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科监护室患儿生理应激状态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68例儿科监护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儿家属抑郁及焦虑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监护室患儿及其家属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儿生理应激状态,改善其家属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的情绪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ICU患者家属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家属的情绪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改善ICU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使患者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评分及HAMD评分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心理,为临床制订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符欣 《吉林医学》2014,(18):4105-4105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机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机采血小板采集的捐献者,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捐献者在献血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捐献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可避免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平均睡眠时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使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SAS和SDS评分均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儿家属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63±3.18)分,低于观察组的(95.63±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缓解患儿家属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38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SDS、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7.
丁庆华  王华 《中外医疗》2013,32(8):79-79,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影响。方法将89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状况调查,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分值。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或缓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5):486-488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强化护理干预对学龄期肾病综合征(NS)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心理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学龄期N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强化护理干预措施。于出院后1 a评估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后1 a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儿抑郁、焦虑情绪,出院后1 a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7.78%(44/45)、80.00%(36/4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7.205,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儿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6、0.684,P>0.05); 2组患儿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干预前(t=6.652、6.233、11.522、12.787,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5.515、6.26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3.33%(42/45)、75.56%(34/4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5.414,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强化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学龄期NS患儿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68例银屑病患者按住院病历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的评分状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观察组60名患者家属经过4周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好转,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采用SAS和SDS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对比两组在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十预后观察组焦虑率、焦虑程度及SA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率、抑郁程度及SD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率较高,强调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依从性和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处理模式(PRECEDE-PROCEED)健康教育对热性惊厥患儿家属健康认识认知度、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86例热性惊厥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家属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家属在此基础上施以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变化、配合情况、患儿转归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治疗认知、护理认知及健康态度与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患儿家属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患儿退热、止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患儿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对热性惊厥患儿家属进行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对相关健康知识认知度,缓解负性情绪,有利于保证家属配合临床相关工作顺利进行,护理满意度高,且可降低惊厥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支持性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应对方式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MUI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可降低乳腺癌改良术后患者SAS、SDS、MUIS评分,以及改善疾病应对方式,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鸽  付毅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2):81-82,95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的效果。方法将82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患儿予以降温、休息、饮食、监测生命体征等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针对临床表现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疗效、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常规组(80.49%),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不仅可改善症状,促进病情转归,缩短住院时间,也可缓解患儿家属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5.
黄旭华  齐晓燕  孙晓蕊  苏琳 《海南医学》2013,24(12):1854-1856
目的探讨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和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24例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入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采用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第0、12、24周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评定。结果在入组第12、24周,研究组的HAMD、HAMA评分、SCSQ积极应对分、消极应对和不成熟型因子分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减分数与消极应对和不成熟型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HAMA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针对家庭结构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防御方式,促进患者抑郁症状的好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疗程为8周。对两组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6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17,P〈0.01),HAMD、HAMA量表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后的2、4、6、8周末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8周末时NOSIE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对预防抑郁症复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辅导联合耳穴压豆对产褥期产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个体化心理辅导联合耳穴压豆。比较2组产妇分娩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和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评分。  结果  2组产妇的年龄、妊娠周期、教育水平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褥期健康知识问卷知晓率达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分娩前对照组HAMA评分为(11.74±1.20)分,HAMD评分为(12.10±2.35)分,观察组HAMA评分为(11.72±1.99)分,HAMD评分为(12.04±2.37)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分娩后1周,对照组HAMA评分为(11.38±0.75)分,HAMD评分为(11.80±0.98)分,观察组HAMA评分为(5.90±0.54)分,HAMD评分为(7.29±1.5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在产妇产褥期护理中,个体化心理辅导联合耳穴压豆方案可以有效改善产褥期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促进产妇产褥期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门诊炎症性肠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各入组患者在入组时和干预4个月后均分别采用中文版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4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采用焦点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心智图的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主要照顾者,通过电脑随机数字生成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儿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智图进行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患儿的住院时长。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疾病认知度问卷对2组主要照顾者入院时、出院时的负性情绪及疾病认知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2组主要照顾者SAS、SDS评分以及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主要照顾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疾病认知程度均高于入院时(P < 0.01),且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基于心智图的护理干预能很好地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并提高其疾病认知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