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激光腔内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在下肢浅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22例(22条肢体),先采用激光闭合大隐静脉主干,再以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属支及小腿曲张静脉,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曲张静脉大部分消失,无隐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3~8个月,无残留及复发。结论:激光腔内闭合及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在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门诊收治的25例(27条患肢)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先用激光闭合大隐静脉主干,再以泡沫硬化剂注射小腿曲张静脉属支,然后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患者下肢酸胀、乏力等症状均消失,无腓肠肌疼痛、足部明显肿胀等深静脉血栓症状。患者获随访3~12个月,24例治愈,1例小腿残留小面积曲张属支,经再次注射泡沫硬化剂后治愈。结论采用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较快,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导管引导下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平  郭伟  贾鑫  杜昕  熊江  尹太  张宏鹏  刘蒙 《中华外科杂志》2009,47(24):1873-1875
目的 探讨导管引导下的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8月间有微创治疗意愿的30例(条)中重度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52岁.病史2~30年,平均20年.对其进行导管引导下患肢大隐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 30条患肢均在导管引导下成功注射硬化剂,平均每条患肢应用6.2 ml泡沫硬化剂,27条(90%)大隐静脉主干治疗后即刻可见反流消失.术后早期大隐静脉走行轻微浅静脉炎5例(条),2周内自行缓解,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3个月,27例患者下肢活动后酸胀、乏力感消失,下肢明显的曲张畸形静脉消失;27条患肢(90%)于治疗后2周、3个月后复诊血管超声时大隐静脉主干闭塞.4例(条)患者(15%)仅有小腿局限的轻度曲张.结论 导管引导的泡沫硬化剂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大隐静脉主干闭合率较高,是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导管引导下的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6例(26条患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在DSA导管引导下对患肢大隐静脉主干内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主干的闭合情况。结果患者均在DSA导管引导下成功注射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平均每条患肢应用26.5ml泡沫硬化剂。24例大隐静脉主干治疗后即可见反流消失。治疗2周及3个月后随诊下肢静脉超声示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患者下肢活动后酸胀、乏力感消失,大隐静脉走形迂曲、扩张、畸形静脉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DSA导管引导下泡沫硬化剂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但其远期效果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20例(患肢289条),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术(A组,110例)和大隐静脉剥脱术(B组,110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间点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及CEAP分级、不同时间点超声检测大隐静脉主干闭合情况和反流情况等。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平均恢复时间等方面均较B组有所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隐神经损伤、皮下血肿、瘀斑等并发症也较B组明显减少。术后随访两组CEAP分级及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再通率均较低,且均无完全未闭塞发生。结论:与大隐静脉剥脱术相比,激光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取得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内微波结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微波凝固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术腔内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病例86例(106条),在彩超引导下行腔内微波消融闭合大隐静脉主干,注射3%聚多卡醇,一次性封闭大隐静脉主干及曲张静脉,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大隐静脉主干闭塞情况。结果:86例均成功经行腔内微波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2周随访,3例(3条肢体)大隐静脉主干处轻度皮下淤血血肿,用25%硫酸镁加温生理盐水湿敷1~2周缓解;局部轻微静脉炎症状5例,对症处理;3个月~1年随访,86例曲张静脉均闭合良好,未发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隐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腔内微波闭合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38例患者(共54条患肢)均在造影指导下进行手术.剥脱大隐静脉主干,然后对小腿严重屈曲成团的静脉进行点状剥脱,最后对明显的曲张浅静脉进行泡沫硬化剂治疗.术中再次静脉造影,对残留的曲张静脉再次注入泡沫硬化剂,直至完全闭合.结果 38例患者(54条患肢)第一次泡沫硬化剂注入后进行静脉造影,发现77.8%(42/54)患肢存在小腿深部有残留曲张静脉,再次进行泡沫硬化剂治疗后绝大部分曲张静脉闭合.术后第5天静脉造影复查时发现有8例皮下深层有曲张静脉团,再次注入泡沫硬化剂后曲张静脉闭合.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结论 改进的应用泡沫硬化剂方法闭合曲张静脉可以安全、有效、微创及彻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并取得较好的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TriVex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技巧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15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用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TriVex系统进行治疗,评估治疗术后症状缓解,局部术区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152例220条患肢采用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抽剥后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TriVex系统透光旋切术治疗静脉曲张患者,术后下肢明显的曲张畸形静脉消失,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下肢酸胀、乏力等临床症状缓解,溃疡创面愈合。并发症主要是隐神经损伤、皮下硬结、血肿形成、软组织感染、深静脉血栓。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后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TriVex系统透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行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患者568例(676条患肢)和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硬化剂注射术的患者487例(585条患肢),两组随访比较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曲张均得到治愈。对照组出现皮下硬结57例,皮下瘀斑70例,血管血栓性浅静脉炎75例;改良组出现皮下硬结40例,皮下瘀斑55例,血管血栓性浅静脉炎60例。总体复发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改良组大隐静脉主干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对大隐静脉主干和大的分支行彻底剥脱临床效果佳,手术相对微创,大隐静脉主干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静脉疾病,多发生在大隐静脉及小隐静脉系统,目前,临床治疗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腔内射频闭合术、泡沫硬化剂治疗等为主.压力治疗是下肢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治疗的常规措施,但是仍缺乏统一的临床操作标准,本文以国内外新版临床指南和共识为基础,结合近年文献,对压力治疗方式、应用范围、压力强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血管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373例患者共397条下肢静脉(单侧349例、双侧24例),包括大隐静脉384条、小隐静脉13条,观察治疗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后随访复查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评估静脉闭合率。结果 对373例397条静脉均顺利完成治疗,技术成功率100%(397/397)。治疗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穿刺及肿胀麻醉过程中轻度疼痛;治疗后6例切口明显渗血、3例局部血肿、2例切口局部感染,经相应治疗后均好转;治疗后1个月1例发生肺栓塞,予抗凝治疗后缓解。治疗后1、6、12个月,经治下肢曲张静脉闭合率分别为99.24%(394/397)、100%(307/307)及100%(217/217);治疗后随访2~5年,期间6例下肢局部新发曲张静脉,予以剥脱处理,1例溃疡愈合后再次复发,予局部换药。结论 血管腔内射频消融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目前,髂静脉压迫(IVC)支架植入指征尚不明确,此外,对于IVC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部分学者认为如果髂静脉狭窄处两端压力差不大(<2 mmHg),只要单纯处理下肢静脉曲张也能有效改善下肢症状。因此,本研究分析此类患者单纯行下肢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手术的短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下肢静脉曲张射频闭合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髂静脉超声、CTV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筛选出IVC伴侧支循环形成而压力差<2 mmHg的患者(IVC+静脉曲张组),并为其使用倾向性评分按照1∶3匹配单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组)。主要终点指标为术后1周及3、6、12个月隐静脉主干闭塞率,次要终点指标包括术后6、12个月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CIVIQ-20)评分。结果:筛选出IVC+静脉曲张组29例,匹配静脉曲张组患者87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首次超声检查,两组患者隐静脉主干闭合率均为100.0%;术后3、6、12个月的随访时,静脉曲张组与...  相似文献   

13.
Kavuturu S  Girishkumar H  Ehrlich F 《The American surgeon》2006,72(8):672-5; discussion 675-6
We present our first experiences with the use of a new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lower extremity varicose veins. We studied the occlusion rates of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GSV) with laser ablation, its failure ra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Sixty-six limbs in 62 consecutive patients were treated and followed-up for 1 year. All of the patients had incompetent GSV proven by means of duplex scanning. The GSV segment from 2 cm distal to the sapheno-femoral junction to just above the knee was ablated by using laser energy. In addition, all patients had stab avulsions of the varicose veins of the leg with Crochet hook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postoperatively on the 3rd day, 1 month, 3 months, and 1 year after surgery.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as day-case surgeries. Among 62 patients studied, 46 patients were women (74%) and 16 were men (26%). The medi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53 years (range 28-69 years). Median operation time was 65 min (range 40-140 min). Successful treatment (total obliteration of the GSV on duplex) was accomplished in 64 of 66 limbs (97%). In two cases, recanalization of the lower one-third of the treated segment of the GSV was noted after 3 months. There were no instances of neuropathy or skin burn. 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 of varicose veins is effective in inducing thrombotic vessel occlusion and is associated with only minor adverse effects. The procedure seems to b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for surgical stripping of the GSV.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86例行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日间手术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 d、1个月、3个月及1年进行随访,评估其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麻醉肿胀液使用量.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预防策略.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61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所有患者术后患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皮下瘀血、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皮肤烧伤...  相似文献   

16.
940nm半导体激光连续发射模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940nm半导体激光连续发射模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方法采用940nm半导体激光连续发射模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31例(209条肢体),传统手术方法治疗80例(131条肢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激光治疗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随访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激光治疗后静脉壁全程均可见明显碳化,内膜剥脱破坏,细胞轮廓丧失,纤维蛋白沉积,许多区域呈现明显的空泡和水肿,胶原纤维水肿和蜡样改变,内膜局部可见凝固性坏死。结论940nm半导体激光连续发射模式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C6级)患者的常见病因和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共86条患肢),汇总患者的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顺行造影检查数据,观察患肢的髂静脉压迫情况、深静脉瓣膜反流情况和穿通支静脉反流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镜深筋膜下穿通静脉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 SEPS)联合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穿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肢81条,选择40条患肢行SEPS术,联合EVLT术闭合浅表曲张静脉,保留健康大隐静脉作为研究组;41条患肢作为对照组,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结果: 研究组曲张静脉团块消失,下肢静脉血淤滞得到缓解,色素沉着减轻,溃疡愈合,随访5~11个月无复发。研究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1.1 h比3.0 h),切口数也少于对照组(2.1个比5.8个),住院时间缩短(1.1 d比3.9 d),下肢淤斑面积减少(5.2 cm3比20.3 cm3),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EPS联合EVLT术适合个体化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治疗术联合Trivex旋切术治疗重度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 方法:分析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例(26条肢体)重度下肢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腔内激光治疗术联合Trivex旋切术治疗。 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均消失,色素沉着、瘙痒、湿疹、皮肤溃疡等并发症不同程度的减轻;并发皮下淤斑、局部肿胀4例,均在1个月内消失;1例出现患肢小腿外侧肿胀,穿刺抽吸积液并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肿胀消退;2例出现患肢皮肤麻木,2个月后消失;2例大隐静脉主干部位和曲张静脉烧灼处出现条索状硬结,并伴有局部轻中度疼痛,2~3周症状逐渐消失。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无曲张静脉复发及小腿无明显瘢痕。 结论:腔内激光治疗术联合Trivex旋切术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且具有微创及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并点式微创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6月,对原发性大、小隐静脉曲张236例,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CEAP分类诊断,定位标记病变曲张浅静脉及贯通静脉走行,在静脉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高位结扎剥脱术,局部做1~3mm小切口,用静脉钩取出局部曲张血管或结扎功能不全的贯通静脉。结果 236例术后切口均正常愈合,曲张静脉全部消失,186例下肢浮肿术后1个月消退,40例术后3个月内皮肤色素沉着消退,10例下肢皮肤溃疡于2个半月全部愈合。无深静脉血栓及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209例随访0.5~3年,平均12个月,无复发。结论术前彩色多普勒标记定位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并点式微创剥脱术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术后皮肤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