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Ets-1和c-Met在食管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6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31例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62例。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每例食管标本Ets-1 mRNA和c-Met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Ets-1和c-Met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RNA的表达率依次增高,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之间Ets-1 mRNA和c-Met mRNA阳性表达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ts-1mRNA和c-Met mRNA表达率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关系(P均>0.05)。Ets-1 mRNA和c-Met 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Ets-1 mRNA和c-Met mRNA表达率升高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pCAM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肾盂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不同级别肾盂癌和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pCAM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EpCAM在肾盂癌阳性表达率为60.5%(46/7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7.6%(2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AM的表达与肾盂癌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远处转移及继发膀胱肿瘤相关(P<0.05);EpCAM与E-Cadherin在肾盂癌中表达呈负相关(r=-0.425,P<0.01)。结论EpCAM及E-Cadherin的表达变化与肾盂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有良好的相关性,同步检测二者在肾盂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评价肾盂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MACC1、HGF和C-met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met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19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和52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ACC1、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三者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ACC1、HGF和C-met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3.1%、63.5%和78.8%,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2±0.05、0.64±0.04和0.79±0.04,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肿瘤组织(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MACC1、HGF和C-met异常高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分化越差、伴随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MACC1、HGF和C-met蛋白表达越高(P<0.05)。卵巢上皮性癌中MACC1蛋白的表达与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350,P=0.011;r=0.429,P=0.002),HGF蛋白与C-me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87,P=0.000)。结论 MACC1具有作为晚期卵巢癌分子标志物的潜在价值,MACC1、HGF和C-met异常可能协同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Ezrin和c-Me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胃癌、25例胃腺瘤、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zrin和c-Met的表达水平,分析Ezrin和c-Met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Ezrin和c-Met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胃腺瘤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Ezrin和c-Met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03,P<0.001)。结论 Ezrin和c-Met与胃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Ezrin和c-Met的表达水平可能为胃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ACC1在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直肠腺癌组织及正常直肠黏膜上皮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直肠腺癌浸润程度、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直肠腺癌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P0.01),MACC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MACC1阳性表达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7.2%,MACC1阴性表达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CC1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直肠腺癌的病理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为直肠癌侵袭转移的研究和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在晚期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浆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和组织蜡块的晚期肺癌34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MACC1和VEGFR2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MACC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血浆中的含量,比较分析各临床指标与MACC1和VGEFR2的相关性.结果 MACC1和VGEFR2在本组晚期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4.7%和73.5%.肺癌患者血浆MACC1和V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ACC1和VGEFR2表达分别与肺癌肺外转移和合并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吸烟及病理类型等无关(P>0.05).肺癌组织中MACC1与组织中VGEFR2和血浆中MACC1含量均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ACC1和VGEFR2阳性组半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MACC1和VGEFR2均是晚期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MACC1和VGEFR2表达与晚期肺癌的浸润转移和死亡密切相关,检测血浆MACC1含量对预测肺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MACC1和VGEFR2可能是晚期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即c-Met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c-Met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组(80例)、大肠腺瘤组(60例)及大肠正常黏膜组(40例)3组组织中c-Met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c-Met蛋白和以CD105为标记的MVD的表达,评价c-Met和MVD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c-Met在71.3%(57/80)的大肠癌组织和31.7%(19/60)的大肠腺瘤组织和17.5%(7/40)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大肠癌组织中c-Met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大肠腺瘤组织和大肠正常黏膜组织(P<0.01)。c-Met和MVD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c-Met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034 6,P<0.05),c-Met表达阳性的组织中MVD值高于c-Met表达阴性者(P<0.01)。大肠癌伴肝转移者c-Met和MVD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肝转移者(P<0.01)。结论 c-Met在大肠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c-Met和MVD的表达有助于大肠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肺鳞状细胞癌(LSCC)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和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ACC1)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它们与LS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方法检测160例LSCC和80例正常肺组织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LSCC组织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4%和57.5%;对照组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3%和8.8%,其表达差异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在LSCC患者肿瘤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之间、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以及TNM不同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asohibin-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MACC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在LSCC中vasohibin-1和MACC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术后总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其阴性组患者,log-rank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阳性表达及TNM分期是影响LS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 异常表达的vasohibin-1和MACC1可能参与了LSCC的发展,并促进其浸润和转移;在LSCC患者中联合检测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表达对预测其发展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RASSF1A和P16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E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P16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RASSF1A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51.1%vs 93.3%,P<0.01);P16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41.1%vs 91.1%,P<0.01)。RASSF1A蛋白低表达与食管鳞癌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大体类型无关(P>0.05)。P16蛋白低表达与食管鳞癌TNM分期、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两者表达皆与食管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RASSF1A和P16可成为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王冰  姬长友  关力谦 《重庆医学》2007,36(3):202-203,206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及其受体c-Met 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正常喉黏膜,46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GF及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 (1)正常喉黏膜HGF及c-Met低表达或阴性.(2)喉鳞状细胞癌c-Met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Ⅰ、Ⅱ期低于Ⅲ、Ⅳ期.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半定量分析:HGF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Ⅲ Ⅳ期有关(P<0.05).结论 HGF/c-Met系统在喉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进展中起重要作用,c-Met可能成为判断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HGF及c-Met联合检测对于判断喉鳞状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原理,以及DNA-蛋白质与中医心肾关系的认识,通过分析中西医临床研究,发现中医"心肾不交"与"基因-蛋白质失联"有诸多吻合之处。认为两者相互印证、互补长短、相得益彰的深入研究,将会使中医交通心肾方法与方药得到更多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胞外体(exosomes)是由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直径30~100nm的膜性小囊泡,内含来源细胞的mRNA、miRNA和蛋白质等成分,能反映来源细胞的生物学信息,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Exosomes在信号转导、诱导机体抗肿瘤和免疫耐受等方面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已成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尿液exosomes与肾脏生理功能及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文章就exosomes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分离纯化及其在肾脏疾病方面的标志物作用和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梅毒的流行、预防和各期的治疗及胎传梅毒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大鼠/小鼠证候及辨证论治方法学的探索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鼠/小鼠四诊和辨证方法的提出与创建,大鼠/小鼠计量化辨证方法的建立,荷瘤小鼠证候发生和演变的揭示,大鼠/小鼠异病同证、同病异证的研究,荷瘤小鼠个体化辨证论治及计量化疗效评价,以及不同证候荷瘤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基因转录与剪接的特征等方面,总结项目组长期以来所提出的系列假说及开展的大量研发工作,对所解决的学术问题,以及该领域存在问题、前沿和发展趋势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疟疾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疟疾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当地居民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综述了疟疾相关知信行调查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结合古典文献研究,从对体表循经按压产生的经络反应,腧穴反应,切脉诊反应,切脉诊络、切脉诊络,辨证归纳,辨位归经几个方面论述了经络学说与中医临床诊断的密切关系,从而为中医临床各科的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