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肥胖已成为威胁中小学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预防中小学学生肥胖提供参考.用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的结果是:肥胖男生的形态发育状况良好,其体重、体脂重和瘦体重均显著高于正常学生;肥胖女生的形态发育并不显著好于正常女生,其体重较大主要是体内的脂肪含量较多而并非瘦体重较大造成的;肥胖男、女学生的身体机能状况均较正常学生差,且这种差异,男生在高中阶段、女生则从初中阶段开始就已有显著性.要预防中小学学生肥胖,应特别注意那些形态发育较好的男生及在青春期体重及体脂肪含量迅速增加的女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通辽市部分肥胖中学生与体质量正常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方法:对象为通辽市4所中学13~16岁的部分在校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值,确定肥胖组人数和正常体重组人数,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肥胖组和正常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EPQ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肥胖学生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人格特征上,外向性格人数和高掩饰性人数均高于体重正常学生.结论:通辽市中学生肥胖率较高,肥胖学生的个性多偏外向,有较强掩饰性,说明肥胖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体重正常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隐患.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高校男性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方法对男性肥胖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干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男性肥胖大学生的体重和体重指数,改善呼吸机能和循环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和运动基础能力.所以,体质健康运动干预实验对于男性肥胖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良性发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肥胖儿越来越多。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即为肥胖(标准体重计算公式为:实足年龄×2+8公斤=该年龄儿童的平均体重)。儿童时期的肥胖可成为成人肥胖病、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的病灶。儿童肥胖影响全身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尤其是大脑智力的开发,故应重视并及早预防。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一是营养过剩,吃得过多,摄入的热量超过了机体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政法学院为例,分析2005年和2014年大学生的BMI指数变化,为改善学生体质状况,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05年和2014年体质调研数据,通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筛查标准计算男、女学生超重和肥胖及过轻体重的检出率,对不同年级、不同运动项目超重和肥胖及过轻体重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这十年间,大学生肥胖和超重呈下降趋势,标准体重的检出率大幅提高,过轻体重呈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学生在校运动兴趣集中,男生超重和肥胖幅度高于女生,女生过轻体重比例偏大.样本过轻体重的检出率依然偏高,必须引起体育卫生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与身体素质指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和身体素质指标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大学男生的肥胖和超重比例要高于大学女生。②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正常体重的两侧分布不平衡,总体偏向于较低体重和营养不良一侧。③立定跳远和长跑测试中,较低体重大学生成绩优于正常体重大学生,肥胖大学生成绩最差;握力测试中,肥胖大学生成绩优于正常体重大学生,较低体重大学生成绩最差。  相似文献   

7.
依据单纯性肥胖产生的已知原因,主要从生物学角度剖析有氧运动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制,着重探讨了有氧运动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行性,为单纯性肥胖者达到理想体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肥胖检出率与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结果显示,肥胖大学生体育能力和正常体重大学生相比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肥胖大学生体育能力差直接影响到其身体素质,因此提高肥胖大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降低肥胖程度,是高校体育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的体重指数与大学生各项体质健康指标的关系,以480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各项体质健康测验.依其体重指数将学生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四组,以体重指数为自变量,其他体质健康指标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均数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体质健康指标在不同的体重指数之间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正常体重学生心血管功能、呼吸机能、手臂力量、下肢爆发力均优于低体重组(除呼吸机能外)、超重、肥胖组学生;低体重(除呼吸机能外)、超重、肥胖对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均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温州大学学生体重指数的分析,研究各年级段的体重指数分布现状及其随年级变化的特点.研究表明:学生的体重指数总体处于良好状态,男生和女生的正常体重比例基本持平,平均达到79.8%,女生体重偏低比例高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比例高于女生.各年级段相比,低体重和超重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肥胖率不高,但仍存在随年级升高而略微上升的变化趋势.三、四年级学生容易出现体重指数异常变化,其中男生低体重率降低,超重和肥胖人群增加;女生的变化与男生正好相反,低体重比例超过超重和肥胖比例.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预警机制,对出现不良体重变化的学生可采取专门的手段和方法予以调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肥胖症定量诊断分析与价值,应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对120例肥胖者及对照组80例正常体质量者进行全身脂肪含量测定,研究不同年龄段、性别的肥胖症患者及正常体质量人体内脂肪含量及分布规律,探讨肥胖症患者及正常体质量者DEXA的诊断指标。结果显示利用DEXA测定脂肪含量与体质量指数法(BMI)关系比较,男性相关系数r=0.871(P<0.001),表明两种评价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女性相关系数r=0.521(P<0.001),两种评价方法的一致性一般;诊断单纯性肥胖最佳“切点”男性为19.45%,女性为34.00%。故DEXA测量人体内全身的脂肪含量可进行诊断肥胖症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高山姬鼠在长期充足摄食条件下是否存在瘦素抵抗,在实验室条件下选取15只健康雄性高山姬鼠进行实验,体重为32.98±0.96g,喂以充足的小鼠标准饲料.在(25±1)℃(光照12L:12 D)条件下驯化3个月,测定其体重、摄入能、脂肪重量、血清瘦素含量.结果显示,8只高山姬鼠的体重维持稳定(正常组),为(33.94±0.83)g;而另7只高山姬鼠体重显著增加(肥胖组),为(50.58±2.00)g.肥胖组体重、摄入能及血清瘦素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组,脂肪重量肥胖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分析知,高山姬鼠的血清瘦素含量与体重、脂肪重量和摄入能呈极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可能存在瘦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186名普通高校一二年级大学生体脂状况的实验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腹部肥胖、体脂率水平接近正常水平下限,二年级女生腹部肥胖水平位于皮下型,男生体脂率处于偏瘦等级;二年级腹部肥胖、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均低于一年级;对于一二年级大学生而言,体重不足问题远比肥胖更严重;体脂率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系数男生为0.858,女生为0.787,表明采用身体质量指数描述高校学生身体充实度效度较高;男生各年级身体年龄处于正常状态,女生偏"衰老化",尤其是二年级女生;各年级的男生、女生体重均低于标准体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用皮褶厚度、体脂率法评价江淮地区汉族肥胖的标准,于2010年在安徽滁州和江苏淮安调查了1 426例(城市男性309例,乡村男性414例,城市女性312例,乡村女性391例)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通过身高、体重来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通过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来计算体密度,采用Brozek公式计算体脂率.用BMI、皮褶厚度、体脂率分别评价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肥胖率.结果表明:(1)江淮汉族男性BMI值为(24.1±3.6)kg/m2,女性BMI值为(23.8±3.6)kg/m2.用BMI法判断,江淮汉族超重率男性为34.7%,女性为30.7%;肥胖率男性为14.4%,女性为13.2%.(2)随年龄增长,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值、BMI、体脂率增大,身高下降.(3)用长岭晋吉皮褶厚度法判断,江淮汉族肥胖率男性为39.8%,女性为30.4%.皮褶厚度法得出的肥胖率远远高于BMI法,两种方法存在较大矛盾.本研究认为用肱三头肌皮褶与肩胛下皮褶之和来判断中国人群肥胖的标准,男性应该在35~45 mm之间,女性应该在45~55 mm之间选取.(4)用长岭晋吉体脂率法作为判断肥胖的标准,肥胖率男性为43.3%,女性为5.3%.用体脂率和BMI法判断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肥胖存在较大矛盾.长岭晋吉体脂率法男性标准定得太低;女性标准定得太高.本研究认为用体脂率来判断江淮地区汉族肥胖,男性以大于24%、女性以大于28%为宜.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测试法对126名一二三年级小学生体脂状况进行测试和分析。主要结论是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腹部肥胖、身体质量指数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体重的增长主要以肌肉量的增长为主;身高、肌肉量、标准体重、身体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指标在各年龄组间存在差异;体脂肪量、体脂率指标女生高于男生,其余指标男生均高于女生;不同性别小学生在肌肉量、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特奥运动员体质指数与血压之间关系。方法:对2008-2009年参加特奥活动的59名特奥运动员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特奥运动员的体质指数与血压呈明显的线性相关,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年龄的增大血压呈上升趋势,女性特奥运动员收缩压与年龄的相关性(r=O.183;p=0.361)高于男性特奥运动员(r=0.033;p=0.858)。结论:特奥运动员的肥胖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肥胖在特奥运动员中占较大比重,饮食结构的合理化和适当的运动是控制特奥运动员的BMI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体质测量法,观察福建省3城市成年人体质指数(BMI)的动态变化,为卫生研究和政策制订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从2000-2005年BMI<18.5的人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超重肥胖的人数百分比呈增加的趋势,其中男性、三明地区和农民肥胖百分率增加最多.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燕麦(Avena sativa L.)对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将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Ⅰ -Ⅱ级伴有超重/肥胖患者70例受试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进食或不进食麦片,5周后,两组的干预措施对调,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实验期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腰围、体重指数(BMI)、WHR、TG和TC的值均有明显降低;其中两组实验期的SBP和BMI较各自自身对照期有显著降低(P<0.05).故燕麦对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可供临床选择饮食干预辅助治疗超重/肥胖伴高血压时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中生身高、BMI等客观身体指标的现状、特点以及它们与身体自我的关系.方法:用黄希庭编制的身体自我量表测试615名初中生,同时测量其身高、体重.结果:男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身高、体重满意度及身体自我各维度均显著高于女生;初中生身高与身高满意度、运动特征、身材特征得分正相关(P0.01),高矮两组学生身高满意度、运动特征、身材特征均值差异显著(P0.01);初中生BMI与体重满意度、身材特征负相关(P0.01),正常、超重、肥胖3组学生体重满意度、运动、身材特征差异显著(P0.05).结论:身高、BMI影响初中生身体自我,因此,加强健康教育与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身体自我意识,进而健全初中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