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余兵 《家庭医学》2008,(2):52-53
老王,56岁,工人。反复咳嗽、咳痰14年,常因秋冬季受凉后出现。每次持续约3个月左右,8年前逐渐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登楼两层或平地行走100米就可出现气短。5年前,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结果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抗炎对症治疗好转,这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出现。1个月前受凉后,喘憋症状再次明显加重,全身乏力、咳嗽、痰粘稠不易咳出,并出现心慌,喘息夜间不能平卧,严重影响睡眠,双下肢出现明显可凹性水肿。患者有吸烟史30多年,每天40支。住院后,医生对老王进行了常规查体和化验检查,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感染、右心功能衰竭。立即给予抗感染、吸氧、平喘、利尿、强心等治疗,约10天左右,老王症状有所好转,准备出院。  相似文献   

2.
张先立  王志孟 《现代保健》2012,(17):164-164
1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息4年,加重5d”就诊。患者近4年来多于天气变化或季节变换及受凉后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喘息,予以抗感染和止喘等对症治疗好转。近6个月来发作频繁,多次就诊。两天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喘息明显,不能平卧,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无发热。否认幼年喘息、麻疹、肺炎、百日咳等病史。45年烟龄,30支,d。查体:桶状胸,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和少许湿啰罗音。血常规检查:WBC8.19×10^9/L,中性粒细胞76.1%,嗜酸性粒细胞3.4%,外周血总IgE265IU/L,烟曲霉I级。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3.
某男,70岁,掘进工。接触粉尘20年(1937~1957),经省尘肺诊断组诊断为“矽肺Ⅱ期”。反复咳嗽,喘息10+年,加重2+月”于96年5月3日入院。查体:T385℃P92次/分R36次/分PB20。200/130kPa慢性病容,唇面发绀,颈...  相似文献   

4.
《中国健康月刊》2006,(11):I0011-I0011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能排除心、肺其他疾患而反复发作,部分病人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5.
陈语  何义千 《中国保健》2008,16(2):118-118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7岁,已婚,汉族,离休干部,因反复咳嗽咳痰21年,胸闷心悸10年,加重1w入院.患者于21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未经诊治,此后上述症状每于冬春季受凉后出现,症状时轻时重,自服"消炎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83岁,因"反复咳嗽、气喘30年,加重1 d"于2010年11月15日入院.患者自1980年起咳嗽、气喘,有时咳少许白黏痰,受凉后症状可加重.间断服用止咳、平喘药物(具体不详),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7.
杨佩兰  汤杰 《大众医学》2013,(11):10-10
这位咳嗽开膏方最妙 孙老伯今年76岁.吸烟史30年,已戒5年,有反复咳嗽、咯痰病史15年。近3年来,除了咳嗽,咯痰反复发作较前频繁,并伴有气促,活动后尤甚.季节交替时容易发作,平均每年因为急性发作住院就有三四次。到几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就诊.都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回族,4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40余年,心悸、胸闷10年,加重1周."为主诉收住.既往明确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Ⅳ级",1周前受凉后咳嗽、咳痰症状再发,并出现周身浮肿,浮肿以右上肢明显.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慢性病容,全身皮温正常,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桶状胸,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及湿罗音.心尖搏动位于剑下,HR96次/分,未闻及杂音.双侧桡动脉搏动正常,对称,脉律规则.肝大剑下3指.周身轻度浮肿,以右侧肢体较明显,四肢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复发加重伴咯血2h"入院,入院前5年,患者反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每次经抗感染等治疗后好转。此次再次发病入院。临床诊断: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入院后反复咯血,住院期间因咯血共行6次成功抢救,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的自我保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新 《上海预防医学》1995,7(3):114-116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的自我保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80周新一、何谓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活动后呼吸困难的临床综合征。客观上具有不能以其他肺部疾病或心脏病来解释的气流减少,患者有咳嗽、咳痰和气促等症状,体检有气流减少所致的...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系指终末支气管达端气腔的扩张伴有肺泡壁的破坏,凡是引起细支气管炎性变化和通气阻塞的因素,均可导致弥漫性肺气肿,病因有慢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尘肺、肺纤维化。如吸烟、空气污染、感染引起的因素均可引起肺气肿。此病的病人如有微弱的外来刺激即可诱发大气道痉挛,分泌物增多,引起咳嗽、咳痰或喘息,也由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粘膜水肿、管壁肥厚和痰液阻塞引起。  相似文献   

12.
兰朝军  徐英丽 《中国保健》2006,14(2):112-112
痰热清是一种静脉用纯中药制剂,其组方由黄芩、熊胆粉、金银花、山羊角、连翘组成.药理实验表明有抑菌、抗病毒作用,能消除痰热阻肺症所致的发热、咳嗽、咳痰不爽.  相似文献   

13.
病例:患者丁XX,男,44岁,辽宁葫芦岛人。因反复咳嗽咳痰15年余,渐进性呼吸困难5年余就诊。患者主诉近15年反复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白痰为主,时有黄脓痰。冬天及春天变天易发。曾在当地医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可暂时好转,但病隋反复。后一直未在医院正规治疗,发病即自行口服抗菌药物治疗至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 本组实验10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78例显效,占78%,21例有效,占21%,无效1例,占1%,总有效率为99%.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湿化护理、引流护理等,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章晓磊  刘扣英 《药物与人》2014,(12):196-197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本组实验42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33例显效,占79%,8例有效,占19%,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引流护理等,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咳嗽、咯痰或伴喘息症状反复发作,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其患病率约为3.2%。本病是形成阻塞性肺气肿的最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7.
王延群 《家庭医学》2014,(11):38-40
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老年入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或咯痰,往往缠绵不止.反复发作。若病情迁延日久,晚期会发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除咳嗽之外,兼有气喘、气短的症状。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又称之为“久咳”,多属“内伤咳嗽”范畴,其病因病机大多为寒痰犯肺,或痰湿壅肺。或寒饮伏肺,主要症状为咳嗽痰多,痰白而黏,或咯痰清稀,  相似文献   

18.
盛夏来临,酷暑难耐。在一个气温高达38℃的傍晚,呼吸内科收治了一位77岁的老慢支病人,他反复咳、痰、喘30余年,每遇冬季即加重,反复住院诊治,已和呼吸内科的医护人员成为老朋友。  相似文献   

19.
段炼 《中国卫生产业》2012,(20):154-154
目的 探讨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气胸临床资料,采用抽气减压术,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对于积气量较大,患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FEV1、TLC、RV、PaO2、PaCO2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有效方法排气减压方法,促进肺组织复张,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如有必要采取抽气减压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肺心病大多是在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病人有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全身无力、胸闷、心慌、口唇及指甲发青等症状。严重时颈部静脉隆起,下肢浮肿,甚至出现腹水。肺心病多在冬春季发病,以老年人为多,常可由于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而使病情加重或导致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因此,在肺心病缓解期,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及急性支气管炎并注意科学的家庭护理,对于防治或减轻肺心病的急性发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