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所需维生素D的量及新陈代谢状况不同,因此时间、方法也各不相同。婴幼儿:清晨或傍晚,每天1次,每次15-30分钟左右。婴儿皮肤娇嫩,容易被灼伤,所以要选阳光不强时,并找个远离直射  相似文献   

2.
纪昀论魔术、超感、仙道之不同柴中元导读:作者通过梳理钩沉古代文献,条理出先人气功修炼(养生修炼)的深刻体悟,特别指出了不同修炼境界与邪术的实质差别,以及过于执迷而可能出现的误区,给予了恰当地指归。这些历史的经验,仍有现实意义。纪昀(1725~1805...  相似文献   

3.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模式,故面对多民族的语言.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着装各异的病人,护理工作有许多的新问题.尤其是多种文化带来各方面的不同,很难截平取齐,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因文化价值观不同而形成的文化差异.1 学习和研究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提高护理质量南丁格尔指出:“人是多种多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俗和文化程度的不同,所患的疾病和病情也不相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青海是个多民族的省分,不同的民族均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品种当归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田进国  胡世林 《中药材》1995,18(9):451-453
对不同产地、品种当归的石油醚、乙醚和水提取物进行外光谱测定,结果不同产地、品种的当归分别具有很好的光谱特征,根据其光谱特征可以准确地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期,刀次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时期、不同刀次的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结果表明,靛玉红含量与大青叶采收时间、刀次和色泽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女贞子中红景天苷的HPLC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女贞子不同市售品、不同炮制品及不同果实部位中红景天苷含量,为女贞子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回流提取法获得供试品溶液,HPLC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7∶83);流速:1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75 nm。结果:采用此HPLC法检测药材中红景天苷在0.25~5.02μg范围内r=0.999 9,表明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90×105X+9.30×103;回收率为99.52%,RSD为2.95%。结论:该方法能够为女贞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在手足按摩中刺激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本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刺激量对人体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中刺激量能引起比小刺激量极为明显的脉搏,呼吸加快,血氧饱和度的升高作用。统计学分析表明有极显著差异。这说明,适当的按摩刺激量对于产生人体有效的生物作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不同灸法,灸量对家兔全血组胺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解不同灸法、灸量在灸法中的作用,本文观察了艾炷、艾条的强弱不同刺激对家兔全血组胺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强刺激艾条灸可使家兔全血组胺含量明显升高;而小艾炷灸可使家兔全血组胺含量明显降低;弱刺激艾条灸及大艾炷灸则对家兔全血组胺含量变化的影响不大。提示,艾灸的不同方法、刺激量的强弱在灸法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长期、不同规格、不同加工品的亳白芍质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 评价不同生长期、不同规格、不同加工品亳白芍的质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双波长扫描法定量分析亳白芍主要成分芍药苷。结果与结论 :2年生亳白芍含芍药苷最高 ,随着生长期的增大 ,芍药苷的含量呈下降趋势 ;不同规格的白芍中花片含芍药苷最高 ;不同加工品中 ,以带皮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不同p H条件下的五倍子中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表没食子儿茶素)、E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变化。方法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超声1h条件下五倍子中EGCG,EGC,ECG在不同p H的磷酸缓冲液(p H值分别为2、3、4、5、6、7、8)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EGCG在缓冲液p H值为2~5和6~8区间呈上升趋势,p H值为5~6区间呈下降趋势,且在p H值为8时含量最高;EGC在缓冲液p H值为2~4和7~8区间呈下降趋势,p H值为4~7区间呈上升趋势,且在p H为2时含量最高;ECG在缓冲液p H值为2~3和4~5区间呈下降趋势,p H值为3~4和5~8区间呈上升趋势,且在p H值为8时含量最高。结论五倍子中EGCG,EGC,ECG在不同p H值条件下的含量有变化,反映了酸碱度对五倍子中EGCG,EGC,ECG含量变化的影响,本实验研究可为五倍子的理化性质研究以及质控标准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刺五加中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为合理利用这一药用植物资源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刺五加不同器官中的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四年生铁西产的刺五加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在阴干、晒干及60℃烘干3种加工方法中,以晒干的效果较好.结论:为考察刺五加药材质量优劣提供了内在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产地、菌材栽培的灵芝子实体进行总氮量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样品总氮量均与对照药材接近(2%左右)。提示栽培灵芝质量符合药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首乌提取液对老年大鼠心、肝、脑手SOD、LPO及脑内MAO-B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首乌提取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组织SOD含量,降低LPO含量;首乌水提液还能降低脑内MAO-B活性。提示不同首乌提取液可通过影响体内的防御酶-SOD,增强其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或可通过抑制老年大鼠脑组织中MAO-B活性以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4.
刺五加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刺五加工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为合理利用这一药用植物资源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采收年限,不同产地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刺五加不同器官中的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四年生铁西产的刺五加工总黄酮含量最高。在阴干、晒干及60℃烘干3种加工方法中,以晒干的效果较好。结论:为考察刺五加药材质量优劣提供了内在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与郁、瘀、热、毒、虚等有关,因此扶持正气、理气活血、健脾益肾、清热解毒、滋阴清热,化痰祛湿、温阳益气等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值得提醒的是,治肿瘤,不可能“一方管遍天下”,不同种类的癌症,在用药遣方时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区分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处理方法的枸杞子。方法利用电子鼻技术通过获得样品气味信息,对6个不同产地的18批样品,同一产地16批不同采收期样品以及3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对每个样品对各传感器的响应值进行主成分(PCA)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的枸杞子气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除甘肃省靖远县和青海德令哈两个产地区分不明显外,其余样品间区分区分明显。不同采收期样品中7月中旬之前采摘枸杞子样品在气味上差异较大,之后采摘样品气味的差异逐渐减小,两年间采收的枸杞子均显示出此趋势。3种不同干燥处理方法的枸杞子样品气味信息经PCA分析后总贡献率达到98.80%,能够区别。结论利用电子鼻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处理方法的枸杞子进行区分,该方法简捷、快速,可为枸杞子的快速鉴别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荣泉 《养生月刊》2014,(4):318-319
人参的品种很多,作用也各异。因此,必须弄清楚其品种、性能以及选择适合自己服用的人参,方可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肿节风药材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方法:采收相同产地下不同采收期和相同采收期下不同产地的肿节风,称重、阴干,并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肿节风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总含量有显著差异,江西抚州和广西防城港产地8月份时最高,江西赣州产地11月份时最高,8月份次之。结论:三产地的肿节风药材在8月份采收为佳。  相似文献   

19.
靖会  李教社  杨银京 《陕西中医》2010,31(10):1406-1407
目的:考察不同部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集时间连翘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TIANHE C18(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醋酸(15∶8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2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连翘酯苷A在0.010~0.810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1.61%。不同部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集时间连翘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在0.99%~6.97%之间。结论:不同部位、不同产地及不同采集时间连翘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均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宁夏栽培牛蒡子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以HPLC切换波长法对宁夏栽培牛蒡子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化学成分牛蒡苷、牛蒡苷元、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80,328 nm切换,进样量10μL,温度30℃。结果: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木脂素类、苯酚类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较大;果实中牛蒡苷、牛蒡苷元含量最高,叶中绿原酸含量最高。结论:为宁夏栽培牛蒡子合理利用、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及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