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SBAR模式改良的交接单对神经外科交接班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将我院2017年1-12月150例神经外科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方式;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150例神经外科患者设为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四段式SBAR交接单进行交接班。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神经外科病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32名。比较改良前后护士交接班质量评分和两组交接班合格率。结果改良后护士交接班质量总分(94.11±2.18)分高于改良前(89.69±2.1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交接班质量合格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3.00%(P<0.05);结论改良的SBAR交接单在神经外科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交接班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SBAR标准化沟通护理交接单在磁共振引导下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交接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12月160例拟行磁共振引导的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交接和书面表格交接方法,试验组采用结合磁共振引导的脑肿瘤切除术患者的特点,自主设计改良SBAR护理交接单进行交接班。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交接班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采用改良SBAR标准化沟通护理交接单的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交接班时间、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磁共振引导下的脑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改良SBAR标准化沟通护理交接单后,降低了护理交接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士交接班时间明显下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在妇科手术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3月60例患者为对照组,5—7月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法;观察组结合妇科手术患者的特点,制定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进行交接班,标准化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比较2组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患者床边交接班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应用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进行交接班后,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患者床边交接班满意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改良四段式SBAR护理交接单进行交接班有助于提高护士床边交接班质量、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和患者床边交接班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BAR模式在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5月在本科实施传统交接班模式进行交接班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月~8月实施SBAR交接班的100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不同模式交接班时交接问题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研究组交接问题发生率和安全事件发生例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BAR模式能规范精神科护理交接班,能降低精神科护士交接班问题发生率,能降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保证护理交接班质量和护理安全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BAR交流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SBAR交流模式进行交接班,内容包括学习SBAR相关内容、规范交接班流程、具体实施和评价。比较SBAR实施前后护士对患者整体情况的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运用SBAR交流模式交接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整体情况知晓率、护理措施的落实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SBAR交流模式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ABR交流模式运用于护理交接班,提高了接班者对有效信息的接收率,及时有效地落实了护理措施,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5月神经外科按照传统交接班模式进行交接班的213例病人和21名护士作为对照组,2013年6月—2013年12月按照SBAR规范交接班的198例病人和21名护士做作研究组,比较两组不同模式交接班护士对危重病人病情掌握度、交接问题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士在对危重病人病情掌握度、住院病人满意度及交接双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方面均较对照组高,而交接问题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可提高护士对病人病情的掌握度,降低交接问题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病人和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血液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9月收治的2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血液科常规交接班模式进行交接班;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比较两组患者、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及护士对自身评判性思维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文版患者床边交接班满意度量表(PVNC-BR)中除保护健康隐私条目外其他条目评分高于均对照组(P 0. 05,P 0. 01);研究组护士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中预防患者安全隐患、促进患者参加、交班时团队协作很好、增加护士责任感、增加监督、了解患者教育需要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研究组护士对自身评判性思维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在血液科护理交接班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及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利于提高护士自身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方式(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在老年卧床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BAR沟通方式建立老年卧床病人标准化床边交班表,规范护理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在实施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前1周及实施半年的最后1周评价交接班质量和科室医护人员对交接班工作的满意度,并统计实施前后的床边交接班时间。[结果]实施半年后,护士交接班质量、科室医护人员对交接班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交接班时间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老年卧床病人SBAR标准化床边交接班有助于提升交接班质量和医护人员对交接班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交接班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定以SBAR沟通模式为基础的晨交班报告表,并通过此表的应用,简化护理交班格式,提高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方法学习SBAR沟通模式相关概念,结合自身科室特色制定晨交班报告表,对比实施前后交班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以SBAR沟通模式为基础的晨交班,使原有护理交班时间由(33.03±1.85)min缩短到(27.37±2.01)min,患者满意度由83.5%提高至97.2%,实施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沟通模式在ICU晨交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促进护理交班质量的提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还为构建和谐医护团队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现况-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产科护士对危重病人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名护士为本方案执行者。选取2017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40例危重产妇作为对照组,采取产科护士常规沟通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措施,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40例危重产妇为观察组,采取产科护士SBAR沟通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调查两组产妇的病情进展,查找病人护理缺陷及细节,比较两组护士对病人病情知晓率、护士对病人病情交接班缺陷率和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对病人病情知晓率优于对照组(χ~2=6.058,P0.05),护士对病人病情交接班缺陷率低于对照组(χ~2=7.575,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士护理行为规范性满意度、对护士与病人沟通能力满意度、对护士解决病人问题能力满意度、对护士为病人健康宣教的能力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能够强化护士对病人病情的了解,降低产科护士对病人病情交接班缺陷率,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黄敏  王晶  杨帆 《上海护理》2021,21(2):11-15
目的 基于SBAR沟通模式自行研究设计产科危重症患者交接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妇重症监护室住院的产科危重症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住监护室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汇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床头交接班时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428例ICU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班模式,观察组利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床头交接班。比较两组护理隐患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对病人"十知道"掌握情况、交接班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隐患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护理隐患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病人"十知道"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交接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SBAR沟通模式开展ICU护理床头交接班工作,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与不良事件,提升护理人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丰富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BAR交接班模式在外科护理交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集2017年6月1日~2018年3月31日50例患者(对照组)在院期间交接班记录425例,采用传统交班模式;2018年4月~2018年12月31日56例患者(SBAR组)在院期间交接班记录438份,采有SBAR交班模式,比较两种交班模式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护理交班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交接班模式应用于外科护理交班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交班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术后患者ICU交接单的构建方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经课题小组讨论初步构建交接单框架,形成SBAR标准化术后患者ICU交接单初稿,并运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90%,专家权威系数0.90,协调系数分别为0.255、0.233,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确定了SBAR标准化术后患者ICU交接单内容。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SBAR标准化术后患者ICU交接单,它作为手术室护士与ICU护士交接时的辅助工具,具有引导护士全面、正确传递患者信息的作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多重耐药患者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多重耐药者为干预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规范对多重耐药(MDOR)患者床旁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结果干预组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对MDRO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的知晓情况、对MDRO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的执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护士对交班现状的满意度为80.3%,应用后的满意度为9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了MDRO感染患者交接班顺序及内容,能使护士全面掌握MDRO患者整体情况,能提高呼吸科护士对MDRO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率,降低MDRO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NKI、VIP、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和CINAHL数据库,两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筛选并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双方核对讨论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结果证实: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可以缩短交接班平均耗时[MD=-5.95,95%CI(-7.64,-4.26),P0.01];增加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度:诊断及病情[MD=1.74,95%CI(1.41,2.08),P0.01]、辅助检查[MD=2.37,95%CI(1.96,2.79),P0.01]、治疗护理措施[MD=1.14,95%CI (0.75,1.53),P0.01]、护理重点[MD=1.78,95%CI (1.46,2.10),P0.01];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OR=0.24,95%CI(0.18,0.32),P0.01];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MD=0.50,95%CI(0.39,0.61),P0.01]。结论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交接班中缩短交接班平均耗时、增加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方面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护理交接班的安全性,应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程序建立普外科SBAR标准化交接班指引单,实施标准化护理交接班模式。2013年7月至9月,护士对SBAR交接班模式的平均执行率为94%,交接班相关不良事件和近似缺陷同期(2012年7月至9月)下降69.2%,因交接不清导致交接班后再次联系交班护士的事件同期下降了70.1%,实施前后同期晨间交接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对交接班的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交接表的设计及其在PCI术后患者交接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观察分析本院2015年5-7月(使用前)与2016年8-10月(使用后)各60例PCI术后患者的床旁交接班记录,设计SBAR标准的病情交接表,确立标准的病情交接流程、评定标准及制度,开展SBAR相关内容的学习培训。比较SBAR标准化交接表使用前后护士交接班问题的发生率、交接班时间以及交接班满意度。结果应用SBAR交接表对PCI术后患者进行交接班后,护士交班问题发生率明显下降,由实施前的36.7%下降到实施后的15.0%;护士交接班满意度明显提高,由实施前的83.3%提高到实施后的96.7%;护士交班时间由实施前的平均(14.57±1.30)min缩短至实施后的(9.43±1.56)min,交接班耗时缩短将近6 min。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交接表的设计及应用能有效减少护士交接班问题发生率,提高护士交接班满意度,缩短交接班时间,提高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和病情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BAR模式转运交接单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月200例我院转入或转出ICU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以住院号末位数是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SBAR模式转运交接记录单,对照组采用传统转运交接。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交班问题发生率、转运交接时间、交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0例、交接问题不清发生3例,分别优于对照组的25、10例,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交接所需时间(16.71±2.10)min,观察组平均交接所需时间(12.04±3.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SBAR模式转运交接记录单规范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交接流程,减少不良事件、护理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交接双方满意度,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SBAR沟通模式,建立“急诊重症监护室交班表”,规范护理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发生输液脱出/渗漏19例(2.68%),压疮8例(1.13%),管路脱出12例(1.69%);应用后分别为3例(0.39%),1例(0.13%),3例(0.39%),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14,4.52,6.20;P<0.05)。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对患者诊断和病情、异常化验结果、治疗、存在风险及护理重点的掌握情况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患者满意度为90.41%,应用后满意度为9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4,P<0.01)。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交接班顺序及内容,能使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整体病情,使接班护士快速明确后续治疗及护理重点,从而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