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尚瑞莲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1):1533-1533
男,26岁,农民。因间歇性上腹痛1年余,加重伴呕吐10d于2003-12-15入院。患者自2002-10中旬出现间歇性上腹胀,不影响日常生活,未在意。2002-12初出现反复呕吐,12-15来本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体大弯侧近胃底处一直径约1·2 cm半球状广基隆起,胃底后壁2枚直径分别约0·4 cm、0·6 cm广基隆起,十二指肠降段散在息肉,较大者直径3·4 cm×2·4 cm、1·3 cm×1·0 cm,肠腔狭窄。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手掌及足底部见黑色素斑,营养中等,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坦,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包块,肠鸣音5次/m in。考虑为黑斑-息肉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黑斑息肉病最早于1921年和1944年分别由Peutz和Jeghers报告[1-2],又称Peutz-Jegher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胃肠道有多发息肉,并于唇黏膜、颊黏膜、鼻孔、眼周、指趾和掌趾等部位有黑色素沉着,是一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常伴有腹部不适、腹痛、腹胀和便血等症状.半数患者因出现肠套叠、肠梗阻或出血而需外科急症处理.我院于2000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8例PJS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类少见的胃肠错构瘤性多发性息肉综合征。其特征为皮肤黏膜色素斑、胃肠道息肉和遗传性。本文分析了我院 8年来确诊的 8例黑斑息肉综合征病例资料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8例黑斑息肉综合征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 5例、女 3  相似文献   

4.
5.
黑斑息肉综合征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惠娟 《职业与健康》2006,22(8):613-613
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以皮肤、粘膜、手指、足趾特征性黑斑、肠道多发错构息肉为特点。我院2000~2003年收治3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本组3例中,男1例,女2例,年龄15~23岁。2例以急腹症表现急诊入院,1例因反复发作较大量消化道出血收住内科治疗无效转入外科。体检:3例均有口腔粘膜及口唇黑色素斑,其中1例并有手指、足趾或足底黑色或棕色斑点。3例中有明确家族史者1例,另有1例家族中虽无明确诊断,但其父有口唇及手指色素斑沉着。手术所见均为小肠多发息肉,平均10枚。息肉最大者直径3 cm,最小直径0.5 cm。3例均行小肠部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黑斑息肉综合征(PJ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6例PJ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发症及恶变特性.结果 16例均有皮肤黏膜黑斑、肠道息肉.8 例有家族史,2例合并肠破裂,4例恶变,16例均为肠套叠,4例恶变者分别于术后5个月、1年、2年、5年死亡,另有2例分别于术后5、7年复发再手术治疗.结论 PJS患者易发生肠套叠等并发症,且有一定比例的恶变率,手术切除息肉是缓解症状的惟一方法,宜终身随访.  相似文献   

7.
胡东昊 《健康天地》2009,3(12):4-4,10
目的:探讨多发大肠息肉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通过临床资料、肠镜及病理检查对2例大肠息肉病进行观察,总结其特点,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论:大肠息肉病恶变率极高,诊断依赖临床、肠镜、病理三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核查某院近10年黑斑息肉综合征ICD-10编码,分析编码错误原因,探讨改进思路,提高罕见病编码正确率。方法:利用病案统计系统以及病理质控与管理系统,调取某院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黑斑息肉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科质控员和临床医师确认为黑斑息肉综合征93例,由编码员对编码进行审核。结果:93份病历中正确编码68例,占比73.1%;错误编码25例,占比26.9%。其中错编成息肉14例,占比56%;编成良性肿瘤3例,占比12%;编成后天性小肠畸形2例,占比8%;漏编码2例,占比8%;其它4例(编成错构瘤病、家族性息肉病、消化道多发息肉综合征、胃结石各1例),占比16%。结论:黑斑息肉综合征编码具有一定的难度,准确编码需要编码员和临床医师们共同完成。临床医师和编码员应该有此疾病相应的知识储备,积极与病理科及时沟通。编码员应熟练掌握编码技能和具备独立思考的职业习惯,提高编码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黑斑息肉病(P-J)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9例临床诊断为P-J综合征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口服低浓度阳性对比剂后行全腹部CT平扫,部分患者行增强检查。利用CT后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病变位置、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和腹腔内胃肠道外组织器官的情况。同期行肠镜检查或外科手术活检,所有结果均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CT发现28例患者胃肠道内多发结节,其中11例并发肠套叠;1例患者未见异常。29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均符合P-J综合征,2例部分息肉为腺瘤样息肉,1例恶变;CT检出率为96.6%(28/29)。29例中CT发现有5例患者合并胃肠道外的肿瘤,3例仅并发卵巢粘液性囊腺瘤,1例同时并发卵巢粘液腺囊腺瘤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息肉恶变为腺鳞癌伴肝内及腹腔多发淋巴结转移。结论:MSCT小肠造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对P-J综合征病灶的定位、定性、鉴别诊断及随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陈爱芹 《现代保健》2010,(21):27-2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对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微波烧灼、套扎器套扎、热活检钳钳取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情况。结果本组48例(62颗)消化道息肉患者使用高频电凝电切摘除息肉19颗(30.6%),微波烧灼息肉16颗(23.5%),热活检钳钳取息肉22颗(35.4%),套扎器套扎息肉5颗(8%)。其中44例一次性治疗成功,4例治疗2次治愈。结论消化道息肉较为常见,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方法简单、安全,可反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13例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经我院治疗及病理证实的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13例,大部分均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病灶,多数辅以多疗程联合化疗。结果除3例失访外,1例于术后34个月死亡,余下9例随访至2009年2月仍存活,为术后3~36个月。结论临床上遇到有卵巢正常大小,伴有与卵巢癌临床表现相同的综合征,但原发灶不明者,应高度警惕有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存在,首选手术(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明确诊断和治疗,术后辅以有针对性的化疗,可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6例TGA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发作时间1~32h ,表现为突然近记忆力丧失后完全恢复,没有复发。1例发作期间SPECT显示右侧海马区可疑血流灌注减少。结论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可能与脑缺血有关。DWI、PET、SPECT等新型影像学技术在该病的诊断、发病机制的探讨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3.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娟 《现代医院》2011,11(4):67-68
目的探讨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58例POTS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和季节、发病诱因、病程、临床表现、基础血流动力学指标、既往史、家族史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POTS患儿多为学龄儿童,80%以上年龄大于10岁,男女比为1:1.4,病程1天~5年,半数以上在6个月以内,发作时间多为无规律,主要症状为直立后出现头晕和晕厥;88%发作有诱因,以持久站立多见;16例有家族史且以母亲方为多见;直立试验或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患儿最常见的异常表现为直立后10分钟内出现心率增快≥35次/分钟或心率最大值≥120次/分钟。经过生活指导及药物治疗,98%患儿症状均得至消失或缓解。结论儿童POTS多发于学龄期,常见症状为头晕、晕厥。常见诱因为持久站立。直立倾斜试验为诊断的重要方法。治疗宜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方法对9例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主要临床特征: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改变,单克隆浆细胞异常,皮肤改变,骨破坏,水肿是POEMS的主要表现。予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有效率50%。结论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多脏器损害疾病,诊断较难。临床上需对可疑病例需进行密切观察及必要的检查,以免误诊。POEMS综合征患者主要治疗包括放疗、皮质激素、烷化物治疗,还包括大剂量化疗、外周血液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2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细菌培养及药敏进行分析。[结果]32例病人中,19例无尿路刺激症状,革兰阴性菌占75%,三代头孢茵素敏感较高,革兰阳性菌占25%,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敏感性较好。[结论]肾病综合征并尿路感染时,有的症状表现不典型,导致激素治疗不敏感和复发,治疗应参考药敏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CAI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2例CAIS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治疗过程。2例患者为孪生"姐妹",女性表型,以原发性闭经为主诉,并接受了染色体、性激素五项、腹部超声、盆腔MRI等检查,确诊后接受后双侧性腺切除术,术后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结果 2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2例患者的血睾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均升高,雌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女性,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提示2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腹部B超及盆腔MRI均提示盆腔内隐睾,腹腔镜手术探查证实隐睾存在,切除后不久检查提示睾丸组织,未见肿瘤。阴道治疗采用保守治疗,器具扩张。2例患者手术后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未见女性第二性征发育停滞等其他并发症。结论CAIS在临床上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虽然目前对其发病机理已经研究的比较透彻,但其仍缺乏有效的预防,且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男性核型合并女性表型的典型临床表现确诊容易,治疗上原则上选择女性社会性别,切除性腺组织后以雌激素替代治疗维持女性第二性征,阴道的成形以物理方法为主,只有在阴道缺如或物理方法失败的情况下才采取手术重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某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腺垂体功能减退症24例,现将临床治疗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救治成功23例(95.8%),放弃1例。24例患者接受随访,至今有7例死亡(29.2%),死亡原因包括未治垂体危象3例(均为占位)、心肌梗死2例、终末期糖尿病1例、垂体瘤术后并发症1例。[结论]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可出现垂体危象危及生命,故及时确诊并积极治疗可有效减少垂体危象发生。临床上,对出现不明原因乏力、嗜睡、毛发脱落、性欲减退或消失等表现者应怀疑腺垂体功能减退,及时行ACrH、PRL、TSH、LH、FSH等激素检查,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诊断特点。方法分析2002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2例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的病例诊断特点,对可疑疾病进行详细检查。结果12例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为慢性、反复性疾病,均见于体力劳动者,症状表现为手背疼痛、麻木,握拳、屈腕、前臂旋前时疼痛加重,前臂桡侧Tinel征阳性,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腕部疼痛或麻木的患者应考虑桡神经浅支卡压综合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严重抗结核药物过敏反应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提高对服用抗结核药后所出现过敏反应症状的认识,减少延误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和广州市肝病医院收治12例结核病人服抗结核药后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情况。结果12例患者中男4例,女8例,年龄21~72岁,平均33.2岁。12例病人以门诊就诊为主,服药时间由9~60d,以发热、全身皮疹、肝功能严重损害为主要表现。经停抗结核药物并积极护肝、抗过敏等治疗后有9例治愈,1例转院,2例死亡。结论抗结核药物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应提高警惕,出现过敏症状早期即应开始就诊和对症治疗,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20.
徐刚  杜泽秀  何刚  刘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65-2766,2768
[目的]分析上颌窦来源的后鼻孔息肉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确诊为上颌窦来源的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息肉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特点。[结果]3年随访治愈率达100%。上颌窦源性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特点:①单侧发病;②以单侧进行性鼻阻为主诉症状;③多为单个息肉;④息肉源于上颌窦口窦内侧,蒂部悬于后鼻孔,上颌窦内为一薄壁囊肿,破溃后常有淡黄色液体流出。病理学特征:息肉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较少见,杯状细胞较多,间质水肿,并有潴留囊肿形成,内有炎性潴留物。[结论]上颌窦源性后鼻孔息肉的特殊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说明其发病机制可能存在特殊性,临床治疗也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