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纵隔冲洗防治心脏直视手术后心脏压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纵隔冲洗防治心脏直视手术后心脏压塞的经验。方法 行心脏直视手术后纵隔冲洗21例,其中室缺修补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双瓣置换术2例,法洛四联症纠治术1例。关胸前纵隔置输血管一根,术后予生理盐水持续纵隔冲洗3~10h。结果 全组无1例术后发生急性心脏压塞及纵隔感染。结论 纵隔冲洗可有效防治心脏直视手术后心脏压塞,避免了第二次开胸探查。  相似文献   

2.
林江  陈保富  叶中瑞  朱成楚  叶加洪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347-1347,1359
目的探讨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行分析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发生的4例纵隔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663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4例(0.6%),均采用纵隔清创冲洗引流,术后采用灌洗法治疗,并辅以全身抗感染及必要的营养支持,改善心功能,2例一期愈合,2例死亡。结论合理有效的全身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是治疗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必要手段之一,而消除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1992年1月~1996年6月,治疗了18例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患者,其中1994年1月以前,采用清创、封闭灌洗法治疗11例,治愈9例,以后采用纵隔引流法治疗7例,全部治愈。通过对二种方法的对比研究,提出纵隔引流法简便、有效,对治疗早期纵隔感染有较好疗效,并就临床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如何减少心脏手术后心包及纵隔引流液。方法 以2000年40例患者为对照,2003年43例患者为实验对象。结果 术后心包、纵隔引流液由2000年的平均431ml减少到2003年的平均205ml。结论 采用综合止血方法可减少心脏术后引流液,从而减少异体输血及输血后肝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月 ̄1996年6月,治疗了18例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患者,其中1994年1月以前,采用清创、封闭灌洗法治疗,治愈9例,以后采用纵隔引流法治疗7例,全部治愈。通过对二种方法的对比研究,提出纵隔引流法简便、有效,对治疗早期纵隔感染有较好疗效,并就临床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F4)术后纵隔严重感染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F4术后纵隔严重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通过及时再次手术清创及纵隔冲洗等,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彻底清创、纵隔冲洗是治疗F4术后纵隔严重感染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脏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4例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患者,均行纵隔清创冲洗+"箍桶法"钢丝胸骨再固定+术后纵隔冲洗,并辅以有效的全身抗感染治疗及必要的营养支持,观察其疗效。结果 21例治愈,死亡3例,2例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1例患者失访3例,余患者随访6个月至5年,未发生纵隔感染导致的远期死亡。结论一期行"箍桶法"胸骨固定可有效的防治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术后纵隔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的经验。方法 9例患者因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应用外科手术置入腹膜透析管,进行透析治疗,同时进行常规的综合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呼吸机支持。结果 治愈6例,死亡3例,1例因腹膜透析不及时(于低心排综合症发生后24小时透析),行腹膜透析后8小时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术后严重肺循环高压死亡,1例术后13天(急性肾功能衰竭已治愈)因纵隔感染死亡。治愈组透析25~97小时,血生化恢复正常,肾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全组无严重腹腔感染、高血糖、低血钾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时应用腹膜透析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病人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动脉窦瘤(CASV)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55例动脉窦行外科治疗,其中窦瘤切除修补术22例(40%),窦瘤切除加房、室间事缺损修补25例(42%),窦瘤切除加主动脉成形3例,窦瘤切除修补加主动脉瓣置换5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手术后急性肾功衰竭,另1例死于手术后纵隔感染致心脏大出血,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心脏超声(UCG)具有确诊和手术指导意义。窦瘤的破裂对心功  相似文献   

10.
纵隔感染是心脏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4%~5%,本院1986年1月至1990年7月行心内直视术359例,发生纵隔感染15例,占4.2%。本文就纵隔感染的护理谈几点体会。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1/2)~33  相似文献   

11.
彭冉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5):201-202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后膈肌麻痹的预防及对策。方法2003年1月 ̄2006年7月我中心在体外循环下共完成心脏直视手术2434例,术后并发膈肌麻痹11例(正中开胸8例,侧开胸3例),均为3岁以下患儿,难于脱离呼吸机,后均经肋间切口行膈肌折叠治疗。结果膈肌折叠术后10例顺利脱离呼吸机,治愈出院,1例死亡(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讨论术中良好的膈神经保护可减少心脏直视术后膈肌麻痹的发生,术后早期积极的膈肌折叠治疗可明显地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2.
彭冉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3):201-202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后膈肌麻痹的预防及对策。方法2003年1月~2006年7月我中心在体外循环下共完成心脏直视手术2434例,术后并发膈肌麻痹11例(正中开胸8例,侧开胸3例),均为3岁以下患儿,难于脱离呼吸机,后均经肋间切口行膈肌折叠治疗。结果膈肌折叠术后10例顺利脱离呼吸机,治愈出院,1例死亡(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讨论术中良好的膈神经保护可减少心脏直视术后膈肌麻痹的发生,术后早期积极的膈肌折叠治疗可明显地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3.
林琦  覃家锦  冯旭 《广西医学》2009,31(6):788-790
目的观察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对血小板及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停跳组2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停跳瓣膜置换术;不停跳组2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术。于术前(T1)、转机后20min(T2)、转机后40min(T3)、转机终了(T4)、手术终了(L)、术后12h(T6)、术后24h(T7)分别采集静脉血,立即离心分离血清后置入-20℃冰箱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P-选择素的浓度,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两组P-选择素表达水平在心内直视术转机后开始升高,术后逐渐减弱,至术后24h仍高于术前水平(P〈0.01),但停跳组的升高和减弱程度均较不停跳组明显(P〈0.01);两组血小板计数在心内直视术转机后开始下降,术后回升,至术后24h仍低于术前(P〈0.01),但停跳组的下降和回升程度均较不停跳组明显(P〈0.01)。经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心内直视术下血小板计数变化与P-选择素表达变化呈高度负相关(r=~0.964,P〈0.01)。结论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及停跳下心内直视术均可使血小板计数降低、P-选择素表达增强,其中前者血小板计数降低程度及P-选择素表达增强程度均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心脏直观手术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芳 《当代医学》2010,16(2):10-11
目的通过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观手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VAP)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分析,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CICU2007年9月~2009年9月VAP183例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3株标本中痰培养阳性19例,阳性率10.4%;其中G-杆菌12株,占63.2%,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G+球菌5株,占26.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株,占10.5%。药敏结果G-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和万古霉素较敏感,而对其他被测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CICU要坚持感染病原学检测、监控和管理,及时根据体外循环心脏直观手术后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特点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切除术后脓胸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减少脓胸发生的经验。 方法 :对术中污染较重者 ,用碘酒局部消毒 ,关胸前应用 0 .0 5 %的洗必太、0 .1%替硝唑氯化钠液冲洗胸腔 ,胸腔及纵隔内置入抗生素 ,根据情况置入纵隔引流管 ,术后选用有效抗生素。 结果 :连续手术切除食管癌 6 10例无脓胸发生 ,3例纵隔感染后痊愈。 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关胸前抗生素液反复冲洗胸腔 ,确保胸腔、纵隔引流通畅 ,选用有效抗生素及加强术后管理可防止脓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reports seven case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ve endocarditis after open-heart surgery with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Its incidence is nearly 1.4%. Etiology study showed that post-operative infective endocarditi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itself in its early stage and to secondary infections in its late stage. Pharmacotherapy alone samed to be not satisfactory. Clin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was suggested. Prophylactic. methods, treatment and other related question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32例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132例体重10kg以下先心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术后早期并发症。结果提示:病情重、体外循环时间长、气管插管留置时间长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4%。其中低心排、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及气管插管处理失误是该组患儿术后早期最常见的三大并发症。作者强调指出低体重患儿术后气管插管的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病人血中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含量及其影响。方法:测定29例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病人血中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和血钠含量,11例非体外循环手术病人手术前后EDLS水平作为对照,分析不同病情及不同手术方式患者血中EDLS的变化。结果:体外循环手术病人术前血中EDL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循环手术后EDLS增高,术后2小时达峰值(P〈0.01),后逐渐下降;血钠含量在术后2小时和术后1天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体外循环手术病人血中EDLS一过性升高,此时血中EDLS值与血钠含量降低无关。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连续8例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外科治疗结果和经验。方法:2001年5月至2002年2月,手术治疗8例危重先心病新生儿,手术年龄6-30d,体重3-4.5kg,包括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错位3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ASD)2例,完全性房室隔缺损1例,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合并ASD1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对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在常温全麻下结扎,其余7例均在中低温或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大血管畸形解剖矫治。结果:8例均治愈,在监护室逗留2-10d,术后7-15d出院。术后并发症有低心排、纵隔感染及呼吸窘迫综合征。出院后随访结果满意。结论:对新生儿危重复杂先心病应早期诊断,积极开展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