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初产妇围产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分娩的初产妇1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以"强化初产妇围产期保健与新生儿护理知识"为核心开展品管圈管理活动。结果研究组围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率为91.84%与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93.88%,均高于对照组的66.33%、69.39%(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8.98%显著高于对照组89.8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初产妇对围产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知晓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瓣膜性心脏病(VHD)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品管圈活动管理,对比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对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率(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65.3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30.60%)(P0.05);入院时,两组GQOLI(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两组GQOLI评分较入院时比较显著上升,研究组GQO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品管圈活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85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心理咨询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抑郁状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HAMD、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SF-36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HAMD、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咨询品管圈活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自我效能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泌乳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该院分娩的初产妇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以自我效能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比较2组初产妇分娩方式以及发生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大出血情况、干预前后疼痛评分,评价2组患者泌乳功能以及自我效能感.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大出血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24 h、48 h泌乳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初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初产妇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自我效能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可提高初产妇分娩质量和自我效能感、改善泌乳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产时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 10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初产妇围产期常规护理及助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安排助产士实施人性化助产护理。观察2组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量、产后并发症及抑郁情绪等变化情况,比较2组新生儿产后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11.32%(6/53),低于对照组26.41%(1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9.25±1.98)分,低于对照组的(14.27±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产期实施助产士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初产妇分娩质量,并缓解初产妇产后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品管圈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支持,品管圈组开展品管圈活动,采用多元化术后护理宣教,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品管圈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48~72 h活动完成率、术后活动知晓率、品管圈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346-2347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低龄初产妇86例,随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39),对照组产妇围产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及产后泌乳情况和新生儿体重。结果观察组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低龄初产妇产后不良心理,促进产妇产后泌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保健康复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各方面恢复情况的影响,以降低产后抑郁,提高其产后生活满意度,帮助其身体恢复。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本院产科9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产后延续性保健康复模式,比较2组初产妇生活满意度及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得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乳腺炎、血性恶露未尽及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生活满意度和领悟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延续性保健康复模式可降低产后并发症及抑郁的发生率,提高初产妇生活满意度,增强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开展个性化产前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选取待检、分娩的孕中晚期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218例)施行产前健康教育,即母乳喂养及出院后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培训,对照组(1 782例)给予常规围产期保健.比较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12 h母乳喂养率、产后4个月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和肺炎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母乳喂养和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能有效地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护理技能,预防红臀及脐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护理在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围产期加强综合信息支持,比较两组的产妇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娩结局及产后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分娩前主观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实际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焦虑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支持更能满足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产妇的分娩知识,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高龄初产妇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高龄初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围产期护理和产后护理。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剖宫产及产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初产妇的特点,重视围生期保健教育,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妊娠结局,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温馨助产护理在初产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产房待产的100例临产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温馨助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的产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其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新生儿娩出1、5 min的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母亲角色适应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6)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减少剖宫产和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还可有效减轻初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促使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使其对产科助产护理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91-4692
探究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产后康复情况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妇产科收治的80例待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产妇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率、自主排尿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产妇第1、2、3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自主排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产妇给予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产程,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干预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的120例足月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并对其进行品管圈干预,另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足月初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产后常规性护理,2组产妇均于干预前及产后42 d对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行评价。记录2组产妇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及产后42 d母乳喂养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2 d技能纬度、内心活动纬度及自我效能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为(2.5±0.8)d,母乳喂养率为85.0%(102/120),对照组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为(5.2±0.6)d,母乳喂养率为65.0%(78/1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恢复及泌乳的影响。方法:将35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离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初次泌乳时间、泌乳频率、纯母乳喂养率;出院前1 d评价产妇自护能力、产妇新生儿护理正确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离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初次泌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泌乳频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自护能力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的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促进初产妇产后早期离床和泌乳,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及新生儿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931-2932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于分娩过程中给予整体优质护理,研究组在整体优质护理的基础上还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前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抑郁筛查量表评分。结果(1)研究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88%)明显高于对照组(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初产妇产后EPDS评分9分者(82%),明显多于对照组(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前教育"能够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能够减轻产后抑郁,使分娩更加人性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品管圈活动联合PDCA循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肿瘤外科收治的78例胰腺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围术期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术期应用品管圈活动联合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2个月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胰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联合PDCA循环模式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产后乳房护理用于初产妇护理中,分析其对产后泌乳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0例初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根据产妇护理意愿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乳房护理,对两组护理后泌乳情况及并发症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护理后产后开始泌乳时间短于参照组;研究组产后48h泌乳量多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泌乳优良率为93.33%高于参照组的76.67%(P0.05);研究组产后并发症率为6.67%低于参照组的26.67%(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产后乳房护理用于初产妇护理中效果理想,可促进产后快速分泌乳汁,增加泌乳量,减少并发症,提升产妇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剖析认知导向式母婴阻断指导对围产期合并乙肝患者疾病知晓率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认知导向式母婴阻断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知晓率、生活方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疾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方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认知导向式母婴阻断指导应用于围产期合并乙肝患者,能提高个体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且能控制肝炎病毒,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60例新生儿和全体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另260例新生儿和全体医护人员作为研究组(品管圈活动后),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8%(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