度14.5mJ)和1.6mm(能量密度21.0mJ)激光导管,频率20Hz。1例导引钢丝未能通过狭窄,ELCA失败,另1例二次心梗,经旁路移植后仍有心绞痛发作,心功能较差,其ELCA虽获成功,但因病情严重死亡。8例中ELCA成功7例,手术成功6例。  相似文献   

4.
对110例冠心病病人(冠心病组)和其中40例并发心肌梗塞病人(心梗组)的血清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_1,B_(100)及血脂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冠心病病人LP(a),apoB_(100)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_2,HDL-C,apoA_1/B_(100)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或0.01)。LP(a)对冠心病尤其对心肌梗塞病人的诊断符合率最高,分别为61.8%和84.8%。LP(a)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DL-C,apoA_1,apoB_(100)等均不相关。提示LN(a)是判别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冠心病血脂异常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载脂蛋白(Apo)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利用BECKMAN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特种蛋白仪和该公司提供的国际标准化试剂盒,采取散射浊度速率法检测了45名健康人和45名肾病综合征患者。结果,肾病综合征组IgG、IgA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gM变化不大。载脂蛋白B(ApoB)显著升高(P〈0.01),且载脂蛋白A1(ApoA1)的升高幅度不及B,A1/  相似文献   

6.
利用经典遗传学的杂文-互交方法将昆明(KM)小鼠携带的先天性骨─肾畸形综合征致病基因1d导入遗传背景已知的C57BL/6近交品系小鼠中,建立C57BL/6-1d同源导入近交系。本实验随机挑选第六、七循环C57BL/6-1d动物共12只,采用蛋白质和同工酶电泳方法对位于共九对染色体上的14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第六循环的C57BL/e-1d在Es-1和GPd-1位点的等位基因为杂合型,至第七循环,C57BL/6-1d动物的14个位点全部为纯合子,与C57BL/6基因型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肝细胞场(H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组织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嵌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组织中的HBVDNA和HCVRNA。在69.2%(18/26例)的HCC患者中检出了3.65-89.06ng不等的AFB1/g肝组织;HBVDNA和HCVRNA检出率分别为90.5%(57/63例)和12.7%(8/63例)。其中,AFB1和HBVDNA重叠检出率为61.5%(16/26例),HBVDNA和HCVRNA重叠检出率为7.9%(5/63例),4例HCC患者重叠检出了AFB1、HBVDNA和HCVRNA;同步检测对照组5例,无1例出现这种情况。结果表明,上述3种因素均与人类肝癌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存在协同致癌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NTG)介入下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在检测心肌梗死(心梗)后存活心肌中的价值。方法48例Q波型心梗病人行常规99mTcMIBI心肌显像(R),24h后静注示踪剂前5min舌下含服NTG(1.0mg),再行心肌显像(N),其中12例病人作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1个月内行常规静息99mTcMIBI心肌显像(P)。结果R显像中193个灌注缺损节段,NTG介入后有28个节段恢复正常,26个节段明显改善,19个节段部分改善(P<0.05)。12例行PTCA者术前NTG介入后,灌注缺损得到改善的21个节段中,术后有16个节段得到改善,阳性预测率76.2%,术前N显像无改善的52个节段中,术后42个节段无改善,阴性预测率80.8%。结论NTG介入后可提高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对存活心肌的检出,方便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药物治疗及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病毒性心肌炎(VMC)细胞感染模型为基础,研究柯萨奇B3病毒(CVB3)细胞感染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并观察板蓝根对实验性VMC的治疗效果。方法第一步建立稳定的VMC细胞感染模型;第二步在CV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24h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ELISA法定量检测CVB3病毒感染后1,2,4,7,24h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第三步将不同浓度的板蓝根与CVB3病毒作用后在心肌细胞上检测病毒的TCID50。根据药物毒性测定的结果,取最大无毒浓度以下两种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按两种方式加药:(1)CVB3病毒感染细胞后加药;(2)病毒先与药物作用后再感染细胞进行实验。以黄芪作为治疗阳性对照组,另设病毒感染组、正常细胞对照组。于药物作用48h后观察各组细胞搏动百分比、细胞病变(CPE)、超微结构变化,并测定培养液中心肌酶水平,进行体外、细胞内药物疗效观察。结果(1)对CVB3病毒感染后细胞的形态学检测(CPE3+~4+),电镜下细胞内见包涵体,病毒颗粒及细胞培养液心肌酶(AST、LDH、CK、CKMB、HBDH)水平升高,证实所建立的VMC细胞感染模型是稳定的。(2)电镜观察CVB3病毒感染心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1〕及陆续发现的多种病毒引起〔2〕,病理改变主要在心肌,而在心肌中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以CKMB含量较高。因此,测定CKMB可以迅速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为临床诊断心肌炎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对心肌炎患儿和成人心梗病人血清中的CK、CK-MB及CK-MB/CK比值做了测定比较,现将测定统计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人来源:儿童心肌炎组142例系我院近三年来住院和儿科门诊患儿,男64例,女78例,年龄314岁;心梗组92例,系我院住院病人,年龄36-62岁;正常对照组110例,系本院职工子…  相似文献   

11.
应用α—珠蛋白3′—HVR探针进行小鼠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HVR探针及Southern杂交技术应用于实验小鼠遗传质量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人源α-珠蛋白3′-HVR探针,应用ECL试剂盒,以HRP标记进行Southern杂交,以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对5种近交系小鼠(BALB/c、DBA/2、T739、TA1、615)、1种封闭群小鼠(KM)及2种免疫缺陷小鼠(BALB/c-nu/nu及C.B-17SCID)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其不  相似文献   

12.
汇集了部分课题中阴性对照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测试数据以供参考:KM小鼠为2.28(0~5)‰,BALB/c小鼠为1.67(0~3)‰,SD大鼠为2.33(0~4)‰,Wistar大鼠为2.0(0~4)‰。  相似文献   

13.
采用ELISA法检测53例临床拟诊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柯萨奇病毒B组(CBV)特异性抗体IgM,结果阳性17例,阳性率32.1%,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组(6.7%),提示苏州地区部分病毒性脑炎患儿病原可能与CBV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脑动脉系统中较大动脉粥样硬化状况,以间接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程度。方法:对67例连续冠心病患者47~95(75.4±9.1)岁,尸检材料中CAS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包括颈内动脉粥样硬化,ICA;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VBA;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MC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总体分析中,CAS与ICA、VBA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均<0.05);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者有冠心病无高血压者44例的CAS与ICA、VBA及MCA;冠心病合并心梗21例的CAS与VBA及MCA(P<0.05);惟合并高血压者23例的CAS与ICA、VBA及MCA程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本组ICA、VBA及MCA与CAS程度具有显著正相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CAS状况,临床工作中可加以综合判断以间接了解CAS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裴仁治  马俊霞 《宁波医学》1998,10(4):151-153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晚期肺癌(ALC)的疗效。方法 5例急性白血病(AL)、1例霍奇金病(HD)和1例晚期肺癌(ALC)用AHSCT治疗。其中6例接受自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例接受自体骨髓移植(ABMT)。AL和HD均在初次完全缓解后移植,ALC患者在化疗后获部分缓解后移植。AL、HD和ALC分别用MAC方案、MeVEC方案和MeVAM方案预处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观察复方红景天浸膏对心肌梗塞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红景天0.5,1.0g·kg-1灌胃给药,能明显升高心梗犬左心室内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输出量(CO)和冠脉血流量(CBF),提示其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对心肌酶峰值的影响及白细胞计数(WBC)与AMI的关系,对211例AMI患者随机分成尿激酶(UK)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测定静脉血WBC及监测心肌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患者WBC增高组(>10×109/L)心肌酶(CK.CKMB)峰值明显高于WBC正常组(≤10×109/L)(P<0.001);溶栓治疗患者WBC增高组与WBC正常组心肌酶峰值无显著差异(P>0.05)。溶栓组心肌酶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溶栓治疗患者,WBC升高是心肌坏死程度指标。溶栓治疗患者心肌酶峰值增高是心肌再灌注特有指标之一,溶栓治疗阻断在AMI中WBC的对心肌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工合成含有恶性疟原虫抗原B表位NKND的单拷贝抗原基因片段NKNDD和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的重复性抗原B表位NANP的2拷贝基因片段,将NKNDD和(NANP)2分别进行自串联后克隆到中介载体pSKMM,得到一系列不同拷贝数的串联多拷贝克隆,从(NKNDD)n/pSKMM和(NANP)n/pSKMM的各拷贝类克隆中挑选3,4,5,8拷贝的(NKNDD)n/pSKMM和4,6拷贝的(NAN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上海A、B、C三家专业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单位的KM小鼠进行景洪哥纳香甲素(GC-51)对KM小鼠肝癌实体瘤抗瘤作用的重复实验并测定了其胸腺、脾脏重量。结果表明该药物对不同单位KM小鼠的抑瘤率有明显差异(P〈0.01)。三家单位KM小鼠的胸腺、脾脏重量也有明显差异(P〈0.01),剖析发现,其中两家单位小鼠的胸腺分叶较多。实验过程中,小鼠均无死亡现象,体重增长基本一致。结果提示,国家有关部门应尽早  相似文献   

20.
在人二倍体细胞上分离和适应的甲型肝炎病毒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人二倍体细胞KMB_(17)株,从甲型肝炎患者粪便中直接分离到3株甲型肝炎病毒(HAV)。3株HAV在KMB_(17)细胞上已稳定地传代10次,其抗原滴度可达512,感染滴度为7.0~7.751ogTCID_(50)/m1。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在感染细胞胞浆内检测到特异性荧光着染颗粒,免疫电镜可见成堆27~30nm空心和实心混杂的病毒颗粒,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抗-HAV血清可完全中和这些病毒。证明分离的3株病毒均属HAV,可作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