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普勒超声引导脐血管穿刺术中胎儿脐动脉及二尖瓣血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150例胎儿在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术中对胎儿脐带附着点(A点)、脐带游离部(M点)、脐带胎盘附着点(P点),以及胎儿心脏四腔观二尖瓣血流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进行检测,所得数据按孕龄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术中,胎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轻微,且术后可立即恢复正常,尤其是对正常胎儿,干扰极小。本文为进一步论证超声引导下胎儿脐血管穿刺术的安全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引导结合X线透视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BD)治疗肝内胆管微扩张型梗阻性黄疸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肝内胆管微扩张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行右肝胆管PTBD,3例行左肝胆管PTBD。结果胆管穿刺置管成功率100%,术后短暂性发热1例、一过性血性胆汁1例,未出现腹腔出血及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一周胆红素平均下降(75.4±29.6)μmol/L。引流时间10d~5个月。结论超声引导结合X线透视下PTBD治疗肝内胆管微扩张型梗阻性黄疸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获取胎儿血标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们自1988年8月以来对51例孕妇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经母腹脐血管穿刺取胎血标本进行快速染色体核型分析,获得成功。51例1次成功50例,2次成功1例;取血量0.5~8ml;手术时间5~30分钟。术中未使用麻醉剂,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产时检查胎儿、胎盘无损伤。本文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均证明超声引导下脐血管穿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获取胎儿血标本的方法,可在门诊病人中施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治疗急性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胰周感染性积液的急性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9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2例(89.1%)患者通过经皮置管引流成功,80例(86.9%)治愈出院,2例(2.2%)死于脑出血及呼吸循环衰竭;10例(10.9%)患者引流失败而改行外科手术引流,其中3例(3.3%)术后康复,7例(7.5%)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组引流时间7-100d,平均(20.5±3.5)d,引流次数为1—5次,无穿刺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治疗急性感染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肱动脉穿刺置管在重症监护室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盲穿组和超声组,各40例,盲穿组采用触摸法定位穿刺肱动脉置管,超声组使用超声仪引导下穿刺肱动脉置管。记录穿刺情况及并发症。结果盲穿组穿刺失败10例,超声组全部穿刺成功,盲穿组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超声组(P<0.01)。盲穿组穿刺成功时间(20.6±15.1)s,超声组穿刺成功时间(10.1±6.3)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盲穿组发生血肿12例、穿刺处出血11例、出现局部感染9例;超声组发生血肿l例、穿刺处出血l例、局部感染l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休克患者中超声引导下肱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经皮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16例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管置入组(U组)169例,传统盲法经皮穿刺导管置入组(T组)147例,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和并发症。结果U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6%,高于T组的83.0%(P〈0.05);U组穿刺时间(9.8±2.2)min,低于T组的(15.2±3.8)min(P〈0.05);T组穿刺并发症8.8%,高于U组的1.2%(P〈0.01)。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能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血管数目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定期产检的9800例单胎孕妇,在孕晚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脐血管数目进行检查,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9800例的单胎孕妇产检中,孕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1例胎儿脐血管数目减少,由3根减少为2根(发生率为0.01%),发生于孕37周,孕妇急收入院,顺娩足月胎龄儿,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10分;胎儿脐带外观螺旋过少,一根脐动脉全程为暗红色,肉眼见脐动脉凝血闭塞,病理证实脐血管为3根,符合脐动脉栓塞。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脐血管栓塞检查的敏感性25%,特异性为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脐血管数目检查安全可靠,孕晚期超声检查时发现脐血管数目异常,可能与脐血管栓塞有关,应加强胎儿监测,适时终止妊娠,以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8岁,孕1产0,孕3个月。超声检查:宫内两个胎儿图像,一胎儿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2.2em,脊柱排列整齐,四肢齐全,股骨长0.9cm,胎心搏动160次/min,脐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示“一红一蓝”血流信号;另一胎儿下部肢体以上被包膜包裹,可见多个间隔(图1),似见颅脑,未见脑组织,未见胎心搏动(图2),可见脐血流注入,胎体内可见血流信号(图3)。  相似文献   

9.
应用 6点法和 5区 13点法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 80例患者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98年 9月~ 1999年 9月 ,临床需行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 80例 ,年龄 5 3~ 87岁 ,平均 72 .5岁。患者临床表现为 :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结节 2 7例 ,超声检查发现低回声结节 43例 ,血清PSA增高 2 9例 ,骨CT扫描示腰椎转移癌及多处骨代谢异常各 1例。二、仪器和方法应用意大利EsaotoBIOSOUNDAU 4增强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5 .0~ 7.5MHz可变频双平面直肠腔内探头 ,纵向穿刺引导架 ,美…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PTGD)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8年6月97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的97例患者中,96例炎症均得到有效的控制(1例于术后第2天死于全身脏器衰竭)。76例患者于置管3~6周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痊愈出院;4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于症状及体征缓解后拔管出院16例因合并有其它脏器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而带管随访,带管最长者已达1年。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置管引流术在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的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注射氨甲喋呤治疗宫外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宫外孕的治疗在临床上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我院自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8月经超声筛选 ,对 2 6例宫外孕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进行了穿刺注射氨甲喋呤 (MTX)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 2 6例 ,年龄 2 3~ 32岁 ,平均年龄 2 6 .2岁 ,患者均经尿β hCG检查为阳性 ,血清 β hCG 5 0~ 10 0 μg/L。经腹、经阴道超声检查 :宫腔内未见妊娠囊 ,宫旁输卵管部可见妊娠囊回声 ,左侧 9例 ,右侧 17例 ,直径平均为 2 .0~ 5 .0cm ,其中妊娠囊最大径线为 5 .0cm者 4例 ,内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探头移动引导血管穿刺法在手臂输液港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83例恶性肿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20年3月—6月42例植入手臂输液港的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超声探头移动引导血管穿刺法置管;2019年6月—7月41例置入手臂输液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血管穿刺置管;比较两组首次血管穿刺成功率、导丝送入成功率、置管时间、穿刺时疼痛评分和术后即时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首次血管穿刺成功率(97.62%)高于对照组(78.05%),试验组导丝送入成功率(97.62%)高于对照组(70.73%),试验组置管时间(16.50±1.70) min短于对照组(18.56±1.99) min,试验组疼痛评分(1.62±0.54)分低于对照组(2.56±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即时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1例和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探头移动引导血管穿刺能够提高手臂输液港首次置管成功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取脐血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缺陷的自然发生率为3%~4%.产前诊断是有效预防、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脐血取样是一种重要的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本研究探索经腹超声引导下经孕妇腹壁穿刺脐血管取脐血的方法及其成功率、安全性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经肘上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肘上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PICC,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肘上行PICC。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血栓形成、穿刺部位渗血、脱管堵管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患者置管满意度和舒适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94.4%(51/54),高于对照组的74.1%(40/54);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8%(6/51),低于对照组的42.5%(17/40);满意度和舒适度分别为94.1%(48/51)、88.2%(45/51),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62.5%(25/40)。结论与常规PICC相比,超声引导下经肘上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其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肺脓肿采用超声导向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8例外周肺脓肿患者于全身有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在超声引导下行18GPTC介入穿刺针穿刺及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冲洗治疗。结果 28例外周肺脓肿患者,穿刺抽吸及置管引流后,患者自觉症状迅速好转,体温在16~24h内降至正常,2周内脓腔消失25例,脓腔明显缩小的3例。于3周后复查脓腔消失。结论外周肺脓肿患者在全身有效抗生素治疗下,同时行脓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可缩短疗程,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将77例前列腺穿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组38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组39例,记录术后肉眼血尿,肉眼血尿持续时间、血便、尿路刺激征、感染、会阴部肿胀、尿液潜血阳性时间及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肉眼血尿、尿路刺激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血便、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13,10例,明显高于经会阴前列腺穿刺(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20,8.013;P〈0.05);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患者会阴部肿胀、肉眼血尿持续时间、潜血阳性时间分别为6例,(26.1±3.6)h,(9.3±3.7)d,明显高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0例,(18.3±4.2)h,(6.6±2.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236,t=8.075,4.587;P〈0.05)。经直肠途径患者较经会阴途径患者舒适(t=9.740,P〈0.05)。结论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较经直肠途径更为安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操作简便、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17.
王旭  姚瑶 《新医学》2011,42(1):34-36
目的:比较皮下埋植化学治疗泵及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给药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化学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卵巢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化学治疗泵组及超声引导穿刺组各35例,分别采用皮下埋植化学治疗泵及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给药,比较两组完成腹腔化学治疗疗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化学治疗泵组完成腹腔化学治疗151例次,穿刺一次成功143例次(94.7%),超声引导穿刺组完成腹腔化学治疗199例次,均一次性穿刺成功(100%),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化学治疗泵组(P〈0.01)。化学治疗泵组因化学治疗泵原因终止该种方式腹腔化学治疗者6例(17%),超声引导穿刺组35例均完成全疗程腹腔化学治疗(100%),超声引导穿刺组全疗程完成率明显优于化学治疗泵组(P〈0.05)。化学治疗泵组发生并发症6例(17%),超声引导穿刺组无1例发生感染、出血、肠穿孔、膀胱损伤、腹腔穿刺部位肿瘤转移等并发症,超声引导穿刺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化学治疗泵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给药用于卵巢恶性肿瘤腹腔化学治疗,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化学治疗疗程完成率高,并发症少,其临床应用价值高于皮下埋植化学治疗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不同的给药方式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确诊为异位妊娠行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的10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不同的给药方式分为A、B、C3组,其中A组35例,肌肉注射MTX加口服米非司酮;B组41例,静脉滴注MTX加口服米非司酮;C组27例,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异位妊娠囊注入MTX加口服米非司酮。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血D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HCG)值下降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3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A组71.4%(25/35)、B组82.9%(34/41)、C组96.3%例(26/27)。3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血β—HCG值下降率分别为A组(44.9±7.5)%、B组(54.7±2.9)%、C组(63.0±6.2)%。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β-HCG值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C组间、B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小。结论:对早期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异位妊娠囊注入MTX加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安全、可行、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与传统体表定位在小儿静脉穿刺置管效果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Highwire、EMbase、CBM、CNKI等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有关应用超声引导与传统体表定位在小儿静脉穿刺置管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文献日期为1993年1月-2013年1月。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应用超声引导下与传统颈内静脉穿刺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6项(共319例)。结果显示:超声引导组用时更短[加权均数差( WMD)=-6.10,95%CI (-8.10~-4.10)],穿刺成功率更高[WMD=5.06,95%CI(2.33~10.97)],尝试次数更低时即可穿刺成功[WMD=-1.05,95%CI(-1.43~-0.68)],并发症发生率更低[WMD=0.13,95%CI(0.55~0.34)]。结论在操作者能熟练掌握超声仪使用前提下,与传统体表定位穿刺置管相较,超声引导下可缩短用时、提高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且有效降低并发症。尤其对于传统体表定位穿刺困难的病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5岁。孕3产0,妊娠20周,曾有自然流产史。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4.7cm,股骨长3.6cm,羊水深4.2cm,胎儿左肺明显增大,内见范围约2.9cm&#215;1.0cm无回声,呈多房改变,心脏位置向右侧移位.胎儿心尖部仍指向胸腔左侧,心胸比例1:4(图1)。超声诊断:(1)中期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