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营养指导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改善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慢性肾脏病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慢性肾脏病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营养指导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自我效能与干预前评分(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用护理营养指导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婷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23):3193-3197
目的 探讨个体化膳食营养教育模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 0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膳食营养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的营养认知、营养知识水平合格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实施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知识水平合格率为95.20%,对照组患者为6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40%,对照组为1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个体化膳食营养教育模式,可以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膳食营养认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总体实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管理整体模式对改善终末期肾病蛋白能量消耗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确诊终末期肾病(即慢性肾脏病5期)行腹膜透析或未透析且诊断为蛋白能量消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状态进行全面评估,采用慢性肾脏病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改良SGA量表(MQ-SGA)]变化,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本组患者营养状况优于干预前(P0.05),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发生率较高,通过慢性肾脏病管理可改善患者的蛋白质能量消耗状况,改善其营养不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营养管理系统在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8月在湖南省某医院住院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采用抽签法选取肾内一科的患者为试验组(42例),肾内二科的患者为对照组(42例)。两组脱落病例各2例,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营养管理系统进行饮食管理。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每日蛋白质及能量摄入量和营养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少于对照组,每日能量摄入量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管理系统在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延伸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为患者一体化管理提供支持,实现科学、精准的营养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营养指导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17年11月以来,我科将营养指导护理干预方案进行规划落实。选取2017年1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的6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1日施行常规护理的6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系统的规范化营养指导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4R危机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4R危机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均有明显提高,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4R危机理论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营养评估与专病一体化饮食指导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评估与专病一体化的饮食指导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6个月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营养评估与专病一体化的饮食指导应用于护理期间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治疗效果,帮助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收治的1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结合患者基本情况给予循证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依从性、自我控制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遵医嘱用药、适当运动、低盐低脂饮食、自我监测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饮食、治疗、躯体活动及社会心理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循证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自我控制相关指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对控制患者疾病有着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慢性胃炎相关疾病知识了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LSI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慢性胃炎相关疾病知识了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方法获得了良好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提升了疾病知识了解度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2日~2018年6月22日收治的1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个案管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肾功能、再次入院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肾功能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 0. 05),再次入院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干预,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肾功能,降低再次入院发生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结合前瞻性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糖尿病(DM)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1日~2019年2月28日收治的老年慢性DM患者200例,依据建档时间分为研究组101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取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结合前瞻性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糖尿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及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DSQ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0.01),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网络信息化管理模式结合前瞻性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慢性DM患者中,能提高患者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改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指导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控制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置管并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置管并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对试验组行5个阶段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腹膜炎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腹膜透析后第12,24周时,试验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在12,24周时,试验组的ALB,Hb平均浓度较对照组高(P0.05)。腹膜透析治疗48周内,试验组腹膜炎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病相关生存质量(KDTA)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健康相关生存质量(SF-36)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能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性,降低腹膜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引导式护理模式指导下胃癌术后患者家庭营养支持管理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与应用效果。方法:将从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3例纳入研究。将其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作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术后干预,试验组则开展引导式护理模式指导下家庭营养支持管理微信小程序干预。分析两组营养不良情况,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水平,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无营养不良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而重度营养不良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BMI、上臂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各项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护理模式指导下胃癌术后患者家庭营养支持管理微信小程序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属健康教育对卵巢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属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试验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实施家属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干预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每组各74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医护一体化疼痛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营养评分,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53±1.13)分,明显优于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4.98±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营养评分为(3.84±1.78)分,与对照组患者的营养评分[(2.43±1.48)分]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在疼痛护理干预中应用可以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进行有效控制,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性干预对预防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压疮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未进行干预,观察组进行预防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形成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以及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干预能前瞻性地降低社区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两组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心理障碍少(P<0.05),生活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健康教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PT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改良健康教育方法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健康教育方法能够改善PTC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率、健康知识水平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吴苗  吴沛 《全科护理》2020,18(24):3216-3219
[目的]探讨回授法在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术后营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营养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回授法对病人进行营养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知识评分、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机体所需营养成分、饮食搭配、营养不良风险、蛋白质食物来源、体质指数计算及营养知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营养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症状、情感角色、情绪控制、个人认知、社会交际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授法营养教育能有效提高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营养知识水平,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降低肛肠病术后患者癃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9月肛肠病术后患者1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肛肠病术后护理常规进行干预,试验组在术后早期采用耳穴压豆和穴位按摩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癃闭发生率、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癃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肠病术后患者早期采用耳穴压豆和穴位按摩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术后癃闭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