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男,1岁3个月,头面部、躯干黄褐色斑丘疹1年余。例2男,2岁4个月,头面部、颈部黄红色及褐色斑丘疹1年余,无自觉症状。两者皮损组织病理:均可见真皮浅层组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均表现为CD68(+)、S-100(-)、CD1a(-)、Langerin (-)。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2例患者诊断为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2岁。半年前因面部黄褐斑在一美容院行纹刺黄色遮盖,效果不佳,两个月前在某一市级医院用855nm,8J/cm2的Q开关脉冲激光治疗,拟去掉黄色纹面,7天后闸皮脱落,发现由黑色斑点出现,逐渐变得稍高起,无自觉症状。检查左下脸处可见由直径2mm大的黑色斑丘疹密集排列组成的斑片,黑色斑丘疹与激光治疗的部位和光斑大小一致,部分黑色斑丘疹之间可见黄色斑片,在右下脸处可见2cm2大的酷似脸黄瘤的黄色斑片。讨论Q开关脉冲激光是治疗组身的有效方法,理论上,它利用激光的选择性光热分解,能够破坏纹身所导致的外源性色素,但在实…  相似文献   

3.
1病历资料例 1.患者女,17岁。因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多发性咖啡色斑片17年,于2009年8月到我科就诊。患者出生时,躯干即出现散在咖啡色斑片,随年龄增长咖啡色斑片逐渐增多,无明显自觉症状。2年前无明显诱因上述皮损明显增多。患者自诉长期头痛,自行口服止痛药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成人麻疹误诊2例陆树柏昆明市延安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650051)例1女,20岁,个体户。高热T39C3天,第4天起先面部后身上起红色斑丘疹,无痒感,发热时曾服用麦迪霉素、复方新诺明。体检:面、颈、躯干有玫瑰色斑丘疹,有些皮疹融合成斑片。血常规WBC...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0岁。 主诉:发热30余天,面部、躯干红色斑丘疹1周。 现病史:患者30余天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发热,伴畏寒,多于午后发生,体温介于38~41℃。1周前于面部、躯干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无伴痛痒,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起病以来自觉乏力,少许干咳,无伴胸痛、腹痛。小便无异常,大便2~3次/天,较稀,胃纳睡眠差,体重下降约30斤。  相似文献   

6.
重症多形红斑并发体位性低血压1例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卢和琨*曾抗患者女,22岁,因面部、躯干、四肢皮疹及曾晕厥2次,于1993年5月26日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血压正常。皮肤科情况:面部、躯干、四肢散布大量红色斑丘疹、红斑及一些紫癜(躯干部)。...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银屑病皮炎。患者男,36岁。因全身反复红斑及丘疹伴瘙痒6年余,加重2个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头皮可见较多白色鳞屑,枕后可见红色斑块;面部弥漫性红色斑片,上覆白色鳞屑,双耳可见散在痂壳;躯干及四肢散在红色斑块,部分上覆白色鳞屑,指甲部分可见点状凹陷及甲板变形。多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提示银屑病特征性改变。根据临床表现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银屑病皮炎。  相似文献   

8.
21岁女性患者,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出现色斑20余年。面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密集数百个绿豆至甲盖大小的褐色、暗棕色色素沉着斑片,面部散在萎缩性瘢痕,双侧眼睑周围、双侧颧部、鼻梁可见多处境界清楚的浅溃疡,边缘隆起有珍珠色丘疹。溃疡皮损组织病理: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诊断:着色性干皮病继发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9.
发疹性黄瘤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女,37岁。躯干部出现红色丘疹20余天。躯干、四肢可见泛发性密集分布的淡黄色丘疹或桔黄色丘疹,约针尖至绿豆大小,质坚。左背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未见异常,真皮中上部可见一肉芽肿性浸润,浸润由泡沫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诊断:发疹性黄瘤。  相似文献   

10.
例1男,26岁,面部红色丘疹伴痒痛20余天。例2男,19岁,面颈部反复红色丘疹、脓疱伴痒1年,加重1周。例3男,65岁,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红色丘疹、脓疱伴痒反复20年。3例均诊断为经典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该病多发于面部,可见漩涡状或匍行性斑块,点缀有毛囊性丘疹和脓疱,皮损向四周扩散而中心消退。皮损组织病理示:毛囊、皮脂腺内及周围大量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表皮内可见嗜酸性微脓疡,真皮浅中层及毛囊附属器较密集嗜酸细胞、部分中性粒细胞浸润。3例均给予口服吲哚美辛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停药后随诊6个月均未复发。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7岁,出生时即出现多发条纹状红色斑片和丘疹,红色斑片菲薄易破,愈后遗留色素减退斑片。右手第1、2指指甲发育不全。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泛发线状或漩涡状色素沉着条纹,部分黄红色丘疹增大形成斑块。于儿童期始逐渐出现多发的乳头瘤样皮损,以口周为著。皮肤科检查:全身泛发线状或漩涡状的色素沉着斑片,以躯干为著,其间散在色素减退斑片与黄红色斑块。口周、下颌及右胭窝多发乳头瘤样皮损。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不全,真皮厚度显著变薄,真皮乳头层血管增多,皮下脂肪层上移。诊断: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2岁,未婚。面部丘疹、粉刺伴痒18年。有 Darier病家族史。皮肤科检查:面额部、鼻部、鼻周、口周可见类似痤疮的针头大小肤色粉刺及米粒大小浅红色毛囊性坚实丘疹,表面油腻。大致对称分布。躯干、四肢、口腔黏膜及指趾甲未受累。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表皮上部见“圆体”和“谷粒”;棘层肥厚,可见棘层松解,基底层上形成裂隙,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诊断:Darier病。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5岁。面部、躯干、四肢出现色素减退斑5年。皮肤科情况:面部、躯干、四肢可见特殊形状的色素减退斑,大多数白斑呈线状或旋涡状,边界清楚。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查(手臂):与周围皮肤对照,浅色斑区基底层色素减少,基底细胞环大致存在,部分基底环可见点状缺失,真皮乳头及浅层可见少许嗜黑素细胞及稀疏炎细胞浸润。诊断:脱色性色素失禁症。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8岁。躯干四肢散在红斑丘疹4个月余。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散在红斑丘疹,丘疹中央可见瓷白色萎缩性斑片,边缘隆起伴红晕,伴腹痛。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变薄,真皮浅中层胶原变性,血管周围散在小片状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诊断: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给予阿司匹林、双嘧达莫、雷贝拉唑钠、美沙拉嗪、阿嗪米特口服治疗1个月后腹痛症状缓解,全身皮疹颜色变淡。2个月后患者腹痛加重诊断为肠穿孔,术后无明显改善。4个月后去世。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5岁。鞍鼻,头面部、躯干红色丘疹、结节伴手足关节变形10余年。体检:步态蹒跚,头面部、躯干散在多个紫红色圆形绿豆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结节,质软,界清,表面光滑,部分扁平,后背可见片状分布红色丘疹、紫癜,双手关节萎缩变形,活动受限,双膝关节压痛阳性。背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真皮可见单核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胞浆嗜酸性,呈毛玻璃样。诊断为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长期予以泼尼松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6.
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四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4例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男3例,女1例,年龄32 ~ 52岁。3例以头面部及颈部受累为主,密集多发性暗红色不规则浸润性斑块、结节、肿块、毛囊性丘疹及痤疮样皮损,躯干、四肢表现为斑片、轻度浸润的斑块、毛囊性丘疹及痤疮样皮损。1例头面部未受累,全身密集毛囊性丘疹。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血管周围及毛囊周围大量淋巴样细胞为主的团块状浸润,部分细胞异形,浸润细胞移入毛囊上皮是他们共同而显著的特征,而亲表皮现象不明显。其中2例毛囊内充满黏蛋白,阿新蓝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显示浸润细胞主要为CD4阳性T细胞。对常规用于经典蕈样肉芽肿的治疗反应差,病情难以完全缓解,即使部分缓解后也极易复发。  相似文献   

17.
【摘要】 例1男,16岁,面部、颈部及双腋下见密集褐色毛囊角化性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局部可见疣状增生;母亲与其有相似的病史及临床表现。例2男,21岁,头面部、颈部、躯干、双腋下及臀部见弥漫性毛囊角化性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局部可见疣状增生;家族成员均无类似症状。例2颈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伴灶状角化不全,棘层部分区域棘刺松解并有腔隙形成,可见绒毛、圆体和谷粒细胞,真皮浅层炎症细胞浸润。2例患者及其父母基因检测:例1及母亲ATP2A2基因存在第15外显子c.2300A>G错义突变;例2第15外显子与第15内含子交界处存在c.2097+5G>A 剪切区域突变。2例患者其他家族成员未见上述突变。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女,53岁。双手及面颈部丘疹5年,乏力伴关节疼痛2年。皮肤科检查:头面部、颈部及胸部可见弥漫性淡红色斑,边界不清,其间散在米粒至黄豆大淡红色丘疹;双上睑内眦处黄色斑疹,右侧内眦可见一花生粒大半球形淡棕红色丘疹,质中等。双手掌、手指、双耳郭及外阴后联合可见散在黄豆大肤色至淡红色丘疹和结节。下唇黏膜可见粟米大淡红色丘疹。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体积增大的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细胞质嗜酸性,呈毛玻璃样,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6岁,头面部手足皮肤增厚5年,加重伴面部红斑、丘疹、结节伴痒1年。皮肤科情况:面部、双耳皮肤可见浸润性红斑,其上可见散在结节、丘疹,皮肤油脂较多;前额皮肤可见皱褶及沟纹,头皮增厚呈回状,双手及双足可见杵状指/趾,双踝关节肿胀。X片提示长骨骨膜不规则增生,面部皮损组织病理符合慢性光化性皮炎。诊断:骨膜增生厚皮症合并慢性光化性皮炎。予以抗炎、抗组胺等治疗后部分皮损缓解。  相似文献   

20.
Rowell综合征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31岁.因面部水肿性红斑2个月,于2009年7月21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日晒后颧颊部出现红色水肿性红斑.伴烧灼感.1周后口腔黏膜出现无痛性溃疡,躯干、四肢散发粟米大丘疹.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予以泼尼松30 mg/d、羟氯喹0.4 mg/d治疗后皮疹消退,遗留淡红斑和浅灰色斑.入院前5 d面部红斑加重,入院后第2天,头面部出现疼痛性水疱和脓疱.当天躯干、四肢发生暗红色水肿性斑片,累及掌跖,有压痛.予以甲泼尼龙80 mg/d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