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前列腺病病变患者采用磁共振常规扫描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选取感兴趣区记录DWI的信号强度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64例经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诊断结果显示前列腺癌35例,前列腺增生29例。当b取800s/mm2时,以前列腺癌组外周带癌灶的平均ADC值单值上界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0.87×10‐3 mm2/s ,而前列腺增生结节的ADC值单值上界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1.30×10‐3 mm2/s ,两组ADC之间无交叉,所以以ADC值≤0.87×10‐3 mm2/s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阈值,其诊断敏感度为88.57%,特异性为89.66%,准确性为89.06%,Kappa=0.67,P <0.01,说明其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DWI对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可提供定量诊断信息,ADC值是鉴别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MR弥散加权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为增加检出乳腺癌的敏感性,需应用多种MR扫描技术。然而,常规MR在检测及描述乳腺病变特征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弥散加权成像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成像技术,能够反映组织的生物物理学特征,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弥散加权成像是唯一能够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弥散运动的非侵入性方法,可以检测出组织结构在分子水平上的改变。其成像时间短,敏感性高,无需使用对比剂,并且能比常规MR检查更早的发现病变,因此,它已经广泛应用于脑部疾病中,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乳腺疾病方面。本文就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的应用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在3.0T磁共振非脂肪抑制憋气DWl序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志愿者与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在3.0T磁共振上,术前行基于SE-EPI的非脂肪抑制憋气DWI序列,b值为0和600s/mm2,统计学比较分析正常胰腺、胰腺癌及远端炎症区的ADC值.结果:不同组织的ADC值从低到高依次为胰腺癌、正常胰腺、远端炎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织的ADC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值为18.716,P值为0.0004,两两比较分析显示胰腺癌分别与正常胰腺及远端炎症的ADC值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483及0.00191.结论:在3.0T磁共振上,非脂肪抑制憋气DWI序列有助于病灶筛查,其ADC值能够较好的反映胰腺癌、正常胰腺及远端炎症的组织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病变,其中良性组14例(6例内膜增生、8例内膜息肉),恶性组41例(39例内膜癌、2例癌肉瘤).所有病例行常规MRI平扫和增强检查,以及DWI(弥散敏感因子b值为0、1000s/mm2),分析病变的DWI信号特点和测定ADC值.结果 良性组DWI图12例表现为稍高信号、2例表现为等信号、平均ADC值为(1.34±0.19)×103mm2/s;恶性组DWI图34例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余下7例表现为稍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84±0.14)×103 mm2/s;恶性组ADC值明显小于良性组(P=0.042),以1.07×103 mm2/s为临界值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高达92.9%、97.6%、96.4%.结论 DWI及ADC值测定有助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宫颈癌术后在我院复查MRI检查患者121例,其中行放疗37例,以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复发32例,先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再按术后是否行放射治疗分为单纯术后组及手术加放疗组,复发组分为单纯术后复发组及手术后加放疗后复发组,分别测量术后、放疗后宫颈残端与复发肿瘤的ADC值,进行对比分析;采用DWI诊断宫颈癌复发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以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三项指标分析DWI对其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术后放疗后与复发癌灶ADC值两两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复发与术后放疗后复发无统计学意义;DWI成像对宫颈癌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5.51%、96.69%。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可以作为评估宫颈癌复发的准确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中、老年志愿者肾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研究健康中老年肾脏皮、髓质ADC值差异及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0月中、老年健康志愿者83例,采用GE 1.5TSigna TwinSpeed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双肾T1WI、弥散加权成像(DWI)(b=0s/mm2,600s/mm2,1 000s/mm2)扫描,通过配套工作站软件测量肾脏皮质、髓质ADC值。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别比较中、老年肾脏皮质和髓质ADC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b值为600s/mm2时,中、老年组肾脏皮、髓质ADC值分别为(2.24±0.11)×10-3 mm2/s、(2.22±0.12)×10-3 mm2/s、(2.15±0.14)×10-3 mm2/s、(2.12±0.16)×10-3 mm2/s;b值为1 000s/mm2时,中、老年组肾脏皮、髓质ADC值分别为(1.98±0.16)×10-3 mm2/s、(1.89±0.10)×10-3 mm2/s、(1.85±0.19)×10-3 mm2/s、(1.87±0.16)×10-3mm2/s。除b值为1 000s/mm2时中、老年组肾脏髓质ADC值无统计学差异外,同b值下中、老年组肾脏皮质之间、髓质之间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b值下各组肾脏皮、髓质之间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健康中、老年皮、髓质ADC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MR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像在鉴别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脓肿中的应用,观察病变中心的坏死、瘤周水肿的ADC值对三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50例颅内单发环形强化病变.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及DWI检查。其中胶质瘤20例,脑脓肿10例,单发转移瘤20例。分别计算病变的中心坏死区、周围水肿、对侧正常脑实质及脑脊液的ADC值,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病变的坏死灶与脑脊液、周围水肿与正常脑实质的ADC值有无差别。结果脑脓肿、转移瘤及胶质瘤中心坏死区的ADC值间均有统计学差异,而且三者与脑脊液的ADC值亦有统计学差异。中心坏死区与脑脊液的ADC值从大到小为:脑脊液、胶质瘤、转移瘤和脑脓肿。脑脓肿和转移瘤周围水肿的ADC值间无统计学差异.二者与胶质瘤周围水肿均有统计学差异,后者的ADC值低于前二者。水肿区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脑实质。结论DWI及ADC像对鉴别颅内环形强化病变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卫  金红花 《西南军医》2016,(2):139-14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62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根据肝脏穿刺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分为S1期(n=15例)、S2期(n=16例)、S3期(n=16例)、S4期(n=15例),同期选择23例未发生肝纤维化的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磁共振平扫及DWI检查,比较各组不同b值时ADC值,分析ADC值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b值为100s/mm2、200s/mm2、400s/mm2时各组ADC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值为600s/mm2、800s/mm2时,肝纤维化组S3及S4期ADC值明显低于S0、S1及S2期(P<0.05);b值为100s/mm2、200s/mm2、400s/mm2时,不同分期ADC值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值为600s/mm2、800s/mm2时,ADC值与肝纤维化分期有负相关性(P<0.05),b值为800s/mm2时,相关性最明显。结论 DWI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当b值为800s/mm2时,各肝纤维化分期的ADC值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3.0T磁共振上,分析评价自由呼吸背景抑制弥散序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正常志愿者行常规T1WI、频率饱和脂肪抑制T2WI、MRCP、弥散加权成像(DWI)及三维LAVE平扫,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术前行常规T1WI、频率饱和脂肪抑制T2WI、MRCP、DWI、三维LAVE及增强三维LAVA扫描,DWI序列基于SE-EPI序列及b值为0和600s/mm2,应用自由呼吸背景抑制技术,统计学比较分析正常胰腺、胰腺癌、邻近胰腺及远端炎症区的ADC值。结果:不同组织的ADC值从低到高依次为胰腺癌、正常胰腺、远端炎症及邻近胰腺组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织的ADC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值为17.936,P值为0.0003,两两比较分析显示胰腺癌分别与正常胰腺、邻近胰腺及远端炎症的ADC值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591、0.000347及0.00211。结论:在3.0T磁共振上,自由呼吸背景抑制DWI序列有助于病灶筛查,其ADC值能够较好的反映胰腺癌、正常胰腺、邻近胰腺及远端炎症的组织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鉴别腰椎间盘急、慢性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腰椎间盘磁共振检查男性患者175例,扫描序列为矢状位T1WI、T2WI、T2WI-SPAIR、DWI及轴位T2 WI;选取Pfirrmann分级Ⅲ/Ⅳ级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为研究对象,共262个椎间盘(88个Ⅱ/Ⅴ级椎间盘未纳入研究);Ⅲ级133个椎间盘,急、慢性损伤组及退变组分别44、44及45个;Ⅳ级129个椎间盘,急、慢性损伤组及退变组分别43、44及42个;分别测量各椎间盘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firrmannⅢ级椎间盘急、慢性损伤组及退变组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最大,退变组次之,慢性组最小;Ⅳ级椎间盘急、慢性损伤组及退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慢性损伤组与退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损伤组与慢性损伤组及退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损伤组ADC值大于慢性损伤组与退变组.PfirrmannⅢ级各组椎间盘ADC值均高于对应Ⅳ级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表观弥散系数值能为椎间盘急慢性损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常规成像及DWI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磁共振常规成像序列(T1WI、T2WI及FLAIR)与DWI对脑膜瘤的检出率,探讨其鉴别病理亚型及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的MRI图像,计算不同序列对脑膜瘤的检出率;测量并比较不同病理亚型、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实质的平均ADC值和相对ADC值(rADC值)。结果:在T2WI上出现低信号的多是纤维型、过渡型和砂粒体型,出现高信号的多是脑膜上皮型和血管瘤型。在各个序列中,以DWI对脑膜瘤病变的检出率最高(87.1%),T2WI次之(74.3%),T1WI最低(38.6%)。恶性脑膜瘤的囊变发生率(67%)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22%)。良性组各亚型间、良恶性两组间平均ADC值及r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可提高对脑膜瘤的检出率,但单独根据ADC值并不能鉴别脑膜瘤的亚型及良恶性。DWI结合常规MRI表现对脑膜瘤亚型及良恶性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ADC值与rADC值诊断脑肿瘤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和相对表观扩散系数值(rADC)诊断脑肿瘤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69例拟诊脑肿瘤患者除常规序列及增强扫描外加作DWI,并测算肿瘤实质及肿瘤实质对侧镜面正常区的ADC和rADC值.结果 低级胶质瘤42例,高级胶质瘤15例,脑膜瘤12例.3组肿瘤的ADC值及r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C:F=13.882,P=0.000,rADC:F=19.858,P=0.000);低级胶质瘤与高级胶质瘤、脑膜瘤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1499和6.4714,P<0.01),低级胶质瘤与高级胶质瘤、脑膜瘤r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1344和7.7569,P<0.01),高级胶质瘤与脑膜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q=1.4697,P>0.05,rADC:q=1.7915,P>0.05).结论 ADC值和rADC值对胶质瘤的分级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三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3D~1H-MRS)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病理或实验室检查证实的前列腺炎患者33例,病理证实前列腺癌患者18例,正常健康自愿者12名,均行前列腺MRI、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序列,b值为0 s/mm~2和600 s/mm~2,并行3D~1H-MRS检查.结果 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和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别为(1.60±0.17)×10~(-3)mm~2、(0.83±0.13)×10~(-3)mm~2、(2.14±0.13)×10~(-3)m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ne-way ANOV,P<0.05),两两组间比较(LSD)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3D~1H-MRS代谢图中(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分别为0.55±0.21、4.02±1.96、0.43±0.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组间比较,前列腺癌组和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DC值和3D~1H-MRS对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螺旋桨扫描技术(PROPELLER FSE)和平面回波成像(EPI)两种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探讨PROPELLER技术在DWI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67例临床疑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分别行PROPEL-LER FSE DWI、EPI DWI和常规T1WI、T2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检查,比较两种不同的DWI序列的图像质量,病灶检出率和对病变的显示程度。结果67例EPI DWI图像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磁化率伪影,67例PROPELLER FSE DWI图像未见明显伪影及变形。67例中共发现并确诊46个急性脑梗死灶(4例为颅内多发病灶),其中病灶位于颅底区域12个,非颅底区域34个。PROPELLER FSE DWI和EPI DWI均可分辩出所有非颅底区域梗死灶。对12个颅底病灶PROPELLER FSE DWI检出率达100%,而EPI DWI可以明确诊断的7个,检出率达58.3%,病灶形态显示不充分或变形者3个,占25%,漏诊2个,漏诊率为16.7%。所有颅底区域病灶EPI DWI上信噪比(SNR)低于相应PROPELLER FSE DWI的SNR(t=-2.874,P<0.05)。结论PROPELLER FSE DWI能提高图像SNR,有效消除颅底磁化率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提高颅底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胰腺癌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胰腺癌患者35例,正常对照组共32例。DWI选用b值分别为50、400、700s/mm^2,分别测量胰腺癌组织、癌周胰腺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的ADC值,并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测量胰腺癌组织在T2WI,DWI(b=400s/mm^2)及磁共振增强扫描图像中病灶最大直径,并进行分析。结果:3组b值所测得ADC值统计结果示胰腺癌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癌周胰腺组织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与癌周胰腺组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组织在T2WI,DWI(b=400s/mm^2)及动态增强图像中最大直径测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WI可以较清楚地显示胰腺癌病灶,b值为400s/mm^2时图像效果最佳,与ADC值测定共同分析对胰腺癌病灶的检出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及DWI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志群  李坤成  武力勇  赵澄   《放射学实践》2009,24(8):828-831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诊断为PRE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表现为头痛、视物不清,并伴有高血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生化、脑脊液、血及尿常规检查,行常规MRI、MRA及Dwl扫描。结果:3例PRES患者MRI示双侧顶枕区皮质及皮层下白质多发病灶,在T1WI上病灶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FLAIR及T2wI上呈高信号,DWI显示部分病灶呈等信号或低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图(ADC)上呈高信号,部分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上呈等信号。治疗后随访MRI显示所有患者病灶逐渐减小、消失。结论:PRES好发于顶枕叶皮质及皮层下白质,病变早期为血管源性水肿,晚期可表现为细胞毒性水肿,治疗及时可逆转,采用MRI及DwI成像结合其临床特征可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脏常见弥漫性疾病的ADC值及DWI上信号强度与相应血供相关性。方法:共110例(19例肝硬化癌变结节、20例肝转移性肿瘤、35例海绵状血管瘤和36例肝囊肿)弥漫性肝占位进行磁共振扫描并计算感兴趣区ADC值、信号强度及增强率。结果:癌变结节与DN及正常肝组织间ADC值相比明显高于后两者,P<0.05。肝囊肿、海绵状血管瘤、肝硬化癌变结节及转移性肝癌在DWI上均为明显高信号。结论:DWI及ADC值对于鉴别弥漫分布的肝脏恶性实质肿块与肝硬化再生结节及良性富水肿块(血管瘤及囊肿)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在弥漫分布的肝硬化再生结节中发现癌变结节,有其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磁共振弥散成像提供了与常规MRI技术不同的图像对比,它的图像对比主要依赖水分子的运动。可通过三个方面反映组织的弥散特性。①平均弥散:反映组织分子总的位移平方及总的弥散障碍特性。②各向异性程度:描述分子在空间各个方向上弥散的不同,与组织的方向性有关。③弥散方向性:反映组织的空间方向。磁共振弥散成像主要应用于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在脑肿瘤亦有重要作用。通常偏良性脑膜瘤细胞密度较小,细胞外问隙较大,ADC值较高,问变性脑膜瘤细胞密度较大,ADC值较低。良性脑膜瘤周边白质纤维主要由于肿瘤占位效应受压移位,各向异性程度无明显变化;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白质纤维部分破坏,各向异性程度下降。结合常规MRI,ADC及FA图有助于脑膜瘤良恶性分级。FA图及白质束成像可清楚显示肿瘤组织与周围白质纤维的关系,提供术者关于病灶与邻近重要白质纤维问三维可视化解剖学信息,指导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并有效保护提供锥体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技术联合应用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脑脓肿患者行DWI(SE-EPI序列)和多体素点分辨波谱分析法(PRESS-SI序列)MRS检查,并使用随机分析软件包Functool2进行图像分析和处理,获得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和波谱图,比较DWI和MRS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结果:9例脑脓肿于DWI上呈高信号,2例为混杂信号。MRS上10例检测到氨基酸(AA)峰,其中2例脓液培养见厌氧茵生长者波谱图上可见乙酸(Ac)峰和琥珀酸(Suc)峰。结论:应联合应用DWI和^1 H—MRS对脑脓肿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常规MRI结合DWI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雍昉  张发林  潘爱珍  赵海  高强   《放射学实践》2010,25(8):851-854
目的:探讨常规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良性(Ⅰ级)、11例非典型性(Ⅱ级)和4例间变性脑膜瘤(Ⅲ级)患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①良、恶性脑膜瘤的最常见部位均位于额部;两者在肿瘤大小、形态和信号特点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恶性脑膜瘤在肿瘤囊变坏死、边缘不规整、周围水肿、肿瘤强化方式和脑膜尾征等征象发生率上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两者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肿瘤侵犯脑实质或(和)破坏周围颅骨是诊断恶性脑膜瘤较为特异性征象;②良、恶性脑膜瘤的扩散系数(ADC)值分别为(8.73±1.68)×10^-9mm^2/s、(7.26±3.22)×10^-9mm^2/s,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结论:常规MRI对于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有一些特征性征象,结合ADC值的变化,能明显提高对于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