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曹明  周浙昆 《广西植物》2002,22(1):T001-T005
从系统学分类学的角度出发,对国产栎属31个种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栎属的花粉萌发孔对该属的系统与分类无太大的参考价值;但栎属的花粉纹饰有颗粒状,聚粒状两种主要类型,具有重要的系统学分类学价值。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栎属植物划分为常绿类与落叶类的观点,栎属巴东栎组植物的花粉纹饰在种间存在分化,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巴东栎组至少划分为两个不同类群的观点;在佐以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栎属植物的花粉纹饰还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杜鹃花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玉国  李光照  漆小雪  欧祖兰   《广西植物》2006,26(2):113-11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5个亚属20种杜鹃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其中大部分(16种)为首次报道。杜鹃花属花粉均为四合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四合体为圆角三角形,连接紧密。单粒花粉为球形或近球形,具三沟孔。在扫描电镜下,除了杜鹃亚属的百合杜鹃、羊踯躅亚属的羊踯躅以及马银花亚属的马银花组具有明显的纹饰特征之外,其它类群的形态特征相互重叠,不足以作为现有亚属的分类依据。花粉粒具不同的外壁纹饰,可为分类研究提供孢粉学方面的证据,但应慎重应用花粉形态对杜鹃花属植物特定种进行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3.
国产打碗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学森  谢东斗 《植物研究》1994,14(3):273-279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观察了国产5种1变种打碗花属(CalystegiaR.Br.)植物的花粉.该属植物的花粉呈球形,具散孔。覆盖层具穿孔.孔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通常5或4个一组,至五边形或四边形排列,具孔膜,凹陷,少数突出,具5-20个不规则颗粒状突起.花粉外壁分两层,内层厚约0.5μ,外层厚薄不一,趋向萌发孔变薄,覆盖层表面具小刺状突起、小凹陷及穿孔.观察结果说明,打碗花属为一个自然分类群,其可能起源于旋花属中具散沟的类群,或与之具有共同的祖先.本文观察到有些种的部分萌发孔间具有通道,这可能是该属花粉的一种返祖现象.另外一份毛打碗花的花粉标本,其花粉外壁天覆盖层,上部2-3次分枝的基柱明显可见,这种罕见的花粉可能是由于某种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含笑属(木兰科)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新华  夏念和 《广西植物》2008,28(3):311-31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含笑属12个分类群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花粉粒椭圆形,两侧对称,异极,具远极单萌发沟,中等大小;形成一较为自然的分类群。虽然花粉粒的大小和表面雕纹不同种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不足以为现有的属下分类系统提供足够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椴斑蚜属Tiliaphis Takahashi已知2种,朝鲜椴斑蚜Tiliaphis coreanus Quednau,1979和小椴斑蚜T.shinae(Shinji,1924)(中国新纪录)。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各种提供了观察标本、地理分布、寄主植物等信息新纪录种提供了详细的形态记述和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7.
中国栎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明  周浙昆 《广西植物》2002,22(1):14-18
从系统学分类学的角度出发 ,对国产栎属 31个种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栎属的花粉萌发孔对该属的系统与分类无太大的参考价值 ;但栎属的花粉纹饰有颗粒状、聚颗粒状两种主要类型 ,具有重要的系统学分类学价值。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栎属植物划分为常绿类与落叶类的观点 ;栎属巴东栎组植物的花粉纹饰在种间存在分化 ,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巴东栎组至少划分为两个不同类群的观点 ;在佐以其他证据的情况下 ,栎属植物的花粉纹饰还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属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由于天然种间杂交,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的分类存在着组间界限不清、近缘种之间很难区分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属不同组、系的植物花粉及种间杂交后代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探讨该属物种的系统学关系。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猕猴桃属植物21种、 6变种和4个不同种间杂交F1代植株的花粉,描述了它们的花粉形态,并根据花粉形态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检索表。研究结果表明:(1)猕猴桃属的花粉形状主要以长球形至近球形为主,变异较小,而花粉粒大小和外壁纹饰的种间差异较大。(2)多数迁地保护物种的花粉粒以三孔沟为主,不同于以前报道的以三拟孔沟为主,原因可能是花粉样本采集地的环境不一样,以及野外的广泛杂交造成的。(3)种间杂交后代花粉空瘪,无授粉能力,是由于所采用亲本植株染色体的倍性不同,后代不能产生正常花粉所致。(4)人工选育雄株花粉外壁纹饰较野生雄株花粉的精细,这种花粉外壁纹饰变小的特征可能有利于雌雄异株植物的授粉受精。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5)雄株花粉大小与其雌株果实大小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这一现象有助于杂交后代的早期筛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栎属(Quercus L.)植物中18个种[10种属于栎亚属(Quercus),8种来源于青冈亚属(Cyclobalanopsis)]的花粉进行了详细的外壁纹饰研究。这些栎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结果显示,落叶类型栎亚属花粉外壁具有瘤状或分散的瘤状纹饰,常绿类型栎亚属花粉具有棒状或聚合棒状纹饰,青冈亚属花粉具有皱波状、刺状或聚合棒状纹饰。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可为栎属花粉化石的属内种级分类提供有效的鉴定依据。大量的现代栎属花粉研究显示,具有棒状纹饰的花粉多源自于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常绿类型栎亚属植物,而具有皱波状和刺状纹饰的花粉多来源于相对低海拔地区分布的青冈亚属植物。在古环境重建中,栎属化石花粉的形态多样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可靠地区分关键地层中的常绿和落叶栎属植物,也可能成为指示不同海拔高度的潜在的古气候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槲寄生属植物及其寄主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槲寄生属植物在世界的分布状况和在中国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其寄主植物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分布区类型的特点,结合该属目前的核型分析结果和现存类群的分布特点,论证了槲寄生属植物属古南大陆起源,并对其起源时间和迁移路线作了推测。  相似文献   

11.
东北槭属的种子表皮雕纹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凤国  张玉钧 《植物研究》1998,18(3):361-365
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东北地区槭属(Ace)的11种变种的种皮雕纹进行了扫描观察,并拍制了电镜照片。从种皮的雕纹类型看,槭树属的种皮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型:(1)嵌合型;(2)穴状条纹型;(3)条纹型;(4)网格型;雕纹的形态也支持了色木槭和元宝械作为两个独立种的处理意见;以及小果紫花槭作为紫花槭(Acerpseudo-siebolidianum(Pax.)Kom)的种下等级变种(var.kor  相似文献   

12.
对鲁西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以及华北各地石炭、二叠系孢粉组合中已经发现的Sinulatisporites一属的时空分布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其时空分布仅限于华夏植物区的北方亚区,在时间上始于早二叠世早期(太原组),灭绝于中二叠世中、晚期,可视为鲁西乃至华北地区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中期华夏植物区北方亚区的典型分子。其母体植物可能为一种喜湿热的真蕨植物或种子蕨植物。该属产出层位稳定,延续时间较短,在月门沟统山西组、石盒子统下石盒子组含量丰富,又常产出于月门沟统山西组的主要含煤岩段及其上部石盒子统下石盒子组的砂、泥岩段,故可作为二叠系划分和对比煤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植物园科学普及工作的展望贺善安,张朝晖,曾虹(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J.PlantResour.&Environ.1996,5(3):52~56根据中国植物园发展的历史,总结分析了植物园科普工作在内容、设施、方法和型式方面的发展,提出了当前植物园科普工作的重点是:1.要变传统的植物学普及为以环境教育为中心的科普。2.设施上要更新。3.要大力吸收国内外科普工作的先进经验,利用新的科技成果作为科普材料。4.在方式上要强调被教育对象的参与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星叶草属2隙节及2裂叶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存在于星叶草属植物中与单隙节共存的2隙节及与不分裂叶共存的2裂叶。通过分析后认为,这两个现象在该属植物中的出现并不是异常的。  相似文献   

15.
国产打碗花属植物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学森  李爱国 《植物研究》1995,15(3):363-367
本文借助于又目解剖镜和扫描电电镜对我国打碗花属5种植物的种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该属植物的种子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旋花型,较小,表面具疣状突起,种皮纹饰呈网状,包括打碗花、毛打碗花及旋花;另一类为藤水苗型较大,无疣状突起,种皮纹饰呈咀烂状,包括藤长苗和肾叶打碗花。2、疠状突起由数个相邻种皮细胞胞间壁强烈突出而成,呈山峰状,相连或单独存在。3、该属植物种子形态存在明显区别,可作为分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稻属叶表皮结构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对稻属Oryza L. 23种植物叶片表皮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叶表皮的某 些性状,如在叶片脉带之间长细胞中乳突的大小和分布以及叶表皮气孔器上小乳突的数目和着生位置 在稻属的各种之间有着一定的变异规律,这在稻属各种的分类和其系统关系的研究中有一定的价值。 综合这些性状的变异特征,按照叶片下表皮脉间长细胞中乳突的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气孔器中小乳突 的数目和着生位置可将稻属这23个物种分为3组。第一组包括长颖野稻、马来野稻、疣粒野稻和颗粒 野稻,这些种的叶表皮脉间长细胞中没有大乳突和中乳突,仅偶见极稀疏分布的小乳突,气孔器中均无 小乳突。第二组包括短药野稻、二倍体和四倍体药用野稻、小粒野稻、紧穗野稻、斑点野稻、阔叶野稻、高 株野稻、大颖野稻、根茎野稻和澳洲野稻,这些种的叶表皮脉间长细胞中通常没有大、中乳突,但密布小 乳突,且大多数种的气孔器保卫细胞的近两端各有2个小乳突。第三组包括栽培稻、一年生普通野稻、 多年生普通野稻、长雄蕊野稻、展颖野稻、南方野稻、矮舌野稻、非洲栽培稻和希来特野稻,这些种的叶 表皮脉间的长细胞中常有大乳突、中乳突和小乳突,而气孔器保卫细胞的近两端各有2个明显的小乳 突,并同时常在气孔器副卫细胞的近内缘还有2~4个小乳突。  相似文献   

17.
钱丽君 《古生物学报》1996,35(4):466-474
概述了Ricciisporites属的基本形态、分类和时空分布。由于形态特殊,层位稳定,一般丰度较高,故此属为北半球中生代最重要分子之一,主要出现于瑞替阶和下里阿斯阶,在中国仅见于华南上三叠统,是划分三叠系/侏罗系的标志分子。其母体植物可能生长于距渴湖、海湾岸边较近的生境。  相似文献   

18.
南沙海区晚第四纪浮游有孔虫演化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南沙海区17957和17958两柱状样中浮游有孔虫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南海晚第四纪以来较长时间尺度上(0-800ka BP)存在δ18O 11期(约400ka BP)开始的粉红色Globigerinoides ruber大量出现和Globigerina rubescens较高相对丰度,δ18O 5e期(约120ka BP)的粉红色Gl9obigerinoides ruber 绝灭,Globoquadrina Conglomersata大量出现,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 左旋型分子绝对优势开始,和δ18O 4/5期界线附近(约80ka BP)的Globo quadrina conglomerata绝灭等三次浮游有孔虫演化事件,南沙与南海北部及西北太平洋等海区的浮游有孔虫演化事件对比 表明,南沙海区在400ka BP开始海水温跃层相对较深,至δ^18O 5e期时,受西北太平洋中层水加强的影响,南沙海水温跃层变浅,在δ^18O 5e至4/5期界线这段时期内与西北太平洋水体交换比较自由。  相似文献   

19.
南海某些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通过对南海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硅藻分析,试图揭示南海某些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规律,以便为南海古海洋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Thalassionema nitzshioides为南海地区表层沉积硅藻的优势种,且其百分含量无明显的区域差异,体现了南海与周围海洋水体交换相对较弱的特征。除此之外,南海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主要受到海洋环流的影响,表现在黑潮暖流、印度洋暖水的入侵以及沿岸流对南海表层沉积硅藻分布的影响。其中,Nitzshia marina, Azpeitia neocrenulata , Azpeitia africana , Rhizosolenia bergonii等暖水硅藻可作为黑潮暖流及印度洋暖水入侵南海强度的指标种。而Cyclotella stylorum , Cyclotella striata , Diploneis bombus , Traychneis aspera , Tabularia tabulata等则可看作判断沿岸流对南海水体影响强度的标志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