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胆道恶性肿瘤(BTC)包括胆囊癌及来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胆管癌,具有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解剖部位复杂等特点。手术是BT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多数病人就诊时即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局部进展、转移性或复发病人只能接受化疗和其他综合治疗,但均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的进展为BTC病人带来新希望,但其具体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胆道恶性肿瘤(BTC)包括肝内外胆管癌及胆囊癌,发病率低,预后较差。少数病人可获得手术切除,然而术后复发率仍较高。近年的研究报告显示,BTC病人可从药物的辅助治疗中有所获益。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已证实对进展期BTC进行一线化疗的有效性;同时,靶向药物的推陈出新使BTC的药物治疗出现了新的希望,免疫治疗也在不断进行探索。BTC将有可能得到控制,病人预后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异质性高,早期诊断困难,一经确诊多为晚期。晚期胆道肿瘤病人临床治疗手段有限,预后差。以吉西他滨或氟脲类为基础的药物化疗是该类病人的基础化疗方案,国内外尚无针对胆道肿瘤标准的一、二线治疗方案的结论。近年来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多种恶性实体肿瘤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晚期胆道肿瘤中也显示了初步的疗效及较好的安全性,为晚期胆道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胆道系统肿瘤(BTN)是起源于胆道系统上皮细胞、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分为胆囊和胆管来源。目前,包括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在内的系统治疗手段有限,预后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对BTN研究的逐渐深入,有关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方案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蓬勃发展,并得出令人振奋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改善BTN预后带来希望。在剖析BTN的靶向或免疫单药治疗疗效欠佳的原因的基础上,讨论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优势及目前基础、临床研究的进展,将会为进一步联合治疗方案的提出和选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胆道系统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s,BTC)年发病率各地区差异较大,全球发病率为(1~2)/10万,而中国为(4~5)/10万,5年存活率5%,总体预后极差[1]。手术、放疗和系统化疗是BTC治疗的主要手段。只有10%的病人确诊时有机会手术。局部进展、转移性或复发病人只能接受化疗。目前的方案主要以吉西他滨为主,可以联合氟脲嘧啶类或铂类[2],但治疗效果均不佳。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的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已成为美国男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在我国,随着老龄人口增加,其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前列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治疗、放疗及去势治疗等,其中外科治疗被认为可以治愈前列腺癌,但需考虑前列腺癌分期;去势治疗虽能延缓疾病进展,但大部分患杼最终出现去势抵抗。因此,对于那些丧失手术机会以及去势抵抗的前列腺癌患者,目前尚兀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则为这些患者带米了福音。近年来,随着各期临床试验不断开展,前列腺癌免疫治疗已经取得l『较大进展,并有部分药物成功进入临床应用。但由于前列腺癌免疫治疗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干扰,其治疗过程仍伴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文就其中几种免疫治疗的原理、临床试验、疗效及不足之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新辅助放化疗/化疗联合手术已成为局部进展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尽管使患者生存获益,但仍有多数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激活T细胞发挥抗肿瘤作用,随着免疫治疗模式的不断演进,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食管癌一线、二线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大量关于食管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有望为食管癌新辅助治疗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就目前关于食管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胆道肿瘤是一组起源于胆道上皮, 并以腺癌为主要病理学类型的恶性肿瘤, 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或有远处转移。胆道肿瘤对传统的放化疗及新兴的免疫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均不敏感, 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抑制性的免疫微环境(IME)。本文从全景观出发, 探讨胆道肿瘤患者IME中浸润的免疫细胞及间质细胞所发挥的抗肿瘤或抑制抗肿瘤免疫效应, 以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等。对胆道肿瘤患者IME全景观的了解, 有助于免疫治疗及联合治疗的临床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因就诊时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预后极差。近年来抗PD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癌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治疗在部分病人中获得很好的疗效,但仍有多数病人免疫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可用于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的临床或生物学指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获益,同时避免不良反应。本文旨在总结目前研究可用于肝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相关指标以及潜在的预测机制,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传统治疗手段对于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有限,导致其预后差。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通过调节及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是当前肿瘤防治的热点。笔者将对胰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并讨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肝癌系统治疗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不可切除肝癌或交界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肿瘤的超进展是一种肿瘤加速生长的现象,在接受系统治疗的肝癌等实体瘤病人中均有发生,主要与免疫治疗相关。目前,临床上对肝癌中肿瘤超进展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尚无法正确评估肿瘤超进展是否发生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only method for curative treatment of biliary tract cancer (BTC). Recently, an improved efficacy has been revealed in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BTC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by the advent of useful cancer chemotherap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ownsizing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BTC.

Methods

Initially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cases were defined as those in which therapeutic resection could not be achieved even by proactive surgical resection. Gemcitabine was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once a week for 3 weeks followed by 1 week’s respite. Patients whose disease responded to chemotherapy were reevalua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ir tumor was resectable.

Results

Chemotherapy with gemcitabine was provided to 22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BTC. Tumor was significantly downsized in nine patients, and surgical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in 8 (36.4%) of 22 patients. Surgical resection resulted in R0 resection in four patients and R1 resection in four patients.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 had a significantly longer survival compared with those unable to undergo surgery.

Conclusions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enables the downsizing of initially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BTC, with radical resection made possible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patients. Downsizing chemotherapy should be proactively carried out as a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strategy for patients with initially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BTC with the aim of expanding the surgical indic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胆道恶性肿瘤(B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92例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接受PD-1 抑制剂治疗的晚期BTC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效果、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药物不良反应等资料,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 92例病人中,胆囊癌(GBC)31例、肝内胆管癌(ICC)34例、肝外胆管癌(ECC)27例。PD-1抑制剂治疗后6个月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DCR)17.4%和40.2%,其中GBC(25.8%)和ICC(23.5%)病人的ORR高于ECC(0)病人。92例病人的中位PFS为4.0个月,中位OS为10.0个月。联合靶向治疗组中位PFS及OS大于单药组(分别为5.0 个月vs. 2.5个月,P=0.007;11.0 vs. 7.5个月,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化疗组中位PFS 及OS大于单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2 个月vs. 2.5个月,P=0.227;10.0个月 vs. 7.5个月,P=0.114);联合靶向治疗组中位PFS 及OS与联合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0个月vs. 3.2个月,P=0.101;11.0 vs. 10.0个月,P=0.254)。6例病人出现3级及以上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晚期BTC病人,PD-1抑制剂联合靶向治疗的效果优于单药治疗;与ECC相比,GBC和ICC病人更可能从PD-1抑制剂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14.
胆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胆囊癌和胆管癌,具有早期诊断率低、解剖复杂、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等特点。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也正在胆道恶性肿瘤中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胆管癌(CCA)是起源于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虽然手术治疗是CCA公认的根治手段,但由于胆道系统的特殊解剖特点及CCA的高侵袭性使得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药物治疗成为晚期CCA患者获得较好预后的选择,主要分为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目前研究发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及异柠檬酸脱氢酶1 (IDH-1)两个重要的治疗靶点,由此衍生出的靶向治疗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普遍展现了良好的效果。虽然CCA普遍表达PD-1/PD-L1,但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敏感,通过联合使用其他免疫治疗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与新兴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比,传统化学治疗在CCA治疗效果最为稳定,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建议顺铂+吉西他滨为晚期不可切除或有转移症状的CCA患者的一线化疗方案。这些药物的最新进展将会显著改善CCA患者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6.
晚期及转移性胆系肿瘤的临床治疗策略匮乏,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目前晚期胆系肿瘤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且无二线方案可用。免疫治疗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但胆系肿瘤的免疫治疗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部分Ⅰ、Ⅱ期临床试验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可耐受性和有效的抗肿瘤效果。但由于BTCs肿瘤的低发病率和高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免疫治疗相关生物学标记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实践,限制了基于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的开展。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治疗能否为晚期BTCs病人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仍要等待更多Ⅲ期临床试验的结论并需要继续开展大量的临床试验和实践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晚期及转移性胆系肿瘤的临床治疗策略匮乏,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目前晚期胆系肿瘤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且无二线方案可用。免疫治疗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但胆系肿瘤的免疫治疗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部分Ⅰ、Ⅱ期临床试验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可耐受性和有效的抗肿瘤效果。但由于BTCs肿瘤的低发病率和高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免疫治疗相关生物学标记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实践,限制了基于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的开展。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治疗能否为晚期BTCs病人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仍要等待更多Ⅲ期临床试验的结论并需要继续开展大量的临床试验和实践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