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古代创造的系统化文献保护方法和材料,对古代文献的保存产生积极的影响;现存古代文献大部分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足以证明古代的文献保护方法确实具有一定的功效,可以为现存古代文献保护提供借鉴。结合古代文献中文献保护理论和实践的有关记载,讨论古代文献收藏中文献保护理念及水火、灰尘、虫鼠、潮霉、破损等防治方法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发展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的整体面貌和基本脉络研究为基点,揭示并讨论了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时序特征,即从秦朝以后,以16世纪中期为界限,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经历了从文献自身保护为主到文献依靠外部条件保护为主的发展过程;二是地域特征,即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因地制宜;三是保护观念特征,即中国古代文献保护方法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古代文献的墨、防蠹纸、辟蠹药、建筑保护、管理等五方面探讨了古代文献保护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古代利用中草药、矿物质药物等驱蠹保护文献典籍的方法逐一进行剖析,揭示其中蕴含的科学技术,不仅可以为今天纸质文献的保护技术提供借鉴,而且可以为某些纸质文物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古籍文献借阅的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籍文献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使用与保护就构成了古籍文献借阅工作中的一对矛盾。如何解决古籍文献借阅工作中的藏用矛盾,最大限度保护和开发利用古籍文献,成为图书馆古籍借阅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十个方面的经验做法,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图书馆古籍保护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古籍保护要注意防虫、防潮以及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帧。现代技术的应用对古籍文献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悠久,珍贵古籍灿若星河,但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由于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外国的劫掠等原因,古籍遭受巨大损失.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进行保护,为以后古籍的保护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献保护与国家级古籍保护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组织和实施单位之一,国家图书馆建立了国内首家国家级古籍保护实验室,并陆续配备了先进的科研设备与专业的保护人才专门从事文献保护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论文详细介绍古籍保护实验室的建设与现状,并对实验室的未来进行展望和规划。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部地区古籍文献管理现状的调查,论述了加强西部地区古籍文献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展古籍文献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程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高新版古籍利用率促进古籍文献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文献服务工作实践中发现:大量新版古籍文献得不到很好地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而珍贵的古籍文献在读者利用过程中日益受到侵蚀和磨损,不能有效保护。如何克服这种现象?本文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分析江西省县级图书馆现存古籍的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古籍保护人才、古籍保存条件、专项资金三个方面提出县级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加有力地推动县级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山西是文物大省,古籍文献资源也非常丰富,佛教典籍更独树一帜。本文从山西全省古籍收藏现状、古籍收藏特点、古籍保护体制建设、古籍修复、古籍培训、古籍安全、古籍宣传展示、珍贵古籍名录及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山西省古籍收藏及保护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目的是希望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当代古籍保护技术的新旧混杂现象显示了古籍保护技术体系建设路径和实践的无序。中国古籍保护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是关于古籍保护技术的体系构建和实践导向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提出中国古籍保护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应是以中国传统图书保护技术为主,而辅之以当代物理技术和化工技术。这个路径符合古籍保护的基本原则,适应保护对象和传统保护技术的物理特征,并在中国古籍保护实践中得到了效果验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古籍藏与用的矛盾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怎样更好地实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当今乃至今后图书馆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报告从调查疏理嘉兴市古籍保护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嘉兴市古籍保护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抓住当前古籍保护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技术手段落后、古籍家底不清以及古籍藏用矛盾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古籍保护利用的对策和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6.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云南省建构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籍保护体系,即省、州(市)、县成立了相应的古籍保护机构;依靠自身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收藏丰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彝文古籍、藏文古籍、傣文古籍和东巴古籍的修复工作,在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古籍的数字化建设和整理出版,一批珍贵古籍和拓片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围绕寺庙和民间少数民族古籍的普查登记、少数民族古籍修复,论文认为古籍保护涉及多学科知识,应尽快开展古籍保护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对昆明地区各单位所藏彝文古籍的类型、分布、保存和数字化保护状况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当前昆明地区彝文古籍的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昆明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实施或进一步实施彝文古籍数字化及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使研究彝族文化以及各级政府制订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时能够有据可依。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抢救、保护、开发和利用彝族古籍文献,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传承彝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从规则适用标准、著录用文字、古籍底本版本、著录方法、字段的具体使用等方面探讨了影印古籍丛书的著录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1986—2010年间“古籍修复”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并针对文献主题、合著率和著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古籍修复领域的研究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取得很大发展,已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古籍修复领域的研究在主题分布、著者分布上还不平衡,高水平的古籍修复师和专家较为缺乏,关于古籍修复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工作管理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