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24例SARS患者舌象定量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舌质、舌苔特征并探讨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用数码相机摄取患者的舌象,然后用图像识别分析软件测定舌质、舌苔的红色分量(R)、绿色分量(G)、蓝色分量(B)数值,并分析其与病情关系。结果:急性期69例中舌质以淡红色(51例,73.9%)为最多,与其他各舌色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舌苔以薄黄(32例,46.4%)为多,其次是薄白(29例,42.0%);舌体胖大者5例(7.2%),舌边有齿痕12例(17.4%)。恢复期155例中舌质以淡暗(72例,46.5%)为多,其次是淡红(68例,43.9%);舌苔以薄白苔(80例,51.6%)为多,与其他各舌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次是舌根部黄31例(20.O%),舌体胖大23例(14.8%),舌边有齿痕者19例(12.3%)。病情属普通型者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为多;重型者以舌质淡暗、舌苔根黄为多;极重型以舌质淡暗、舌苔黄厚为多。肺损伤累及肺叶≥3叶者以舌质淡暗、舌苔根黄为多;累及肺叶1、2叶者以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为多。结论:该方法测定的R、G、B数值变化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舌质、舌苔的颜色差异。舌象是对SARS患者病情判断,辨证论治的客观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疆喀什1499名中小学生舌象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远炎  陈红珍 《中医杂志》1998,39(3):175-176
对西域古城喀什1499名中小学生做舌象调查,舌体适中约2/3,胖大略高于1/3,齿痕合约1/4,舌裂15.8%;舌质以淡红为主(86.9%),舌苔以白薄苔为常见(94.2%,82.5%)。资料分析表明舌体、齿痕舌与体重相关;同时舌体、花剥舌与性别有关;舌胖、舌裂与花剥苔还随年龄增大而增多。但关系最密切的还是舌象与民族有关,即维吾尔族舌裂、绛红舌质、花剥苔、齿痕舌均高于汉族,而后者的厚苔、黄苔和舌边尖瘀点则高于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3.
陈爱梅  任燕 《光明中医》2013,(12):2569-2570
观察60例IGR患者的舌象,从舌质、舌体、舌苔三个方面来分析IGR患者的舌象特点.提示:IGR患者的舌质以淡舌、暗舌为多;舌体以胖大舌、齿痕舌为多;舌苔以白苔、厚腻苔为多,结合三者特点,反应出IGR患者气虚,痰湿内蕴、气血不畅之病机.痰湿内蕴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舌脉指标在不同疾病的痰瘀互结证中分布的异同,为异病同治提供临床证据支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冠心病心绞痛(以下简称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10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以下简称脑病)痰瘀互结证患者143例,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以下称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患者16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危险因素、四诊信息、证候诊断等。运用频数、卡方检验、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三病舌脉表现的异同。结果:三病出现频数最高的舌脉指标均为弦脉、滑脉、苔色白等。三病做卡方检验P〉0.05的指标有弦脉、滑脉、苔色白等,P〈0.05的指标有舌态歪斜、舌态强硬、舌质老等。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心病的常见舌脉组合为舌边有齿痕,舌紫黯、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或沉,脑病的常见舌脉组合为舌体胖,边有齿痕,舌下脉络青紫或迂曲、舌有斑点,苔白腻或厚腻,脉弦滑或沉滑,心脑合病的常见舌脉组合为舌体胖,边有齿痕,舌淡黯,舌下脉络青紫或迂曲,苔滑腻或厚腻、脉弦滑、沉滑或短脉。结论:在不同疾病的相同证型中,舌脉表现大体相同,微小差异。  相似文献   

5.
舌诊在肝硬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观察舌质的颜色与舌苔厚薄、润燥、腐腻的变化,辨明肝硬化的病情轻重。初步观察表明,早期肝硬化、多见大质暗红,舌体较胖或边有齿痕、;肝硬化代偿期,舌质青紫,舌上有青紫瘀斑;肝功能能失代偿期腹水轻症、多见舌淡红,苔白腻、肝硬化后期,舌质紫红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怒张,舌苔薄黄腻。肝硬化疾病的舌质、舌苔变化,能够反出肝硬化在不同时期疾病轻重和进退。  相似文献   

6.
胸部计算机体层摄影(CT)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通过观察病毒性肺炎不同分期患者胸部CT的影像表现及其相应的舌象,探索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分期与舌象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发现早期患者CT示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异常或肺纹理增粗、紊乱,舌象表现为舌体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轻型患者CT示肺内有磨玻璃样密度结节状影,病灶数量少,范围小,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舌质多呈淡红、淡紫、红色,舌苔多呈薄白苔或薄黄苔。进展期患者CT示肺内病灶数量增多,密度增高,范围扩大,肺实质内广泛渗出、实变,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呈“铺路石征”,舌体多肥大、或边有齿痕,舌质多为红舌、绛舌、红紫舌,舌苔多白腻苔。重症期患者CT出现广泛的弥漫性间质性病变,以实变为主,呈典型“白肺”,舌紫暗、苔黄厚腻。恢复期患者胸部CT示病灶数量减少、范围缩小、密度减低,部分病灶可完全吸收、消失,舌质暗红、苔薄白少。病毒性肺炎患者舌象变化与胸部CT变化具有一定规律,可通过中医观察舌象变化评估肺内病变情况,同时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也为该病的病情变化及预后转归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舌象变化形成原因。方法:观察、分析14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舌象变化。结果:异常的舌质红绛舌出现最多,其次为舌白、舌红、淡白舌;舌苔变化中,以黄厚腻苔最多,再依次为白腻苔、少苔薄白苔、薄黄苔。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患者以痰湿内盛为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患者的舌象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舌图拍摄、观察舌图内容,由中医专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舌图数据处理等。结果:1慢性肾衰患者舌色中淡白舌出现比率最高,与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肾脏损害愈严重,舌质淡白愈明显;而淡红舌则与此相反。2该病舌苔中以厚腻与浊腻苔出现比率最高,而且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递进相关。3舌形舌态变化中,裂纹舌、齿痕舌、胖大舌、瘀斑舌均具有统计意义,其中裂纹舌与尿毒症、齿痕舌与失代偿期关系最为密切。舌态改变未发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联系。4慢性肾衰患者阴虚证中阴虚舌象(红舌、少苔或剥苔)并不多见。提示:慢性肾衰肾功能损害反映在舌象上主要是以舌色、舌形、舌苔的变化为主;舌色淡白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该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的一项值得临床注意的参考依据;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可作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递进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患者的舌象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舌图拍摄、观察舌图内容,由中医专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舌图数据处理等。结果:1慢性肾衰患者舌色中淡白舌出现比率最高,与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肾脏损害愈严重,舌质淡白愈明显;而淡红舌则与此相反。2该病舌苔中以厚腻与浊腻苔出现比率最高,而且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递进相关。3舌形舌态变化中,裂纹舌、齿痕舌、胖大舌、瘀斑舌均具有统计意义,其中裂纹舌与尿毒症、齿痕舌与失代偿期关系最为密切。舌态改变未发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联系。4慢性肾衰患者阴虚证中阴虚舌象(红舌、少苔或剥苔)并不多见。提示:慢性肾衰肾功能损害反映在舌象上主要是以舌色、舌形、舌苔的变化为主;舌色淡白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该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的一项值得临床注意的参考依据;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可作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递进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患者的舌象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舌图拍摄、观察舌图内容,由中医专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舌图数据处理等。结果:1慢性肾衰患者舌色中淡白舌出现比率最高,与肾功能损害呈正相关;肾脏损害愈严重,舌质淡白愈明显;而淡红舌则与此相反。2该病舌苔中以厚腻与浊腻苔出现比率最高,而且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递进相关。3舌形舌态变化中,裂纹舌、齿痕舌、胖大舌、瘀斑舌均具有统计意义,其中裂纹舌与尿毒症、齿痕舌与失代偿期关系最为密切。舌态改变未发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联系。4慢性肾衰患者阴虚证中阴虚舌象(红舌、少苔或剥苔)并不多见。提示:慢性肾衰肾功能损害反映在舌象上主要是以舌色、舌形、舌苔的变化为主;舌色淡白的程度可作为临床判断该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的一项值得临床注意的参考依据;舌苔由润苔至厚腻苔至浊腻苔也可作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递进的一项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中晚期艾滋病患者舌象的观察.分析舌象与病情、病程的相关性,加深对中晚期艾滋病患者气阴两虚证的认识。方法:规定上午某段固定时间,用同一数码相机拍摄中晚期艾滋病患者的舌像;记录患者同期实验室资料,分析舌像特点及其与病情、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结果:晚期患者舌质暗淡,伴瘀斑,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腐腻,焦黄苔较为多见;舌质暗淡伴瘀斑的表现与病情、免疫状况、CD4水平有一定关系。结论;晚期艾滋病患者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毒邪稽留血分等中医病理变化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舌诊客观化研究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尤其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国外对舌诊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不少进展.舌诊是中医学"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用于临床辩证的主要手段之一.将有着鲜明中医特色的舌诊引入辩病研究的范畴,在使舌诊客观化的同时,使其与疾病直接相关,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舌诊的临床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某些医学社会普查显示,许多经现代化医学手段体检确定的所谓健康人,但实际上是不健康者,其中部分人某些肝脏疾病正处于无症状状态,同时也无法被医疗仪器所侦察,而在舌诊已有表现.舌诊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包括:(1)舌诊与疾病病因相关性研究:近些年许多研究者以舌诊为切入点,对其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魏学琴等在研究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炎患者与舌质、舌苔关系时发现,HP感染与舌质无关,而舌苔与HP感染密切相关,尤其以白腻苔、黄腻苔为最多,其次为黄苔;(2)舌诊与疾病病理相关性研究:如姚宝泰等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舌象的研究表明:舌象正常,胃粘膜多正常或仅有轻度水肿改变;相反,胃粘膜明显充血、出血、糜烂,则舌苔黄,舌质红多见.且胃炎愈重,HP感染愈重,舌苔有由黄→黄厚→黄厚腻变化的规律;(3)舌诊与疾病演变相关性研究:如市中医院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将急性心梗的舌象改变归纳为四个方面:①薄白苔多见于心梗早期或恢复期,病程中自始至终为薄白苔者,一般病情多轻,愈后较好,但也有舌质无明显改变而病情较重者;②腻苔多见于心梗急性期或病情较重者,③舌苔光剥而舌质红绛者,可见于心梗急性期病情较重者,如舌光质红是由原来淡舌转变来者,更为病情危重的表现,多预示愈后不良;④暗淡舌较多,或兼舌体胖而有齿痕,且很少改变,此与心梗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相应.下面是我们近几年来运用舌象观察法观察临床病人的两组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中医舌诊与肠镜对照在结肠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121例肠镜检查患者的舌象与肠镜诊断资料的观察发现,结肠疾病舌苔、舌质的变化与肠镜诊断各组的构成比之间有显著差异(P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理性齿痕舌的临床舌象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病理性齿痕舌的临床辨证分型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对800例大内科患者进行观察,采用Optimas 6.5数字彩色图像显微分析软件对数码相机拍摄的齿痕舌照片进行图像分析,观察舌体胖瘦、舌色苔色以及舌苔厚薄等与病理性齿痕舌的关系。结论:病理性齿痕舌常伴见胖大舌、薄白苔,但也可见瘦小舌,而且其齿痕程度与舌苔的厚度几乎成正比,但却与舌色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舌象变化分析归纳云南地区HIV/AIDS患者中医证候及病机特点。方法对223例初次自愿接受中医药治疗或咨询的云南地区HIV/AIDS患者进行临床分期后观察舌象。结果通过对艾滋病期、无症状期患者舌质色分布、舌形态及舌苔质色的观察,各期的病理舌象均以腻苔为主;艾滋病期以白腻苔(47.45%)为主,其次为黄腻苔(16.06%)、薄黄苔(8.02%),而舌质色以淡舌类(淡红舌与淡白舌合计46.71%)居多,其次为红舌类(32.12%)、瘀舌类(21.17%);无症状期均以淡红舌、薄白苔为主,比例均大于艾滋病期,免疫水平相对较高时,正常舌象表现越多。无症状期A组(200≤CD4〈500)红舌类(42.65%)较无症状期B组(CD4≥500)红舌类(6%)居多。结论云南地区HIV/AIDS患者证候和病机特点为:邪实以湿毒秽浊痰饮为主,正虚以脾气阳虚、肺气阴两虚、肾阴阳亏虚为主。  相似文献   

16.
杨芳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83-84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反复发生非特异的慢性炎症,发病率在消化系统中居首位.西医治疗往往缺乏特异性,致使慢性胃炎长期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笔者在跟随导师多年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现将诊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四诊合参、尤重舌脉 诊查每一位患者必定首查舌象脉象,望舌须观舌体、舌质、舌苔,三者必须综合分析,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对病情全面了解.第一,舌象的形成与胃的气血津液充盈密切相关,如舌体胖大多体内湿气过盛所致,舌质紫暗多为血瘀之象,舌苔黄腻为湿热内蕴;舌苔白腻为寒湿内蕴.  相似文献   

17.
<正> 舌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疾病与舌象的关系,更好地指导临床’笔者对几种常见疾病舌象进行了观察,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慢性腹泻按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观察了154例患者。其中苔薄白、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者94例,占61.7%;苔白厚而舌质淡胖嫩者23例,占15%;舌淡苔白腻32例,占  相似文献   

18.
对128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舌象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随着病情的发展,舌质由淡红转为暗红、绛红;舌苔由薄白、薄黄变为白腻、黄腻或光苔;舌体也产生变化。此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实证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舌象特征差异。方法收集224例实证功能性便秘患者,其中热积秘90例、寒积秘68例、气滞秘66例。采用舌面一体仪记录分析224例患者的舌象特征数据,采用HSV模型记录舌质和舌苔色度,并观察舌质(裂纹、点刺、齿痕、胖瘦)指数和苔质(厚薄、润燥、腐腻、剥脱)指数,比较不同证型的舌象差异。结果热积秘以红舌、薄黄苔为多;寒积秘多为淡白胖舌、薄白苔,且多见齿痕;气滞秘以淡红舌、薄白苔为多见。舌象特征数据示,寒积秘舌质色度明度值最大、饱和度值最小,舌苔色度明度值、齿痕指数最大(P0.05或P0.01)。热积秘的裂纹指数、剥脱指数最大(P0.05或P0.01)。结论实证功能性便秘中,寒积秘的舌色、苔色最浅最偏白,也更易出现齿痕舌,热积秘则多见裂纹舌、剥脱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急性心衰患者舌象的演变规律,据舌象的变化特点以掌握病情的发展规律,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急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发病第3、7、10天采集舌象,进行舌诊。结果急性心衰患者舌象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第3天时,患者舌苔黄厚腻或燥出现率明显增加;到发病第7天时,舌苔薄黄、少苔或无苔者占67.74%;发病第10天时,舌苔黄厚腻或燥者占35.48%,舌苔薄黄、少苔或无苔者占65.52%。发病第3天,舌紫暗或绛紫者出现率明显增加,占64.52%;发病第7天时舌红或淡红者出现率明显升高,占67.74%;发病第10天时舌紫暗或绛紫者出现率又明显升高,占61.29%。结论急性心衰患者舌象以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或燥转为舌红或淡红干,苔薄黄、少苔或无苔或舌暗苔薄黄为主,多属病情好转,预后好;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燥不退或加重,多提示病情重、预后差。在心衰的治疗时,要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发汗利小便以免伤阴耗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