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黄牛酸皮为试验原料,按照宝斯卡铬鞣废液循环工艺进行30次鞣制试验,对鞣制后的蓝湿革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每次废液循环工艺鞣制的蓝湿革的Ts、粒面颜色和平细度以及革纤维的分散程度均趋于一致;每次循环鞣制过程中铬鞣剂的吸收程度也趋于平衡,而且铬鞣剂在纤维中的渗透性和分布状态均无明显差异;TG-DSC综合热分析结果证明了循环工艺得到的蓝湿革的热稳定性与常规铬鞣工艺鞣制的蓝湿革相近。说明宝斯卡铬鞣废液循环工艺所得到的黄牛蓝湿革品质稳定、性能优良,该循环工艺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铬鞣废液循环工艺技术在某制革企业工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中对连续循环30次铬鞣废液中总铬、Cl-和SO42-含量的变化,水质污染特征和蓝湿革收缩温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总铬含量在前15次循环有上升趋势,后期基本稳定;Cl-含量在循环15次前有所下降,后期稳定在17~18 g/L;SO42-含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约600 mg/L。铬鞣废液在循环30次后水质污染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循环前期CODCr含量逐渐上升,在循环15次后趋于平衡;NH4+-N在循环15次后稳定于400 mg/L左右,30次后约200 mg/L;铬鞣废液TOC含量稳定在1 000~1 400 mg/L,基本上呈现先上升后期稳定的趋势。铬鞣废液分别在循环第15次、第10次以后未检出六价铬的存在,且循环后鞣制的蓝湿革收缩温度均在95℃以上,耐湿热稳定性良好,基本满足后期应用条件,实践证明本试验所用铬鞣废液循环利用工艺技术是安全环保可行的,且风险较低,对后期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宝斯卡铬鞣废液封闭循环工艺技术应用的操作液进行了特征分析检测,并与常规铬鞣废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铬鞣废液封闭循环过程中的操作液中的六价铬被完全抑制,废液中Cr_2O_3、总有机碳、COD_(Cr)和氨氮等含量指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趋于累积平衡。研究结果揭示了铬鞣废液封闭循环工艺操作液的变化特征及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效益评估计算显示该工艺技术可明显节约水资源,减少中性盐和铬鞣剂的用量,经济与环境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比了常规浸酸、甲基磺酸浸酸、芳香族磺酸无盐浸酸三种浸酸方法对铬鞣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三种铬鞣废液直接循环利用过程中废液中铬含量、氯离子等的变化及其对铬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浸酸-铬鞣工艺相比,甲基磺酸和芳香族磺酸浸酸铬鞣均能使铬鞣废液铬质量浓度从1142 mg/L降低到153.5 mg/L以下;铬鞣废液被直接循...  相似文献   

5.
铬鞣废液的有效循环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铬鞣废液的循环利用方法及其优缺点;提供了一种新的铬鞣废液有效回用于复鞣的工艺,复鞣废液Cr2O3含量低于0.1g/L,可直接排放,能实现铬鞣废液的封闭循环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典型制革企业牛皮蓝湿革、羊皮蓝湿革鞣后湿整理各工序废水的铬浓度,并分析了废水中铬的分布特点及来源。结果表明,在鞣后湿整理过程,各工序均有铬释放。铬复鞣是导致湿整理废水中铬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而蓝湿革中铬的释放也是废水中铬的重要来源;即使对铬鞣废液进行了循环利用,湿整理工段释放的铬也会导致综合废水中的铬显著超标。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典型制革企业牛皮蓝湿革、羊皮蓝湿革鞣后湿整理各工序废水的铬浓度,并分析了废水中铬的分布特点及来源。结果表明,在鞣后湿整理过程,各工序均有铬释放。铬复鞣是导致湿整理废水中铬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而蓝湿革中铬的释放也是废水中铬的重要来源;即使对铬鞣废液进行了循环利用,湿整理工段释放的铬也会导致综合废水中的铬显著超标。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实验以陕西咸阳彩虹集团电子网板厂的铬酸坚膜废液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铬的测定,通过净化、絮凝除杂、还原、复配等方法将高浓度的含铬废水处理后用于皮革工业的铬鞣液,铬的回收率达98.8%,所鞣制的羊皮蓝湿革各项指标均达国家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用木质素磺酸钠(木钠)作为铬鞣助剂的可能性。从蓝湿革的Cr2O3含量、废液的Cr含量和坯革的物理性能等方面考察了木钠的助铬鞣效果。结果表明,提碱后加入木钠可以提高皮胶原的铬吸收率,有效减少废液中铬的排放量,同时增加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厚度和紧实度。木钠助铬鞣的最佳工艺为:铬粉6.0%,转动2h;提碱至pH3.8~4.0;木钠1.0%,转动1h;升温至40℃,转动2h;出鼓,搭马静置24h。  相似文献   

10.
实验以陕西咸阳彩虹集团电子网板厂的铬酸坚膜废液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光光度法和碘量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铬的测定,通过净化、絮凝除杂、还原、复配等方法将高浓度的含铬废水处理后用于皮革工业的铬鞣液,铬的回收率达98.8%,所鞣制的羊皮蓝湿革各项指标均达国家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结合新型铬鞣交联剂的应用,探索出一种生产高质量服装毛革产品的铬鞣液循环利用技术,并探讨该技术中铬吸收对坯革收缩温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总结出可行的实施工艺。在铬鞣循环废液中铬粉耗用量为20g/L,铬交联剂用量为1.2g/L,使用自动提碱剂提碱时,坯革收缩温度能达到100℃以上,坯革的质量与常规铬鞣的坯革质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铁鞣新方法     
将铁鞣与铬鞣进行了优化结合,这种鞣制技术不仅可以加工出质量上呈的皮革制品,同时又可以满足废液中铬与铁的含量低于100mg/kg的标准。此工艺制造的皮革可耐沸水试验,阐述了其鞣制技术和鞣制机理。对铁鞣法在加工山羊绒面革和绵羊全粒面服装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对鞣革的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成革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染色特性也做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丙烯酸低聚物的合成及其在三明治式铬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出了一种水溶性低聚物。将该低聚物用于先铬鞣 ,后低聚物鞣 ,再铬鞣的“三明治式铬鞣”过程中 ,以改善皮对铬的吸收。结果表明 :在标准铬粉总用量 4%的条件下 ,该低聚物可将铬鞣废液中的铬含量从Cr2 O3 2 46g/L降低到Cr2 O3 0 1 2 g/L ,可将蓝湿革的收缩温度从 95℃提高到 1 0 6℃。鞣制出的革在染色性能和物理性能方面与纯铬鞣革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常规铬鞣工艺的铬污染及得到合适的硅酸钠预处理山羊酸皮的工艺条件,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硅酸钠分别在碱、酸性区域内预处理山羊酸皮,然后再铬鞣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中性区域内硅酸钠预处理的效果更好;7 5%的硅酸钠处理3 h可使酸皮的收缩温度(Ts)达68 ℃,适合于削匀操作,产生的废弃物不含铬,易于降解和处理.此外,硅酸钠预处理酸皮后可使随后铬鞣废液中的铬离子质量浓度降低为0 960 g/L,铬吸收率提高为91%,5%的铬粉即可使皮Ts达104 ℃.扫描电镜分析及成革性能检测显示,硅铬鞣与铬鞣蓝湿革的粒面及纵截面的显微结构无太大区别.硅铬鞣成革的机械性能与常规铬鞣成革相当,Ts稍高于铬鞣成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pH电位滴定法、阳离子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手段主要研究了在碱度为33%的硫酸铬鞣液中,分别添加乳酸、洒石酸、柠檬酸、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邻苯二甲酸等的钠盐后的鞣液的组成、特性及鞣革性能。结果表明,有机酸根参与了铬的配位,鞣液组份数增多;羟基酸铬鞣液中阳、中性络离子增多,高电荷阳络离子减少,耐碱性、稳定性提高;二羧酸铬鞣液中出现了更高价态的阳络离子,甚至因交联过大而析出沉淀。用有机酸铬液鞣革收缩温度高,铬吸收好,废液含铬量低,尤以加洒石酸钠及邻苯二甲酸钠的鞣液的鞣革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将铁鞣与铬鞣进行了优化结合,这种鞣制技术不仅可以加工出质量上乘的皮革制品,同时又可以满足废液中铬与铁的含量低于100mg/kg的标准。此工艺制造的皮革可耐沸水试验,阐述了其鞣制技术和鞣制机理。对铁鞣法在加工山羊绒面革和绵羊全粒面服装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对鞣革的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成革的物理机械性能及染色特性也做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铬鞣液和铬废液中铬含量的测定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选用各种氧化剂进行试验,最后选用过硫酸铵将Cr^3+氧化成Cr^6+,在3低压过渡金属离子色谱仪上进行流动注射分析,从而测得铬含量。通过精密度试验,回收率试验以及与常规分析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减少铬鞣过程中铬污染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铬鞣过程中减少铬污染的方法进行了综述。这些方法包括铬鞣工艺参数的优化、废铬液直接循环利用、废铬液回收再用、交联铬鞣法及接枝铬鞣法。其中交联铬鞣法及接枝铬鞣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将芳砜型鞣剂用于预鞣建立了无盐浸酸高吸收铬鞣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预鞣的最佳条件为,芳砜型鞣剂用量4%,pH值6.0,温度35℃,时间4h:预鞣皮的收缩温度可达68℃。在无盐浸酸后用5%的标准铬粉鞣制,铬鞣废液中的铬含量可降至0.2gCr2O3/1以下,得到的蓝湿革与常规铬鞣蓝湿革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对目前国内外铬鞣废液的回收利用研究及方法进行了综述与比较,铬鞣废液的直接循环使用较回收铬的更易在制革厂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