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观察了口服含硒化合物3个月后,老年性白内障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时伴有血硒的增加,说明赐尔康对补充体内硒相对不足有肯定效果,对防治老年性白内障,抗衰老和神经系统的调节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硒对老年性白内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硒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关系。方法将实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测定硒含量,观察硒对老年性白内障的影响。结果含硒量缺乏与有无老年性白内障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含硒量过多与有无老年性白内障并无明显差异,提示了老年性白内障与体内微量元素硒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老年性白内障的预防和治疗中应重视摄硒问题,有必要调适摄硒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定剂量富硒饼干对改善老年性白内障视力的作用。方法61例,临床确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每日食用富硒饼干33g(3块、含硒量54μg),连续服用12周,自身对照,观察视力改变情况和血硒水平。结果老年患者硒摄入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补硒后患者视力有明显提高;补硒后患者血硒有明显增高。结论膳食补硒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轻者降低视力,重者可致失明。以下我们报道一组白内障患者服用硒化卡拉胶的临床观察结果。临床资料对象本院眼科门诊病人,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白内障共71人,139只眼,其中右眼71只,左眼68只。女性34例,65只眼;男性37例,74只眼。年龄分布48~81岁,平均63岁。老年性白内障又分为皮质性白内障51例;100只眼,占71.94%;核心性白内障8例,16只眼,占16.55%;糖尿病性白内障12例,23只眼,占11.51%。方法观察病…  相似文献   

5.
杨丹  邓婷  陶宗蓉  李兰  马小琴 《四川医学》2014,(9):1176-1178
目的 探讨爱尔凯因联合美多丽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散瞳效果。方法 将12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术前1h开始使用美多丽,每隔10min滴1滴,共3次。观察组在使用美多丽散瞳前10min使用爱尔凯因滴眼1滴后,按对照组散瞳方法进行散瞳,比较两组散瞳效果。结果 滴眼药水结束后不同时间点瞳孔直径及两组间瞳孔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爱尔凯因联合美多丽散瞳对提高散瞳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心电图异常的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20例分析朱穗(广西柳州区卫校附属医院五官科柳州市545002)关健词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摘除;心电图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致盲眼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老年人常合并有各种全身性疾病,尤其是罹患心脏疾病患者,术前检...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白内障血清及红细胞中抗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老年性自内障患者血中抗氧化酶(SOD)浓度变化,探讨其与白内障发病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度住院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60例,选择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50例做对照组,测定两组血中T—SOD,Cu—Zn—SOD浓度,做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血中T~SOD、Cu—Zn—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年龄增大,SOD下降人次百分率也逐步增加。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血中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提示老年性白内障发病与老年人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有关。研制SOD类药物对治疗白内障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晶体本身或晶体囊混浊称为白内障,根据其病因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和继发性白内障。临床上最多见的为老年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白内障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和DNA片段凝胶电泳法,对50例老年性白内障和20例正常透明晶体上皮细胞进行凋亡细胞检测。结果:用Tunel法检测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比例为8.4%—37.8%,而正常透明的晶体上皮细胞中凋亡细胞百分率≤0.01%,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老年性白内障组中出现了典型的DNA梯状条带,而正常组晶体上皮细胞DNA无此现象。结论: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细胞凋亡在老年性白内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4例,行囊外或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取中央部晶状体前囊膜,分别行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有细胞形态大小不一,扁平细胞多无正常细胞结构,低柱状及柱状细胞结构大体正常,但细胞间隙增大,胞浆内可见空泡变性,部分细胞溶解坏死或发生皱缩,未见凋亡细胞。结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变形坏死密切相关,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无关。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护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晖 《医学文选》2004,23(4):538-541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日益发展,老年性白内障成为目前世界老年性眼疾的主要致盲原因。有报道致盲率达46.07%,60岁以上的老人为60.11%,80岁以上的老人为83.02%,目前手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有效手段。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手术技术的提高,超声乳化手术已经成为白内障复明的常规方法,且获得了良好的结果。现对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某些营养因素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关系卫生系营养研究室常红老年性白内障为常见眼病和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全世界因患老年性白内障而致视力明显障碍者约达3000~4500万人。目前造成晶体混浊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机理尚待继续研究和探讨,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是主要致盲性疾病之一,它包括老年性白内障、发育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代谢障碍性白内障、药物和中毒性白内障等。我州以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最高。我院自1996年开展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来,共收治白内障患者2153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830例,占总数的85%。治愈率达99.5%,术后视力≥0.5占95%,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检测3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血浆过氧化脂质浓度显著升高,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物岐化酶活性明显降低,此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进一步证明LPO,SOD和老年性白内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氧化-抗氧化体系与不同类型白内障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它们在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了85只老年性白内障晶体、31只并发性白内障晶体、24只代谢性白内障晶体及20只正常人晶体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晶体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透明晶体(P<0.01);并发性白内障和代谢性白内障晶体MDA含量明显高于老年性白内障晶体中MDA(P<0.01),但并发性白内障晶体MDA与代谢性白内障晶体中MDA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及代谢性白内障晶体SOD活力明显低于正常人晶体SOD活力,但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及代谢性白内障晶体SOD的活力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及代谢性白内障发病与MDA含量增加及SOD活力降低有关,但并发性、代谢性白内障的发生有别于老年性白内障。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病人护理体会黄名文(赣州地区人民医院眼科341000)白内障是指晶体囊受损害或晶体蛋白质发生改变,而使晶体变混浊。本病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所有的白内障中,老年性白内障约占50%以上,我院在最近两年收治了63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经手...  相似文献   

17.
自研治障丸1号治疗老年性白内障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研治障丸1号治疗老年性白内障150例李桂云孙宝祥*(山东菏泽地区中医院,274035*惠民县中医院)关键词治障丸1号;老年性白内障;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对于成熟期的白内障,现代医学可用手术治疗,但对于未成熟期的白内障尚无有效方法。我...  相似文献   

18.
王绿凤 《中原医刊》2004,31(3):59-60
凡是晶状体混浊的眼病称为白内障。它是常见眼病和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遗传的先天因素、代谢障碍、年老和全身疾病等内因,又有中毒、外伤和眼病等外来原因。按其病因可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等,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它占国内外盲目原因中的第一位。现将我科2000年7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氯通道蛋白-3(chloride channel protein 3,CLC-3)的表达。方法随机收集4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和5例透明晶状体(来自晶状体脱位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CLC-3的表达。结果CLC-3阳性表达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老年白内障组40张切片中,CLC-3表达均为阳性。而透明晶状体组5张切片中,4张阴性,1张可疑阳性。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透明晶状体组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低于老年白内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CLC-3表达阳性。CLC-3可能参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前OPA衍化法[1],对12例正常人血浆及1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血浆与房水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定量分析,血浆和房水均能检出24种游离氨基酸。并把老年性白内障血浆和房水的各种游离氨基酸进行比较,发现老年性白内障的血浆和房水中,有19种游离氨基酸的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房水中有12种游离氨基酸浓度较血浆浓度显著下降,且大多数为亲水性氨基酸,有7种游离氨基酸浓度较血浆浓度显著增高。且大多数为疏水性氨基酸。讨论了这些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与营养、血-房水屏障以及蛋白质结构的关系。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形成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