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移动对象k近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最佳溶出度方法。方法:采纳了《国家药品标准》第16册复方氨酚烷胺片的溶出度介质,通过转速和取样时间的选择,确定了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溶出度方法。同时对方法的回收率和线性进行了考察。结果:采用转篮法,以盐酸溶液(9~1000)1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75r·min^-1,溶出时间为15min。取样后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57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吸收系数(E1cm^1%)715计算各粒的溶出量。结论:本方法符合溶出度方法的建立原则,可控制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2.
孙勤 《西北药学杂志》2012,27(2):160-161
目的对不同厂家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进行溶出度考察。方法采用桨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溶出度测定。结果 4个厂家5个批号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于10min取样时溶出度分别为:77.8%,85.0%,67.1%,88.1%和79.2%;20min取样,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不低于标示量的80%。结论不同厂家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的溶出度有一定差异,建议对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进行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3.
曾惠兰 《海峡药学》2004,16(5):30-32
目的优选复方氨酚烷胺片制备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的工艺产品的脆碎度由原工艺的0.6%~0.9%降为0.2%~0.4%,溶出度由原工艺的78%~87%提高为91%~99%。结论优化后的工艺使复方氨酚烷胺片的质量指标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也明显得到提高,工艺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邢耘  吴普荣  赵清爽 《医药导报》2009,1(1):112-113
目的 建立复方氨酚烷胺颗粒体外溶出度的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 C第2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复方氨酚烷胺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溶出度. 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在0.397 0 ~0.595 4 mg.mL-1浓度范围,咖啡因在23.86~35.78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 结果 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醋酸甲萘氢醌片的溶出度,使其在有效期内始终达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标准要求。方法将醋酸甲萘氢醌片由糖衣片改为薄膜包衣片。结果醋酸甲萘氢醌薄膜包衣片的溶出度明显提高,且在产品留样过程中溶出度无明显变化,产品在有效期内始终达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标准要求,确保了上市产品质量。结论所改进的薄膜包衣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咖啡因的含量及溶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咖啡因的含量及溶出度的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含量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溶出度第二法测定溶出度。结果:咖啡因平均回收率100.4%,RSD为0.7%(n=6),3批样品溶出量均为标示量91%。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咖啡因的含量及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复方盐酸普鲁卡因胶囊和诺氟沙星胶囊三种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的规定测定三种制剂对5个试验菌株的回收比值,并进行控制菌检查的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与复方盐酸普鲁卡因胶囊均采用稀释法(1∶100)+薄膜过滤法(500mL/膜)进行需氧菌总数的测定,诺氟沙星胶囊采用稀释法(1∶100)+中和剂法+薄膜过滤法(500mL/膜)进行需氧菌总数的测定;三种制剂均采用平皿法(1∶10)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采用薄膜过滤法(1∶20,冲洗500mL)、复方盐酸普鲁卡因胶囊采用常规法、诺氟沙星胶囊采用中和剂法+薄膜过滤法(1∶20,冲洗800mL)进行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结论上述方法可作为三种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芒果苷片薄膜包衣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比较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法,以包衣片外观合格率、硬度、增重、耐湿度、溶出度等作为考核指标,确定薄膜包衣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包衣工艺参数为:包衣液浓度为13%,主机转速为12r·min^-1,片床温度45℃。结论:此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HPLC方法对复方氨酚烷胺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进行检测,探讨该检测方法在复方氨酚烷胺片质控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AgilentC18 (250mm ×4.6mm ×5μm)色谱柱、水-甲醇(60∶40)流动相、20μL进样量、检测波长为273 nm进行测定.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和其他杂质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当其浓度为0.2499~1.2499mg·mL-1的时候,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1.5%.结论 采用HPLC检测复方氨酚烷胺片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操作简单,检出快速准确,能够有效排除温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夏建珍 《上海医药》2016,(12):37-39
目的:评价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大学生流感样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大学生流感样病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1粒,每天2次,加用疏风解毒胶囊口服4粒,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1粒,每天2次。观察两组治疗后3 d的体温、咽痛/咳嗽症状,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大学生流感样病例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茶新那敏片薄膜包衣前后的体外溶出度曲线,比较两者的差异。方法:按照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336)-2002中规定的溶出度方法测定了3批茶新那敏片薄膜包衣前后的溶出曲线。结果:3批茶新那敏薄膜包衣片和茶新那敏片的溶出度均达到国家药品标准要求,两者的溶出曲线无明显差异。结论:茶新那敏片包衣前后其溶出行为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胺甲噁唑分散片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处方工艺,制备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测定其溶出度并与普通片进行比较。结果按优选处方工艺的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各项指标合格,溶出度较普通片快。结论优选的复方胺甲噁唑分散片处方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李德潮 《中国药业》2008,17(16):46-47
目的优选胺甲噁唑分散片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处方工艺,制备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测定其溶出度并与普通片进行比较。结果按优选处方工艺的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各项指标合格,溶出度较普通片快。结论优选的复方胺甲噁唑分散片处方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氨酚烷胺制剂人工牛黄中的胆红素薄层鉴别方法。方法将供试液点于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0∶1∶0.5)为展开剂展开,晾干,置日光下检视。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253批复方氨酚烷胺制剂中,有1批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无黄色斑点,未检出胆红素;若采用原标准中人工牛黄鉴别方法对该批样品进行鉴别,呈正反应。结论薄层鉴别法鉴别复方氨酚烷胺制剂人工牛黄中的胆红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复方氨酚烷胺制剂中人工牛黄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复方氨酚烷胺致精神症状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84岁,65kg,既往无药品不良反应史。因冠心病、肺部感染于2006年7月24日入院,经抗感染、扩血管治疗后症状缓解。8月25日因感冒口服复方氨酚烷胺片(感康)(吉林省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512075),1片bid。连服3d,至8月27日晚餐后及临睡前各服复方氨酚烷胺片1片,当晚即出现失眠、瞻妄、幻视、躁动、畏惧不安,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氨酚咖黄烷胺片的最佳溶出度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和参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外标法计算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溶出量。色谱柱为DI-ONEX Acclaim 120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14nm;流速1.0mL.min-1。结果:建立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C溶出度测定第二法,水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r.min-1,取样时间为30min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并对4厂家9批供试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仅有1批咖啡因平均溶出量低于标示量的80%。结论:该法专属性强,能够有效监测固体药物的体外溶出过程,为完善氨酚咖黄烷胺片的质量标准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酚烷胺片中胆酸含量的荧光扫描法。方法用10%的硫酸乙醇溶液将胆酸增荧光后确立其荧光扫描法,并对复方氨酚烷胺片中的胆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增荧光后,胆酸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85nm;胆酸的点样量在0.03~0.15μg范围内与荧光强度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0%,RSD为1.46%(n=9)。结论所用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复方氨酚烷胺片的质量控制,并为其他含胆酸制剂的含量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复方氨酚烷胺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2例复方氨酚烷胺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与患者超量用药有关,其次与患者高龄、饮酒相关.结论 应重视复方氨酚烷胺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加强对该类药物监管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13年国家评价性抽验复方胺酚烷胺片剂质量现状进行分析。方法:对294批样品按照现行标准进行逐项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有6份样品的溶出度不符合标准规定,不合格率为98%。结论:按照现行检验标准,复方胺酚烷胺片剂质量总体良好,个别企业仍需加强管理和监督。现行标准仍需完善和提高,以控制生产过程,提升药品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芳  白在贤 《中国药业》2011,20(22):80-81
目的 探讨复方氨酚烷胺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0年至2010年国内医药学期刊相关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复方氨酚烷胺所致不良反应多与超剂量用药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肝损害以及过敏反应等.结论 应重视复方氨酚烷胺的不良反应,加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