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8例,随访0.5~0.8年经手术治疗的17例,均良好,无复发.手术进路经唇龈沟切口11例,侧鼻切开5例,左耳后切口1例,削除增殖的病变骨组织.认为本病结合病史及X线表现不难诊断,靠病理确诊.需与骨化纤维瘤等病鉴别.手术不必过于强求完全切除病骨,以修面容为目的,以免切除过多造成面部医源性畸形.本病预后良好.先天性骨骼中胚叶发育异常可能是本病的致病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彭玉成  陆书昌 《上海医学》1996,19(11):679-680
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附17例报告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彭玉成,陆书昌,郗向红我院1975~1994年经手术治疗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17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7例中,男6例,女11例,男女之比约为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面面 骨骨纤维增生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至今13例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三型:硬化型、囊肿型、混合型。结论:CT对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MRI表现及其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I2例患者的CT、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栗在T2WI上,信号特点依赖骨小梁、细胞成分及胶原纤维的多少决定,T1WI上呈均匀低信号。CT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囊状低密度影和斑片状硬化。结论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的MRI和CT表现具有特异性,能够解释病理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立  潘黎明  许惠明  苏立众 《浙江医学》2005,27(12):919-920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生长缓慢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其特征是正常骨组织被吸收,而代之以均质梭形细胞的纤维组织和发育不良的网状骨的骨小梁.  相似文献   

6.
李轩然  陈平聪 《吉林医学》2011,(10):1980-1981
目的:探讨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影像特点,提高其诊断精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点。结果:单骨型6例(26.1%),多骨型17例(73.9%);绝大多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表现为多形态改变,主要包括:磨玻璃样增白伴膨胀改变;膨胀囊状改变伴磨玻璃样密度;仅2例表现为弥漫性硬化改变。其中合并病理性骨折1例,Albfight综合征1例。正确诊断21例(91.3%),误诊2例。结论: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dysplasia)的诊断及治疗,复发和恶变。方法:总结13例颅面骨FD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13例颅面骨FD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渐进肿块,xay表现有毛玻璃型和硬化型。治疗以手术切除病灶,改善畸型和功能障碍,13例中复发3例,恶变2例。结论:颅面骨FD诊断应临床、影像学、病理相结合。治疗以保守性手术为主。FD可复发和恶变,放疗无助于预防复发,反而刺激恶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表现.结果:单骨型7例,多骨型5例,磨砂玻璃状改变7例,丝瓜瓤状改变2例,囊性改变1例,混合性密度增高1例,象牙骨质改变1例.结论:CT扫描能准确显示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形态、部位、范围,有助于定位、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军克 《海南医学》2005,16(3):97-98,101
目的 评价CT对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18例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T扫描图像。2例行螺旋CT扫描薄层及三维重建;2例行HRCT横轴位扫描;其余行常规CT扫描。结果 14例累及多个颅面骨;单骨受累4例(右侧颞骨2例;左侧上颌骨、蝶骨各1例)。CT示受累颅面骨弥漫性膨大、畸形,骨皮质变薄,病骨密度改变主要有3种:磨玻璃样变;囊状低密度区;硬化区。3种密度可以混和存在。根据病变的密度分为3种类型:①硬化型8例;②变形性骨炎型8例;③囊型2例。同时伴随病变区内或邻近的自然腔隙、孔道、窦、管变形狭窄或闭塞。结论 CT扫描可清楚显示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质改变、病变范围及伴随表现,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颅面骨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进行讨论和研究。方法对CT诊断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对其CT表现进行了分析对照和研究。结果30例中,29例为多发,仅1例为单发,其中囊样型3例、硬化型16例、混合型11例。结论CT检查能准确的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  相似文献   

11.
12.
13.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本病病因不明,多见于四肢长骨,发生于颅骨者较少见,现报告2例.  相似文献   

14.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系感兰德氏于 192 2年首先报告的 ,本病名称较多 ,既往亦称为骨纤维性病变、骨纤维结构不良、骨纤维瘤、纤维囊性骨炎、纤维性骨营养不良 ,骨纤维囊肿症、局限性纤维性骨炎等。 1942年由李捷二氏命名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本病是正常骨组逐渐为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的一种疾病。按其受累的范围可分为单骨性及多骨性两大类 ,后者并发骨外系统症状 (皮肤色素沉着及早熟现象 )者称为阿布来氏综合征。其发病机理和病因至今不明 ,有人认为起于内分泌代谢机能失调。目前大多数学者公认本症是由于原始间叶组织发育异常 ,骨骼内纤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87至1997年收治的19 上凳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好发于青少年凤无痛性颌面部膨胀畸形和邻近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X线片示病变区骨质呈不同程度磨玻璃样外观,边界不清,采用局部保守切除和骨创面冷冻治疗,17例随访2 ̄10年无复发,另2例复发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根据病史,体征及X线检查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昕 《医学综述》1997,3(10):451-453
<正>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简称骨纤)是一组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类肿瘤疾患,临床上可分为单骨型、多骨型及Mc Cune-Albright综合症(简称MAS)3型,近年来,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对颅面骨骨纤维增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0年至今 13例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表现。结果 :CT表现分三型 :硬化型、囊肿型、混合型。结论 :CT对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FD)是一种肿瘤样病变,发生于肋骨的纤维异常增殖症在临床较为少见,国内相关报道亦较少。本文收集了我们两院15年间诊治的21例该病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7~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8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有完整的X线资料2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本文通过复习病例,对照X线表现和病理所见等问题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男15例,女6例,就诊年龄5—43岁,其中5—10岁7例,11—20岁9例,21—30岁3例,31—40岁1例,41岁以上者1例,以30岁以下多见,占全部病例的90.5%。1·2 症状与体征:局部疼痛者13例,患处增粗、隆起或有肿块者16例,面部不对称者3例,有骨折症者5例,无症状者2例,系由某个原因摄片时偶然发现,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DR及MS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7例颅面部FD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R及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DR及MSCT图像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种检查对颅面部FDB检出率。结果 MSCT对颅面部FDB检出率为98.50%,稍高于DR检查(95.52%),但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7例颅面部FDB患者中,71.64%(48/67)患者为多骨型,其余28.35%(19/67)为单骨型,无Albright综合征患者。DR图像表现:患者外板、板障骨质出现膨大、增厚,颜面骨有局限性或者呈广泛性增大。67例患者中43例为磨玻璃样改变,囊状样改变16例,弥漫性硬化改变5例,"丝瓜瓤"样改变3例。MSCT图像表现:患者病变处骨正常结构消失,且有不同程度膨性增粗、畸形,检查中无软组织肿块影出现。结论颅面部FDB患者在DR、MSCT检查中影像学特征明显,DR检查可反映出整体病灶情况,而MSCT检查对病灶内部解构、范围、复杂部位显示等方面显示有优势,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