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克服现有单端量漏电保护方法的不足,并着眼于配电物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在分析0.4 kV低压配电线路单相漏电故障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双端剩余电流突变量的漏电保护方法,利用被保护线路双端剩余电流突变量的幅值构造保护判据,在双端判据均符合各自整定阈值要求时保护动作.给出了方法实现流程和适应性.该方法综合利用线路双...  相似文献   

2.
机车辅助交流电源漏电流检测保护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长安  刘盛强 《内燃机车》2010,(11):47-48,23
内燃机车辅助交流电源漏电流检测保护装置是采用嵌入式系统检测机车辅助交流电源漏电电流并进行保护的设备。该装置采用宏晶公司有A/D转换的单片机组成嵌入式控制系统,带有液晶显示,有报警及报警值设定功能,并预留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电动机保护设备一直是利用双金属片热涨冷缩的原理制造的热继电器保护器,由于该装置是靠导体通过电流时产生的热效应引起双金属片机械形变,进而通过连动装置切断电动机电源,因而动作迟缓、滞后,当电动机出现缺相、过载等不正常工作条件时,常需10~20分钟才能切断电源。不能迅捷地对电动机进行保护。而BDK型系列电  相似文献   

4.
根据IEC相关标准要求和起重机械电气设备的用电特点,对起重机械保护接地概念和措施进行梳理,对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探讨。强调起重机本体应设置独立保护导线,尽可能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保护接地电路应始终保持连通,尽量实施等电位联结。提出保证起重机械接地故障防护本质安全的系统检验要求,并对检验项目进行法定检验的分工和划分。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基于TT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的低电压配电网输电线路上的剩余电流保护设备无法保证人触电后马上动作的现状,首先搭建活体触电试验平台,通过单相电压有效值220 V、频率50 Hz的电源对猪表皮进行触电试验,并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触电波形和触电面积、触电湿度以及触电时漏电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得到试验数据;其次,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使用FFT计算触电时刻的谐波畸变率,使用三次Hermite插值算法,绘制触电波形包络线,计算包络线不同时刻的斜率;最后,选择谐波畸变率最小值和合适的斜率,搭建仿真平台,对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的人体阻抗进行触电仿真,使用谐波畸变率和波形峰值斜率变化作为剩余电流保护设备触电判断依据,验证了所提判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浪涌保护器(SPD)的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使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而导致损坏.对于通信系统来说,其过电压保护与电气设备相比,有不同的技术要求.依据GB/T 18802.22-2008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对通信系统所用电涌保护器进行了试验,并结合样品测试分析结果,在对照国标要求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对信号SPD的性能评价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2021,(5)
非隔离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漏电流的存在会带来人身及财产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其成因和保护措施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漏电流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路径,建立了漏电流电路模型;然后提出可通过增大共模电感和LC滤波电容,减小Y电容,选取寄生电容更小的光伏组件的方法来减小漏电流,并进行漏电流保护分析;最后在1台6 kW的T型三电平三相并网逆变器上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出的减小漏电流方法的正确性及漏电流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10 kV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机理及现有的一些主要防治方法。然后对架空绝缘导线防雷击断线装置——过电压保护器的保护性能进行了详细的仿真研究。结果发现,过电压保护器至少要隔一基杆塔装一组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如要取得全面的保护,则必须采用每一基杆塔均安装一组过电压保护器的方式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
《节能技术》2001,19(5):18-19
常规的电动机断相保护器采用电流互感器作传感器,不同容量和规格的电机要配不同的互感器,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电平衡原理,研制了电平衡型电动机断相保护装置.实践证明,本装置适用于各种容量的电机,而且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两个用于发动机保护的新产品最近问世。一个是增压器保护器,能够在发动机频繁起动和停车时保护增压器;一个是应急润滑装置,能够对发动机在长时间闲置后重新起动或在低温下起动提供保护。两种产品均由GiTO工程公司制造,并已推向市场。 TEP3000型增压器保护器实际上是一个双态活塞蓄能泵,该装置在发动机起动和突然停车时,对增压器的轴承提供压力润滑油。GiTO公司的董事Chris GaLLey先生指出,突然断油是增压器损坏和过早磨损的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回路断线闭锁装置能在电流回路发生断线的情况下,闭锁差动保护.……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煤矿井下高低压保护定值整定,从三段式电流保护、电压保护、选择性漏电保护、附加直流保护和非电量保护等多方面研究,以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为例,科学设计煤矿井下高低压保护定值,避免因高低压保护定值设置有误而导致煤矿供电网络出现保护拒动问题,从而确保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井下安全作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火工品试爆防电流入侵安全操作装置,应用在火工品试爆设施中,对原试爆设施中的电气联锁等强弱电系统所引发的漏电电流进行了绝对隔离,在技术上成攻解决了火工品试爆操作过程和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孙江平 《电力与能源》2021,42(2):178-181
根据实测数据,目前电力系统内多个变电站的配电回路中长期存在较大的剩余电流,剩余电流会导致电网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还会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剩余电流监测技术(RCD)作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已经在配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上海电网某220 kV GC地下变电站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智能型剩余电流监测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并提供了一整套剩余电流监测技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大段长高压电缆在运行时会产生过高的护层感应电压,这对电缆护层保护器的过电压防护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针对大段长电缆护层保护器暂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基于PSCAD仿真软件,建立了典型220 kV高压电缆线路仿真模型,得出了在短路过电压和雷击过电压情况下,高压电缆长度对护层感应电压暂态特性的影响。通过绝缘配合与能量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保护器参数取值范围及电缆线路短路电流与长度的适配曲线,提出了护层保护器参数优化设计的具体方法,并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电缆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时,随着电缆长度的增加,护层感应电压先线性增长,随后在保护器残压阈值的限制作用下逐渐趋于“饱和”状态,现有保护器能量吸收能力难以满足大段长电缆需求;改进后的护层保护器能量吸收能力显著提升,20 kA短路电流时允许的电缆长度大幅提高,满足大段长高压电缆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向  姜元  曹振宇 《内燃机车》2000,(10):13-15
介绍一种简单、实用、可靠的柴油机自动保护器,该装置超速保护动作值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能满足不同机务段对柴油机不同的限速保护要求,从而有效地提高机车柴油机实际使用转速,最大限度地发挥柴油机装车功率。  相似文献   

17.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是煤矿生产运营的基本保障。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存在很多潜在危险,其中漏电是最常见的一种。漏电会严重影响煤矿开采以及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因此,煤矿企业做好漏电保护至关重要。主要介绍了低压供电系统中漏电的原因,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漏电保护方法,为煤矿解决低压供电系统漏电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电网快速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高压电缆线路输电也呈现出大长度、高负荷的发展趋向。为限制保护层感应电压,高压电缆线路多采取金属护套单端接地或者各相金属护套交叉换位互联接地的模式。但是高压电缆保护也不排除发生过电压的风险,需要及时更换损坏的保护器。为提升保护器更换的便捷度与安全性,本文设计了一种不停电更换高压电缆护层保护器的新型切换装置。  相似文献   

19.
黄昆  何召兰 《节能技术》2001,19(5):18-19
常规的电动机断相保护器采用电流互感器作传感器,不同容量和规格的电机要配不同的互感器,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电平衡原理,研制了电平衡型电动机断相保护装置。实践证明,本装置适用于各种容量的电机,而且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27.5 kV电缆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高速铁路运输安全和运营品质。首先分析了护层保护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三相电力电缆和电气化铁路用单相27.5 kV电缆的差异,总结了目前电气化铁路27.5 kV电缆用护层保护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总结了27.5 kV电缆的接地方式,然后分别针对不同导线截面、不同外护套绝缘材料、不同屏蔽铜丝数量的27.5 kV电缆,对护层保护器接地线、额定电压、起始动作电压、持续运行电压、标称放电电流、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残压、工频耐受电压、耐受大电流冲击电压、通流容量、电缆护层最低冲击电压、残压、动作次数寿命等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护层保护器参数的建议,对于电气化铁路护层保护器标准指定以及选型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