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在肝癌和鼻咽癌高发区进行联合筛查,建立肝癌、鼻咽癌高危人群队列及“双阳性”人群队列,定期复查和追踪,分析高危人群的自然转化规律,探究“双阳性”人群与肝癌或者鼻咽癌高危人群的区别.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广西某社区人群进行“乙肝两对半”和“EB病毒VCA-IgA抗体”联合检测,且每年复查.结果 2011年建立了983例肝癌高危人群、639例鼻咽癌高危人群和70例“双阳性”人群队列.2012年复查“双阳性”人群中EB病毒VCA-IgA抗体的自然转阴率低于鼻咽癌高危人群(P=0.005<0.05).而2013年复查“双阳性”人群中EB病毒VCA-IgA抗体自然转阴率则明显高于鼻咽癌高危人群(P=0.000<0.05).结论 同时感染HBV和EBV后,两病毒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双阳性”人群的防治应区别于肝癌或鼻咽癌高危人群;“双阳性”的早期发现是肝癌和鼻咽癌防治的重要策略之一,且复查工作应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EB病毒VCA-IgA和Rta-IgG抗体在筛查鼻咽癌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201例体检人群的血清,将血清统一编号后,依序列测定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所有人检测VCA-IgA抗体,将VCA-IgA抗体阳性的193例血清再进行Rta-IgG抗体的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比较血清学检查结果中VCA-IgA抗体单项阳性与VCA-IgA和Rta-IgG抗体双项阳性鼻咽癌检出情况,评价联合检测EB病毒抗体在筛查鼻咽癌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这193例VCA-IgA抗体阳性血清中,Rta-IgG抗体阳性32例。依照血清号查找其体检结果,VCA-IgA抗体阳性中有鼻咽癌4例,VCA-IgA和Rta-IgG抗体双阳性中有鼻咽癌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序列测定获得的双项阳性血清中筛查到的鼻咽癌比率高于单项VCA-IgA阳性血清。联合VCA-IgA和Rta-IgG更适用于鼻咽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对对鼻咽癌筛查的依从性及对策。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进行的清远市13镇农村鼻咽癌筛查过程中居民接受程度及检查依从性分析。结果 4850例对象中,自愿接受筛查的1950例(占40.2%),经现场进行知识普及后接受筛查的1870例(占38.6%),不愿意接受筛查的1030例(占21.2%),在筛查居民中,EB病毒抗体阳性48例(1.26%),确诊为鼻咽癌2例。结论农村人群对鼻咽癌筛查的依从性不高。因此,要加强群众对鼻咽癌筛查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人群对鼻咽癌筛查的依从性,以有利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护理手段帮助鼻咽癌患者完成整个放化疗联合治疗。方法主要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化疗反应护理、放疗反应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通过有效护理,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稳定的情绪,减轻了放化疗的反应,使44例患者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得到了认可。结论临床护士深入了解此类患者心身特点,因人而异做好护理,使威胁癌症患者生命的各种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多发、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仍较高。由于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亚临床肝癌本身又无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时多属中晚期,且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故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最佳途径。应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并降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漏诊率,同时也有助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项放免指标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胃肠癌术后的复发或转移。方法 对1993年以来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30例,其中胃肠癌术后96例,原发性肝癌34例。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放免测定其血清中CA_(-50),CA_(-199),CEA,AFP,SF和β_2-M。结果 3项指标同时阳性,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亦有助于胃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诊断(P<0.01)。在CA_(-50),A_(-199)及CEA中,出现1~2项阳性者,应高度警惕胃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结论 肿瘤标志物CA_(-50),CA_(-199),CEA、AFP、SF和β_2-M等6项,可用于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和胃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也可用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除影像学方法外,血清甲胎蛋白(AFP)是最常用、特异性高的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虽然对消化道肿瘤有诊断意义,但灵敏度低。加拿大学者于1989年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现称为肿瘤相关物质),对多种肿瘤有诊断意义,为早期发现癌及转移的有效指标。本研究联合检测上述三种标志物,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谷氨酰转移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80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良性肝病患者为良性肝病对照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其血液中的AFP、CA125、GGT、AFU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观察组血清AFP、CA125、GGT、AFU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肝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肝病对照组血清AFP、CA125、GGT、AFU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项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GGT(71.25%)、AFP(66.25%)、AFU(63.75%)、CA125(61.25%),均低于联合检测(93.75%)(P<0.05).结论 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对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低剂量螺旋CT(low 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LDCT)扫描联合4种肺癌肿瘤标记物(人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Cyfra21-1及癌胚抗原CEA)检测对肺癌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的阳性率及特异性。方法分析及统计2011年-2013年进行LDCT扫描及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肺癌高危人群体的检查结果,并与常规早期肺癌筛查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DCT与常规剂量CT扫描肺部阳性检出率及病变影像学表现基本一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辐射剂量明显下降,是常规剂量的6.38%(P<0.05);4种肺癌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肺癌的敏感性约95%、特异性约80%,对诊断早期肺癌具有重要意义,4种肺癌肿瘤标记物对本实验组阳性率为1.58%(6例),最终确定早期肺癌的为1.05%(4例),LDCT在本实验组中检出病灶阳性率为12.1%(46例),其中8例影像诊断为早期肺癌(2.11%),最终仅4例(1.05%)确诊为早期肺癌,存在影像诊断假阳性。本研究共759人参与,其中LDCT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组(379例,女:176例,平均年龄54.3岁,慢阻肺患者7例;男:203,平均年龄57.6岁,慢阻肺患者26例)筛查肺部阳性率12.1%(46例有肺部CT阳性表现,6例肿瘤标记物联检均呈阳性,4例确诊为肺癌)。结论 LDCT与肺癌肿瘤标志物两种检查方法优势互补,早期肺癌检出率为1.05%,避免单项检查的假阳性事件发生,联合检测更有利于早期肺癌的早期发现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9):225-228
目的研究探讨三种EB病毒抗体检测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耳鼻喉科收集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合并鼻咽部症状到我院就诊的非鼻咽癌患者500例、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1000例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三组受检者的三种EB病毒抗体进行测定,比较三组受检者的检出阳性率,同时对不同EB病毒抗体单独或联合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等进行计算。结果三组不同受检者的VCA-Ig A、EA-Ig A以及Rta-Ig G检测阳性率比较有鼻咽癌组患者对照Ⅰ组患者对照Ⅱ组正常人的情况,且鼻咽癌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其他两组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EB病毒的检测结果比较,则有鼻咽癌组VCA-Ig A和Rta-Ig G显著高于EA-Ig A,而对照组受检者VCAIg AG显著高于EA-Ig A和Rta-Ig G的情况,比较差异显著。三种EB病毒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均有联合诊断结果均高于每种EB病毒单独诊断时的结果,除阳性预测值略低外(但联合诊断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均达到95%以上。结论联合三种EB病毒抗体的血清学诊断有利于鼻咽癌的有效筛查,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AK)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AK在鼻咽癌组织与鼻咽部慢性炎性反应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无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中,鼻咽部慢性炎性反应组织中,FAK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6/60)和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K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伴淋巴结转移组织中为96.7%(29/30),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表达率为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学分级和年龄分组无相关性(P>0.05)。结论 FAK的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是鼻咽癌发生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物,对预测鼻咽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血清唾液酸与鼻咽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章保  罗殿熙 《贵州医药》1998,22(3):166-167
为探讨血清SA含量变化对NPC诊断、临床分期、疗效评价、预后判断的价值,地HNPC裕诊未治35例、NPC治疗后31例、NPC治疗后复发25例的血清SA进行检测,结果发现:NPC初诊未治组血清含量升高,NPC治疗后且水平下降,NPC治疗后复发组血清SA水平又再回升,提示血清SA民NPC的的消长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对判断NPC治疗效果,病程转归有一定帮助。NPC初诊未治组血清SA明显高于非肿瘤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羽扇豆醇对肝细胞肝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勇  胡命宝  刘景 《安徽医药》2013,17(5):738-739
目的体外探讨羽扇豆醇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MTT法检测羽扇豆醇对SMMC7721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羽扇豆醇作用SMMC7721细胞后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羽扇豆醇抑制SMMC7721的增殖,其能显著阻滞细胞在S期的聚集,促进细胞的凋亡。结论羽扇豆醇能抑制肝细胞肝癌(HCC)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对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对细胞的S期阻滞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主要研究患有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后的变化,同时分析鼻咽癌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其病情发展及转归的过程。方法我院选择了56例到我院就诊的患有鼻咽癌的患者,对其放疗前、后6个月到三年时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这组患者中有17例患者同时患有鼻窦炎,患病时间在1~10个月不等。进行放疗后出现一些鼻疾病,例如放射性鼻炎、化脓性鼻窦炎、放射性鼻炎、以及鼻粘连等,这四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放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很少有患者出现鼻大量出血的现象,这在统计学上无差异。结论患有鼻咽癌的患者多伴发其他鼻疾病,在进行放疗前主要见于鼻窦炎,在放疗后主要见于多种鼻疾病,例如放射性鼻炎、鼻粘连等,在经过6个月的治疗期后,鼻疾病渐渐缓解,有些彻底消失,但是萎缩性鼻炎缓解症状不明显,甚至未见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泛素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在组织微阵列上检测泛素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肝细胞癌中泛素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并与肿瘤分级、分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P分别<0.05,0.01和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癌旁状况、AFP水平等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蛋白酶体功能增强是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检测肿瘤中泛素蛋白表达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综合预防与控制模式。方法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采取随机整群抽取的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某社区,对该社区常住居民采用前瞻性的方法进行健康干预随访研究。随访干预前、干预后社区居民及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广东省社区居民5293例,共随访4967例对象,随访率为93.84%。干预前后社区居民患病率接近(24.32%vs.22.59%,P〉0.05)。干预后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社区居民定期测血压、定期测血糖、低盐饮食及规律运动等健康行为的人数比例明届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吸烟、饮酒及高脂饮食等不良行为的比例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患者治疗率、合理用药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干预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残疾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慢性病的防控有赖于政府、社会、居民及家庭的一起努力,而采取社区健康干预模式是慢性病防控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足的筛查,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针对病因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方法 依据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和预防策略这两根主线,再结合查阅文献资料设计糖尿病足的筛查表.对长安社区纳入管理的35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足的筛查,再根据危险级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9例,分别对两组实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对照组实行常规的管理,观察组根据糖尿病足的危险级别实行分级管理.结果 筛查结果:①本研究中有277例患者存在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占77.4%,其中183例存在多个危险因素,94例存在单个危险因素.②高危足51例,中危足77例,低危足149例,正常足81例.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糖尿病足(高、中、低危足)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部相关知识及足部护理技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性高,需加强糖尿病足的社区筛查,根据危险等级进行相应的管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足筛查表在临床运用中操作简单、方便、经济、适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