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抑癌基因ING1、p21/WAF1、P5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ING1、p2 1 /WAF1、p53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 71例胃癌组织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 ,检测 p33ING1 、p2 1 /WAF1、p53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相关性 ,结合临床病理因素 ,探讨胃癌发生、进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33ING1 与p2 1 /WAF1、p53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5) ,p33ING1 表达率为 62 .0 % (44/71 ) ,与正常组织相比呈低表达 ,与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远隔转移、分化程度有相关性 (P <0 .0 1 ) ;p2 1 /WAF1表达率为54 .9% (39/71 ) ,与胃癌浸润相关 (P <0 .0 5) ;p53表达为 63 .4 % (45/71 ) ,与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P <0 .0 1 )。结论 ING1是抑癌基因 ,其蛋白p33ING1 在胃癌中低表达 ,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 ,p33ING1 、p2 1 /WAF1、p53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组织p53蛋白与P-耐药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p53蛋白表达与P 糖蛋白 (P gp)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5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及P gp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 6 4 % ,P gp阳性表达率为50 % ;p53阳性组的P gp表达率 (6 5.6 % ,2 1/ 32 )显著高于p53阴性组 (2 2 .2 % ,4 / 18) ,(P <0 .0 0 5) ,p53表达与P gp有关。结论 :p53表达可引起多药耐药基因 (MDR1)编码产物P gp表达增高 ,从而使乳腺癌细胞获得多药耐药 (MDR)表型 ;P gp不能作为评判乳腺癌预后和生物学行为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36例乳腺单纯增生,31例不典型增生,3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用PCR-RFLP检测p53基因第8外显子第278密码子突变。结果:乳腺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中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0,22.6%,46.7%。p53基因第8外显子的突变率分别为0,3.2%,10.0%,均为杂合子突变。结论:乳腺癌不典型增生中存在p53蛋白表达和该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该突变可能在乳腺增生病向乳腺癌进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33ING1、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p33ING1、p53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相应正常黏膜组织中p33IN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26/60)、100%(60/60)(P<0.01),p53蛋白分别为51.6%(31/60)、0%(0/60)。p33ING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及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19/33)、25.9%(7/27)(P<0.05);在Dukes A、B期、Dukes C、D期病例中分别为56.7%(17/30)、30.0%(9/30)(P<0.05)。在p53表达阴性的29例中有12例(41.4%,12/29)p33ING1表达缺失,而p53阳性的31例病例中有22例(71.0%,22/31)p33ING1表达阴性(P<0.05),在p53蛋白表达阳性的病例中p33ING1蛋白表达明显缺失,两者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33ING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与p53互相协同,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组织DAPK和p53及Bc1-2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p53和Bcl-2表达,探讨DAPK、p53和Bc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乳腺增生组织和68例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DAPK、p53和Bcl-2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p53蛋白在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为阴性,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1.5%(35/68);p53的阳性率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为69.1%(47/68),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织;Bcl-2的阳性率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DAPK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6%(29/68),明显低于乳腺增生组织;DAPK的阳性率与乳腺癌的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p53及Bcl-2呈负相关。结论:DAPK、p53和Bcl-2蛋白可作为预测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DAPK可能抑制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这个作用可能与p53、Bcl-2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33ING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与p5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TUNEL.法检测83例BTCC及11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33ING1、p5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33IN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9.03%,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0.9%.P33ING1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WHO肿瘤分级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P33ING1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正相关(P<0.05).AI与P33ING1及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P33ING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下降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33ING1与p53基因具有协同作用,同时检测p53的状态和P33ING1表达水平,对于膀胱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p53基因蛋白在乳腺非典型增生和癌变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83例正常乳腺、乳腺非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组织的p53基因蛋白进行检测。正常乳腺组织无p53基因蛋白表达,单纯乳腺上皮增生、轻度非典型增生、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88%(1/17),16.67%(3/18),33.33%(6/18)和40%(10/25)。增生与癌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乳腺癌癌前病变中有p53基因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乳腺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p53蛋白对评估癌前病变的恶性倾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33ING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1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p53的表达。结果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33IN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9.03%,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0.90%。P33ING1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WHO肿瘤分级相关。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P33INGI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P33ING1基因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33ING1与p53基因具有协同作用,同时检测p53和P33ING1表达水平,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肿瘤抑制基因p53异常是浸润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常见事件,而其与包括普通型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不典型增生 (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及导管内原位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关系不明.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p53外显子突变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情况,以期了解p53突变及蛋白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HRM)结合测序研究140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p53外显子5-8的突变情况.用免疫组化研究240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经过HRM分析,共17例患者DNA熔解曲线与野生型标准品熔解曲线大于阈值结合测序分析结果发现,其中16例出现p53外显子突变.p53在UDH、ADH及DCIS中的突变率为0.0%(0/40),12.7%(8/63)和21.6%(8/37),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40例UDH中未出现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在14.6%(19/130)的ADH出现阳性表达,在31.4%(22/70)的DCIS中出现阳性表达,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p53外显子突变呈正相关(r=0.792,P<0.01).结论 p53外显子突变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发生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ADH与DCIS,其可能为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33ING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与p5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TUNEL法检测83例BTCC及11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33ING1、p5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33IN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9.03%,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0.9%。P33ING1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WHO肿瘤分级有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P33ING1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正相关(P〈0.05)。AI与P33ING1及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P33ING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下降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33ING1与p53基因具有协同作用,同时检测p53的状态和P33ING1表达水平,对于膀胱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Tang F  Gu DH  Wang H  Zhu TF  Zhu HG  Xu ZD  Hu XQ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3):192-195
目的 探讨端粒酶hTERT mRNA表达在人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观察肿瘤抑制基因p53与hTERT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浸润性导管癌标本25例,导管原位癌标本18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标本20例,导管上皮单纯性增生标本7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12例。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T mRNA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导管癌的p53蛋白表达。结果 hTERT mRNA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中未见表达;在导管不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5.0%、83.3%和88.0%。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hTERT 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和导管不典型增生组织(P〈0.05)。hTERT mRNA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大小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43例乳腺导管癌中,hTERT mRNA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540,P〈0.01)。结论 端粒酶hTERT mRNA表达可能在乳腺导管癌的组织发生中起关键作用,半定量原位检测hTERT mRNA表达,可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与导管原位癌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p53突变可能与乳腺导管癌hTERT基因转 录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MAM-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hMAM-mRNA在15例正常乳腺组织及15例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hMAM-mRNA的表达。分析与肿块大小、年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情况、病理学类型、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中hMAM-mRNA阳性率33.33%(5/15),乳腺增生组织中阳性率53.33%(8/15),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83.33%(50/60)。60例乳腺癌患者中hMAM-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与患者ER、PR、Her2状态无关。结论:hMAM-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有可能成为乳腺癌微转移检测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RC1和p53蛋白表达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乳腺癌、86例癌旁组织、48例乳腺增生症手术标本中BRCA1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RCA1表达在乳腺癌、乳腺癌旁组织、乳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1.6%(10/86)、16.3%(14/86)和100.0%(48/4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在乳腺癌、乳腺癌旁组织、乳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2%(32/86)、16.3%(14/86)和8.3%(4/4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织中BRCA1与p53表达之间无显著性相关(r=0.608,P〉0.05)。结论BRCA1和p53蛋白异常表达在散发性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Zhang SQ  Qiang SY  Yang WB  Jiang JT  Ji ZZ 《癌症》2004,23(6):697-700
背景与目的:Survivin蛋白是新近发现的凋亡抑制因子,主要通过抑制Caspase-3、Caspase-7而阻断细胞凋亡过程,目前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在很多恶性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本研究通过观察Survivin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囊性增生组织、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探讨Survivi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96例)、乳腺囊性增生组织(56例)、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12例)及乳腺癌组织(119例)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和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囊性增生组织、乳腺不典型增生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2%(4/96)、5.4%(3/56)、42.7%(5/12)、72.2%(86/119),后二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二者(P<0.005);浸润性非特殊类型乳腺癌Survivin蛋白阳性率(82.0%,73/89)明显高于浸润性特殊型乳腺癌(45.4%,10/22)和早期浸润性乳腺癌(37.5%,3/8)(P<0.05);Survivin蛋白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呈进行性上升的趋势,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与p53、bcl-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通过观察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与凋亡调控基因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观察31例乳腺癌,2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和2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中细胞凋亡和p53、bcl-2蛋白的表达,以8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乳腺不典型增生和单纯性增生中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