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带状疱疹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发病时皮疹及疼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带状疱疹住院患者2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以50~70岁者居多,初发年龄是(61.3±13.1)岁,女性患者较男性略高;41.1%的患者发生于头颈部,发生于头面部的患者中30.7%发生结膜炎;皮损分型79%为经典型,疼痛以中重度疼痛为主,疼痛程度在男女及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50岁以上患者较年轻患者更易发生中重度疼痛。78%患者应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论带状疱疹在中老年人中住院率较高;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部位、皮疹表现、疼痛状况、平均住院日等基本上与国外报道的基本一致;发生于头面部的患者住院率高,结膜炎是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恶性雀斑样黑素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恶性雀斑样黑索瘤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4例患者在老年期发病,其中1例患者有两处皮损,另2例患者在中青年期发病.所有皮损临床上均表现为面部直径较大的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的黑色斑片,有1例出现溃疡.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1例为浸润性黑素瘤,其余皮损均为原位黑素瘤.原位黑素瘤表现为表皮内不典型黑素细胞增生,细胞分布不均,有明显异形性,充分进展的皮损可形成小细胞巢.2例发病年龄较早的患者无明显胶原嗜碱性变,其余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发生在老年的恶性雀斑样痣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示所有皮损肿瘤细胞S-100蛋白和Melan-A均为阳性.结论:恶性雀斑样黑素瘤是一种老年人多发的多见于面部的黑素瘤,但也可见于中青年患者.其组织病理可表现为原位黑素瘤或浸润性黑素瘤.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环状型为主要表现的泛发性多形性皮损的结节病。患者男,46岁。头面部、躯干、四肢出现红斑和结节10年。皮损组织病理诊断为结节病。胸部CT检查示多发结节影,纵隔、腹腔多处淋巴结增大。经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好转。  相似文献   

4.
本例患者出生3个月后发病,皮损为黑褐色粟粒大扁平角化丘疹,无鳞屑,无自觉症状;皮损较广泛、以身体左侧为主,右侧亦有类似皮损,颈部皮损增生较显著,呈疣状.诊断为泛发型疣状痣.疣状痣多在生后不久出现,临床以单侧局限型多见,泛发型少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36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6.5岁,男:女为3:1.以皮损为首发症状者22例(61.1%),皮损和关节炎同时发生者8例(22.2%),关节炎首发者3例(8.3%);各关节受累的频率依次为远端指/趾间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腕肘关节、肩关节和脊柱关节、髋关节.关节炎分类:仅远端指/趾间关节受累型10例(筋.8%);多关节炎型16例(44.4%);不对称少关节炎型5例(13.9%);脊椎炎型4例(11.1%);残毁性关节炎型1例(2.8%).所有患者依据病情给予阿维A、来氟米特、环孢素、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等综合治疗,皮损和关节症状均获得一定缓解.结论:本病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非对称多关节炎和远端指(趾)关节易受累是本病的特点.合理联合用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Kaposi肉瘤(Kaposi's sarcoma,K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最佳治疗方案及其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3月-2016年6月诊治的59例K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9例KS患者中,36例经典型KS,22例艾滋病相关型卡波西肉瘤(AIDS-KS),1例医源性KS。以维吾尔族男性为主,与AIDS-KS患者相比,经典型KS患者发病年龄及病程更长,皮损多局限于四肢远端,少见于头面部、躯干及口腔黏膜,少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内脏器官受累。经典型KS患者以放疗及系统免疫治疗为主,AIDS-KS应积极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必要时可行联合放疗,疗效较好。结论新疆地区经典型KS与AIDS-KS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明显不同,KS多见于维吾尔族,经典型KS皮损以四肢远端受累为主,很少累及内脏器官,病变呈相对良性的过程,大多数患者对局部放疗或系统药物治疗有效。AIDS-KS皮损广泛,易累及内脏器官,预后较经典型KS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皮肤Rosai-Dorfman病的临床表现、皮损形态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7例皮肤Rosai-Dorfman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皮损形态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及治疗等。结果 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发病年龄30~66岁。7例患者均为多发皮损。按累及解剖部位分为单处4例,多处3例,共计23处皮损。皮损表现为丘疹结节型4处(17.39%),浸润斑块型14处(60.87%),肿瘤样型5处(21.74%)。7例患者中,皮损单纯表现为丘疹结节型1例,浸润斑块型4例,肿瘤样型1例,1例表现为浸润斑块型及肿瘤样型的混合型。7例患者组织病理表现大致相同,为真皮内混合细胞结节样、灶状或弥漫性浸润,浸润细胞以组织细胞为主,也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胞质内吞噬有数量不一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表型均为组织细胞S-100阳性、CD68阳性、CD1a阴性。结论皮肤Rosai-Dorfman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皮肤科医生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和误治。  相似文献   

8.
王家璧 《中国性科学》2004,13(11):9-9,18
特发性出血性肉瘤(Kaposi's sarcoma,KS)由病毒感染所致,多数检测到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我国多发生在维吾尔族,汉族及蒙族也有报告.临床上分4型:经典型、地方性非洲型、艾滋病相关型和同种异质移植型.本文报告6例经典型KS,皮损均为紫红色斑块和结节.2例采用干扰素治疗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分析毛囊型汗孔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在西京皮肤病医院确诊的8例毛囊型汗孔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8例患者发病年龄6 ~ 67岁,男6例,女2例,均无明显发病诱因,发病至确诊时间6个月至20年不等。患者皮损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直径较小(< 1 cm)且长期存在的红褐色圆形斑丘疹或斑块,附少许或无鳞屑。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瘙痒。4例行皮肤镜检查,均显示角栓全部发生于毛囊开口处。8例皮损组织病理表现相似:表皮厚度大致正常或棘层轻度不规则增生,仅毛囊漏斗部存在角化不全柱,其下方颗粒层变薄或消失,可见角化不良细胞。6例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切除、外用药物和激光灼烧等治疗,随访结果显示,手术切除可治愈原发皮损,但无法预防新发皮损,而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结论 毛囊型汗孔角化病是汗孔角化病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临床好发于男性,以面部多见,病情缓慢进展,组织病理表现为独特的、仅发生于毛囊口的角化不全柱,诊断需同时结合临床与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晕痣的临床特点,初步探讨晕痣与白癜风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对277例晕痣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结果:277例行晕痣切除术的患者中,皮损单发219例(79.06%),多发58例(20.94%)。好发于面颈部(54.86%)与躯干(37.03%)。106例患者(38.27%)并发白癜风,其平均发病年龄小于未并发白癜风者(P=0.041)。随访110例未并发白癜风的晕痣患者术后转归,17例继发白癜风,其中11例于半年内发生。比较未并发白癜风的晕痣患者与继发白癜风的晕痣患者,后者多发晕痣的比例高于前者(P=0.003)。结论:晕痣皮损以单发多见,面颈部好发。晕痣发病年龄小、皮损多发是白癜风发病的危险因素。手术切除是治疗晕痣的一种有效方法,晕痣切除术后半年可能是白癜风发生的高风险期,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5岁,因眶周、躯干、四肢多发斑块10余年于2015年5月11日就诊。10年前患者无诱因眼睑周围出现黄色斑块,后躯干、四肢缓慢出现黄红色斑块,皮损无明显自觉症状,近1年来皮损增多较快。部分皮损可自行消退。患者曾在院外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不明。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尚可,近期体重无减轻。无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病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未婚。阴囊及阴茎部多发环状红斑伴瘙痒3d。2个月前,患者全身出现米粒大红色皮损,无瘙痒,予抗过敏药物(药名及剂量不详)治疗,无效,遂自行停药,1个月前上述皮损自行消退;3d前,患者的阴囊及阴茎部出现多发环状红斑,伴轻度瘙痒。发病以来,患者无全身不适,否认生殖器溃疡  相似文献   

13.
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组织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7例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绝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及实验窀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23岁(4~40岁);平均发病年龄19.43岁(3~37岁),其中2例发病年龄<6岁.皮损部位:1例位于左下肢,其余6例均位于头面部.皮损均呈线状分布,其走向与Blasehko线一致;所有患者均无系统受累的证据.结合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6例诊断为线状盘状红斑狼疮,1例为线状深在性红斑狼疮.结论:线状皮肤型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的罕见变异型,不引起系统受累.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需借助于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查.  相似文献   

14.
表皮,特别是角层中多形核白细胞的浸润为银屑病主要的组织病理特征之一.患者皮损处存在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白三烯B_4,它有使多形核白细胞向表皮聚集的作用,治疗有效时白三烯含量减少.作者企图从免疫角度来检测中性白细胞的分类和T激活素对它的影响.共治52例,男23、女29.其中寻常型30例,渗出型12例,红皮病型4例,脓疱型3例,关节炎型3例,大多数患者为青年,病程1~10年.绝大多数发病年龄在18岁以前,仅9例超过20岁.结果:患者外周血中有自然花环形成能力的中性白细胞的比例比健康人为高,分别为53.5±4.1  相似文献   

15.
寻常性银屑病可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型与晚发型,许多学者就其遗传学和临床特点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最近的研究发现,早发型银屑病发病与等位基因rs10852936(17q12/IKZF3)突变等有关,晚发型银屑病发病则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1等位基因中单核苷酸多态性rs887998、人白细胞抗原A中单核苷酸多态性rs2256919及等位基因人白细胞抗原C*12:02等有关.同时,地域间早发型与晚发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也存在差异.早发型银屑病更易复发,易合并心理障碍;青春期发病患者发生点滴状皮损的概率高,且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晚发型银屑病易发生掌跖脓疱病、红皮病性银屑病,易合并糖耐量异常及肥胖症;老年发病患者家族史阳性率低,皮损较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太田痣患者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轻重程度等方面的特征,并了解该病对青少年患者社交心理的影响.方法 总结553例太田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分型、皮损颜色等方面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对其中299例13~25岁青少年患者进行社会交往倾向及苦恼感受的评估.结果 太田痣发病男女性别之比为1:2.31;先天发病占54.25%,后天发病出现儿童早期及青少年期两个发病高峰;以Ⅱ、Ⅲ型最多见,Ⅳ型最少;皮损颜色可有褐色、青灰、黑褐、蓝紫色的变化;患者的焦虑分量表分、回避分量表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其中女性各项得分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太田痣在性别、发病时间、临床轻重分型上具有分布特征,太田痣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心理,使其具有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发病诱因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年8月~2008年4月对本科门诊的瘢痕疙瘩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皮肤科专科体检,根据皮损的部位、形态、数目和对称性将瘢痕疙瘩分为五个临床类型,采用SPSS13.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4例瘢痕疙瘩患者发病的主要诱因为痤疮(48.70%)、毛囊炎(35.71%)、手术(10.39%)、外伤(9.74%)、搔抓(9.09%)、疫苗接种(7.14%)和烫伤(2.60%)。胸背下颌多发型男女比为3.67∶1,发病高峰年龄为11~20岁,87.50%由痤疮诱发;胸部单发型患者几乎各年龄组均有发生,54.90%由毛囊炎诱发,23.53%为搔抓所致;四肢多发型患者发病年龄小,四肢多发型加混合型患者家族性患病率为66.67%,皮肤损伤后易形成瘢痕疙瘩皮损。胸外单发型患者几乎各年龄组均有发生,手术居其发病诱因的首位。结论瘢痕疙瘩的临床类型不同,其发病诱因及相关影响因素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关节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关节病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1.4岁,男:女为1:1.以皮损为首发者26例(86.6%);皮损和关节症状同时出现者2例(6.7%);以关节炎为首发者2例(6.7%).皮损类型为寻常型27例(90%).关节炎分类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型12例(40%);其次为远端指(趾)关节炎型7例(23.3%);非对称性关节炎型6例(20%);最后为残毁性关节炎型3例(10%);脊柱关节病变型2例(6.7%).经X线检查的26例患者中,23例阳性(88.5%).常见的改变有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骨质吸收等.结论:各型银屑病皮损都可伴发关节炎病变.对称性多关节炎和远端指(趾)关节炎、非对称性少数关节炎是本病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方法 回顾分析183例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部分患者。 结果 183例患者中,色素性荨麻疹136例(74.3%),肥大细胞瘤43例(23.5%),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4例(2.2%);生后2岁内发病者179例(97.8%)。43例肥大细胞瘤患者中出生即发病者21例(48.8%),出生后至6个月发病者17例(39.5%),136例色素性荨麻疹患者中出生即发病者35例(25.7%),出生至6个月发病者78例(57.3%)。伴随症状记录详细的33例患者中,10例出现伴随症状,其中9例为潮红发作。对45例患者随访3 ~ 6年(平均4年),色素性荨麻疹患者1例于11岁时皮损完全消退,18例皮损部分消退;肥大细胞瘤患者1例皮损于8岁时完全消退,7例行皮肤活检后1年内皮损消退。口服抗组胺药可控制患者潮红、风团及水疱等症状;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反复发生的泛发水疱、大疱。 结论 儿童皮肤型肥大细胞增生症以色素性荨麻疹最常见,其次为肥大细胞瘤。肥大细胞瘤多于出生即发病,而色素性荨麻疹以出生后至6个月发病多见。口服抗组胺药可控制介质释放相关症状。严重的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18岁。左手食指红斑、大疱伴疼痛3天。查体:左手食指境界清楚的红斑及大疱。口腔及外阴粘膜无皮损,全身无色素沉着斑及其他皮损。初诊:多形红斑。经仔细询问病史发现患者2次发病前均服用美伪扑麻片,且皮损出现于相同部位,均为单发,愈后无色素沉着,故确诊为单发无色素沉着型固定性药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